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醫院輔助科室:作為“後盾力量”,堅守抗“疫”一線

探訪醫院輔助科室:作為“後盾力量”,堅守抗“疫”一線

探訪醫院輔助科室:作為“後盾力量”,堅守抗“疫”一線
探訪醫院輔助科室:作為“後盾力量”,堅守抗“疫”一線探訪醫院輔助科室:作為“後盾力量”,堅守抗“疫”一線

大眾網·海報新聞菏澤2月19日訊(記者 王文文)疫情就是命令,自春節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牽動著廣大市民的心。各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紛紛放棄春節休息時間,趕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白衣天使”的職責與擔當,他們身處險境卻不眠不休,身體疲憊卻屹立不倒,毅然堅守在阻擊疫情的最前線。除了臨床一線人員,其實還有檢驗科、藥劑科、CT室等輔助科室的醫護人員,他們作為“後盾力量”,也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2月18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走進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菏澤市中心醫院)實地探訪了他們的工作常態。

藥劑科:24小時待命,做消滅“敵人”的“彈藥”

這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阻擊戰,每位醫護人員都是24小時待命。自疫情發生以來,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藥劑科緊跟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積極聯繫貨源,備足中醫藥材。都說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那新型冠狀病毒就是狡猾的“敵人”,醫生、護士就是奮勇殺敵的“戰士”,而藥品就是他們用於消滅“敵人”的“彈藥”。“醫院自1月26日開始熬製中藥煎劑,並分發給醫院職工、轄區內各鄉鎮衛生院及高速路口工作人員。”醫院藥劑科中藥師文國地說。他自1月27日上班至今一直堅守工作崗位,從未回過一次家。

疫情面前,藥學部上下齊心、嚴陣以待,按照規定要求,醫院發熱門診藥劑室、隔離病房藥劑室24小時開放。“開始,感染科在發熱門診旁邊,那時藥劑科有算我在內的4名藥劑師,兩名男同事值晚班,白天由兩名女同事上班,我們主要負責為患者配製西藥、中藥和調劑藥品,實行24小時在崗制。後來,醫院根據情況新建設了隔離病房,這樣一來,又增加了兩名藥劑師,3名在發熱門診那邊,3名在隔離病房。之後,我們改成了每人值班24小時。”文國地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只要有需要,他們的態度就是義不容辭,不推脫、不抱怨,沒有任何理由,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保障藥品供應,保障患者及時用得上藥。

談及文國地的家人時,他沉默了些許時刻。經過採訪,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才知道,他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兩個孩子,大的3歲,小的才只有5個月大,由於孩子年齡小,現在妻子搬過去和老人一起住了,期間我們也會開視頻聊天,或者妻子給我發微信說一些孩子的情況。”文國地說,“當時決定進入感染病房的時候沒有想很多,只想儘自己的一份力為患者調配好藥品,把藥品供應上,及時地救治患者,接下來,我會繼續堅守崗位,聽從醫院領導安排。”“在醫院招呼著點,別太累了,還要注意防護啊!”文國地的媽媽叮囑也會開視頻不時叮囑他。

其實,在醫院還有一群“幕後英雄”,他們雖然不在治療一線,但他們也天天與病毒面對面“近身搏鬥”,他們就是檢驗科的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實驗室檢測是重要的依據。自疫情發生以來,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迅速制定了一套科學的機制和相對完善的應急診療預案,確保在執行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期間,檢驗科根據請戰人員先後調派多名醫護人員分別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輪班,就這樣,他們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口罩、橡膠手套穿梭在檢驗室對發熱患者、疑似患者及確診患者做血常規、血氣分析等檢驗工作。

“患者標本防護要求比較高,採集完了之後,要馬上對患者採集的窗口進行消毒,標本上機前和上機後也要進行嚴格消毒,然後保證檢驗結果準時、準確發放。一般情況下,檢驗結果在半小時到一小時就出來了。”檢驗科主任範立說。檢驗科34歲的李超,是一名黨員,妻子一直在外地規培,還沒有到結業的時間,家中2歲的孩子平時由李超與其母親照看,但他主動請纓去發熱門診,孩子只能交由母親照料,從1月27日至今一直沒有回家。另外,在醫院還有這樣一對夫妻,在這對夫妻中,丈夫陳奔是一名檢驗師,妻子尹肖是一名臨床藥師。他們聽聞醫院要成立發熱門診和感染科病房,顧不上和家人商量,毅然報名參與到了一線工作。

上崗後,陳奔負責為發熱門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抽血,為確診患者進行血氣分析等項目檢查,為避免新冠病毒氣溶膠傳播的風險,他總是很謹慎操作確診患者的血液標本,後來,陳奔又隨確診患者調至感染病房工作。尹肖則是負責為發熱門診患者、疑似患者及確診患者進行中西藥品調配。“在正式上崗以前,我們內心也有些忐忑不安,因為新冠肺炎是未知的,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進,當上了崗,看到醫院的防護措施後,所謂的恐懼感也就不復存在了。”陳奔笑著說。

CT室:24小時堅守崗位,8小時不能喝水、飲食、如廁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作為篩查新冠病毒的專用CT室,在確定病情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值班時,CT室技師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一工作就是8個小時,期間不能喝水、飲食、如廁,只能等到下班再補水。“CT室主要的工作就是為發熱門診的患者篩查,對確診和疑似患者進行復查,並且每天進行兩次基本消毒,在遇到確診和疑似患者的時候還要隨時消毒,最多的時候一天要做10多個CT,大部分是有接觸史的,去過武漢的或者有發熱的。”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影像科CT室醫師趙翼松說。

“疫情剛開始,我就和我的大學老師、同學開始聯繫,與他們溝通該病毒影像學的一些診斷依據和知識點,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給我發一些材料,讓我學習、參考。值班期間,就算下班隔離,手機也是24小時開機,無論何時,都是隨叫隨到。”趙翼松說。自2月13日那天開始,由於趙翼鬆手部感染的連鼠標都拿不動了,沒辦法,又由另一名醫護人員頂上了他的班。說起受傷的經過,趙翼松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受傷是2月1日那天下午6點多,給首例確診患者做完CT後,因為精神高度集中還在思考確診患者的肺部影像,下樓梯的時候不小心踩空了臺階,摔了下去,致雙手兩側擦傷,當時感覺問題不大,碘伏消了消毒,清理了一下傷口,由於每天長時間戴手套,不透氣,而且出汗太多,慢慢,手就開始有點潰爛了,再後來,手胖了一圈,橡膠手套都快帶不進去了,沒辦法只好先回去養傷了。”

作為醫者,他們就是那樣無私奉獻、義無反顧。當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問他報名時害不害怕時,他說:“當時倒沒怎麼害怕,覺得需要我了,我就上去了,而且我作為一個黨員,應該衝上去。”就這樣,他一直工作了10多天,因為手的原因才暫時離崗。“對於當初的決定家裡人都挺支持的,因為我爸也是醫院的一名醫護人員,所以對我的決定很是理解。其實,在疫情來之前,想要一個孩子的,現在只能先放一放。”工作中,他就是這樣,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默默踐行著自己的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