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鎮同下“一盤棋”打贏阻擊戰

本網2月19日電( 通訊員 譚勝昔)他們中有共產黨員、也有普通群眾,有領導幹部、也有一般人員,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也有年逾七旬的老人;有姐妹,也有夫妻……他們都在抗疫一線,保衛著大家的生命安全,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中山鎮防疫志願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同下“一盤防疫棋”,打贏疫情阻擊戰。

中山镇同下“一盘棋”打赢阻击战

統一部署 立即協同作戰

“古鎮老街、西部少林寺、愛情天梯,鎮內的三大旅遊景區,要強化監管。”“嚴格監測發燒人員”“重視返鄉人員”……大年初一晚上,中山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全體成員,仍在辦公室裡忙碌。

當天,江津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召開一級響應工作專題會議,全面部署防控工作。“要求全區每個鎮街對轄區內的返鄉人員全面排查。”該鎮黨委書記、防控指揮部負責人唐曉敏談到,當時,心理上就做好了“戰鬥”準備。

初一當晚,鎮防控指揮部作出“協同作戰立即作戰”的部署。決定從第二天(大年初二)開始完善以下工作。鎮衛生院立即完善組織架構。專業防疫人員上崗,確保病例流行病學調查、對預設的觀察室進行消毒;立即對所有一線防疫人員進行培訓;立即在全鎮範圍內進行摸排;如發現疑似病例,立即隔離管控;立即消毒,對全鎮旅遊景區、市場、公共場所等進行消毒;立即聯繫調集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

“全鎮面積156平方公里,共有6個村1個社區,9000餘戶,2.9萬餘人。由於面積廣、戶數多、人口多,所以統一安排,方能協同作戰、事半功倍。”防控指揮部談到。

統一行動 聯防聯控守防線

大年初二晚上,太和村委會的辦公室還亮著燈,村黨總支書記、人大代表屈傳科正在逐條核對收集到的信息。當發現部分信息需進一步核查時,他和村社幹部一起,馬上打電話一一聯繫、問詢。忙完工作,已是晚上11點多。

今年防疫期間,像屈傳科一樣工作的人數不勝數。全鎮6村1社區的幹部群眾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努力將疫情阻擋。

由三合社區的社區幹部、居民小組幹部、普通群眾和人大代表組成的社區志願隊,在轄區內的古鎮老街,密集走訪飯店、客棧、旅遊品經營戶等公共場所,詳細查看出入人員的體溫測試情況;在三合社區新街,大家在每幢樓的樓道張貼信息、巡邏重點區域、向群眾宣傳疫情知識和醫療途徑,引導群眾做好疫情防範工作……專願隊員在春節期間停止休假,全部奔波在防疫一線。

再來看看魚灣村。早上8點,環衛工人就已徹底清掃完1.8公里長的濱河路,隨後,與消毒人員一起,沿路噴灑消毒液。不僅是濱河路,全村的各公共區域,均得到清潔和消毒。

在現場仔細檢查消殺情況的鎮市政辦負責人程貞雲告訴筆者,這種消殺原本每週只需一次。但現在,全鎮加強了對公共場所以及衛生死角的消毒防控,清潔消殺也增加到每天一次。

大年初三早上天剛亮,筆者在龍塘村,碰到正在給村民測體溫的楊勝全。他一邊測體溫,一邊強調:“戴口罩、少外出、不聚會。”據瞭解,該村參加交通要道值守、測體溫、排查等的人員有近50人。

因摔傷而頸椎骨折的年輕黨員彭鵬、中山鎮衛生院的岳雲紅、劉雪梅夫婦,中山鎮常樂村77歲的人大代表江家聲、中山鎮機關的楊平、楊曉菊姐妹……來自全鎮各屆的500多名志願者,都衝鋒在防疫一線。體測監測、登記信息、健康提醒、清潔家園……防疫期間,連續多日的陰雨低溫天氣沒有阻擋全鎮黨員幹部、普通群眾堅守一線的決心和行動。

先後四次排查工作全覆蓋無死角,所得到的30餘萬個排查數據無一差錯;50餘場壽宴、婚宴的日期延後,群眾無一怨言;所有公共場所,每天有專人清潔、消毒。聯防聯控,守住了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

統一宣傳 凝聚信心決心

2月8日,住在中山鎮老街的龔南福,從“中山之音”裡看到《中山“硬漢”:“我是黨員,應該衝在抗疫第一線”》後,馬上轉發到朋友圈和各個微信群。

“這段時間,我每天都刷微信,瞭解最新信息,轉發官方信息。”龔南福說,中山鎮機關打造的“中山之音”微信群,是群眾信賴的信息源。“中山之音”關注疫情動態,第一時間發佈權威疫情信息和防護知識;展示堅守風采,記錄感人故事;發佈最新消息,如什麼時候暫停趕集、什麼時候企業復工等等……

疫情防控期間,中山鎮整合全鎮宣傳平臺,充分運用中山鎮政府官方網站、“情定中山”微信公眾號、“中山之音”微信工作群、QQ群等開展宣傳。與此同時,鎮內的6村1社區、各單位都建立了自己宣傳渠道。同時,宣傳車、小喇叭、宣傳單等宣傳載體,一併發揮著作用。由此,全鎮形成了“鎮、村、村民社、居民組、單位”協同宣傳的體系。宣傳工作的一體化,增強了2.9萬中山人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中山鎮各部門、各單位、各村居、各行各業,同下“一盤棋”,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統一宣傳,既各司其職又形成合力,高效有序應對疫情。截至目前,全鎮尚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