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人才轉型“加減”並行,金融科技成轉型發力點

瑞銀集團(UBS)日前稱,作為區域財富管理業務分割的一部分,擬裁減最多500個私人銀行職位。另據彭博數據,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佈了總共削減近7.8萬人的計劃,掀起了新一輪裁員潮。

我國的銀行業是否也面臨裁員壓力?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從整體情況來看,我國銀行業並未出現裁員潮,各大銀行人員規模變動更多表現為分化狀態,未來人員結構還會進一步調整,金融科技人才將成為“香餑餑”。

銀行業人才轉型“加減”並行,金融科技成轉型發力點

01

歐洲漸成銀行裁員“重災區”

瑞銀集團稱,該集團擬裁減的私人銀行職位,對應的是歐洲等地區的相關業務。分析人士認為,此輪業務線和人員調整,對亞洲尤其是中國影響不大。

事實上,歐洲是近年來全球銀行裁員大潮的“重災區”。彭博社2019年12月末根據各大銀行披露的公開數據統計發現,2019年,全球有50多家銀行宣佈了總共削減近7.8萬人的計劃,這一裁員數字為2015年來新高。其中,歐洲銀行業裁員人數佔到八成以上。

2019年12月,意大利最大銀行——裕信銀行宣佈了一項新商業戰略計劃,透露在2023年前,預計裁員人數約為8000人,約佔該行員工總數的10%。2019年7月,德國最大的商業銀行德意志銀行也宣佈了大規模重組計劃,表示將在全球裁員約1.8萬人,這意味著該行近五分之一的員工將丟掉飯碗;2019年1月,該行還曾宣佈在其零售部門總部裁員約1000人。

分析人士稱,負利率的持續與蔓延是歐洲銀行業承壓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於金融科技、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一些人工崗位正在被機器人所替代。波士頓諮詢預測,到2027年,全球銀行業料削減逾100萬個崗位,客戶管理和服務、風控和審核、營銷與銷售等操作標準化程度較高、對情感交互要求較低的崗位將被AI大規模取代。

02

銀行隊伍結構性調整

2019年上半年,部分A股上市銀行進行了不同程度裁員。這讓一些市場人士疑慮,我國的銀行業是否也會出現裁員潮,機器人會不會大面積搶奪我國的銀行從業人員的“飯碗”,從實際情況來看,人才隊伍的結構性調整出現了“加減”並行的局面。

銀行業人才轉型“加減”並行,金融科技成轉型發力點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A股36家上市銀行員工規模最新數據與前一年同期數據相比,呈現出較分化的變動: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六大國有行以及興業銀行等部分股份行的員工規模出現下降;大多數城商行員工規模則出現增加。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對記者表示:“我國銀行業近年來整體人員數量確實在減少,但裁員潮還不至於,總體呈現分化狀態,一些銀行由於擴張需要,人員數量呈上升態勢。”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稱:“目前我國銀行業尚不至於出現裁員潮,但銀行業出現了顯著的人員結構調整,反映了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需要。金融科技發展,銷售渠道變化,網點端出現冗餘,中後臺需求增大,科技型人才愈發受到重視。”

分析人士指出,六大國有行的人數縮減,除了一些業務調整導致的人員減少,還與員工退休、“出大於入”等因素有關。而一些更具擴張潛力的中小銀行加快擴張腳步,創造了更多的工作崗位。

03

金融科技成轉型發力點

中國銀行研究院在最新的《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中指出,金融科技在替代部分銀行業勞動力的同時,也為銀行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機遇。

武雯表示:“金融科技、智能化的發展確實能讓部分工作實現對人工的替代。不少銀行員工面臨轉型壓力。當前網點不少銀行高櫃人員都在進行轉型培訓,進一步提升網點的質效。”

她表示,堅持科技賦能是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證。當前大部分銀行已經意識到深化應用金融科技的重要意義,不少銀行已經制定符合自身發展戰略的金融科技規劃,迫切需要不斷吸收該領域的人才。“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金融科技領域人才還是市場的熱點。”武雯說。

曾剛表示,AI雖然替代了一些崗位,但也催生出一批新的崗位。目前經濟場景發生巨大改變,互聯網成為重要場景,數字化轉型是銀行業轉型的重要方向——將數字化形態嵌入到互聯網場景,進行場景金融、生態金融、開放銀行等嘗試,都是為了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銀行需要在數字化場景中尋找客戶,未來銀行業務的主要資源優勢也將從網點轉向數字化能力和技術,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人才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