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海南过年却进了重症监护室,但我活过来了

来海南过年却进了重症监护室,但我活过来了

我是到海南来旅游过年的,没想到却进了重症监护室,经历了九死一生,体重也减了几十斤。”2月18日下午,刚刚从海南省人民医院走出病房出院的彭先生,动情地对记者说,“我要给治疗我的医生和护士们说,到了武汉,一定要请他们吃饭。”

医疗团队的艰辛付出使这位28岁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

彭先生今年28岁,1月20日,他和家人一起从武汉自驾至海口,因咳嗽、发热、咯血就诊,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4日转负压病房呼吸机支持,2月7日停用无创呼吸机,用面罩吸氧。9日转普通病房,重型改为普通型。经历了重症监护的历程,彭先生说“像是噩梦初醒一般”。

刚转进负压病房时,他感到恐惧、紧张。为了让他放松情绪,医护人员不断鼓励他,让他配合呼吸机的节奏,保持意识的清醒。“幸好有他们,我才有这么强的求生欲望。”彭先生说。

来海南过年却进了重症监护室,但我活过来了

  • 图为彭先生和医生合影

海南省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吴涛说,彭先生入院时情况很危急,在外院两次核酸检测为2次阴性,作为普通肺炎进行治疗未见缓解,竟然出现咳血甚至还会咯出少量血块。到海口后复查核酸检测为阳性,而且CT检查显示双肺多发磨玻璃样病变。肺部多发的病灶、100多公斤的肥胖体质让医疗团队意识到,这小伙子虽然是年轻人,但病情极其容易进展为重症、危重症,若处理不及时、不妥当随时会出现ARDS、呼吸衰竭、休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从而转为重症甚至危重症。

在评估疾病危重严重程度、监测生命体征及各器官功能变化后,医疗专家组为彭先生进行了抗病毒、抗感染、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增强免疫等治疗后,患者病情慢慢好转起来,避免了病情加重、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的可能。

停镇静镇痛药苏醒后,彭先生想吃水果,隔离病房的周忠义医生立马削水果交给负压病房护士,一口一口地喂到他嘴里。有一天,彭先生很想喝芬达,但护士们担心他血糖高,就找了一瓶低糖饮料给他。“他们对我像亲人一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让彭先生深深感动。

负压病房的风险等级是最高级别,护士们戴着护目镜和厚重防护服,严重影响视野和精细操作,但每班的护士都要持续4至6小时坚守在患者身边,完成危险的操作和护理。对于护理团队来说,就是要全程尽心精心护理和陪伴患者。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谢晓红主任称赞护士们:“重症患者救治成功和康复出院,70%的功劳要归功于重症护理团队。”

出院时,原本200斤体重的蔡先生,体重减轻了近30斤。出院时,他穿的衣服已无法再穿,吴涛医生就从家里把自己的衣服和裤子拿来给他穿上。“我要用武汉话‘扎实’来点赞海南的医疗水平!没想到海南的医疗技术水平这么高!”




  • 关注海南青少频道微信公众号(保存二维码至微信扫描)
来海南过年却进了重症监护室,但我活过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