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樣才能入門?

厚德載物36417


喜歡中醫已經很久了,剛從學校出來時買了《本草綱目》,事先聲明,本人不是學醫的,併為此遺憾好久。那是一本從舊書攤淘來的寶貝,喜歡的不得了,經常拿出來翻一翻。特別是菜部和果部,針對養生保健的。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自己還會根據症狀自己進行調理。現在也經常看,20多年了,一直很喜歡。

後來先後有買過《家用穀物果菜治病小竅門》、《零起點帶你體驗中醫的12堂課學中醫》、《湯頭歌訣》、《千金方》等。要問我中醫入門了沒有?回答:還沒有,還在門口徘徊。中醫博大而精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持續探索。

我個人認為,不管中醫也好,西醫也罷,實踐重於理論。好的理論也需要實踐來驗證,要先學好中醫,還是找一個德高望重的中醫老師帶帶,學習下方劑、看病比較靠譜。自己學習的只是調養防病,保養身體,要想治病救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原野9050


我分享一下我非中醫學學歷學習中醫的歷程,供大家參考。

一、我在學校裡學的是中藥學,也學習了一點中醫基礎理論,但是印象並不深刻,後來畢業後在一家中醫院工作,切實感受到中醫的博大精深,也覺得中醫很神奇,我記得我們醫院有個老大夫會用周易給人看病,還能算丟失的東西在哪裡能找回,就覺得這個東西太玄了,後來我就找這類方面的書看,發現看不懂。

二、本身我身體也比較弱,我就開始看一些養生的書,記得最喜歡的就是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還有一些按摩方面的書,關鍵是這些書都能看得懂[捂臉]。

三、再後來我就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師,他看我悟性還可以,就讓我看中醫的四大經典,《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這幾本書,開始也看不懂,找了很多白話文註解看。

四、有了一定基礎後我又學習了《周易》《四柱命裡理》《五運六氣》等比較玄學的東西。

五、再後來正式拜師學習中醫了,走中醫師承之路了,系統的學習了《中醫基礎》《中醫診斷》《中藥學》《方劑學》以及內,外,婦,幼兒,針灸等。

六、現在我還是一名小學生,很多中醫知識需要去學習,去實踐。

七、所以我覺得學習中醫興趣跟悟性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有大醫精誠的境界,入門的話可以看著中醫的科普,簡單易懂,有點基礎的就看些中醫院校的教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王超


中醫分三部分:醫理、醫藥、醫法。

有人從難入門:《內經》、《本經》、《傷寒》+《金匱》

有人由易入門:《內經知要》/《醫學三字經》、《藥性歌括四百味》、《湯頭歌》

有人看教科書:《醫宗金鑑》(清朝的醫學教科書)

有人一兩本書入門:《靈樞》、《幼科鐵鏡》(火柴棒醫生)

有人讀書無數:《千金方》、《外臺密要》《臨證指南醫案》、《張氏醫通》、《……》

有人一科入門:《傅青主女科》

有人怪誕入門:《辯證錄》、《三兩三》

中醫涵蓋太大,各有所長,其實根本不統一。

基本上分為大方醫和賣藥醫。大方醫基本上是摸脈開方的醫生,基本上都是《傷寒論》的路數。賣藥醫就是家傳秘方,以此為生,有單方一味氣死老中醫之說,因為有些的東西完全說不通為什麼,但它就是能治病。

ps:凡是提議讓你去學習《本草綱目》的,你可以打死他!《本草綱目》就像《辭海》一樣,只是一個工具書,根本不可能靠學習辭海學成功文學。


公子太一


對於普通人從道理層面理解就能帶來豐厚的收穫,喜馬拉雅白話道德經,曲黎敏黃帝內經,對於自己,社會,世界都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而這一切道理是相通的,就是平衡。身體受寒就會失去平衡而感冒,姜是熱源,這是喝姜水驅寒發汗排毒能治病的原理,身體平衡了,病就好了,當然方法很多,熱性食物很多,即使水加熱也會產生熱能,同樣治病,這是藥食同源,沒有副作用的根本。情緒同樣治病,生氣,上火,憂思,……各種負面情緒同樣能讓身體內分泌紊亂,這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原理,脾氣暴躁就容易心腦血管,氣大傷身,這是存在心理醫生的原因,實際還是靠自己逐漸改變,樂觀豁達就是治病良藥……以上是聽中醫劉力宏講座的心得。疾病其實就是通則不痛,通則不痛,情緒鬱結就會成結,成瘤,寒則氣結,就像痰溼(水)遇冷凝聚不散,如果不改正就會逐漸發展成瘤,……通過手術是去不了根,掩蓋了病情,還會復發。所以西醫對於疾病的認識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對於搶救有一定優勢,能夠正確的認識這些,才能更好的面對人生。一點淺見,歡迎大家批評指導。


混吃混喝混光陰


學中醫先不要找也不要看太多明醫古書,那樣你回知難而退,最基礎的先買一本中草藥彩色圖解與應用,有各種中藥的圖像,藥性及簡單日常應用處方,看後眼界大開,興趣盎然,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一本書看完,你就成了小中醫,然後再看中醫診斷學等等教材版內容。以後基本上你就成中醫迷了。


馮中意


大家好,我是田園v細雨,非常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中醫怎樣才能入門?中醫是我國5000年文化知識。精妙無窮,博大精深。入門很容易。精通很難。

現在國家中醫從娃娃抓起。如果對中醫感興趣成年人。從《神農本草經》。《黃帝內經》。《傷寒論》。《千金方》。《本草綱目》。再從中醫理論知識,臨床知識。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中華魁寶!

入門以後普普通通的家庭用藥絕對沒問題。

非常高興能為你回答這個問題!能對你有所幫助非常的高興!謝謝!

要想達到一定的技術水平。沒有二三十年的沉澱是不可能的,所以要學好中醫,要從基礎知識慢慢來。





田園v細雨


中醫就像江湖門派一樣,有各種各樣武功路數。要根據本人的性格品行悟性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路子。先用一年時間,廣泛閱讀中醫書籍,如果看到某一本非常契合自己,那就多讀幾遍,深入的讀。如果碰到有疑問,那就以問題為嚮導,再找書看。按自己的興趣不斷閱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不要一開始抱著大部頭死讀,把興趣搞沒了。找到跟你有緣分的那幾本醫術。讀通了,就入門了。


楚御風


中醫的根基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以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這與西方的思維方式有天壤之別!

切記!切記!切記!

千萬不要用學校裡的分科學習的思維來解釋或學習中醫!

最好把以前學的一些所謂的生物,解剖,化學等等知識統統暫時忘掉!把腦子放空,先由最基礎的陰陽五行開始學起!

學習的過程中最好兼學道家的思想體系,這樣才能入得中醫的正門,不至於誤入旁門,偏離中醫真正的精髓要義!




板牙申


我入門中醫是從看經典開始的,因為不是醫科畢業,出來之後迷上了 中醫,然後想拜師,師傅說你要是2年內把我指定的醫書背熟,我再考慮。

分別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本草》還有一些手稿。


山山Vlog


從開始學人體解剖學,病理學。再學黃帝內經,再學中醫有關知識,理解六氣五行。再學藥理。再學方劑,及經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