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不捨得吃喝的人,對親人卻很大方,是一種什麼樣的人?你們身邊有嗎?

一切82緣


我奶奶爸爸都是這樣的,平時自己節省吃的簡單,不捨得吃太好,一有客人再貴的都買,很熱情,客人來了特別多菜,我媽媽是自己吃和客人來了一樣,都捨得吃好的,我爸是那種好的留著走親戚不好的自己吃,所以從小我也是這種思想,我以為大家都一樣,後來嫁人了公婆是好的自己先吃了,差的送人,她們說不能虧了自己,那麼笨好的不先自己吃[淚奔][淚奔][淚奔]。


小奶狗航寶


有,我親眼所見,兩夫妻都是醫生,蘇州有兩套房,一個女兒在美國。他家晚上基本不開燈,因為他家一樓,窗外有路燈燈光照進家;他家衝馬桶基本全是到水井打水回來衝;但是你到他家吃飯女主人一定會為你備跟多很多菜最少8個菜,男主人必會備酒。而且女主人無論誰叫她都不上桌,只是站在桌邊一個勁的幫你夾菜,叫你吃菜。等客人和男主人全部吃完,他才把吃剩的飯菜撿到廚房,自己一個人再吃客人吃剩的飯菜。


yang0772


我身邊就有,我閨蜜她公公!

閨蜜她公公是某私人醫院的股東之一,起碼有個幾百萬吧,退休以後,又被醫院返聘,每月相當於雙倍工資到手!

他一雙襪子,能破了縫,縫了破,然後繼續穿,一直穿那幾件已經很過時的衣服。但是他覺得花錢,捨不得。

有一次去她婆婆在炒菜,家裡沒醬油了,讓她老伴去買,因為菜已經入鍋,他急急忙忙跑去買,都到樓下了,發現小賣部給他少找了五毛錢!然後,又跑回去要了回來,才上樓回家。

要不是她婆婆罵他是不是找人聊天耽誤了,她也不知道因為五毛錢又返回了!

但是對於他老伴來說,買衣服到我們當地最大的商場,就那種貴婦裝。

給他媳婦,兒子買車全款,自己騎一輛摩托車!

有時候冬天凍得手上腱鞘炎……


悅書淇


那是一個淳樸、勤勞而又豪爽的群體

我見過、也結識他們那種對自己不捨吃喝,對親友大方到把家裡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接待的情況。

那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我離開省城到閩贛交界處搞工程時的經歷。在那崇山峻嶺中,在大山皺褶裡生活著一個個勤勞、淳樸而又豪爽的群體一一客家人。

那時物質匱乏,他們平日省吃儉用,從嘴巴里硬摳出糧食、豆、油,為過年籌備食物。當時,一家只准養兩隻雞、兩隻鴨、一隻豬。那豬成了一家子置衣、食鹽費用。過年殺豬,只留十幾斤,還大部分臘起來,留年後招待客人。除夕殺只雞和鴨,自家只食些帶骨頭的部分,多肉的如大腿、胸肌部分,留下在正月裡客人享用。

從嘴裡摳了一年的糧食,釀米酒、做粄子、制豆腐,讓來作客的親友又醉又飽。

只要你對他們真誠,他們會敬你十分。那裡是革命老區,我們雖是工人,照樣見面會親切稱呼“同志哥”。有次春節我值班,一個農家朋友正月初六請我去作客,你猜咋樣?他家才喝一杯米酒、一塊肉,身後就站著另一家主人(他的親房兄弟叔伯),邀你去他家。就這樣,我從村頭吃到村尾,從中午吃到晚上。又醉又飽。那兒習慣,客人醉了,說明他家酒好又待客熱情周到。

原來,那小山村二十幾戶,都同一個姓,姓藍。據朋友介紹,他們祖先是中原一帶人。為避戰亂,輾轉南下,最後在大山深處安家。墾荒造田、蓋屋繁衍後代。由於大山裡環境惡劣,又要對付野獸和土匪,親情顯得格外重要。親人團結一致,才能應對一切困難及災害。

他們有句俗話:親朋越走越親,不走會成陌生人。逢年過節,親人走動,喝醉吃好,靠什麼,靠的是自己平日省儉。這也是他們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風俗習慣。





雄哥14505


有,我弟就是!90年的!

自己省吃儉用,從上高中就沒吃過零食,生活費特別省,一直到大學都是假期打工,大學畫圖做兼職,工作後自己省吃儉用攢首付,買了房子自己還貸款!

但是隻要家裡人有事,奶奶有病拿錢,家裡人用錢都拿,回一次家就給奶奶錢,年節更是不忘,真的是很好得孩子!


菲菲和飯糰


這個我覺得我很有發言權,我覺得我媽,我婆婆,我自己都是這樣的人啊。我媽平時我們不回去都是和我爸隨便對付下,我們一回家就會提前準備好我們愛吃的。我婆婆基本上也都是這樣的。我是自己不會花錢買很貴的衣服,但是會捨得給我爸媽公婆買貴的。


圓圓的羊羊媽


我媽媽就是這樣的人不是她小氣而是太大方了,我們姐弟幾個都結婚成家了老孃今天已經八十了,但身體還是很硬朗的自己一個人呆老家,她來城裡住不慣,每個月我們姐弟四個人都有給錢她買菜,大姐比較近幾乎兩三天送一次菜,我們幾個偶爾一週回去也帶些菜,但是給她的那些錢她自己捨不得買東西每次帶孩子回去孩子孩子沒回去她就包著一個紅包硬要拿給幾個外甥,其實外甥們已經長大了,她卻老老覺得孩子們在外面工作或者讀大學的沒錢花,有什麼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著給我們,她對自己扣扣搜搜的卻對孩子或者親戚朋友大方的要命……買的新衣服舍不得穿一件件掛那邊,整天穿著舊衣服跟她說了也聽不進去沒辦法呀……


慧月有


有啊!我丈母孃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有好東西必定往我家送,一大桌子人吃飯她老人家盡是夾一些其他人不愛吃的菜自己吃,如果桌上有上一頓吃剩下的菜,一定是她先吃,我們怎麼給她說也就是那個樣,改不了,唉!多麼勤勞善良節儉的老人啊!可惜都已經離開我們了![流淚][流淚][流淚]


石至名歸7


我覺得這樣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我的一個同事的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人。她媽媽從事業單位退休,每月有固定的退休工資,可是,就是捨不得吃,捨不得花。同事看到媽媽總是這樣,心裡很不好受,就經常買些牛肉或者貴一些的水果送給媽媽,誰知媽媽還是捨不得吃,把這些都給了她嫂子還有幾個侄子侄女吃了,自己依舊每天還是麵湯煮饃饃,就著鹹菜吃。

當然這是做得很明顯的一些人,還有很多人,如果自己想吃什麼了,不好意思直接給自己買,而是問孩子,問老公,你想吃火龍果嗎,你要不要吃披薩等等,如果孩子和老公恰好想吃了,算是配合當事人完成了她想吃的願望。可是有的時候,孩子和老公說自己不想吃,這個當事人就會特別氣餒和生氣:“哼,有人給你們買,有現成的吃還不願意,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算了,都別吃了。”

所以說,這樣的人不是不想讓自己吃好,喝好,對自己好一點,從他們對親人很大方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心裡會有一些很隱秘的活動和想法。

第一,他們特別想對自己好一些,可要是真的對自己太好了,心裡就會感到特別愧疚。這種愧疚感不會輕易被他們覺察到,而且,他們對這種愧疚感是特別不耐受的。所以,一般情況下,他們是不允許這種愧疚感出現的,所以,會拼命壓抑自己。當然,這一切都是在隱秘當中發生的,他們以及外人很難看得出來。

第二,只要是人,就會想要更好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所以,這樣的人,他們內心裡面也想讓自己過得好一些,可是轉念又一想:這世界上還有那麼多人在受苦受難呢,我怎麼能心安理得地享福呢。至於自己內心的需求呢,他們就會通過滿足周圍的人,比如說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老公,來間接地或者象徵性地滿足自己。

第三,這樣的人,還有一個特徵,就是雖然他們在吃穿上很節儉,但是他們可能在除了吃穿的其他某個方面,很奢侈,很大方,甚至很浪費。這和讓親人享福一樣,都是通過很隱秘地方式在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晨希的歌


是我母親、父親!有母愛、父愛的人!

我的父母,一生捨不得吃,捨不得喝。把我們三個孩子養大,結婚。

老了也是這不吃,那不吃,全都給孫子和重孫子們吃,俺爹打工掙的錢,外加俺給孃的錢,都給孫子重孫子們花了!

母愛偉大!父愛可敬!

照顧好家中這倆位老活佛!

兒女們!能找到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