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刘备,此时关羽还没死,你会怎么率领队伍一统天下?

没办法就这样黑


首先我们要知道关羽阵亡的原因 东吴与刘备的根本的隔阂就是刘备不还荆州 而此时东吴的大都督正是吕蒙 因为周瑜的过世吕蒙打心底里仇视刘备 而孙权的东吴战略定的是守住祖业扶弱抗强 从汉中一战来看刘备与曹操当时的实力已不分伯仲 而荆州又是四通八达的战略要地 此时刘备定会听茅庐三策直取许昌 但此时孙权虽然与刘备有些联盟的名声 毕竟他也会为他的东吴打算 知晓唇亡齿寒的道理 所以即使关羽不死 东吴也不会坐视蜀汉一家独大 荆州就像庞统说的一样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迟早会有一战 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必是与刘备争雄。 如果取西川时庞统在的话 刘备一统天下倒是指日可待


在它乡660


如果关羽没死,可以通过以下谋划和操作来一统天下。

首先,如果关羽没死,那张飞也不会死。因为历史上张飞之所以死,是因为听到关羽被害,抑制不住悲痛,恨不得立刻出兵灭了东吴。然而刘备相对来说比较沉稳,想准备充足再发兵。无可奈何的张飞日夜买醉,时常拿手下出气,动不动就鞭打士兵。

他的两个部下张达和范疆忍无可忍之下,趁着张飞醉酒熟睡,把他头颅割了,献给东吴。这样的话,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诸葛亮、魏延、刘备等核心人员都齐全。

第一步像历史上的刘备所做的一样,暂时违背诸葛亮制定的《隆中策》,违背孙刘联盟,先把荆州夺回来。

诸葛亮当时制定的隆中策是立足于荆州和巴蜀,联合东吴,最后北伐曹魏,一统天下。

如果不先拿回荆州,只凭巴蜀之地,无法与曹魏、东吴抗衡。所以为重新夺回荆州,即便与东吴撕破脸也在所不惜。

因为违背隆中策,诸葛亮大概率还是不愿意与东吴交战的,但是对面东吴的主帅陆逊才智不下周瑜,偌大蜀国可能只有诸葛亮才能治住他。所以诸葛亮一定要跟着出战。

可以派马超、赵云带一部分军队守住汉中要道,防止曹魏偷袭。刘备则带关羽、张飞、魏延等熟悉荆州的精英倾巢而出,顺金沙江直奔荆襄九郡。

由于东吴擅长水战,当然要避实就虚,发挥蜀军的兵力和陆战优势,步步为营,不断蚕食荆州地盘。

由于比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多了诸葛亮、关羽、张飞参战,以诸葛亮的能力,肯定不会让陆逊来一个火烧八百里连营的。蜀军大概率获胜。

第二步,在重新夺回荆州后,再与东吴重新修好,共同对付长江以北的曹魏。东吴刚吃败仗,丢了荆州,短期内可能不想和好。但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可以威逼利诱,称不和好就联合曹魏一起进攻它。

想办法跟东吴和好后,跟它约定好共分三路大军伐魏:汉中一路由马超、赵云领军,出祁山,过陇西,攻魏西侧;荆襄一路由刘邦、关羽领军,直奔曹魏老巢许昌;东边一路由东吴陆逊领军,过长江,攻合肥,再奔往许昌。三路大军齐发,令曹魏腹背受敌,顾此失彼。曹魏是三国里最强的,也不可能一战而定,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至少三到五年。

第三步,在和东吴联手打下曹魏后,与东吴的关系也该由友变敌。当然,东吴肯定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蜀汉与东吴还得一战,战场大概率会发生在许昌附近和荆襄一带。

至于到时蜀吴双方实力强弱对比,就得看在之前跟曹魏的战争中,谁损耗大、谁获利多了。两军如果还是主要打陆战的话,蜀汉步兵战力明显高出一筹。反正就是打,具体打仗就依靠诸葛亮运筹帷幄,依靠关羽张飞等冲锋陷阵。

这样的三步走战略,跟之前诸葛亮所描绘的隆中策八九不离十,依然是立住荆州、巴蜀,依然是与东吴联手,依然是先伐曹魏、再打东吴。

如果顺利在战场上打败东吴,就顺势将东吴所有领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中,蜀汉在天下再无敌手,就可以真正做到一统天下、光复汉室。

所以,如果关羽不死,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会改变历史进程。



追逐孔方兄


如果关羽不死的话,那么对于荆州的危机,刘备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一、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听说刘备取得成都后,就产生了强夺荆州的念头,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孙权把妹妹也就是刘备的孙夫人从荆州接回江东。其次,孙权派遣诸葛瑾出使益州,提出索要荆州。但刘备的回答是:“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与吴耳。”



紧接着,孙权就委任长沙、桂阳、零陵等三郡太守,及所属各县令、长,前去上任。当然遭到关羽的驱逐。

孙权大怒,自将兵屯陆口,遣吕蒙将兵二万攻取三郡,遣鲁肃将兵一万人向益阳。此时的荆州,吴蜀双方剑拔弩张,军事态势紧张。

刘备面临这一荆州危机,他立刻做出应急处理。他亲自从蜀中率军进入荆州,屯兵公安,马上令关羽率三万人马进至益阳。就是这一简单的运兵,立马使孙权做出了令吕蒙停止对零陵的进攻,回援益阳鲁肃。

事实证再次明,刘备不仅是个具有调度诸军的军事统帅,还是是亲临战场指挥的一级军事统帅。

然后就开始吴、蜀两国的军事谈判,以湘水为界,划分区域,从而使孙、刘两家力量趋于平衡。刘备的荆州危机得到解决。

二、这一次荆州危机,所暴露出孙权的政治意图

首先,孙权在公元215年的荆州危机中,极大地能表现出了他的弱点,就是他与刘备的决裂还存有很大的顾虑。



就是鲁肃去世,吕蒙掌权荆州,镇守陆口时,作为东吴的最高统帅孙权,他还是有一个更大的想法,那就是乘虚北伐,夺取徐州。

直到吕蒙为孙权提出先荆州后徐州的大战略,从战略角度分析:“今操远在河北,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关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孙权才下定决心,袭击关羽,夺取荆州西部。毕竟关羽骁勇善战,有拓展地盘之志,而且长江上游,对东吴威胁极大。

三,假如我是作为蜀汉执政者,应该借鉴刘备在上次荆州危机中的处理模式,灵活地做出两手处理。

首先是,我应该在收到关羽全歼于禁七个军的时候,立刻动身单骑进入江陵。分秒必争地调动兵马。

其次是,我着手搞活孙刘联盟,给孙权写信希望一起北伐,打消他夺取荆州的念头。

至于,如何调动兵马,诸君且看曹操是如何应对襄樊的局势的,他首先派于禁增援曹仁。等于禁被关羽收拾了,曹操立马与孙权结盟,再派平寇将军徐晃去救樊城,自己从长安出发,于冬十月到达洛阳,随后驻军摩陂,商议迁都。曹操紧接着从居巢调拨张辽来继续增援


所以我对蜀汉的调动兵马应该像曹操一样紧锣密鼓,不能谋迟,更不能像历史上的刘备一样没有作为。在我到达荆州后,这样去做。

第一,令张飞等两万精兵和一万运粮兵役,尽快由蜀中开赴荆州,为荆州源源不断的注入兵力。

第二,留诸葛亮驻扎成都,不遗余力地根刮性催办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第三,魏延守好汉中。他对守汉中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曹操倾天下之兵而来,我替大王挡住他;如果曹操只派一般将军带10万人马前来,我替您吞了他。”我对魏延的说法很满意。

第四,西城的刘封、孟达先率本部立即尽抵樊城以北,接替关羽的围城部队,以免蜀中出兵不济急。这是我为蜀汉开辟的襄樊大战接力战场,毕竟离襄樊最近。

如果蜀汉大军到达后,除了留出一万运粮兵转运益州送来的粮草,解决远地运粮的问题。立即派张飞监督蜀中两万精兵及刘封孟达等部围攻襄阳、樊城。

而让关羽率领荆州郡主力三万直取许都,接应许都附近反曹势力,联络豫州颍川郡郏县、司州河南尹梁县、陆浑县豪师,这些豪帅有的已经暴动,如陆浑豪帅孙狼,于建安二十三年杀死县主簿起兵,开辟襄樊大战第二战场。

四、我做了如此安排之后,便有了一统天下的地盘和军队数量上的优势。

首先,吕蒙就无法袭击我亲自驻守的江陵。江陵为荆州的重心所在,甘宁曾对孙权说:“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合判焉,东西之强弱系焉。”

其次,由于司、豫二州局势对孙吴不利,孙权不得不进攻徐州。

那么,我顺手经略雍州、凉州便不成问题,毕竟有马超这个凉州通在。然后,我以襄阳为自己的都成坐领司、豫、雍、凉、益等五州及荆州西半部,总兵力超过十四万,大于退守河北的曹操,以及不得不急忙夺取徐州和淮南的孙权,这二者加起来大约各十万多一点的兵力。

闲将西话:如果我是刘备,关羽没有死,在他水淹于禁七军后,抓住反攻时机,努力争取地利、人和,利用汉室宗亲的天时,率领队伍何愁天下不统一。


闲将西话


如果我是刘备,关羽也还没死。那我会在攻取汉中之后到关羽死的这段时间赶紧做以战略部署的调整。命魏延带领马岱和吴班(吴班是刘备的小舅子)镇守汉中,张飞和延彦镇守梓潼(今绵阳)赵云和吴翼留守成都。成都的民政就交给蜀中才俊,比如黄权李岩等人。马超带吴兰率军作为机动部队法正作为他们的谋士。随时四处支援。然后,刘邦带领黄忠和诸葛亮(配一蒋琬王平高翔高定等人)率军直奔荆州。到达荆州后。黄忠和刘备留还有蒋琬王平等从四川带来的人留守荆州。诸葛亮作为总谋划师,出谋划策。还是关羽的原班人马进攻襄阳。这时候的关羽就不会有后顾之忧了。随着刘备和诸葛亮的到来,东吴也不敢偷袭了。在诸葛亮的运筹帷幄下,让关羽放开手脚攻打襄樊。一旦拿下襄樊。关羽的部队将直插武关。拿下武关后,关羽的部队将经过蓝田而到达长安。拿下长安后。马超张飞随机出兵,攻占鲸吞大西北的各个城池。如此,西北(西北包括雍州和凉州)将全部归于刘备。接下来,汉中的魏延移兵长安,留吴班看守汉中。吴翼等人留守成都,赵云率军随时支援各处。作为机动部队。马超等人鲸吞西北后。留马岱镇守西凉,总领西凉一切军政(给他配备几个文职人员。孙乾简庸那个都成)。如此。马超张飞会师长安。之后。合同魏延拿下潼关函谷关。这个时候。张飞马超率军渡过风陵渡,从河东进入山西,再从晋阳迂回曹魏的大后方。廖化和马良或者是马谡镇守长安。魏延守住函谷关就行。关羽出武关跟刘备汇合于宛城。由于曹操赤壁大战死了几十万人马。汉中之战又死了不少人马。再加上关羽水淹七军的哪些人马。故曹操手里并没有多少人了。所以,只要战术谋略得当。刘备统一全国的希望并不是不存在。当刘备的包围圈做好之后。就会四面发力直插洛阳的。不过,在进入洛阳之前,刘备会派人干掉汉献帝的。也就是说,刘备进入洛阳以前,汉献帝就必须寿终正寝。由于曹操等人知道汉献帝的真正死因。所以,刘备会将曹操灭门。之后把汉献帝的死推给曹操和他的家族,然后,刘备大哭一场,(甚至还会生病)然后将汉献帝风光大葬。之后扭扭捏捏的称帝。再往后,张飞马超兵临合肥,关羽刘备兵归荆州。与此同时,赵云率军出永安。魏延率军到江夏。部署妥当后,兵压东吴,找孙权的麻烦。总之是杀了孙权,灭了东吴。因为刘备不会允许孙权投降。原因很简单,刘备不会将孙权这个祸害留给儿子刘禅的。统一天下后。诸葛亮归隐山林。至于刘备放不放就不知道了。为了蜀汉的安全,刘备会让刘禅迎娶张飞和关羽的女儿为妃为后,再加上张飞关羽都是他的结义兄弟。除此之外,估计马超和黄忠会被刘备解决掉的。因为刘备会在他去世之前,为他的儿子去除未来的隐患的。我这么说的行军方略是根据刘邦统一天下的大步骤估计的。刘邦出汉中后,先拿下长安,然后由韩信攻取山西河北,然后才南下的。还有后来的成吉思汗也是这么打南宋的。不过成吉思汗的路线正好是一反。刘邦的路线是由西南到东北之后迂回南下至山东接着再南下。成吉思汗则是先东北,再西南然后再往东南。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历史没有假设,但若非要戏说,我倒是觉得刘备有上中下三策(凤雏的方案套路[笑])可供选择,下策是回身南中,巩固后方,庲降之地和阆中稳定后再开始进取他地;中策可以采用刘备惯用的声东击西之法,以关羽为主将,刘封为策应牵制曹操南郡和中部军团,之后刘备可以出斜谷,进取凉州或直取关中,与曹操决战长安。上策则是以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和阳平关,抵挡曹操进攻,刘备出永安,与糜芳会师江陵,刘封关羽牵制曹仁于襄阳,马良李恢出夷道逼近长沙,水旱两路,与孙权决战于武昌,吕蒙鲁肃绝非刘备敌手,在武昌击败孙权后,江东余境一战而定,毕竟荆州士族与江东士族本就一脉相连,不会出现南方对抗北方的局面。江东即平,刘备手握四州之地,以长江汉水为界,加之平定江东,天下震动,献帝也心向往之,天下士族归心,再与曹操在合肥和宛城开战,天下可定。综上三策,以下策最稳,但会错过时机,走进偏霸的死胡同。中策最为激进,受益最大,但风险也最高,毕竟天下三分,二虎相争,孙权则为天下权重,历史其实也是这样进行的。上策相对平衡,进退有据,而且刘备进取江东,延长江和汉水顺利而下,就是王濬灭吴的路线,走水路进军行军速度会相对比较快,而且漕运运粮对后勤的压力也会更小。不过一切都是联想啦。[哈欠][哈欠][哈欠][哈欠]


不是好饼36629476


刘备从来没有一统天下的时机,诸葛亮开府治国期间也没有动摇到魏国的根基,倒是蜀汉穷兵黩武加速了自身的灭亡。有个关羽也无用

刘备最鼎盛的时期大约在打败刘璋夺取益州的那个阶段,刘备在这个时候有机会打中原谋天下吗?没有!刘备得了益州,孙权就逼问他要回荆州,毕竟荆州原本说好是借给刘备的,现在有了自己的地盘也该还了,这么想没错,可三国是尔虞我诈的,不讲信用,刘备说了句“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说白了拖着不给,孙刘联盟这时候矛盾已经很深很深,后面夺荆州杀关羽,刘备猇亭大败病亡的事就不足为奇了。

再者,刘备在这个鼎盛的阶段没有能力攻曹操,因为曹操比他更强大,所以基本是以防守为主、侧重发展自己的力量。这个“休息”的阶段挺久的,期间刘备先称王后称帝,韬光养晦、实力大增,这时候蜀汉和魏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之所以有人会觉得刘备有机会统一天下,不是从国力出发的,而是从领导人出发的,魏国曹操早死了,以曹丕之才怎么能比得过刘备呢?所以只要刘备活得够久,又不犯错误,也不气馁骄纵的话,还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可惜张飞、关羽相继而死,刘备又失去理智,大败于猇亭,统一之路不存矣。

刘备最强大的时刻应该是在复仇之战的前夕,手握重兵、称霸一方,当世再无与他相提并论者。而他不知道的是,不久之后他会怀着愤恨的泪水匆匆归来,他狼狈的身影会成就一代天资英才的威名;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会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战,而且是蒙上灰尘的一战。



历史社会哥


选择赵云,黄忠替换关羽守荆州。然后休养生息,操练兵马。五年后,我率大军出汉中,令黄忠率一部分将士从荆州出兵,赵云守荆州。两军会师于长安。然后分兵进攻洛阳,灭魏国。

之后修养数年,等兵精粮足,率大军征讨孙权,一战而定天下。



牛头山赵子龙


首先,历史没有如果,问答当中有很多假设,比如诸葛不死、诸葛代刘禅、诸葛跟曹操、魏延不死、郭嘉不死等等,现在是关羽不死。要知道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可能逆向而行,任何朝代更替是时代的必然,不是只靠一个或者几个人可以改变。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被杀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关羽是很讲义气的,他本来可以活下来,但是他不愿意投降孙权。后来,孙权就把关羽杀掉了,然后就侵占了荆州的大部分地盘,而刘备最后为了给关羽报仇,动用了蜀国的全部军队来攻打孙吴,最后却被陆逊一把火烧得精光,然后逃到永安城就死掉了,让诸葛亮来接手烂摊子。

那么,蜀国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就知道了,在三国之中最先灭亡,诸葛亮即便那么牛,但北伐也是没有任何成绩。所以,许多人都在感叹,假如关羽没有死,那么刘备就不会打光那么多精锐蜀国军队,荆州就算保不住,但至少关羽和张飞都能够活下来,蜀国搞不好就一统天下了。

事实果真如此吗?三刻认为,其实如果关羽最后成功逃生,蜀国还是会最先被灭掉。因为当时按照实力来划分,所谓的三分天下,并非实力均等,而是说曹魏占有天下三分之二,实力极为雄厚。东吴也很强大,又有长江天险,可谓是固若金汤,就是蜀国实力弱小,就是靠着西川一个州而已,人口不过100万,军队也就10万而已,而且南方经常叛乱,内部益州派和荆州派也是水火不容,所以这些因素归集到一起,基本上就是注定要被干掉的。

  再说军事。实际上,关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军功,只是由于跟着刘备时间比较长,被传得有些神乎罢了。什么过五关、斩六将,那些都是胡扯,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当时,之所以让关羽守荆州,那是因为张飞的军事才能比较好,攻打西川用得上,而关羽没什么本事,就守住荆州就行了。

  那么,再退一步说,假如关羽到了成都,掌管了蜀国军队,就单说关羽那种目中无人的性格,让本就备受压制的益州本土派怎么可能高兴呢?还有就是,关羽毕竟丢掉了荆州,刘备怎么可能不责罚关羽?难道还要让关羽来当高级别的将军吗?不可能!而且也不可能服众?可如果关羽最后位列在张飞赵云甚至是马超之后,那么依靠关羽的性格,肯定是不配合、不服从,到最后不仅不能在军事上有什么贡献,估计还是乱整一通,反而给蜀汉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三刻觉得,关羽这样的将军注定是孤独的,也是注定要被弄死的。就算孙吴不弄死关羽,这样的将军到了蜀国之后,刘备要不然就找个借口杀掉关羽,要不然就把关羽闲置起来,反正肯定是要顾全大局。当然了,在国家实力的较量中,关羽武力值再牛也没用,毕竟蜀国军队的数量在哪里摆着呢!

因此,蜀国之最先灭亡是历史必然,关羽只不过是一个插曲而已,他的死与不死,并不会影响蜀国的命运。


古行生


如果我是刘备的话,应该继续维持和东吴的合作关系,以保证南方的稳定。之后先出汉中,攻取关中之地,再现秦国故土。同时向西进攻,不断放血西域诸国,加速自身恢复,还能顺势练兵。再休养生息几年之后,主力西出函谷关,同时联合东吴一起伐魏。如果成功就顺势伐吴,失败就回关中,继续休养生息。[呲牙]

在唐宋之前,占据关中之地可以说已经握有帝王之基,处于不败之地。就算一时无法全功,也可以学秦国将函谷关一封,以图后续。[大笑]


小小萌新A历史君


历史已经很清楚了,所以答案也比较清晰。了解关羽的重义士轻大夫的性格特点,要将关羽放在身边不能放到鞭长莫及的地方,否则他只听刘备的,将在外义气用事很可能重蹈大意失荆州的惨剧。当时的蜀汉实力并没有达到一统天下的程度,所以基本战略思想还必须是联吴抗曹,积聚力量,通过小规模战争不断蚕食曹魏的地盘和势力。但可惜的是刘备年事已高,他自知很难等到大一统的那天,所以可以提前安排阿斗进入军中历练,培养好接班人,期待曹,吴某一方的失误而乘虚而入,一举击垮对方而使己方实力大幅提升,使剩余的吴国无可趁之机。纵观华夏历史,由北往南大多可以横扫而得天下,由南往北仰攻称霸按刘备的能力很难,所以还是不能偏安巴蜀一隅之地,应带领关张和法正游走攻城略地,壮大力量,孔明和赵云留守巴蜀确保大后方稳固,徐而图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