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西亞文明,就是以兩河文明為核心形成的眾多古國的總稱。在上古時期(波斯統一之前),兩河文明是世界上最輝煌的文明,世界最早的城市、文字、金屬冶煉技術、法典、六十進位制都出現於這裡。然而,由於西亞地區國家眾多,使得這裡的歷史顯得比較雜亂。本文通過全面的視角來簡單介紹整個上古兩河文明,力圖在宏觀上展示其輝煌的成就。

一,蘇美爾城邦時代

如今的西亞是十分炎熱乾旱的,不過1萬年之前,這裡分佈著廣闊的草原,氣候較為溫和,是適合人類生存的。之後,北半球的氣溫升高,冰川期結束,西亞的氣候也乾燥了起來。此時,西亞的兩河流域成為了人類最集中的地區。人們在兩河流域發展除了農耕,開始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兩河流域的民族是世界最早種植小麥和大麥的民族,也是最早飼養綿羊和山羊的民族。兩河地區比較著名的新石器文化如哈遜納文化、哈雷夫文化等基本都位於兩河上游一帶,因為這裡不容易發生洪澇災害。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兩河北部為亞述,南部為巴比倫尼亞:巴比倫比亞北部為阿卡德,南部為蘇美爾。

大約在前4300年前,兩河流域南部的蘇美爾地區開始進入了銅石並用時代。這個時代是父系氏族時期,隨著銅器開始使用,城市開始出現,文字萌芽、階級的分化,社會開始從氏族部落向國家階段過渡。人們將兩河的銅石並用時代分為三個階段,其發展狀況如表格所示: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大約在前2800年,蘇美爾的城邦國家正式形成。最早的國家都是一個階級統治另外一個國家的暴力機關,從經濟和政治制度就可以反映這一點。在經濟上,城邦的貴族、神廟幾乎壟斷全國土地,如拉加什城邦的神廟佔據全國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基本使用奴隸耕種。在政治制度上,城邦保存了一些軍事民主制度的殘餘,主要有城邦首領、貴族會議、公民大會三個機構,最高權力由城邦首領和貴族會議掌握,公民大會名存實亡。在長期的政治鬥爭中,貴族政體逐漸被君主政體取代。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城邦之間的戰爭十分劇烈,基什、烏魯克、拉加什先後成為了霸主(納姆·盧加爾)。晚期,蘇美爾形成了北方同盟(以基什為中心)和南方同盟(以烏爾、烏魯克為中心),兩大同盟相互對峙,說明了蘇美爾城邦正在走向統一。同時,各城邦內部的矛盾也尖銳起來,國王、貴族和祭司之間的鬥爭十分劇烈,如在拉加什後期就發生了盧伽爾安達和烏魯卡基那的鬥爭。前2371年,烏瑪王盧盧伽爾扎吉西擊敗了拉加什,大有一統蘇美爾之勢。然而就在此時,北方的阿卡德王國迅速崛起,征服了蘇美爾城邦。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楔形文字:世界最早的成熟文字

蘇美爾城邦雖然滅亡,但是為世界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蘇美爾的《吉爾加美什史詩》是世界最早的史詩,其中“諾亞方舟”的傳說影響了後來的猶太教和基督教。科學方面,蘇美爾人根據月亮運行的規律,制定了世界最早的陰曆(以月亮公轉為依據製作的歷法)。在數學方面,蘇美爾人採用10進位製為60進位制。60進位制被普遍運用了圓周計算和時間計量,對世界文明的具有深遠的影響。蘇美爾在藝術上的代表為浮雕,不過其藝術人物比較呆板,人物一般呈現靜態姿勢。

一,從阿卡德王國到古巴比倫王國

阿卡德王國的建立者是薩爾貢,他早期是蘇美爾城邦基什的一位大臣。大約在前2371年,他奪取了王位,建立了阿卡德王國。之後,薩爾貢通過幾十次戰爭,征服了整個兩河流域,自稱為“天下四方之王”。統一後,阿卡德在全國建立了完善的水利網,以十進制統一度量衡,推動了兩河流域的經濟發展。

不過,阿卡德並未實現中央集權,其統治也是鬆散的封建制,也就是分封貴族統治。阿卡德去世後,國家衰落,地方紛紛獨立。到了第四代國王納姆拉辛時,王國再次強盛起來。納姆拉辛去世後,王國迅速衰落。大約在前2191年,東北的遊牧民族庫提人入侵兩河,阿卡德王國滅亡。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薩爾貢

庫提人入侵後,並未在兩河建立統一國家,這給蘇美爾城邦的復興提供了機會。大約在前2120年,烏魯克王圖赫加爾驅逐了庫提人,不久又統一了蘇美爾地區,建立了烏爾第三王朝(前2113—前2006)。該時期,中央集權開始加強了,

出現了世界最早的法典——《烏爾納姆法典》。該法典規定了國家的體制,確立國王至高無上的地位,過去的地方城邦成為了王國的行政區。國王不僅權力很大,其經濟實力也顯赫,他控制了全國3/5的土地。不過,烏爾王朝對自由民的壓迫十分殘酷,導致社會矛盾尖銳。前2006年,王朝被埃蘭王國所滅。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埃蘭滅烏爾之後,很快就退回了國內。之後,落後的阿摩利人進入了兩河流域,他們吸收了當地的蘇美爾和阿卡德文化,很快進入了階級社會,逐漸建立了一些城邦。前1894年,著名的巴比倫城邦建立,到第六代國王漢謨拉比時,巴比倫統一了兩河流域。漢穆拉比推行中央集權和專制制度。在政治上,廢除了封建制,派遣總督和官員治理地方;在軍事上,建立了一支強大的常備軍;在經濟上,修建全國統一的水利工程網,大量開鑿運河。

他頒佈了《漢穆拉比法典》,以維護貴族的統治,成為了世界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漢穆拉比法典

古巴比倫王國等級森嚴,全國被劃分為貴族、平民、奴隸三大階層。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奴隸,這些奴隸主要來源於戰爭俘虜和外地購買而來。古巴倫的王室掌握了一半以上的土地,王室又將這些土地分配給不同階層的人,包括祭司、商人、士兵、官員、平民等,王室收取賦稅。如此,就推動了土地的私有化,產生了租賃制和僱傭制,加速了自由民的分化。在王國後期,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許多平民失去了土地,淪為了奴隸,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在末年,地方爆發了此起彼伏的暴動,周邊的民族也開始進攻巴比倫。前1595年,赫梯人滅了古巴比倫王國。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古巴比倫王國在蘇美爾、阿卡德的基礎之上繼續發展了兩河的文明成就。如在文學方面出現了一些反映社會矛盾,寓意深刻的作品,如《詠真正受難者的詩》。在天文曆法方面,古巴比倫完善了陰曆,設置閏月有了一定的規律。他們已經知道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運動軌道,能夠依照黃道畫出太陽在十二月的位置(黃道十二宮)。古巴倫的浮雕已經具有了豐富的表現力,有樸實有力的風格,為兩河流域的浮雕藝術奠定了基礎。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浮雕


三,從亞述到新巴比倫

古巴比倫王國滅亡之後,兩河下游地區興起了海國王朝。之後,伊朗高原的加喜特人征服了巴比倫,建立了加喜特王朝。不過,加喜特王朝並未推行了中央集權,各個城市擁有很強的自主性,這也導致王朝在難以抵抗外來入侵。前15世紀末,加喜特曾入侵埃蘭王國,但是前12世紀埃蘭反擊,反而控制了大部分的巴比倫城市,導致了加喜特的衰落。之後,伊新王朝建立,強盛一時,但是不久也衰落了,巴比倫尼亞逐漸被亞述統一。

兩河流域的北部古代被稱為亞述,原因是這裡長期存在著亞述王國。大約在前3000開始,亞述開始進入了城邦時代,此後的亞述的歷史經歷了早亞述、中亞述、新亞述三個階段。前19世紀是早亞述的強盛時期,其國王開始自稱“四方之王”,漢穆拉比在初年也被迫對亞述稱臣納貢。古巴比倫王國興起後,早亞述走向了衰落,並且長期受到了米坦尼王國的控制,時間長達200多年。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亞述浮雕

前15世紀,小亞的赫梯強盛起來,不斷侵略米坦尼王國導致其衰落,亞述則乘機脫離了米坦尼的控制,開始復興,進入了中亞述時期(前15世紀—前9世紀)。中亞述推行了君主專制體制,貴族會議名存實亡。根據《亞述法典》的內容可以得知,亞述的發展水平已經和巴比倫等量齊觀。復興的中亞述不斷對外擴張,13世紀後半期,它吞併了米坦尼,洗劫了赫梯和巴比倫。前11世紀,中亞述的實力達到了頂峰。然而不久之後,中亞述就遭到了阿拉美亞人的打擊,走向了衰落。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前10世紀末,西亞北非的許多國家都走向了衰落。與此同時,亞述進入了鐵器時代,提高了其軍事水平。於是亞述不斷擴張,進入新王國時代。到了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時,新亞述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加強了中央集權,建立了包括多種兵種的常備軍,其中就包括工兵,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工兵。在對外方面,改變了過去殺戮的做法,開始採取一些懷柔手段。在他和繼承人的不斷擴張下,亞述不僅統一了整個兩河流域,還將埃及大部分也納入了版圖,成為了一個大帝國,史稱亞述帝國(前746—前612)。不過亞述帝國的窮兵黷武和血腥恐怖政策導致了國內外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國內的民族不斷起義,國外的民族持續反擊。最終,迦勒底人在前612年攻陷了亞述都城尼尼微,亞述帝國滅亡。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亞述帝國

迦勒底人屬於閃米特人,大約在前1000年開始定居巴比倫尼亞,接受了巴比倫文化。前630年,其首領那波納薩爾建立自立為王,重建巴比倫王國,史稱“新巴比倫王國”,不就他們推翻了亞述人的統治。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新巴比倫走向了強盛,統一了兩河流域。尼布甲尼撒二世曾攻破猶太國,將大部分猶太人俘虜到了巴比倫關押,史稱“巴比倫之囚”。新巴比倫王國和之前的兩河流域國家一樣,到了晚期也是國內矛盾尖銳。前539年,波斯帝國滅了新巴比倫。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巴比倫城

新巴比倫王國也創造了十分輝煌的文化。他們崇拜星球,興起了拜星教,也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們制定了空前精密的計時體系:以七天為一星期,一天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240分鐘;他們保持了350年以上的天象準確觀測記錄。在數學方面,迦勒底人已經知道了零數的原理,為代數的形成打下了基礎。尼布甲尼撒二世對巴比倫城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使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榮的城市,城內有著名的著名的“空中花園”,被列為地中海世界的7大奇觀之一。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結語

從世界古文明起源到前500年之間的3000年時間內,兩河文明無疑是世界文明的中心。當時,圍繞在兩個流域周邊,受到兩河文明影響而產生的古老國家還有腓尼基、赫梯、米坦尼、埃蘭、希伯來(猶太、以色列)、呂底亞甚至特洛伊、特里特、邁錫尼等。可以說,在人類文明最初的3000年中,東亞、歐洲、南亞只是“星星之火”,美洲、中南非、東南亞、澳大利亞還是野蠻時代,而兩河流域已經星光璀璨了。兩河文明不僅影響了整個西亞北非世界,還對中國、印度、歐洲的文明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西亞北非文明》

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古代史編》

馬世力主編《世界史綱》上冊

兩河文明簡介:亞歐其他地區有了星星之火時,這裡已經星光燦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