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孩子偷偷玩游戏,怎么办?

此生如候鸟


那我来简单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吧。

那我们讲个故事吧。希罗多德编辑的历史开篇便提到,早在3000多年前,吕底亚王国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饥荒。

吕底亚人们起初心怀希望,期待一切都会变好。而终于有一天,他们实在是挺不下去了。这时候,吕底亚的国王给国民提出了一项要求。这项要求却成了忍饥挨饿的国民的救命稻草。

他的要求是这样的,第一天,全国人民什么都不要想,都去玩游戏。第二天,全国人民不要再玩了,开始吃饭。第三天再去玩游戏,第四天在吃饭,以此类推。

吕底亚人民竟然在这项要求下挺过了八年饥荒。在这八年间,他们发明了骰子,羊拐骨,和皮球。还有好多原始玩具。

你可以说,吕底亚人民逃避了饥饿的现实。纷纷沉迷于游戏世界。而正是这份逃避,他们在几度饥荒中生存了下来。

故事中的吕底亚人,像极了今天玩游戏的我们。没错,今天的我们的确在逃避现实。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不幸。在游戏世界中都会被抛得一干二净。所以我们痴迷这样的游戏世界。然而,这样的痴谜是有理由的。而且这种痴迷是正确的。

有一本书叫做,reality is broken 这是一本关于游戏的书,是一本非常疯狂的书。因为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读者。玩游戏并不羞耻,身为玩家的你也并非不务正业。游戏玩家拥有世界上最纯洁的灵魂。而他们甚至具备拯救世界的能力。

起初我也是不信的,可是这本书,并不是有疯狂的玩家喝高了瞎写的。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的博士。他曾帮助过很多《福布斯》500强的企业,设计企业内部游戏。比如英特尔,比如耐克,比如迪斯尼,比如麦当劳,微软,任天堂。他写的两本关于游戏的书都曾登上纽约时报最畅销榜。他又做过很多次ted演讲。上过知名访谈,上过cnn,上过无数节目。他一直都在努力的告诉世界,玩游戏是这个高压时代下人类的本能选择。他告诉世界,这个世界上的玩家比你想象的多的多。

中东有400万常驻(常驻指每周平均游戏时间13小时)游戏玩家。俄罗斯,越南,墨西哥,南美,都有1000万常驻游戏玩家。澳大利亚有1500万常住有些玩家。韩国有1700万。欧洲有一个亿。美国有18300万。而中国,有足足两个亿的常驻游戏玩家。

在我们中国每周游戏22小时以上的玩家就有600万人。而在美国有99%的一家之主在玩游戏。有97%的青年人玩游戏。有40%的玩家是女性。每四个玩家里就有一位年龄超过50岁。全美国玩家的平均年龄是35岁。平均游戏年龄是12年等等等等。

正如jane所说,玩游戏其实是你这辈子做过的所有事情中,最正确的一件。所以游戏是什么呢?jane帮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直观的总结。要知道,这世上所有的游戏都拥有这四个特点。

goal明确的目标, rules规则,feedback sysrum 反馈系统,voluntary participation自愿参与。这四点总结的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游戏共有的特点。伟大的哲学家bernard suits结合这四个特点对于游戏做出了这样的总结。(玩游戏是自愿去克服不必要的障碍的行为)这个定义间接的解释了你为什么爱玩游戏胜过爱生活。

跟游戏比起来,现实是乏味的平淡的。因为生活里没有那么多.不必要的障碍..,等着你去克服。有的只是"无法战胜的障碍"和"即使是战胜的也没有什么好处的障碍"。一说道障碍,很多人都会望而却步。在生活里,没有人喜欢面对难题,也没有人喜欢挑战障碍。

因为在生活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换来的回报实在是微乎其微。有时候甚至都得不到任何好的结果。比如你努力学习。不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比如你辛苦工作。未必会得到加薪。比如你坚持运动也未必会瘦下半斤。

而在游戏里,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必定会得到回报。我们每一次的挥动武器都会收到击打的反馈。我们打到怪物。会获得经验值。会获得装备。经验值和装备让我们变得强大。从而有资格和能力挑战更强大的敌人。

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去解决不必要的障碍的时候。我们的精神是处于最佳状态。因为我们很在乎自己努力换来的成果。如果生活也像游戏一样,每一次的克服障碍都可以得到奖励回报。谁不愿意去挑战自己?

为什么玩游戏要比生活快乐得多?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分为两种。简单的快乐和认真的快乐。什么是简单的快乐呢?你看了场有趣的电影。你买到了心仪的衣服。你发现自己瘦了3斤。这些都是简单的快乐。但是他们并不持久。他们并不会让我们在心理上获得长久的满足。心理学家证明。只有真正的快乐才会给我们带来长久的满足。真正的快乐便是幸福。

这面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真正的快乐很难求。生命中任何细小的行为。都无法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除非,我们自己去创造它。

很简单,如果我们的行为得到了奖励。那么我们就会获得幸福感。这份奖励呢?可能是外在的,也可能是内在的。大多数情况下,外在奖励是我们做很多事情的原因以及动力。比如努力工作换来金钱。比如好好学习取得佳绩。比如好好唱歌获得褒奖于粉丝等等。

然而,外在的奖励是十分不稳定的。你是否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了呢?小的时候。一块糖便会让你开心一天。后来,一包糖才会让你开心。再后来糖果不再能为你带来任何快乐。因为你长大了,你的需求变得多了。你的快乐。变得复杂了。不论是糖果,还是1万块的薪水?他们终究不会持久,不会永远满足你。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快乐。因为他们都是外在奖励。

正面心理学家证实,一味的追求外在奖励是摧毁人类幸福最直接的方式。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mark lepper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找来两组孩子。让他们画画。a组的孩子每张画画好后,实验者都会给他们付钱奖励。是的,每一张画都付钱。而b组的孩子们就没有这份金钱奖励。看到这里你觉得哪一组孩子更愿意画画?

实验的结果。也许和你想的不太一样。在实验过程中,a组的孩子的确比b组的孩子画更多的画。但实验结束之后,a组的孩子立刻放下画笔不再画画了。只有b组孩子依然还在画画。

这里。a组孩子得到的金钱奖励是一份外在动力。它就像是薪水。起初我们期待他。他便成为我们做事情的动力。而这份动力一旦产生,我们的行为就变得被动起来。久了。我们会对这份奖励不再感冒。我没想要更多。因为同样程度的奖励无法再满足我们的需求。无法再带来更多的快乐。大家关于这一点是否有所共鸣?总之这个孩子画画的实验告诉我们。如果在一件我们本身很喜欢的事情上施加一份外在动力的话,这件事会尽量变得越来越索然无味。我们最初的喜爱。只会慢慢的转变成厌恶。只有内在奖励。才会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

当我们自己为自己找乐子的时候,我们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在奖励。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奖励。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为我们带来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快乐。

讲个真实的故事。著名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曾经研究了一个工厂工人rico medellin 他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游戏。rico在传送带前工作。每有一个货物过来的时候,他就要花43秒的时间完成货物的包装。他每天要做600次这样重复的工作。非常的枯燥乏味。很多人没做几天就放弃了。

然而rico做了整整五年却依然享受。原因就是她对待自己的工作。就像是奥运冠军对待自己的体育项目一样。他每天都在想。我该如何打破我的记录?起初是43秒。后来是40秒。38秒。35秒。30秒。他一直在挑战自己的最快包装记录。并且乐此不疲。五年下来,他个人的最快记录是28秒。rico认为这份工作比任何事情都有趣。同样是上班赚钱。rico不同于其他工人的是,他把一份外在动力驱使的苦力活儿。转换成了内在动力驱使的行为。这样下来。不仅自己轻松。工作也变得更像是娱乐。

说了这么多。我们之所以倾向于选择游戏,是因为有时候,现实世界的机制是破水的难以掌握。现实世界的每一件事情。都缺乏明确的目标。缺乏及时的反馈。缺乏诱人的奖励。缺乏内在的动力。在游戏世界里。我们像个英雄。我们永远是世界的中心。是目光的聚集。我们有着很多故事。有的很多身份。我们的每一次努力都会获得认可。我们的每一次付出都会获得回报。而在现实里,这份认可在哪里?这份回报。又在哪里?

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如何让孩子不要再玩游戏。而是成年人应该好好想一想。你的孩子为什么要玩游戏? 谢谢


虎小胖


孩子偷玩手机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手机对孩子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这也不能全怪孩子,如果现在你回到孩童时代,给你一个手机,也会无法自拔的,关键需要我们家长去正确的引导:



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孩子玩手机的根源就是手机,如果家里没有手机,他还玩什么呢?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把孩子的手机没收,这是没有任何条件和余地的,你可以给孩子买一个老人机,但是绝对不能给他智能机,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孩子,慢慢的就会脱离手机,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一个替代品,把手机放下,替代他的有可能就是书籍。



捉奸捉双,抓贼抓脏

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情,千万不要当着孩子面儿质问孩子,你是不是又偷摸玩手机了?这样对于孩子来说只能够提高他的防范意识,相当于打草惊蛇,我们一定要人赃并获,把孩子和手机一定抓住,就在他玩手机的时候,我们直接当着他的面儿,告诉他,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把手机没收,不让你再玩儿了,这时候孩子会给你做一个保证,然后你就等着下次就可以了,机会马上就会来临,因为孩子的定力是有限的,下一次你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把手机没收了。



心慈手软,难成大事

家长们千万不要心慈手软,对于孩子的苦苦哀求,痛哭流涕,然后就网开一面,给孩子一个机会,这其实是在坑害孩子,在我们现在社会没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没有任何影响,千万不要迷信,什么没有手机就落伍啊,孩子难以和同伴交流啊,没有共同语言啊,这一套都是没有根据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等到以后你会发现,即使有了手机,他该不交流还是不交流,而且有了手机以后,有可能他胡乱的交流,这样一些不良信息。



还有就是一旦进入假期,学生就开始央求家长把手机还给他,认为假期就可以有时间有理由玩手机了,尤其是逢年过节,和亲戚朋友视个频,发发信息什么的特别方便,这个时候,广大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听信孩子的要求,更不要搭理,孩子爷爷奶奶的求情。一旦开了这个口,整个假期,就会因为这个手机,耽误很多学习的事情。

联合老师,支持老师

现在很多学校都严谨学生带智能手机,允许学生带老年机,关于这一点我们家长一定要表示无条件的支持,同时你可以告诉他的本人,一旦抓住孩子在学校玩手机,立马没收,不要给他,一定要把这个保证给班主任传达过去,这样老师在做工作的时候,也会方便的多,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他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的。

关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其实根源就在于家长和手机,只要家长把手机牢牢的把控住,孩子是没有任何机会的,所以广大家长一定要注意管理好家里的手机,把这个祸根拔掉孩子就没有盼头了。


宇宙最好老师


其实孩子玩游戏是他的天性——爱玩。如果你是发现孩子在偷偷摸摸的玩的话,你一开始还是不要去抓住他们。因为,这样你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为他们会感到特别的羞愧。

如果可以,你可以这样做:

当你在发现的时候,装作没有看到的样子。先悄悄的离开。在过了一段的时间后,你再问问孩子是不是偷偷摸摸玩了手机,看他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孩子都是会否认的。但是不管他是否认还是承认了,你应该都是不要去骂他。而是应该拥抱一下他,轻声对他讲:“其实我知道你是玩了的,但是我是想要给你个机会。其实如果你告诉我你要用手机,只要是正当的行为,我还会不给你吗?在你做完你每天的任务之后,我就可以允许你开始玩啊。”

希望你在对待孩子的时候,尽量少一点打骂,多一点关爱。


如果可以,点一下关注哦,谢谢。


青少年健康


首先,如果发现孩子是在“偷偷”玩游戏,那说明平时控制孩子有比较多。

孩子自律性差,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控制每天玩电子产品的时间,但是也不能完全禁止,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从我们大人自身做起,减少玩手机,电脑,ipad的时间,在家里不需要办公的话尽量不要玩,可以跟孩子一起商定,比如在家里可以陪孩子学习,了解他们现在学些什么,读些什么书,以便跟孩子有共同语言可以交流沟通。

另外,转换下观念,不要觉得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玩游戏就一定是坏事。适当去玩,其实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

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东西,他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比如得到鼓励,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经常受欺负,他在游戏中可能是个带头大哥,总之孩子一定能够在游戏中找到价值所在。

那么我们家长就应该去反思下,在生活中是否能多给孩子一些关注和关心,以及鼓励,让孩子多些尝试。


丫丫妈谈育儿


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孩子们放松的方式和我们那一代人是有差别的,孩子玩游戏也可以学到东西,关键点,一是要有度,孩子形成自控,二是要让孩子玩健康的手机游戏,抑或益智类;三是,不要因为玩手机游戏,让孩子养成“偷着玩”的习惯,毕竟培养孩子的品格品质才是最关键的。


吉吉数学


孩子游戏不是不能玩,就怕玩起来了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不知道是多大的孩子,玩的什么游戏?

如果孩子很小,偷偷玩的是小游戏,那么大人要加强监管力度,让他不能玩。

如果孩子已经小学毕业,可以跟他沟通一下,限制他玩的时间,让他公开玩。因为现在游戏也是学生们交流的工具之一。

当然一切以不影响学习为前提。如果家庭经济允许,也可以让孩子去学习某个特长,或许孩子们会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就不会去玩手机或电脑游戏了。

偷偷摸摸的做某事,都是孩子已经长大的表现。对孩子即要加强引导又要互相配合。


平文微录


孩子多大了啊?如果已经上学了要坚决制止,但要讲求方式方法。孩子自从走入教室那天起,对老师的敬畏之心就有了,老师的话就是圣旨。你可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说明白,上学的孩子要听老师的话,老师是不许小学生玩手机的。并要说明上学了要学习好,要和同学们比试比试,看谁是第一名……前三名等等,要当个老师喜欢,家长放心的好学生。还要说些让他(她)畏惧的话:你玩手机的事以后再也不能重犯,爸爸妈妈给你保密,暂且不告诉你老师,你一定要改过等等。再就是父母要给孩子做出表率,当着孩子面坚决不要玩。并且要有规则,孩子沒完成作业前,电视不能看。大人最好也别看,要督促、辅导、检查孩子完成作业。晚上十点前一定要督促孩子上床休息每周六周日完成作业后方可看电视。这些都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作息习惯,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让他不敢想,不敢碰,也没有时间接触,养成习惯就好了。当父母的能做的到吗?


winner38001莱日方长


小孩子的自制力不强,容易收到外界各种诱惑的影响。玩游戏说是一件小事,但是长此以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是很大的,一方面浪费了大量时间,另一方面,分散注意力,心思很难放在学习上。所以适当的控制是很有必要的。当然,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宜疏不宜堵,要引导他,让他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他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提高学习的内驱力。只有积极主动学习,才能根本性的解决玩游戏的问题,游戏只是一种形式,没有了游戏,还有动画片,没有动画片了还有狼人杀……太多太多,所以只有从根本问题着手~玩游戏只不过是表象,千万种影响学习的娱乐方式中的一种~堵是不可能堵完的~



一路有我小盖盖


如果孩子偷偷玩游戏,说明你管理是有问题的,现在的孩子,谁不玩游戏,所以孩子公开在你面前玩才是正确的,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都不每天都在玩吗?只是说孩子的自制力太差,不容易控制自已,这需要大人进行引导,什么时间该玩,什么时间不能玩,要有约定,违反了要受惩罚,这样才能正确管理孩子,当孩子偷偷玩时,说明他已经不受你控制了。应该深思你自已的管理是哪里出问题了才对。


吴顺帆


8年辅导班经验,两个孩子的奶爸。

有的男孩喜欢玩游戏,有的女孩喜欢追星。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所有的男孩都玩过手机或电脑游戏。

这么看,玩游戏不是罪。但是真的影响学习。因为现在的游戏,都有成瘾性。上亿的制作经费,你都不上瘾,那游戏公司要破产。

先来分析现象

孩子偷着玩手机,还好,偷着玩,说明家里是不让玩,这个好,有这个家庭氛围,孩子精力不会被游戏吸走。我见过晚上在被窝里偷着玩手机的男孩,第二天“魂都丢了”。

找问题。

既然不让玩,还能偷着玩,说明手机管理有问题。他拿不到手机,如何实现偷着玩?

我创办辅导班8年,很多家长说,晚上问我要手机看作业,对题,不给不行。然后,偷着玩上了。这个是家长失职,因为男孩对手机游戏没有免疫力。

你说没事,随便玩一下会怎么样,我带的中考班里有中考前游戏玩到全市排名前10,几乎放弃中考的。电子职业竞技了解一下。

他的水平,经过苦练,我跟他pk,他能闭着眼睛能打死我8回。

不过,赢得了虚拟,打不赢现实,被录取线摁在地上摩擦。

你说女孩。女孩对手机的抵抗力比男孩强一点。不排除个体差异。

我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女孩也有天天朋友圈,企鹅空间,刷抖音小哥哥。不过是少数。有在手机上追星追到不能自拔的倒是蛮多。

那天我提到一个篮球打崩的男星,说了他的坏话,一个女孩泪洒当场,还有几个愤愤不平。

接着说游戏。既然游戏花了这么多投资,一玩就停不下来。那么,请允许我说,孩子一开始玩游戏都是无辜的。你给他手机干什么。让他上瘾再戒掉。戒过烟不,副作用挺大。

说对策。

不让他接触手机,游戏就接触不到。小学游戏上瘾就会想办法要,初中游戏上瘾就会发脾气要。只要你不给,几天也就淡忘了。回归正常了。有个家长问我,现代人没有手机怎么过,我说,正常过。现代人也不见得比古代人幸福感强。

再说对策

看作业,查资料,听英语听力,完成网络作业。非手机不可。你怎么弄。

我就不信了。呵呵。没忍住。

手机锁定安装程序,设定权限,我这里有个家长给孩子一个智能手机。限制所有权限后,除了打电话,什么坏事也干不了。

再说关键。

唉?你又给他了。

不说了。批作业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