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确诊,零疑似!咸宁这个“硬核”社区做到了……

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丽娅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位于咸宁中心城区的白茶社区,率先开启“全封闭、硬隔离”模式,强化疫情管控工作,截至目前无一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19日,记者就此深入进行了采访。


如何看好自己的门?

“请出示出入证,否则不得进入。”19日上午,在白茶社区新屋张巷的疫情防控卡点上,记者吃了“闭门羹”。在出示采访证件、说明事由后,工作人员测量了记者的体温,并对双手和鞋底进行酒精消杀。

“这条巷子里住户有白茶社区2组的居民,还有滨河社区宏宇公司的人员,总共93户、283人。此外,还有56名租客。”执勤人员张岭告诉记者。

“我们6个人分成两组,在这里24小时轮流值守,并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张岭说。

“我们从1月24日起就实施全封闭、硬隔离,每个居民小组只保留一条通道,其余辅路全部封堵。”白茶社区党委书记余福珍告诉记者,目前整个辖区内仅留6个通道,均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并派人24小时严格值守。


如何管好自己的人?

“白茶社区地处城区繁华地段,疫情防控压力很大。只有精细化、地毯式摸排,才能确保'找得到、管得住、服务好’。”余福珍告诉记者,社区共有5个自然小组,居民670户、2210人,此外还有268户租房户、908人。


零确诊,零疑似!咸宁这个“硬核”社区做到了……


从正月初一开始,社区5名工作人员每人包保一个自然小组,每个小组还有2名网格员和3名组代表。大伙儿挨家挨户走访摸排,发放张贴悬挂各类宣传资料,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通过摸排得知,外来和返乡人员188人,从武汉回来、途经武汉或有武汉旅行史的共108人,他们每天都得在微信群里汇报自己和家人的体温。”社区工作人员黄迎丽为此建了一个“白茶社区居民体温汇报”的微信群。

“严防严控是为了群众生命安全,大家都理解!”余福珍感慨。1月22日,社区接到相关指令要全面关闭辖区白茶市场内活禽交易点时,3家商贩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如何做好自己的事?

“大米100斤、面条15斤、辣椒6斤、牛奶2箱……”在淦河路家联超市门口,余海洋正忙着将代购的物资搬到电动三轮车上,一趟又一趟地来回,累得满头大汗。


零确诊,零疑似!咸宁这个“硬核”社区做到了……


余海洋今年49岁,是白茶社区1组的一名网格员。自从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以来,他就义务当起了代购员。

“每天晚上,居民们会把需要的东西通过微信、短信发给我,或者打电话告诉我,第二天一早我凭物资代购通行证去超市购买。”余海洋告诉记者,每天从挑选所需物品、排队买单再送到家家户户门口,至少要忙到下午两三点,午饭都顾不上。

“在整个白茶社区,像余海洋这样的代购员有17名。”温泉办事处驻白茶社区党委委员刘松平告诉记者,白茶社区防控成功之处在于充分调动了群众积极性。疫情防控以来,辖区各类志愿服务者主动作为,全力开展防疫宣传、排查回访、出入登记、体温检测、电话随访、消毒消杀、捐款捐物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汇聚起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零确诊,零疑似!咸宁这个“硬核”社区做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