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无处不可,取于心静,无关独处与否”,对此你怎么看?

农在天涯


人生就是修行,生活就是道场。

人的静与不静,看一个人的修行,也就是面对与担当。普通人,阅历少,他需要地点,环境的辅助,但他是一般修行者。健康的生活,平淡的过日子,一日三省吾身,才是真修行。

人生的,生死路,觉悟路。也是西游路。


陇右行思见闻录


人生修行无处不可,取于心静,无关独处与否。对此你怎么看?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不要奢望能够依靠谁,哪怕是至亲至爱。越是喧嚣处,往往更孤独。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生活总有坎坷,命里总有劫难,没有坎坷哪有平坦,没有劫难何来幸福,正是劫难,才知爱人的艰辛,正是劫难,才知平淡中的幸福!正是劫难,才更显亲情的温暖!正是劫难,才知友情的可贵!才知自己往昔的不足,付出的少,得到的多。心里才会冷静的回顾过去,总结得失,心变得纯静而平和,才感觉染得了一丝丝禅意!

当你决定放下时,你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烦恼。感恩的心一定要时时保留,它不仅让你怜惜一沙一石、一草一枝,还会让你淡漠某种无形的压力,平抚你的欲望和争斗,更多的时候,有一些幸福的感觉也往往来自于此。

人生就像坐火车。车到中途,上上下下是常事,多少人彼此擦肩而过之后便老死不相往来,只有知心朋友和爱你的人一直陪你走向人生的最后一站。不要太多忧郁,不要太多在乎,真正值得你在乎的人事,总在你的左右。人生的火车,到一站看一处风景,不知不觉已是终点站。随缘,知足,人生旅途才会充满幸福。

淡定看人生,宁静做自我。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所谓定力,就是对自己的控制力。定力好的人,谨言慎行,不随波逐流,不放纵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常不被情绪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淡了,静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你的安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人生其实挺简单,红尘看破无非是浮沉,爱情看破就是聚散。多一份纯真,少一份计较。多一份包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份付出,少一些索取。你一定会多一些幸福!工作,尽心了尽职了,努力了付出了,心便会安然。

风趣的魂灵终会相遇,无趣的魂灵渐行渐远,美好或许会迟到,但永久不会缺席。能自己扛就别声张,你矫情幽怨的样子并不漂亮,做个勇敢的人,学着去承受命运给你的每一个耳光。生活,宠辱不惊,担当了尽责了,就不会后悔!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便多想那一二份如意。以平和的眼光,看也许不太平和的世界,你看到的世界将是平和,你获得的便是快乐!

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乐。水中参杂的东西越少,虽然貌似少了许多不同的味道,却越显清澈亮丽。人生看淡的诱惑越多,貌似缺少了许多做人的欢乐,却因心的简单而少去更多的烦恼。享受,都以付出为代价。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活得就越累。淡然,使人简单;简单,使人快乐。

做人,穷一点没关系,但一定要说话算数。言出必行,乃真君子。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千万不要失信于人,更不要逃避责任。不要轻易许下诺言,宁愿多受点苦,也不要失去诚信。要知道,诚信之墙,搭建可能需要一生,毁掉却只需一时。







雨曦顿悟


修行这个词由修和行组成,先修而后行,修指修饰,修练,有从容整理和装饰的意思。一个人的德才也是这样,不在环境,闹市也可取静,也可修心,时值新冠肺炎,人们宅家月余,不能聚众不能喧哗,有新闻说把某人整成自闭症了,更有某人闭疯了,总之是改变了性格,也改变了很多人思想和观念。也有很多人认为难得清净,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广学博识,检修德行。其实古今中外的圣贤大儒,都是不但修练,是修心、修学,静心、静性的结果。静而后思,思而能决,守静笃至虚极,积成一股清流,超凡脱俗,做到举世皆浊,唯我独清,厚积薄发,先人一步,行必有成,功名天下。





洪福书画


一切正门功法皆以修心为上。佛教有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此十六字高度概括了佛教修练的神髓。亦可以做为一切正门功法的修练指南。

"只要心能静(净),便可立丹基”。心静(净)处处是道场,何必寻静独处净室?静处可练气,暄嚣闹市可练神。静处能静,闹处更应能静。不管什么场合皆能保持定静之心态,方可称为真正修练者。


静中乾坤大


说得很对。真正修行的人,处处是道场。

只要心无动,就不会被外境转。的确无

关独处或群居,就是身居繁华闹市,也

自清闲,如那明月清风般悠哉游哉……


广法居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