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歌曲、坠子书、泥塑轮番上阵 济宁汶上乡土讲师成战疫宣传新网红

快板、歌曲、坠子书、泥塑轮番上阵 济宁汶上乡土讲师成战疫宣传新网红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 “小敏,你过来看看这是咱村的杨建社不,平时我就爱听他的快板,没想到在抖音上刷到了,唱的真不错。”“奶奶,这是咱镇里帮他录的,用快板的形式宣传疫情防控科普知识。”这是2月17日发生在济宁市汶上县杨店镇机关干部张敏家中的一段对话,说话的是张敏和70岁的奶奶路金兰老太太。

“奶奶身体还算硬朗又爱热闹,平时总去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乡土讲师们宣讲。疫情一来,我就劝奶奶别出门了,怕奶奶在家闷得慌我教她学会了用抖音。”张敏介绍说,现在看视频、刷抖音成了路金兰生活中的新鲜事,也成为她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

受到疫情的影响,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乡土讲师团”的活动都暂停下来。为了发挥乡土讲师们在疫情防控宣传中的作用,该县鼓励各镇街协助讲师们录制宣传微视频,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抖音、快手等方式广泛宣传。让乡土讲师们都成了网上的红人。

和杨建社一样成为疫情宣传网红的还有苑庄镇乡土讲师马洪涛。疫情防控期间,他创作出了山东快书《防控疫情知识一小点》、山东梆子《举国上下抗疫情》、歌曲《众志成城》、坠子书《苑庄镇疫情防控谱新篇》等12个科普微视频,并在微信、朋友圈中大量转发,其中山东快书《防控疫情知识一小点》在抖音收获一万多的点击量。“我最喜欢的就是看微信群里转发的马洪涛的小视频了,节奏简单明快,唱词通俗易懂,防控要点入脑入心。”苑庄镇李村村民李德显说。

济宁市汶上县次邱镇孙口村乡土讲师孙连军则精心制作了众多泥塑作品,录成微视频后发到网上受到热捧。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泥人都戴起了口罩,有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有穿着隔离服的医护人员,还有送别医护人员上一线的画面。孙连军说:“我想用泥塑作品做宣传,让大家关注疫情防控知识,帮助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汶上县“乡土讲师团”是济宁市首批5个在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项目之一。疫情防控期间,各村“乡土讲师团”面对面的宣讲活动被迫搁置下来。为增强群众疫情防控意识,该县充分发挥微视频在疫情防控宣传中的独特优势,动员广大乡土讲师录制疫情防控微视频、微音频进行宣传。15个乡镇(街区)80余支“乡土讲师团”加入到微视频的创作当中,他们采用渔鼓、三句半、快板、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制作的61支微视频传遍了汶上的微信群、朋友圈、抖音、快手等。

闪电新闻记者 李蕾 通讯员 胡克潜 李倩 济宁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