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解读:(4)选课与选科,决定着您未来的人生规划

新高考解读:(4)选课与选科,决定着您未来的人生规划

新高考解读

选课与选科,决定着您未来的人生规划!

2017年的这次高考改革,史无前例地让高中教学和高校招生联动起来。

这一联动,源于这次新高考改革中关于“高校选科”和“高中选课”制度的顶层设计。

“高校选科”制度和“高中选课”制度,在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架起了桥梁,打通了高中和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连接与延续。

那么这个桥梁是如何架起的呢?培养体系又是如何接续的呢?

在这里,我们先给大家引述一段令人振聋发聩的话。

这段话,是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管华诗院士,对中国海洋大学的新生所讲的。

他说:“<strong>过去,高校与高中之间只有分数的简单对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专业的学生,入学分数往往很高,但培养潜力不大。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缺乏对海洋的兴趣,缺乏一定的海洋专业基础,更缺乏海洋事业的热爱,缺乏海洋专业发展的志向,对于毕业后是否要从事海洋领域的工作,也很茫然。

管院士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说明了高中课程与大学专业的联系。新高考,使得学生与大学,必须从单一的分数对接,走向多元的连接。

第一个连接是学习兴趣的连接。高中生除了必修课程的学习,其选修课程的学习必然是基于自身兴趣的优势学科。

第二个连接是大学专业与高中基础的连接。“高校选科”与“高中选课”的对接,必然会推动高中学生对大学专业所要求得基础课程的学习。

第三连接是综合素质的连接。将综合素质标志性成果纳入高校招生考察依据,考察的是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高校专业学习的相关性,突破了过去高校招生“只看冷冰冰的分,忽视活生生的人”的局面。

最后,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新高考的意义和要点。

如果说,“高考和招生”是一根扁担,那么,它一头挑着高中教育,一头挑着高等教育。

“高考改革”是形式,“招生改革”是关键。

伴随着“专业+学校志愿填报”、“分专业录取”方式的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导向,成为学生、家长、一线老师们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也是本篇阐述的要点。

请关注《新高考解读》第5篇:《新高考政策,国家发展战略设计的体现》。

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也欢迎留言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