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制詔:皇大子,朕體不安,今將絕矣!與地合同,眾(終)不復起。謹視皇天之笥(嗣),加曾(增)朕在,善禺(遇)百姓,賦斂以理;存賢近聖,必聚糈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胡孩(亥)自汜(圮),滅名絕紀。審察朕言,眾(終)身毋失。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告後世及其孫子,忽忽錫錫,恐見故里,毋負天地,更亡更在,去如舍廬,下敦閭里。人固當死,慎毋敢佞。

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大帝》劉徹早年劇照)

這是漢武帝劉徹的臨終遺詔。史記漢武帝好鬼神、立淫祠。反觀此篇文章,無鬼無神。

朕體不安,今將絕矣!與地合同,眾(終)不復起。

“朕身體不好,今將命絕!與大地合為一體,終不復存世。”

語言客觀樸實,與莊子在《知北遊》裡寫道:“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紀!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故萬物一也。”無論語氣還是主旨很是相似!漢武帝初學“黃老學說”,曾送給其兄臨江王劉榮一本枚乘的《七發》,其中有濃厚的黃老道家色彩,作品最後要向太子引見“方術之士”,“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

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大帝》劉徹劇照)

謹視皇天之笥(嗣),加曾(增)朕在,善禺(遇)百姓,賦斂以理;存賢近聖,必聚糈士;表教奉先,自致天子。

“慎重審視黃大子,加上朕的遺澤,要善遇百姓,合理收斂賦稅,心中存有賢心接近聖意,必當招舉賢良,表率、教化為先,天子之任自至。”

《荀子》之“王制篇”中,請問為政?曰: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分未定也則有昭繆。賢能的人要超格提拔,罷黜不合格的人不能等待半刻時間,罪大惡極的人不待教化而誅斃,普通的百姓不依賴行政施行教化。名分未定,才有序列。

漢武帝劉徹認為天子(黃大子)、自己的遺澤、百官、百姓各位序列,親賢為表,實施教化,就會“百姓歸心,聖心備焉”。

遺詔中“不待教而誅、不待政而化”,與“斂賦以理,人固當一死,慎毋敢佞”,切實符合《荀子》的言論。

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大帝》劉徹少年劇照)

漢宣帝劉詢常說:“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中國兩千年奉行“秦政漢制”,秦朝實行的就是“霸道”。荀子一代大儒,能夠培養韓非、李斯兩個法家傑出,在秦朝初露頭角。秦國能夠運用他部分思想,就可以建立不世功業。

秦亡於“霸政”,所以漢朝“霸王道雜之”,而荀子堅持“王道仁政”,學問中卻出現“李斯、韓非”法家大家,何其相似!

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大帝》劉徹晚年劇照)

胡孩(亥)自汜(圮),滅名絕紀。審察朕言,眾(終)身毋失。

“秦二世胡亥傾頹社稷,滅名絕嗣。審查我說的話,終身無有過失。”

皇大子劉弗陵與胡亥何其相似,要謹慎考察武帝的言行,勿重蹈覆轍!漢武帝一生剛強果硬。漢朝以儒為表,實施“法家霸道”,傾將覆轍。

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是漢武帝人生之留戀,是對莊子“上至九天滄溟,下至九地無垠幽冥”的瞭望。

漢武帝遺詔: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大帝》劉徹的奶奶竇太后劇照)

告後世及其孫子,忽忽錫錫,恐見故里,毋負天地,更亡更在,去如舍廬,下敦閭里。人固當死,慎毋敢佞。

一、下敦閭里。(使鄰里敦厚誠懇、和諧相處)

二、胡勿負天地,更亡更在,去如舍廬。(勿負天地,朝代更替)

三、忽忽錫錫,恐見故里。(作為皇帝要審慎,施政)

四、人固當死,慎毋敢佞。(劉徹認為人自有一死,君主要審慎、明察,杜絕佞臣讒言)。

蒼蒼之天不可得久視,堂堂之地不可得久履,道此絕矣!

漢武帝劉徹一生輝煌,臨終以“蒼蒼、堂堂”而告別於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