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那么矮,为什么他的中投却很难被封盖?

深度神经网络


克里斯-保罗持球进攻面对高大中锋时“变向”和“后仰出手弧度”都比较大,之所以防守人很难封盖。


行书阁


这个问题不仅问得好,而且很有意义。

保罗中投表现

保罗的中投在NBA小个后卫中是“魔性”的存在:产出多,效率高,封盖难。我们以近3个赛季为样本,来看看保罗在中投方面卓越的表现。

更具“魔性”的是,在中远距离位置,保罗一旦错位对上比自己更高更壮的球员时,更能激发他的挑战欲望。上赛季季后赛与爵士的系列赛,保罗场均需要错位面对戈贝尔的防守多达5分钟,面对这个上赛季的DPOY的防守,保罗场均出手2.2次,命中1.2球,并且送出0.6次助攻。

保罗中距离为什么不容易被封盖?<strong>

对于一个1.83米的小个后卫,想要在巨人林立的中距离位置翻江倒海而不被羞辱,一定要有能够拉开足够投射空间的必杀技。

保罗是持球投射型球员。持球投射拉开空间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然的节奏变化。在这方面,保罗不缺手段。首先是出色的运球突破和逼真的假动作。保罗的控球技巧在联盟是独一档的存在,出色的人球合一让他能做出娴熟的胯下反复运球,或者大幅度的体前变向等高难度突破动作。对手正是忌惮保罗出色的突破能力而不敢近身逼防:靠近他,吃突破,不靠近,吃中投。犹豫之间空间自然产生。其次是行进间运球与投篮之间的快速技术切换。我们经常会看到保罗在侧身运球过程中,身体还没有正面面对篮筐时,突然间侧身跳投,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种高难度的快速运投转换需要极佳的身体协调性和极高的灵性。再次,保罗在急停跳投,后仰跳投,横移拉开空间撤步跳投方面的技巧运用臻于化境。<strong>下图是保罗面对乔丹贝尔时高难度的后仰跳投,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保罗超强的核心力量和卓绝的投篮技巧!

此外,保罗的中投“防不胜防”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还在于他自成体系的打法。保罗是突、投、分三样技术“三位一体”球员,这种球员是球场天生的“指挥家”。他可以指挥队友为自己挡拆掩护,让自己在三分线内错位单打,形成良好的空间;在三分线以里的传球调动方面,保罗有着良好的大局观和精致的传球技术:有大中锋跟进,很容易造成"空接"直接得分;有射手在外线跟进,保罗又能从容地把球转移到外线。对付这样的球员是防守人最头疼的——你根本无法猜测他的意图,犹豫之间投篮空间自然而然就出现了。

保罗的中投对火箭的战略意义

"魔球"化的火箭,三分和突破是他们最主要的得分方式。但是,季后赛与常规赛是完全不一样的比赛。随着防守强度的提高,针对性的加强,保罗中投的"魔性"打法势必成为火箭季后赛非常重要的战术补充,它带来的不仅是直接的得分,还有对球队的串联,增加战术层次感的作用。上赛季季后赛对阵爵士的系列赛,保罗的中距离就发挥了他巨大的作用,其中在第四场,保罗中投17中11,命中率达到了65%,得到27分的同时,也宣告杀死了系列赛。



撇开伤病,"魔球"化的火箭,下限决定于哈登,上限决定于保罗。本赛季保罗虽然在各项数据方面滑落明显,球场存在感也不比以前,但是,一个在常规赛缩着打的保罗才是最可怕的保罗:最美好的烟花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绽放!


日不落的观球者


保罗的中投确实厉害,他不仅把握性比较大,而且在身高只有1米83的情况下还很少被封盖。保罗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切源于他自身的实力以及火箭队出色的战术体系。


保罗的中投为何不会被封盖?

我们先来说一下保罗的中投有多厉害。熟悉保罗的朋友都知道,他在面对身高差不多的防守球员的时候,中投其实不多,在面对高大球员的时候反而来劲了,非常喜欢中投。保罗每场比赛在小打大的时候要投4次左右的中投,命中率超过百分之50,被封盖率只有1.5%左右。保罗的中投为何如此优秀?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保罗个人的技术特点给他制造了中投的空间。整个联盟的球员对保罗都有一个定位:他对于传球的欲望不小于个人进攻。最近的几个赛季保罗身体状态下滑,他的个人进攻能力下降,所以人们更加忌惮他传球。与此同时,保罗在中投之前的变化很多,他的突破假动作做的炉火纯青,运球之后接投篮的动作很快,中投技术非常出色,后仰能力在后卫中也是顶级的。结合这么多的因素,保罗的中投就变得防不胜防了,不仅不会被冒,而且命中率很高。



第二,防守球队更愿意让保罗中投。保罗最近几个赛季的中投命中率是百分之50.8,这就意味着他一次中投能够拿到1分,其实这个效率比较高了,但是与火箭队的其他进攻方式相比,还是低了。火箭队的整体三分命中率是百分之36.7,这就意味着其他球员投一次三分能够拿到1.1分,哈登的真实命中率是百分之51.5,所以他每次进攻能到拿到1.2分左右。目前问题明确了,保罗不论是把球传给外线的球员投三分还是给哈登单打,得分效率都要高于他自己中投的效率,所以各个球队其实是愿意让保罗中投的,在他投篮的时候给他足够的干扰就可以了。上面的分析也解释了保罗中投这么准,但是他一场比赛中投的次数并不是很多。保罗的中投往往是球队打不开局面的时候才会用。



保罗的中投确实优秀,但是如今的年代中投的效率和地位都很低了,所以保罗也要适当的改变自己的进攻方式了。


锐理体育观


保罗身高183cm,体重80kg左右,看过保罗打球的人都知道,他核心力量很强,小防大也不是很吃亏,而且他打球聪明,运球技巧顶级,还有大师级的传球意识。作为一名顶级控卫,保罗具有极高的篮球智商,对场上形势判断准确,可以串联队友也可以自主进攻,大家可能只关注了保罗的助攻数据而忽略了他的进攻能力,可以说保罗作为顶级控卫,在场上梳理球队进攻,执行教练的战术跑位是首要任务,但是这并不能否认他的进攻能力,保罗的进攻基本没有短板,突破抛投,中距离后仰,后撤步三分都很有水平;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进攻保罗丝毫不手软,记忆最深的是15年首轮最后一秒准绝杀马刺,带领快船4-3打败还有GDP的马刺晋级第二轮.

看保罗打球印象最深就是他运球的节奏感,尤其是保罗错位小打大的时候,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节奏把握和不失华丽的变相假动作往往把大个晃的晕头转向,还有保罗的中距离投篮往往都是运球后的后仰投篮,后仰的角度和投出的弧度都很大,防守球员很难干扰到他的投篮,保罗运球节奏感太好了,好的运球节奏和顶级的传球意识,往往让防守者顾此失彼...看保罗运球就一个字稳!希望保罗保持身体健康,和哈登一起带领球队在今年季后赛披荆斩棘,问鼎总冠军!





joslyn老木


克里斯保罗2005年进入联盟,至今已在联盟征战14个赛季,截止到2019年3月8日,生涯累计出场933次,排名历史第195位;累计出手12920次,排名历史第114位。在累积了如此高的出手数的情况下,保罗仅仅被盖470次,被帽率仅3.64%。注意,这是保罗所有的出手方式都加起来的被盖次数,具体到保罗的中投,那被盖率就更低了。保罗的这个被盖率处于什么水平呢?联盟现役球员中,出手数超过保罗且被帽率低于保留的,只有阿尔德里奇、杜兰特、贾马尔克劳福德、诺维斯基4个人。保罗的身高,比他们当中最矮的克劳福德,还要矮10公分以上。以上数据,证明保罗确实难以被封盖,那么他的秘诀是什么呢?仔细看保罗的比赛,有以下几点,不得不让人惊叹!

1、篮球智商

得益于超高的篮球智商,保罗有着历史级的阅读防守的能力,包括在场上的位置感和出手选择。当篮球在保罗手上时,他总是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突破、投篮、传球,防守方很难摸清他的真实意图,而封盖往往更多讲究预判,而保罗的篮球智商总是让他能料敌先机。保罗的篮球智商还体现在他对防守球员的身体重心的判断上,防守球员根据进攻球员的动向,经常要被迫调整防守姿势,这个时候也是身体重心变化最大的时候,保罗甚至比防守球员自己更了解他们自己身体重心的变化,尤其是挡拆后前来换防的大个子,所以球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保罗在“军训”大个子球员。

2、试探步的合理利用

试探步这项技术,除了巅峰安东尼外,保罗用的最好,近几年受过伤之后,保罗运用的更是炉火纯青。保罗持球时,往往不是立刻就下手运球,而是做出试探步,同时观察队友跑位。保罗最喜欢抓防守球员在面对试探步时身体重心后撤的那一瞬间,这个时候防守方往往无法充分发力跳起封盖,而保罗则是迅猛蹬地、极度后仰,完成出手投篮。

3、后撤步的运用

在保罗年轻的时候,很少运用这项技术。近些年,或许是受哈登影响,或许是自己琢磨,保罗的很多三分和中投出手都运用的后撤步技术。不过与哈登的后撤步技术略有不同,保罗的后撤步往往是在运球过程中,往身体的左右方向去撤步,哈登的则是更多的往后撤步。保罗的这种撤步方法,在摄像机镜头下,其实并不明显,所以大家总是很纳闷,明明防守球员就在保罗正前方,怎么就帽不到呢,原来保罗是撤步到斜后方去了。

4、抛投

严格意义上,抛投也是中投的一种。近些年,保罗突破到禁区之后,并未死板的选择上篮或者中投去终结,他会根据对方协防的大个子的位置来选择是否使用抛投,一般都能收到效果。

5、减少强突

现在很少看到保罗抱着球往内线冲了,更多的时候,保罗都是稳稳的运着球,突进禁区,机会好,就急停后仰跳投,没机会,就再运出来,重新组织。减少强突的结果就是,很少吃到盖帽。

其实越是总结,就越是感觉到小个子球员在联盟生存的不易,且不说防守上的问题,单说进攻,小个子球员都需要掌握比大个子更多的进攻技巧,背后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最后,用联盟曾经的盖帽王(巅峰赛季场均3.2次封盖)拉里-桑德斯的评价做结尾:“封盖保罗太费劲”

以上!




苏灿说


对于保罗的中投,联盟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当他健康和状态正常的情况下他的中投就像罚球一样准。虽然这样的评价有点过誉了,但可以看出中投的确是保罗的招牌。


作为一名控球后卫,保罗给人的感觉是他出色的控球及节奏掌控能力,但保罗的个人投射能力也是联盟顶级,截止目前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保罗中投最出色的赛季是2008-2009赛季命中率达到50.3%,这对于一名1米83的后卫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而其他赛季他的中投命中率基本都保持在47%-48%。不过本赛季保罗受伤病影响,中投命中率下滑到只有41.9%。


熟悉火箭的球迷都知道他们的魔球进攻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三分和冲击篮下,全队几乎没有人去投中投,数据也显示火箭是联盟中中投最少的球队。基于球队体系保罗来到火箭后也已经很少投中投了,不过保罗是被教练特许可以在比赛中投中投的,这源于他稳定的命中率,当然保罗也经常用中投在比赛关键时刻拯救球队。

既然大家都知道保罗中投准,那么比赛中势必会对他进行针对性的防守,可为何比赛中我们很少看到保罗投篮被盖呢?个人认为有2个原因:1、保罗控球出色节奏变化多,他往往利用脚步晃开防守人后才进行投篮。2、在节奏控制外保罗在选择中投时出手点很高,弧线也很高,并且带有一定角度的后仰。因此比赛中,防守球员想要封盖保罗中投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回环体育


克里斯·保罗,即便已经35岁,但依然是人们口中联盟第一后卫的人选。自带体系的组织能力、稳定的投射能力、顶级的突破能力以及关键时刻的大心脏,其具备一个顶级后卫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即便只有183cm这样的常人身高,已然可以驰骋于NBA怪物林立的赛场,足以见得其个人能力的突出。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保罗的中距离也变得越来越“妖”。特别是来到了“魔球理论”的休斯敦之后,几乎成为了火箭全队唯一在中距离稳定出手的点,也为火箭的打法带来了极强的变化性。而其中投很难被封盖,与其技术特点有着很大的关系——克里斯·保罗,是NBA除却杜兰特之外最难封盖的运动员。


保罗很难被封盖与其完美的技术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在保罗的三威胁下,防守运动员无论前顶还是后退,对于保罗来说都可以完成投篮或者突破,同时得益于其强大组织和传导球能力。防守运动员对于这样的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判断,这也使得其投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其次在保罗的跳投中,大多数以后仰跳投来完成。而在出手投篮之前,有着各种的方法迷惑对方,让对方猜不到他的想法,或者用身体去倚靠对手,挤出出手的空间。保罗的投篮技术进过这么多年的锤炼,也是到了一个如火纯青的地步。他已经知道如何出手,才是最安全和快速的。保罗善于找节奏投篮、且投篮姿势流畅迅速,对手即使意识到了想要封盖,球也已经出手。


而火箭是联盟中的挡拆大队,而保罗就是这个大队里的大队长。保罗在进攻发起的时,频繁的运用挡拆来作为他进攻的起手式。如今保罗已经年龄逐渐增大,身体机能也下滑了很多,加上原来的一次大伤带走了他很大部分的爆发力,本赛季他的突破得分率只有40.1%下滑到生涯最低。然而突破并不是他的最大武器,今年全联盟所有面框单打选择跳投的球员里里,保罗71%的比例几乎是最高的,面框后跳投拿下的分数全联盟也仅次于哈登。


相对比于保罗在NBA中,你觉得谁是最容易被封盖的呢?不妨在留言区和大家一同讨论一波吧~


我叫Myja,一个努力成为自由职业者的无业游民~关注、关注我呦~


我就叫Myja


大家好,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从初中就开始关注NBA,到现在也有十几年了,保罗其实我很佩服他的,一个183身高的人能在NBA吃得那么香,那他肯定有自己的绝招

一、保罗个头不是很高,启动速度非常的快,一般人跟不上。

二、保罗节奏感很强,他左右运球,先晃动防守人的中心,然后在选择突然或者投篮。

三、保罗中距离跳投是极限后仰,速度很快,要不他把防守人晃开或者用身体顶开,有空间他才后仰跳投。

所以每个能在NBA混的球星都有自己的绝招,不是都活不下去,NBA竞争也是非常的大的,你觉得呢?


九零后篮球


保罗是联盟中为数不多的联盟控卫,保罗身高183,和其他的控卫相比是矮很多,但是保罗目前的级别是联盟的顶级控卫,在组织能力,和进攻上都很出色,得分能力最出色的就是中投,保罗的中投在联盟算是很准的,尤其是保罗在面对大个子防守的时候,喜欢在罚球线附近中投,他会抬高幅度绕过防守投篮,就算是大个子也无法盖住,这就是保罗的厉害之处,在黄蜂和快船期间他的中距离投的很多,而且有时候在打不开局面了,保罗会用中投来解决战斗。


眼镜哥说事儿


喜欢保罗的应该很清楚。保罗的中投,是在比赛中的一个杀招。

为什么这么说呢?

保罗的中投依靠2种方法完成:

第一:挡拆后,拉开空间完成投篮。

这一招真是防不胜防,如果没有及时补防的话,那么保罗跳起后,那基本上就是球进了,因为每个赛季,保罗的中投命中率都能高达50%以上。

第二:那就是面框单打。

这一技术中还包含了保罗最拿手的技术之一----“小打大”。保罗这一项的技术也堪称“绝活”。在挡拆换防以后,联盟中很多打个子都防守过保罗,但是保罗依靠自己娴熟的运球技术和很强的节奏感,经常晃开对手完成中投。

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保罗的中投很难被封盖只有2点:

一、投的准。

二、节奏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