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

255: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4]

创建于2019年06月04日

——让智能化成为人类的普享的礼物

1、打造交易即投资的新零售系统

255: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


如上图,一个不去海外上市的新零售系统,它的股权变为交易补贴和奖励,再以股权为抵押,由持股人发行出交易凭证。

这就产生了双倍的增量资产与利润。假设传统零售平台价值3万亿,新平台内会很自然的内生6万亿的资产和利润。

因为这个利润是零成本获取的,因此,大家不吝惜,交易凭证使用的频率会大幅度增加。

假设3万亿的交易凭证,被使用20次,整个市场会因此额外获得60万亿的订单。按照3%的支付手续费计算,60万亿交易会为持股人带去1.8万亿的分红。这个分红显然又会使持股人实实在在的发现自己手中的筹码真的很值钱,信任因此获得加强。

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和商户用交易凭证投资创新项目,投资多少金额,就会锁定多少金额订单,这会很自然的扩大市场。同时,由于是投资,传统企业和商户会很自然完成了对创新项目的控股。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传统企业和商户是把货物借给创新项目,因此,我们将之可以称为以货投资,以货支付。

综上,当我们搭建起股权共享的新零售平台之后,我们参与交易,接受交易凭证的支付,实际就是在投资。

“劳动→新增资产+新技术+消费品”,当我们使用新零售系统,新增资产、新技术会毫无遗漏的变为交易者的利润。

反之,在传统的新零售系统,这些增量资产则会变为资本的收益。

请注意以下事实:

第一,市场并非零和博弈。

资产和利润流向大众,大众增加的消费=大众增加收入=大众增加的消费=幸福指数。这是正强化循环。

资产和利润流向垄断者,大众抑制消费=大众收入降低=大众抑制消费=大众焦虑,这是负弱化循环。

第二,新零售系统并未发行股票和交易凭证。

发行是指:平台把股票和交易凭证出售给公众。送和发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送的目的是锁定远期使用,使平台可以稳定的为大家服务。

就如同麦当劳送代金券,是为了锁定客户再次消费。

第三,所有投资的本质都是负债。

例,如果云钱包运维方要求发起投资人在2018年一次性投入3000万资金,按照天使轮待遇,发起投资人会拿走3000万金股。

如果发起投资人真的拿走3000万金股,现在金股总量是多少?这个系统还会如此安静与稳定吗?

同理,如果云钱包开始就搞一张牌照,这张牌照同样会消耗1亿以上金股。

如果开始就搞出1亿以上金股,还会有后面的创新吗?

创新是什么?

谷歌不需要办理报纸相关的执照;

汽车制造商不需要办理养马许可证;

美团不需要办理食品安全许可证.....

如果谷歌必须办理媒体相关牌照,谷歌创始人最早拿到10万美元天使投资够用吗?

相当比重的人始终被本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驱使,没有价值观,自然就没有是非观。

对于没有价值观和是非观的人而言,知识会成为摆设,不仅没有价值,反而会让他们陷入自以为是。

2、登记合约是开启未来的钥匙

I、登记会自然开启公共网络;

II、登记会自然使创新者和社会资金主动为登记群体服务;

III、登记会打破投资必然有风险的金科玉律;

IV、消费者入驻云钱包、商户入驻云钱包、云库房、企业入驻云库房、教师入驻智能教育、车主入驻共享出行......本质都是登记。

V、对公共网络和消费者群体而言,更有价值的登记源自:云库房无定金登记与参与。

255: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


255:建设公共网络的十个理由

云钱包

打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