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東海洋去年遭18次強制執行金額超4億 青島國資接盤三文魚業務“救急”

ST東海洋去年遭18次強制執行金額超4億 青島國資接盤三文魚業務“救急”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繼遠 濟南報道

前三季度扣非淨利潤僅剩下2000多萬元的ST東海洋(002086.SZ),如今正試圖通過出售資產籌集資金,應對目前難關。ST東海洋發佈公告稱,將以2.26億元的價格出售三文魚資產。

自曝出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佔用8億多元的問題後,ST東海洋不僅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去年更是鉅虧近8億元。

不過,讓人疑惑的是,雖然公司稱2019年3月份控股股東已經歸還佔用資金8億多,但是數據顯示,2019年ST東海洋接連18次被法院強制執行,執行金額高達4.3億元,並在2019年7月份兩次登上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寧願被法院強制執行並登上“老賴”榜單,也不積極履行給付義務,ST東海洋到底是有錢還是沒錢?公司為什麼寧願聲譽盡失也不積極還錢?

處置三文魚資產

2月11日,ST東海洋發佈公告,將公司位於煙臺開發區大季家辦事處山後李家村的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築物和設備等資產(下稱“三文魚資產”)進行轉讓,並已於2月7日與交易對方簽署了《土地、廠房轉讓合同》《設備轉讓合同》,轉讓總價款合計為2.26億元。

公告披露的信息顯示,這筆資產最終的接盤方為國信東方(煙臺)循環水養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煙臺國信東方”)。

天眼查資料顯示,煙臺國信東方成立於2020年1月21日,法定代表人為趙曉霞,註冊資本5000萬元。穿透層層股權結構,煙臺國信東方背後大股東為青島市國資委。

“公司自 2010 年投入三文魚業務以來,創建了國內乃至全球首家大西洋鮭魚(注:三文魚的一種)工業化循環水養殖體系,實現了大西洋鮭魚的大規模工廠化養殖,在行業內積累了豐富的經驗。”ST東海洋在公告中也直言,但“三文魚業務一直未能實現盈利”。

ST東海洋2018年三文魚業務僅僅實現了1502萬元的營業收入,但是淨利潤卻鉅虧7140萬元。

“全球首家研究,十年都沒賺錢,青島國資接盤就能賺錢?”一位投資者認為,青島國信參與接盤更多有為ST東海洋救急的意思。

ST東海洋提到,本次資產轉讓交易價格與賬面值存在差異,在繳納相關轉讓稅費2056.06萬元後,預計將形成轉讓收益6749.63萬元(未經審計)計入損益。

強制執行4億多元

從ST東海洋披露的財務數據看,其經營狀況並不樂觀。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億元,同比下滑16.63%,歸母淨利潤2933.88萬元,同比下滑68.23%;扣非淨利潤2257.52萬元,同比下滑比例達到73.08%。

受控股股東東方海洋集團的拖累,ST東海洋訴訟纏身。2月17日,ST東海洋被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強制執行610萬元,這是ST東海洋2020年第一筆強制執行。

《華夏時報》記者查閱天眼查數據發現,整個2019年ST東海洋被各地法院強制執行多達18筆,合計金額超過4億多元。其中立案日期為2019年11月5日的案件,單筆執行標的就高達1.716億元。

記者查詢發現,該筆執行涉及的官司與長城資產山東分公司有關。

2017年9月26日,長城資產山東分公司與東方海洋集團及ST東海洋簽訂了一份《債權轉讓協議》,三方約定:ST東海洋將對東方海洋集團享有的1.896億元的股權轉讓款債權依法轉讓給長城資產山東分公司,轉讓價格為1.8億元。

2017年10月9日,長城資產山東分公司向ST東海洋支付債權轉讓款1.8億元,但是東方海洋集團並未履約還錢。

另外,立案時間為2019年7月11日的案件信息顯示,上海市徐彙區法院對ST東海洋強制執行4054萬元,但是由於違反財產報告制度,ST東海洋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ST東海洋公告曾披露。截至 2019 年 3 月 26 日,公司控股股東累計已歸還公司非經營性佔用資金8.24億元。公司一季報也顯示,期末現金餘額為9億多元,公司賬上有9億多元,為何寧願上榜“老賴”名單也不履行還錢義務呢?

《華夏時報》記者就上述問題向上市公司以及董秘郵箱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仍未獲得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