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外要盖章的时候,不像现在有印油,怎么能保证印章盖出来的时候有油?

又爱吃鸡又爱清史


题主的这个担心纯属多余。我们不能以自己的能力去思考问题,皇帝那是用举国之力来维持他所有事物的运转,如果连皇帝都办不到,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印章我们应该都不陌生,现在很多地方我们依然在用。当然现在方便很多,有自动印章,就是把印油加到里面,能连续使用很多次,跟笔芯是一个原理。

古代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虽然皇帝能用到上好的东西,但也没有自动印章可用。但这并不是难事儿,皇帝有的是人,外出时随从一大堆,就印章和印泥这点事能难倒他吗?

印章最早出现在先秦时,那个时候印泥还没有出现,用的是封泥。用粘土做成的,平时搓成泥丸保存,使用时用水浸湿就可以。


那会儿还没有发明纸张,是在竹简上用漆书写的。为了保证书写的内容不泄露,他们把捆竹筒的绳子放在凹槽里用泥封上,然后盖上印记。

这种封泥是没有颜色的。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钢印,盖上章之后就会凹凸出字迹。

到了隋唐,随着造纸术的发扬光大,所有公文都改用纸张书写。那往竹简上盖印的封泥肯定就不能用了,封泥也就得到了改进,用水调朱砂,涂在印面,能盖出红色的章来。这就是印泥的雏形,但弊病非常明显,就是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

元以后出现了真正的印泥,他们改进了水调朱砂的缺点 ,用朱砂、朱镖、艾绒、蓖麻油、麝香、冰片等做成不掉色的油印泥。


不管是哪个时代,印章和印泥都是统一保管的,出门不可能只带其中一样。这就跟笔墨纸砚一个道理,你见哪个文人墨客的桌子上把这四样东西分开的?

以乾隆为例。他确实有盖章的嗜好,有成千枚的印章,他所收藏过的字画,上面几乎盖满了印章。也能理解,毕竟这是很霸气的事,让后人知道这么多的名人字画,我曾经拥有过。

当然在宫里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不会出现印泥没油的情况。

要是皇帝外出,情况就不一样了。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当然印泥印章是必不可缺的,但是乾隆不会疯狂地到处去盖章,这牵扯到一个安全的问题。皇帝到民间私访,如果你每到一地就疯狂地盖章 ,随时就会暴露行踪。

所以只在重要的公文上才会用到印章,用量并不像宫里那么大,随从备上几盒就够用。再说印泥也不是皇宫独有,地方官员都会有,怎么可能会出现有印章无印泥的情况呢?


就算印泥干了,随从们都会早做准备。你以为皇帝身边的人都是吃干饭的?等到皇帝用的时候才发现印泥干了,那不是找死吗?

总之这也不是个高精尖的难题。所以这种情况皇帝几乎是不可能遇到的。


说史听涛


印章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的最古老的印章,也大多是战国时期铸造的。

但盖印章所用的印泥(印油),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用法。

汉朝及汉朝之前

在纸张发明之前,古人书写大多都是用竹简,那时候的盖印方式和现在纸上盖印不一样。

竹简上的内容多为用刀刻或者漆写,用绳捆扎以后,在系绳初会有封泥,封泥就是类似胶泥一样,平时搓成球,用的时候沾水,将绳结封好以后,再用印章标记,这也是早期钤记的由来。

一般开封的时候,还必须检查钤记的完整性,以表示传送的消息无人泄露,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同时钤记上的信息也有助于表明送信人的身身份,方便验证。

这时候可以看到,所谓封泥的材料也很方便寻找,就是一团湿泥或者胶泥,即便就是出行在外,只要随身携带印章即可,直到有了纸张以后,封泥的做法才逐渐消失。

隋唐到元代

由于纸张的出现,用泥封的方式已经不太时刻,因此印泥也是从这时候出现,不过那时候的印泥一般都是用朱砂调和水,盖印后容易掉。这也是早期公文之中出现的最早的印章。

但身份识别也需要用印,怎么办呢?

所以这时候另外一种替代封泥钤记的方式又出现了,那就是火漆封缄,虽然这种方式有的说是公元1626年由法国人发明的,但从历史考证来看,火漆封缄的历史更悠久,早在汉高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他应该说是在纸张出现以后,代替封泥最好的方式。

除了能够保障公文、信件的的保密性,同时也具有验证身份的方式,这种火漆封缄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还在使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文化意义。

元代以后

元代以后,才用油调和朱砂形成的印泥,这种印泥在加盖以后不会掉,而且随着工艺的进步,印泥的制作方式也越来越复杂,而保存性也越来越高。

由于成为书房常用的工具,印泥也成为了仅次于文房四宝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历史上使用印章多是用于公文的传递,并不会私用,而公文的书写和传递,历史上也有极为严格的规范,直到印泥的制作工艺革新以后,才陆续出现了书画上盖印这样一种方式。

最早的书画盖印是起源于唐太宗,但也仅仅只是局限于深宫之中,并不会带出来,因此也不存在皇帝在外盖章的情况。

直到宋元以后,书画盖印才逐渐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直至明清时期成为文人的习惯。所以即便是乾隆爷下江南的时候,想要盖印,印泥并不是一个不好找的东西,甚至他身边就有大量的随从携带。


漫步史书


这个问题我想“盖章狂魔”乾隆爷肯定思考过。

乾隆爷自称“十全老人”,用我们现代话来说,是一个非常自恋的人。他爱好非常广泛,盖章,写诗,收藏字画,书法什么的,涉猎相当广泛。一生写作多达四万多首诗,估计在写诗最多的诗人排行榜上,绝对处于前十名之内,虽然广为传颂的并没有多少,质量方面和李白杜甫等唐朝诗人更是难以相提并论。

还有一个最大的爱好便是搞收藏,玉器以及历代名家的字画。现在我国不少博物馆里面的藏品,很多都是乾隆爷收藏的。怎么辨别除了这件东西曾经被乾隆爷收藏过?其实有很多方法,但是其中之一便是字画上面有着乾隆爷盖得章。乾隆爷非常喜欢盖章,盖章盖到停不下来。

每当他看到喜欢的字画,他就会盖上章,有的时候可能是觉得盖一个章不过瘾,他会盖很多的章,本身乾隆爷就有上千枚印章。很多大家的作品,都被他盖过章,其实你先到一些博物馆去看乾隆的藏品,你会发现上面全是章,盖到没有地方盖了,他才肯罢休,这样看来,乾隆爷确实还是挺有一番乐趣的。

乾隆在宫里面盖章,那自然是不用担心印章没有油,因为这种事情自然会有太监处理好,皇帝根本不会也不用去担心这种小事,每天的军机大事都够他烦心了,难道还要去担心这种芝麻绿豆的小事吗?

乾隆曾多次下江南,那可能会遇到印章没有印泥的情况。乾隆下江南的原因其实很多,一是为了寻找美女,话说古代统治者都是这样的,恨不能天下美女都归他所有,而江南之地美女很多,正和其意;二是为了装逼,看看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国家是多么的繁荣富强,百姓是多么的安居乐业,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有当地的官员献宝什么的,比如说范冲淹的儿子就乘机献了一副画给乾隆爷。当乾隆爷看到字画的时候,可能他的手就会很痒,控制不住,拿出携带的印章,又是一顿狂盖,印章盖没有印泥咋办,换一个呗,反正他多的是。

而且,就算皇帝微服私访,也不会随便盖印章,因为这样会暴露身份,而且就算盖了基本不会出现没有印泥的情况,因为基本会带着随从的。


徐聊



现在有需要加印油的自动印章,自动印章加一次印油,就可以用很多次。但自动印章属于现代产品,古时候可没有自动印章,古人使用的印章只是普通印章,叫印泥印章。

印泥的发展始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有了丝帛和纸张,于是,人们就用水调蜂蜜或者用水调朱砂等方法,将印章印在纸上,这就是印泥的雏形。但由于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所以到明朝初期,人们就开始用油调朱砂,之后才慢慢发展成现在的印泥。

由于古代没有自动印章,因此,不管是寻常的书生还是皇帝,用的都是印泥印章。

而印泥和印章通常是放在一起的,就和文房四宝一样,笔墨纸砚通常都是放在一起,印泥和印章也是如此。因此,皇帝在外盖章需要印泥时,并不存在没有印泥可用的情况。

毕竟,皇帝身份尊贵,身边更是有无数的宫女太监伺候着,所以即便皇帝出门,也不需要自己带着印泥和印章,让手底下的人随身携带即可,完全不用担心印泥用光。


比如乾隆,乾隆有盖章狂魔之称,他特别喜欢在一些文物古玩上盖章,许多的古画和书法作品都难逃乾隆的黑手。例如,乾隆曾在王羲之的帖上盖了几十个章,盖完后,他还不满意,就大笔一挥,写了一个“神”字。

乾隆不仅喜欢在宫里盖章,六下江南时,乾隆也经常盖章。盖章需要印泥,不过乾隆贵为皇帝,自然不用担心没有印泥可用。


金兔历史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从题主描述的问题来看,我想题主想说的应该是普通印章和“自动印章”。

我们现代有一种自动印章,需要加印油的,加一次油后可以使用很多次。如今刻印章的地方都可以制作这样的印章,很多人用这种自动印章制作出自己的签名,这样对于需要大量签名的时候就非常方便了。

普通印章就是用硬质材料刻出来的,比如石头、牛角之类的材料,刻成印章后需要沾着“印泥”来使用。

古代皇帝用哪种印章?

很明显,古代不可能有自动印章,他们都使用传统的印泥印章。

但是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印泥起源于隋唐时期,最开始是用水调朱砂制作而成,后来因为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到了元朝的时候就开始用油来调朱砂,这就是印泥的原始版本了。

皇帝如果在外需要盖章,是不存在没有印泥的,因为印章和印泥是一起存放,就好你文房四宝一样,笔墨纸砚通常都是放在一起。如果要写字的时候,不可能有笔没墨,或者有墨没纸吧?

印泥起源的质疑

关于印泥的起源,我觉得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最晚应该出现在秦朝,证据就是“传国玉玺”!

我们都知道,传国玉玺是一枚印章,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既然是一枚印章,就肯定要有印泥,可能当时的印泥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但至少能够让印章沾上颜色,并印在竹简或者布帛上。

不管印泥何时出现,它始终和印章是一套的,所以皇帝要盖章不会出现没有印泥的情况。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文|观景说史

序言:

古代封建社会由于交通闭塞,通讯设施简陋,往往会造成政令不畅,地方和中央严重脱节的现象。古代帝王为了掌握某地的详细情况,除了从下属们的汇报中了解信息外,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亲自去巡视或者微服私访。古代帝王出巡除了随时携带“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外,还一定会带有一样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能证明帝王身份的印章。
文房四宝


示意图

印章的历史来源和出处

印章又被称为图章,其作用是在文件或者书画作品上盖印,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意思。印章盖印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印章是事先沾上颜料再印上;第二4为钢印,就是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状;第三种就是印于蜡或火漆上、信封上的蜡印。古代制作印章的材质主要是以金属、木头、石头、玉石等。

《史记·孝武本纪》:“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后汉书·公孙述传》:“多刻天下牧守印章,备置公卿百官。”

关于印章的历史记载大多数在秦国统一中国后,但其前身可以追溯至三代时期,在战国时期开始盛行。现在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印章大多数都是战国古玺。古玺主要分为官玺、私玺、吉语、肖形。古玺的材质比较多样化,但主要是以铜质古玺最为常见。
古玺


印示意图

我们去看看不同时期是用什么来给印章充当印油的?

  • 春秋秦汉时期使用的是封泥。在还没有发明印泥之前的春秋秦汉时期,是使用“封泥”。封泥与现在的印泥是不同的,它是用粘土做成的,平时搓成泥丸子保存,临用时再用水湿透。当时的公文和书信都是在竹简上用漆书写的,为了防止在传递过程中出现泄密以及私拆的现象,古人在简牍外面挖有一个方槽,把捆好简牍的绳结放入槽内,再用泥丸把槽给封好,最后用印章钤上印记。这样的做法一直沿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 隋唐时期使用的是用水和朱砂进行调和来代替“封泥”。在隋唐时期由于造纸术得到发扬光大,纸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私书信一律使用纸,简牍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个时候再用泥封信的陈旧做法就行不通了。因此,当时的人们改用水调组朱砂于印章印面,再印在纸上,这就是后来印泥的最早雏形。用水调和朱砂有一个缺点那就是水干后,朱砂容易脱落。
    印泥示意图

  • 元朝后使用油调朱砂,之后逐渐发展成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印泥。到了元代,印泥最早的雏形在上成型过渡,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用油调朱砂代替水调朱砂。当时制作印泥的主要原料是朱砂、朱镖、艾绒、蓖麻油、麝香、冰片等。

古代皇帝外出要盖章的时候,是如何保障每次都能成功可以盖上章?

古代帝王出巡的时候都是前呼后拥,不但有大量的仆从跟随,还有众多的大臣一同前往。仆从们负责皇帝出行所需要的一切必要生活用品,这就包括“文房四宝”以及“印章”等重要的办公用品。大臣们也一样也会有仆从们跟随,印泥这些重要的办公用品也会带有。

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放在一起的,与其有同等重要性的印章和印泥,自然也是放在一起,因此古代拿出印章就自然而然会有“印泥”。
古代印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春秋秦汉时期,皇帝出巡只要带上印章和泥丸就可以了。当了隋唐时期,不再是带泥丸了,而是带上印章和朱砂就行。元朝后,规则彻底的改了,变为用油调朱砂做成的印泥,这样不但携带方便,还可以反复多次使用,既节约成本,还能保证盖上的印章长久不脱落。


观景说史


要回答这个问题避免不了首先我们要先去了解一下印泥的历史和组成,印泥最早的雏形其实就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印沁泥,那时的印泥是用粘土制的,临用时用水浸湿,这就是当时称封泥;隋唐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研制出来纸张,而传统的封泥不再使用,封泥在纸面上很容易风干而脱落,故而人们用水调朱砂代替了封泥;后来到了元代,有人用油调朱砂代替了水调朱砂,这样更加的耐用方便,同时也更加容易储存,至此,油调印泥成为了主流。

我们再次回到这个问题,皇帝在盖章的时候怎么保障有印油。自从油印印泥出现之后,首先皇帝用的玺是是放在御书房有御林军看守保护,而玉玺并不是像电视剧中的一样放在大庭广众之下,而是有专门的盒子存储,就像现在的印泥盒子,只不过皇帝的玉玺是整个放在盒子里的,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同时会有皇帝认命的忠心的人员维护(一般是太监),所以根本不用担心使用的时候没有印油


herloo


皇帝的印章有专门的人保护,明天给印章上油,根本不用担心会盖不了。

有掌印使,或者总管太监。


白云山水居


我来回答

你要知道,皇帝出行会是一个人吗?各种仪仗,众多随从侍卫。各种用品一应具有,印泥自然有专人保管,随侍左右,因此根本不用担心皇帝在外用印时没有印油印泥


光头老申


皇帝在外面肯定有大量随从,公章有专人管理,盖章时如果没印油估计会有许多人头落地,故手下会处理好印油和印章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