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今天的伊朗和以色列兩國勢不兩立,伊朗總統內賈德上臺之初更是口出狂言“要把以色列從世界地圖上抹去”,讓人以為這兩個民族之間是得有多大的血海深仇。


事實上,波斯(伊朗)和猶太(以色列)兩個民族在歷史上的關係,不僅沒有血海深仇,甚至可以說是如膠似漆,比與他們的鄰居阿拉伯人的關係好多了。


猶太人的經歷堪稱顛沛流離,在歷史上曾三次被迫離開故土,流離失所,史稱三次大流散。今天在特拉維夫國際機場的牆上,就刻著紀念這三次大流散的浮雕。


猶太人歷史上第一次大流散發生在公元前597年,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攻破耶路撒冷,燒燬聖殿,將數萬猶太人帶到巴比倫,強迫他們成為奴隸,史稱巴比倫之囚。


巴比倫之囚是舊約聖經中的重要典故,因此也成為了西方古典繪畫中的重要主題之一。印象派之前的西方繪畫作品中,以巴比倫之囚為主題的畫作不在少數。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James Tissot作於十九世紀的油畫The flight of the prisoners. 描繪了猶太人被迫離開耶路撒冷,前往巴比倫成為奴隸的旅途,背景中可以看到被焚燒的耶路撒冷城冒出濃煙。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法國大革命後著名的浪漫主義畫家德拉剋剋羅瓦創作的《巴比倫囚徒》。被囚於巴比倫的猶太人坐在河邊思念故鄉。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是《自由引導人民》。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德國畫家Eduard Bendemann作於十九世紀的油畫Deportation of the Jews to Babylonian Captivity。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征服了巴比倫王國,他釋放了上萬名猶太人重返耶路撒冷,並下令允許他們重建聖殿。猶太人用聖殿來作為記錄歷史的時間標記。他們將這一段時間稱為“第二聖殿時期”,尤其感謝居魯士大帝允許他們再次建立聖殿。猶太人得以在耶路撒冷安居樂業。


遺憾的是,居魯士大帝未能等到耶路撒冷第二聖殿建成便去世了,他的繼任者薛西斯受奸臣哈曼挑撥,企圖消滅波斯帝國境內的所有猶太人。猶太女子Esther為了拯救族人挺身而出,貿然覲見國王,揭露哈曼的陰謀。後來薛西斯娶她為皇后。


就像另一位勇敢挺身而出拯救族人猶太女子Judith一樣,Esther的故事同樣成為了後世藝術家們的創作靈感來源,其中不乏大家名作,文藝復興早期大師波提切利、文藝復興全盛期大師委羅內塞、文藝復興晚期威尼斯畫派大師丁託列託、巴洛克時期學院派畫家普桑、倫勃朗、魯本斯,甚至是拉斐爾前派創始人米萊。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文藝復興早期大師波提切利所作Esther at the Palace Gate,描繪了Esther進宮覲見波斯國王前的場景。色彩明快、衣裙褶皺頗有古希臘遺風、人物軀幹修長,這些都是波提切利畫作的特徵。類似的構圖和人物姿態,在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s中也可以看到。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文藝復興全盛期大師委羅內塞所作的Esther Crowned by Ahasuerus,描繪了Esther受封為皇后,波斯國王為她帶上皇冠的場景。不同於委羅內塞的一般作品,例如《加納的婚禮》、《利未家的宴會》等代表性作品,人物和建築都被精心安排在水平軸線上,缺乏動感,但讓人感到穩妥和舒適。這幅《Esther Crowned by Ahasuerus》別出心裁的採用了斜線構圖,人物沿著畫面對角線分佈,賦予動感,令畫面十分生動。這種對角線構圖多見於文藝復興之後,巴洛克時期的構圖中,但在文藝復興期間較為少見。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委羅內塞的另一幅作品《the fainting of Esther》,採用了較上一幅更平衡的構圖。 委羅內塞的畫作特點除了構圖均衡外,就是色彩明快。這一幅的色彩相對較為黯淡,突出了歷史的厚重感。這兩幅關於Esther主題的作品,分別從構圖和色彩上來說,都是委羅內塞作品中特別的存在。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這一幅《Esther befire Ahasuerus》是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大師丁託列託的作品。丁託列託/威尼斯畫派的特點是筆觸細膩,在描繪女性形象時尤為突出,且色彩明快。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這幅同樣名為《Esther before Ahaseurus》的油畫出自巴洛克時期古典大師普桑之手,不同於巴洛克時期其他畫家充滿動感軀幹扭曲的畫風,普桑崇尚古典主義中的平衡、美感、和諧。他的畫風甚至影響了後世的安格爾和塞尚,被譽為法國最偉大的畫家之一。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以上兩幅Esther主題的畫作皆出自巴洛克大師倫勃朗,倫勃朗是巴洛克時期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代表作為《夜巡》。他作品的特點是背景深暗,通過光源將重點集中的在主要人物身上,不過度美化人物形象。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Esther and Ahaseurus》

這一幅《Esther and Ahaseurus》來自巴洛克大師魯本斯,他的作品色彩濃麗構圖複雜,人體肌肉糾結富態豐腴。這一幅作品基本涵蓋了他的藝術特色。


其中包括我之前經常提到的巴洛克女畫家Artemisia Gentileschi,在十七世紀女性尚不得走出家門工作之時,她已經成了歐洲皇室的御用畫家,並且師承巴洛克明暗對比大師卡拉瓦喬。但相比卡拉瓦喬戲劇化的畫面佈置和強烈的明暗對比,Artemisia對畫面人物性格的把控更為精準,對面孔和服飾也賦予了更多的細膩。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Esther before Ahaseurus》Artemisia Gentilschi

她曾是羅馬城歷史上審判時間最長的強姦案的受害人,她在18歲時被自己父親畫室的合夥人-另一位畫家Tassi誘姦,事後將Tassi告上法庭,在經歷了羅馬城歷史上審判時間最長的庭審後,Tassi被判無罪,Artemisia卻成為了羅馬城內蕩婦羞恥的笑柄。


這事之後,Artemisia的創作風格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她善於在歷史題材畫作中發掘女性作為受害者/被汙名化的題材來進行創作--而這樣的題材在古今中外的歷史長河中,簡直不能更多了。有著這樣的特色,她很快就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個人風格。


Artemisia只有34幅作品現存於世,其中大部分是以歷史題材中的女性為主題創作,包括蘇珊娜與長老、達娜厄、抹大拉的瑪麗亞、Jael、Lucretia等。對這些題材和典故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這裡閱讀巴洛克畫家Artemisia:誰給了"性凌辱"豁免權。在長達近千年的西方藝術史中,女性的身體一直作為被凝視的對象,作為客體存在,彷彿是櫥窗中陳設精美的商品一般。Artemisia通過一次次的創作對歷史題材中的女性人物重新解構,重新定義了這些女性在歷史題材中的存在意義。這就是為什麼今已,當我們站在女性主義的角度研究藝術史時,Artemisia會被放在一個如此重要的位置。


關於Artemisia的另一點不尋常是,她畫作中出現的猶太女性比例太高了,這對那一個時代(十七世紀)來說是很少見的。然而翻遍典籍,最能讓她在典籍中找到女性力量的,恰恰都來自於希伯來聖經和密特拉教,這些典故包括:Judith Slaying Holofernes, David and Bathsheba, Jael and Sisera and finally, 以及我們本篇所提的 Esther before Ahasuerus。


Esther before Ahasuerus是一幅尺寸相當巨大的畫作,但是相比尺寸,畫面構造卻很簡單。畫面的左側是正要暈倒的Esther,由侍女扶著;右側是波斯國王,Ahasuerus是波斯國王在舊約聖經中的統稱,經歷史考證,這一位國王應該是薛西斯(公元前485-公元前465),是建立了波斯帝國偉業的居魯士大帝之後的第三位波斯皇帝。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就如我之前提到的,Artemisia深受卡拉瓦喬明暗對比畫風的影響,但在細節處理和人物面部表情上更細膩。在這幅畫中可以看到,光線從右上方進入畫面,將光線的重點放在Esther袒露的胸口,形成白的耀眼的光芒,觀眾的視線不由自主地落在上面,形成第一印象:她是個美人,不難怪波斯國王為她心動。她的表情和暈倒的姿勢同樣經過精心設計,左手和右膝都向著國王的方向,這在心理學上是歡迎和邀請的身體語言。需要提及的一點是,Esther的典故發生在公元前,Artemisia畫中人物的穿著打扮卻是畫家當時那個年代,即十七世紀法意宮廷的流行服飾,這種古人穿今服的現象,在巴洛克繪畫中並不少見。


讓我們回到歷史,Esther冒死覲見國王后,國王不僅娶她為妻,還將奸臣哈曼處死,猶太人額手稱慶。這一切在《舊約 以斯帖記》中得到了印證。


薛西斯去世後不到一百年,公元前330年左右,當時的波斯帝國國王大流士三世為了爭奪地中海的海上貿易權,出兵攻打希臘。一路高歌猛進,卻在薩拉米海戰中敗北。薩拉米海戰扭轉了希臘-波斯戰爭的結局,希臘扭虧為盈,一路反攻,最終佔領了疆域遼闊的波斯帝國。


今天,當我們學習藝術史/西方文明史的時候,我們都站在勝利者的一邊,也就是希臘的一邊。我們都知道,希臘-波斯戰爭(簡稱希波戰爭)的勝利,為希臘文明的廣泛傳播奠定了基礎,迎來了希臘文化的黃金時期。亞歷山大大帝的鐵蹄把泛希臘化影響(Hellenistic period)帶到了亞非歐大陸,甚至深刻影響了佛教造像中早期的健陀羅風格。至今大家耳熟能詳的雕塑們:米羅的維納斯(斷臂維納斯)、拉孔奧、勝利女神雕像都來自這個泛希臘化時期。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米羅的維納斯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勝利女神像

上面兩個現藏於盧浮宮的鎮館,也是遊客的打卡雕塑,都來自於泛希臘化時期。希臘化時期始於亞歷山大大帝死後323BC,結束於羅馬人征服希臘146BC,延續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多年間,希臘化影響從愛琴海蔓延到了近東,以至於今天的阿富汗一帶。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犍陀羅時期佛教造像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犍陀羅時期佛教造像


佛教早期並不贊同偶像崇拜,早期並沒有釋迦穆尼的造像,早期佛教思想認為,佛陀具有神聖性,沒有任何面龐能夠表現其具體相貌,但當佛教傳到犍陀螺一帶時(犍陀螺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到阿富汗的喀布爾之間,古時候是屬於帕提亞行省的一部分,曾屬於亞歷山大大帝統治之下,深受希臘風格影響),佛教思想與用人體來表現神的希臘藝術精神在該地區結合,誕生了影響深遠的佛教造像藝術。


犍陀螺佛像的特點是,具有西方人一般深邃的輪廓,頭髮捲曲,身上衣飾複雜。


歷史從來都站在勝利者的一邊,但今天,我想站在失敗者的一邊,講一講波斯戰敗後都發生了什麼。被戰敗的波斯帝國迎來了亞歷山大大帝的入駐,不同於其他侵略者,亞歷山大素來嚮往高度發達的波斯文明,他做了許多深得波斯人心的善舉。他厚葬大流士三世的遺體,妥善照顧和撫養大流士三世的妻兒,修復在戰亂中遭到毀壞的波斯歷任帝王的陵墓,鼓勵自己的部下與波斯人組成家庭。在入主波斯之後,亞歷山大沒有作為勝利者的居高臨下的姿態,而是滿懷敬仰的心態,入鄉隨俗,全面波斯化,並且以波斯作為自己的統治中心。

猶太與波斯在名畫中的歷史恩怨

《向亞歷山大大帝降伏的大流士一家》

這是文藝復興大師委羅內塞的另一幅作品《向亞歷山大大帝降伏的大流士一家》,描述了大流士三世的妻兒子女向亞歷山大臣服的畫面。這幅作品是典型的委羅內塞特色代表作,圖中建築物與畫框保持水平,體現出穩重的構圖和平衡和諧的美感,人物色彩明快,是威尼斯畫派的特色。


亞歷山大征服波斯之後,希臘人在伊朗高原上維持了80多年的統治。公元前247年,其中的一個行省帕提亞宣佈獨立,在經過了與希臘統治者長達100年的光復戰爭後,波斯人再次統治了伊朗高原。這個王朝,西方稱為帕提亞王朝,而中國把它稱為安息,他們把中國稱為“chin”-秦。


安息王朝從公元前247年開始,到公元后224年滅亡,是伊朗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朝代。張騫出使西域,便是在安息王朝期間。據史書記載,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時,安息王聞悉漢使前來,派二萬騎迎於東界,東界距安息都城數千裡。直到今天,波斯語和阿拉伯語中的中國,依然保持著“秦”的發音。


讓我們把之前猶太人的故事說完,受惠於薛西斯和Esther,猶太人得以在耶路撒冷安居樂業延續他們的第二聖殿時期。直到公元70年,羅馬人攻破耶路撒冷,第二聖殿被毀,猶太人從此開始了長達千年的大流散,直至二戰後以色列建國。現在的以色列自稱為第三聖殿時期。


結語


藝術從來都不是單獨存在的現象,她起源於人類對祖先和自然的崇拜,成型於人類啟蒙之初,發展於國家紛爭和經濟蓬勃之時,是人類歷史和社會的綜合體現。拋開了政治、歷史、社會、思辨背景探討藝術,就是拋開了她本身成長的土壤。不略知希臘神話、舊約聖經典故、和一點點西方文明史,那麼巴洛克及以前的西方藝術就很容易讓人犯困;不瞭解一戰二戰後西方踴躍出現的思潮和爭辯,很容易就會認為現代藝術是鬼畫符;不瞭解藝術創作從客體到主體的改變,和當代藝術的創作背景,很容易就認為當代藝術連鬼畫符都不如。


私以為,欣賞藝術無非於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看畫是畫,看構圖、色彩、光線、細節、筆法、美的欣賞等等所有眼睛能看到的東西;第二個層次看畫不是畫,看創作年代、背景、典故、畫家生平、寓意、隱喻等等用腦子能看到的東西;第三個層次看畫是世界、是菩提,看你從畫裡看到的主觀意象、自己、和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


讀懂藝術,讀懂她背後的故事,讀懂自己,讀懂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