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是如何成為考古界的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的損失的?

take影菌


定陵之殤,一方面是由於某些人的利慾薰心,不成熟的技術、破壞性的挖掘,都讓這座豪華的帝陵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另一方面,十年浩劫中定陵和很多文物古蹟一樣沒能倖免於難,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故而,對於考古界來說,不提那場不可逆的破壞,在挖掘過程中及後續保護中文物大量損壞,值得深思!


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終——所謂搶救性發掘,純屬個人私慾

不得不說,郭沫若寫的一手好詩,拍的一手好馬屁,且不論其人品如何、為人如何,單純以其考古學家的身份來講,他就不合格,甚至說為業內所唾棄

為了研究歷史,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和好奇心,他磨破了嘴皮子,終於得到開挖定陵的資格,大刀闊斧的考古工作開始了,這一年是1958年。大量的奇珍異寶出土,多達三千餘件價值鏈成功的珍寶被一一發掘,包括帝后的棺槨,而隨著對萬曆屍骨的檢測,郭沫若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萬曆多年不上朝,除了他因為繼承人問題和群臣鬧掰之外,還有一個可能是因為他腿腳不利索,而驗屍結果表明他是患有嚴重的風溼病,影響了其行動,可以說這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也為研究萬曆皇帝的生平提供了有利的佐證

除此以外,大量保存完整且標有產地型號的布匹絲綢也隨之出土,讓人驚歎明朝時期絲織業的發達程度,且不說陪葬品之豐厚,單單是帝后黃袍鳳冠,就足以讓人歎為觀止

可問題是,也就到這了!接下來便是令人無限嘆惋的損失

如果說是無心之過尚可理解,那麼毫無根據的自信和不認真呢?

據當時定陵的發掘工作考古隊隊長趙其昌回憶,大量文物在發掘之後便遭到損壞,而且無法彌補,或許是無心的觸碰,或許是錯誤的處理方式,至少這些都是可以規避的,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令人嘆息

在發掘定陵之前,考古學家都沒有見過真實的明代絲織品,甚至說他們的考古發掘經驗,也不足以去開挖工程如此浩大的皇陵!正常情況下,開挖之前都應該做詳細的方案,並且有十分充足的準備,畢竟埋於地下多年的文物,一旦接觸空氣就應該立刻進行技術性保護,可是這一切都沒人提及,大家只想著快速開挖,一睹皇陵風采

陵墓中有許多整匹的絲織品,上面還寫著尺寸、時間、產地、質地等等,十分寶貴。由於缺乏經驗,考古人員自信地將塑料加入軟化劑,塗抹在衣物上,結果幾個月後,衣服全部變黑、變硬、變脆!再加上當時條件的簡陋,大多數絲織品支離破碎,無法再修復!

除此以外,好多有幸保存下的絲織品,也因為錯誤的裝裱方式,失去了研究價值。可以說,考古隊的盲目自大和技術不過關,讓大批文物損毀,令人心痛!

歷史的侷限、無知且愚昧的官員、令人氣憤的不僅如此

1959年9月30日早上,曾剷下定陵第一鍬土的民工王啟發,竟然接到了博物館辦公室主任的指示,而這個指示也實在是令人瞠目結舌!

“馬上就要開館了,既然複製的棺槨已經做好,原來的棺槨就沒用處了。你帶幾個人到地宮清掃,把那些棺木抬出來,好迎接領導來檢查清潔衛生。”就是這樣一道指令,看成是荒謬之極的指令,讓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帝后棺槨消失不見,幾十名警衛戰士在主任的指揮下喊著號子,將沉重的棺木抬起,來到寶城上,三具巨大的棺槨被掀下寶牆滾入山溝。且不說金絲楠木的造價之昂貴,木材之稀有;作為萬曆皇帝的壽棺,就以這種方式處理,也實在是荒謬!雖然後續此事發酵,全國沸騰,但早已遺失的棺木卻已經無處可尋了!

當然,最大的破壞來源於那場浩劫。一位20歲的定陵女講解員開始了自己的演說。隨著狂熱的批判結束,一片口號聲中,十幾個人撿起石塊猛地向屍骨投去。隨著一陣“噼噼啪啪”的響動,三具屍骨被擊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而後被丟進深山的帝后屍骨被徹底焚燬!

其實,定陵的破壞和損失不止如此,只是因為所遭受的破壞實在太過嚴重,讓人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是技術的落後?還是人為的過失?總之,定陵之殤足以讓國人驚醒,也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縱使各省市紛紛上書開挖各大皇陵,都被周總理及時叫停,也正是如此,才能保護我國諸多皇陵至今仍完整無缺

作為定陵發掘的倡導人和執行者,郭沫若也將永遠的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為後人所評判。曾有幸去過國家博物館,在某處展區,一頂奢華的鳳冠在非常核心的位置展覽,引得諸多人駐足觀看,可是誰能想到,她的主人卻早已屍骨無存,灰飛煙滅了呢!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1958年發掘明定陵事件,為新中國陵墓考古敲響了警鐘,也劃出了紅線。

當下一些文章談起明定陵,大多感嘆於當時技術不過關,部分文物沒能保持最好的出土狀態。還有惋惜三口棺槨被外行領導當廢物給扔掉了,更有為動亂年代萬曆帝后屍骨被批鬥和燒燬而嘆氣。但更值得反思的是:為什麼要發掘?



定陵地宮並沒有被盜,或被自然破壞,只有由於一些學者的學術動機而打開了。假若至今也沒有發掘定陵,對那宏大地宮我們還一無所知。社會進程不會改變,明史研究也不會停滯,十三陵依然還會是5A和世界遺產。


古墓,特別是帝王陵墓和歷史名人墓,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符號,承載著歲月和變遷。對於古墓葬保護,並非只有把陪葬品放入博物館或考古所庫房才是成功。維護最原始的狀態,才是對歷史的最根本尊重。
古墓發掘不單單是技術問題,在考古科學之上還有政治與倫理。所以定陵之後,國家禁止了一切主動發掘古墓的申請,對於因城鄉建設施工、因被盜被自然損壞的,才會搶救性發掘,審批權在國家文物局。對於帝陵,是更加慎重的,主動性的搶救發掘也都被嚴令禁止。


幾葦渡


哎!這事不能提,提起來就上火!

郭沫若這人號稱考古學家,可是一心只想滿足自己的私慾。

本來計劃挖開長陵,為什麼要挖長陵,因為他想找《永樂大典》。後來實在是找不到墓道口改挖的定陵。

他不光想挖長陵,還想挖武則天的乾陵呢,為什麼?想要找《蘭亭序》啊。辛虧沒有被他挖。

定陵的打開,是我國考古界的一次集體試錯。因為當時很多技術不成熟,可以說損失不可估量。

其他的不說,但說萬曆皇帝的棺槨、屍骨都沒有保住。這是多麼大的損失?

哪些針織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灰飛煙滅。在這件事上,不要說挖出來了什麼,發現了什麼,應該說損失多少國寶。

這件事上沒有有功之臣。




(定陵)

1956年,先是準備發掘明成祖的長陵,可是找來找去,找不到墓道口。這要是換盜墓人員來,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打通地宮,觀山定穴,打洞下墓,那是小菜一碟。

但是這幫有證的考古學家可就沒有這麼厲害了,也就這樣,長陵保存完好。

但是又把目光轉向了定陵,為什麼是定陵呢?因為神宗萬曆在位時間長呀。

而且又是多年不上朝,這又是為什麼呢?

行,什麼也不說了,就挖他的墓吧,就這樣,定陵被打開了。

要知道,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可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整整48年。

明朝多出短命皇帝,不知道是朱元璋的殺戮太重,折了子女的受。還是十三陵這個地方風水有點問題,多出短命之人。

反正就是皇帝在位時間普遍不長。

神宗皇帝在位這麼些年,地宮裡的文物肯定非常多,也便於研究文獻價值。所以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挖掘行動就開始了。

(定陵地宮)

可悲的是,由於技術、見識、認知都沒有達到一定得程度,毀壞的文物不計其數。導致很多國寶在空氣進來的那一刻瞬間化成灰燼。

而且,只顧著收斂一些金銀玉器,很多歷史價值的文獻也消失了。

損失可以說是無法估計的,所以說這是一次試錯。就是代價太大了。

(龍袍)

後來,因為保護水平有限,決定不再主動發掘皇陵,周恩來總理親自下了命令:十年之內不再主動挖掘皇陵。

這個命令延續至今依然有效。



有太多的歷史秘密被埋葬在了皇陵裡,也有太多的人想要打開看一看。

比如雍正是否有金頭,乾陵是否有《蘭亭序》,秦始皇陵裡到底有多少秘密。

不要說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了,就是普通百姓也想一睹為快,也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就像看見兵馬俑一樣的震撼。

但是我們不能這麼做,我們要把這個歷史文物完整的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並完整無損的的保護下去。


觀復一鑑


此處的定陵,特指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皇陵區的明定陵,(其實在清朝的清東陵也有一個定陵,它是咸豐皇帝的陵寢)明定陵是大明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寢,也是第一處被官方主動考古發掘的帝陵,但就是這次的挖掘,卻造成了一次巨大的考古損失,到底是怎麼回事,咱下面慢慢道來。

時任北京副市長的吳晗是一個明史專家,對明代的歷史特別著迷,在某次活動中偶然提起了挖掘皇陵的提議,沒想到竟然得到郭沫若的贊成,就這樣經過他們的申請,這項打著歷史研究的考古挖皇陵的事兒被批准了,就這樣考古隊開始進駐十三陵,但他們最開始的目標並不是定陵,而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也是第一個被營建的朱棣陵寢長陵,但令考古隊萬萬沒想到的是,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竟然也皇陵的地宮口都沒有找到,於是乎,他們又做了一個決定,準備在找一處小一些的皇陵試著挖掘一下,這樣積累一些經驗在搞大的長陵;定陵就在這個時候被選中了,隨後定陵被開啟了。

定陵在開啟的過程中,由於沒有做詳細的文保規劃,再加上當時很多文物保護技術也不過關,萬曆皇帝棺槨中大量的絲織品在接觸空氣後迅速的氧化變黑,很快便成了一堆廢渣,這些珍貴的明代文物被毀於一旦,成為考古史上的一大災難,這還不算完,在挖掘完定陵後又遇到了眾所周知的動亂,一些帶紅箍子的年輕人衝進了保存定陵文物的庫房,他們聲稱要批鬥這個封建大地主萬曆皇帝和皇后,隨後萬曆帝后的屍骨被搬到了定陵廣場上,在一番口號後,他們竟然舉火焚燒了這兩具骨骸,隨後萬曆巨大的棺槨也當作廢物扔到了附近的山溝裡。。。。

鑑於這次災難性的後果,在郭沫若在此請求挖掘武則天的陵墓時,上面冷冷的說:不允許,而且今後再也不準主動挖掘帝后陵墓!!!


老豬的碎碎念


定陵即明朝萬曆皇帝與兩位皇后的同葬陵墓,由於定陵的考古挖掘時間比較早,當時的考古技術和文物保護理念都相對落後,故而對出土的文物沒有形成及時有效的處理,並且在後來的特殊時期,萬曆皇帝與兩位皇后的遺骨還慘遭焚盡。因而定陵的開挖成為我國考古界一個深刻的回憶與極大的損失。

定陵的開挖

我國建國以後便對於古代帝王陵墓採取了嚴格管控的制度,並且決定不再主動挖掘考古帝王陵墓,1956年,當眾多學者提出開挖定陵時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經過兩年的開挖,定陵主體墓室於1958年被打開,明萬曆皇帝朱翊鈞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屍體已經腐爛,但骨架保存完好,且頭髮軟而有光,墓室中的陪葬珍寶無數,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


在陵墓開挖中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孝端皇后屍體下鋪了一床織金緞被,再往下發現了鑲綴著100枚“消災延壽”金錢的褥墊,萬曆皇帝的被褥上則鑲綴著17枚“吉祥如意”金錢。開棺時萬曆皇帝是頭戴烏紗翼善冠,身穿刺繡袞服,腰繫龍紋玉帶,下穿黃素綾褲,足蹬紅素緞高繡靴;孝端皇后則頭戴黑紗尖棕帽,覆飾金簪,上穿繡龍方補黃綢夾衣,下穿黃色纏枝蓮花緞夾褲,足蹬黃緞鞋,腰繫繡雲龍紋長裙。


定陵地下宮殿共出土文物3000多件,金器、銀器、玉器、珠寶出土時雖已隔世300餘年,但任舊光澤熠熠,其中皇帝、皇后的金冠精美絕倫,皇帝的緙絲十二章袞服龍袍和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最為珍貴。

萬曆皇帝棺槨中的盒子裡出土了一樽“金絲翼善冠”,是以金絲編織出二龍戲珠圖案,質地均勻平滑,形象栩栩如生,整個皇冠無一絲線接頭外露,技藝相當精湛 。皇后棺槨中的“六龍三鳳冠”由金絲編織成龍,再由翠鳥羽毛粘貼成鳳,再由128塊紅、藍寶石和5400餘顆珍珠綴編鮮花、祥雲加以點綴,珠光寶氣,閃閃奪目,極其奢華。



袞服龍袍一般用於皇家祭祀和大型典禮。出土的萬曆皇帝“緙絲十二章袞服”的底紋上映有各類文字圖案,如“壽”字、蝙蝠等,正反兩面以及兩袖由緙絲製作12條盤龍,每條龍周邊均飾有吉祥圖案,最為繁複的十二章圖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徵大明王朝千秋萬世,也象徵萬曆皇帝文武兼備。


孝靖皇后棺內出土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亦採用升龍、行龍左右盤繞的圖繪手法,龍旁以雲水裝飾,端莊且威嚴。與皇帝袞服不同,皇后衣著體現母儀天下之意,前後襟與兩袖繡圖為100個童子,姿態各異。周圍以各類花卉與金銀裝飾,取“子孫萬代,多福多壽”的之意。


文物保護的失敗

雖然定陵出土了大量文物珍寶,但因為保護措施的落後,開挖人員經驗欠缺,大量文物氧化嚴重,僅僅向世人展示了幾個小時的風采便失去原來的面貌,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且由於出土文物數量大,出土之後的保護和搶救力度不夠,大多文物被凌亂的擺放在露天的院子裡和研究所的簡陋庫房裡,一放就是兩三年。



上面說到的皇冠、鳳冠、袞服等珍貴國寶在出土後,由於氧化,逐漸失去光澤,已不復出土時的風采;由於袍服的材質嬌貴,當時考古人員處理袍服時卻用軟化劑塗抹在衣物上,故而這些袍服幾個月後又黑又硬,加之文物研究所的庫房簡陋,四面漏風,這些袍服出土後不久便成為了碎片,現在我們在定陵博物館所能看見的完整袞服龍袍其實是復刻的。



萬曆皇帝的棺材由金絲蘭木打造,本來就是文物,而在開挖時,當時的理念並未將此當做文物對待,被暴力拆開後當做垃圾扔至山溝中,當文物工作者反應過來時,回山裡尋找卻已不見蹤跡,很可能被村民撿回家做了柴火或者傢俱。現在陳列於定陵地宮的棺材也是後期由水泥重建的。1966年這個特殊歷史時期,定陵被稱為“牛鬼蛇神”遭到批鬥,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屍骨皆被焚燬,這使得吳晗本欲研究萬曆皇帝生前是否吸食大麻的項目破產。


歷史意義

定陵的開挖帶來的文物損壞是考古界和歷史界的一大悲劇,但對於歷史研究也產生了一定的意義。萬曆皇帝是出了名的二十餘年不上朝而飽受詬病,在史料中萬曆皇帝主要是由立儲問題引起,但經過定陵的挖掘,專家發現了萬曆皇帝患有嚴重腿疾,這也為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原因找到了另一個方向的突破口。

與此同時,萬曆皇帝的陵墓中只有兩樽皇后同葬,左右兩側的配殿空空如也,並未葬入萬曆皇帝的愛妃鄭貴妃,這與《明史》中百官阻止鄭貴妃葬入定陵的記載是一致的。因而也印證了明朝的政治體系中,皇帝是比較憋屈的,正如《萬曆十五年》裡說到的,連立儲都受大臣們的拼死抵制,萬曆皇帝也是生的偉大,死的憋屈。




其次,雖然文物氧化嚴重,但其中展現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工藝水平,甚至是失傳至今都無法複製。萬曆皇帝棺槨中出土的金冠是用518根直徑0.2毫米的細金絲手工編織,質地均勻,疏密一致,二龍戲珠樣式中的龍首、龍身、龍爪均是獨立製作,但絲毫看不出焊接痕跡。織造龍袍所使用的緙絲技術失傳已久。據史料記載,朱元璋開國之時,生活儉樸,由於緙絲工藝複雜,造價高昂,人工製作最快也只是一日一寸,製作一件緙絲長衣需要數年之久,故而朱元璋下令嚴禁緙絲製作服飾。直到明宣德年間,緙絲才在皇室奢侈之風下重現世間,而萬曆皇帝的袞服不僅由緙絲製作,且需要加上孔雀羽、真金絲線等工藝,算是無法完全復刻的絕世孤品。

與此同時,定陵開挖過程中的慘痛教訓,也進一步提高了我國對於帝王陵墓保護的力度,在此之後,郭沫若提出開武則天墓時,被一口否決,並由國家做出明確指示,即“十年內不開皇陵”。

綜上所述,定陵的開挖對於我國考古界和歷史界是一個前車之鑑,在技術條件尚未成熟時,不應對古代陵墓進行開挖,這也是我國目前明確測定出一些帝王陵墓卻不加開挖的原因,正是這個前車之鑑,也才有利於我國對於古代文物以及歷史遺產的保護。


棍哥觀史


發生在1958年的定陵事件,完全算得上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場浩劫,甚至影響了未來對帝王陵寢的探索。

目前的網絡評價上,眾多人士對郭沫若等堅持挖掘帝王陵寢的人士展開了口誅筆伐,甚至把早年一些不屬於定陵事件當中的個人黑歷史也挖掘了出來,一個定陵事件似乎把很多人的名聲在一夜之間徹底搞臭(重點人物郭沫若),但是如果以將心比心的態度來看待這個事件的話,把所有責任都推到郭沫若等人的頭上,恐怕也有失公允,因為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對帝王陵寢的探索,相關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很多後人對郭沫若等人大加指責,可是這些人難道對帝王的墳墓不好奇嗎?答案恐怕是同樣好奇,甚至如果穿越到那個年代,在對待是否挖掘定陵的問題上,恐怕那些指責的人也會選擇投贊成票,畢竟這是考古學上的一個禁區,期間所產生的誘惑力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上世紀50年代定陵能夠展開挖掘,依靠的恐怕不是郭沫若等少數人的推動,而是在大眾期盼之下,有少數人順水推舟首先捅破了這層窗戶,才讓這件事能夠順流之下,直接走向大範圍的開展,只是沒有想到最後的挖掘定陵變成了一場地地道道的大破壞,也因此產生了一條紅線——未來對待帝王陵寢,發掘過程一定要慎之又慎,甚至暫時不考慮進行挖掘!

所以定陵事件並不是一次意外的破壞,在整個考古界對帝王陵寢企圖進一步探索的背景下,這個腳步早晚會走下去,即便沒有定陵事件,在未來也會出現一個同類型的破壞事件,進而讓後人吸取教訓,不再輕易對帝王墳墓展開探索。



而為什麼這能成為一次慘痛的回憶,原因就在於即便利用現代技術,在目前也很難對帝王陵寢展開絕對的保護性發掘,更何況以上世紀50年代的技術,再配合上那個受教育率低下的年代,也註定了這場挖掘探索將以不斷破壞和暴露問題而收場,在那個年代新的考古才剛剛開始進入探索階段,即便考古現場的大後方也缺乏足夠的文物保護和維護資源,在即沒有足夠的技術發掘陵寢,又沒有合適的條件來保護文物的背景下,這場針對帝王陵寢的挖掘,也註定將會以大範圍的破壞而告終,由於缺乏足夠的密封設施,隨著定陵的開啟,在空氣的暴露下大量布質、紙質文物開始遭到自然破壞,造成很多文物在接觸空氣的一開始就受到了破損,由於挖掘如此的設施需要大量的人員,而在專業知識不足的情況下又缺乏足夠的專業人員給予保護,挖掘提取和清理文物時,又造成了相當數量文物的破壞,本應該作為重要文物而留存的萬曆皇帝棺槨,竟然被當成廢木柴而扔到了大山裡,可見挖掘人員中有相當部分的人完全處於無知的水平,這樣的團隊去挖掘帝王的墳墓,雖然開啟了第一次探索,但卻以更大的破壞而告終。



更致命的是由於建國初期很多現代化建築,也只是剛剛準備籌建,在缺乏足夠的文物展覽館、缺少相應的保護設施的情況下,那些成功從定陵取出的文物也沒有得到妥善的保護,很多甚至只是簡單地被扔到了普通的平房內封存,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氣的磨損,以及缺乏專業人士定期維護,又造成了很大數量的文物出現破損,更應該重點留存的萬曆皇帝屍骨,更是在沒有妥善保護的情況下輕而易舉被後來的紅衛兵搶走,化作了一團骨灰!

可以說定陵事件是一次很矛盾的考古事件,對帝王陵寢的探索早晚要經歷第一次,可偏偏是在一次完全不成熟的背景下而執行,從而造成了慘痛的破壞,郭沫若等人過於迷戀對帝王墳墓的探索,卻嚴重忽視了現有技術的不足,盲目的個人私慾也影響了對事物的客觀判斷,所以經歷了這一次慘痛的教訓之後,周總理也痛定思痛,做出了不再輕易開啟帝王陵寢的命令!

這個任務,就交給後人來完成吧!


遼寧資深球迷


六十二年前,我們挖掘了定陵,它曾轟動世界,也曾令人無限唏噓,為何選中定陵挖掘?又為何此次挖掘成為了一次悲劇?我帶您來揭曉答案。


十三陵是中國古代皇家陵墓之中保存的很好的一座陵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園,設計金碧輝煌,仿宮殿設計,佔地面積也十分大,作為死後長眠的地方,明朝皇帝也是費了心思。

1.墓主人身份

萬曆皇帝,名朱翊鈞,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他十歲即位,後又長達二十幾年不上朝,明朝有名的張居正就是萬曆首輔大臣,我國最早的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在萬曆時期。

但萬曆時期,官員貪汙腐敗,中飽私囊,再加上後期萬曆三大徵,國庫空虛,間接導致了明朝後期的衰落。

2.國家牽頭?


其實,當初最先決定挖掘的是永樂皇帝的陵墓,時任北京市副市長的吳晗與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等人,聯合上書,請求挖掘,可能找到《永樂大典》。

可是朱棣的長陵太大,一時難以找到墓道,就覺定先找一個小陵墓練手,熟悉經驗。有塌陷缺陷的定陵就成為了犧牲品。

3.機關暗器!!!

聽別人說帝王陵墓都有啥流沙,翻石,機弩等暗器,工作人員也很小心,但打開後發現,除了氣味難聞,沒啥機關,但為了保險起見,放了一隻雞,幾天之後,雞還是好好的,工作人員才敢進入。

4.悲劇發生


定陵的挖掘沒有彎路,很順利,找到文物3000多件,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對出土的珍貴絲織品護理保存不當,導致黑化,硬化,碎裂。包括皇帝龍袍在內。正值文革爆發,有關人員被批鬥,離開崗位,打開的陵墓無人照看,裡面的木質材料開始腐爛,萬曆皇帝的棺槨(金絲楠木)被扔到後山,農民撿起燒火,萬曆皇帝及其兩位皇后的屍骨被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

5.禁止挖掘帝王陵

悲劇發生後,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鄭振鐸和副所長夏鼐先生隨即上書國務院,請求立即停止再批准發掘帝王陵墓的申請,周恩來總理批准了這一申請。不主動發掘帝王陵從此成為考古界的一個定規。

從那時起,帝王陵就成為了考古界的一個悲殤,定陵的損失之慘重,難以估量。是考古界一個慘痛的記憶。

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我,謝謝轉發,謝謝了。


take影菌


定陵是萬曆皇帝的陵寢,雖然它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但是卻成為了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既然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我們應該高興才對呀,又可以拿著老祖宗的寶貝吹吹牛,但為何要說它是我國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呢?這一切都要從這個始作俑者說起。



他就是我國曆史著名的挖墓學者郭沫若,他一個搞文學的,搞搞文學就可以了,但他卻熱衷於挖墳掘墓。一天天上書要求把全天下所有的皇陵都給挖了,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相關部門同意他挖掘明十三陵中的長陵(朱棣的陵墓)。後來,郭沫若帶著考古隊挖了幾天,就是挖不動,最後臨時決定放棄長陵,改挖萬曆皇帝的定陵,先練練手。因此,萬曆皇帝的定陵就成了倒黴蛋。

隨後,郭沫若等人著手挖掘定陵,在郭沫若等人的不懈努力之下,定陵地宮很快就被打開了。地宮裡萬曆皇帝以及皇后的屍體早就腐爛,但骨架完好,並且裡面有大量的隨葬品。在萬曆皇帝的陵墓中總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貴文物,既然出土來了這麼多文物,考古人員應該高興才對,但是他們卻一個個悔恨不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萬曆皇帝的陵墓最為珍貴要屬萬曆皇帝身穿的緙絲十二章袞服(也就是龍袍),這可不是普通的龍袍,堪稱一件絕世的藝術品。這件龍袍上不僅有精美絕倫的圖案,而且它使用的緙絲技術是非常獨特的,緙絲工藝複雜,成本高昂,熟練織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製作一件長衣的緙絲面料需要連續不斷織造10年之久,可見這件龍袍的珍貴之處,然而更要命的是這種技術到今日已是失傳已久。



然而就是這樣珍貴的龍袍以及其它珍貴的絲織品剛出土後,就迅速氧化和風化,就這樣一件件絕世的藝術品瞬間變成了一堆破碎片,令人痛心疾首!這一切的巨大損失是無法估量和挽回的,因此被稱為我國考古史上一大悲劇。後來,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屍骨,最後也被焚燬。即使這樣郭沫若還不死心,想繼續挖乾陵和秦始皇陵,但都堅決地拒絕了。

當然,定陵的悲劇也給我們上了一課,敲響了警鐘。從此之後,相關部門嚴令禁止主動挖掘帝王陵墓,只進行搶救性挖掘和保護。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維持原狀,也不失是一種好的選擇。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定陵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深刻回憶與極大損失?首先,這裡的定陵指北京的明定陵而不是清定陵。明定陵埋藏著明朝萬曆皇帝以及他的皇后。

原本新中國成立之後對帝陵採取了嚴格的管控,但是在北京副市長以及郭沫若等人的提議下,對明定陵進行開挖。


通過對定陵的發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各種玉器、金器、銀器在底下埋了三百多年以後重見天日,依舊光澤亮麗栩栩如生。

這其中以皇帝、皇后的金冠為最,還有皇帝的袞服龍袍,皇后的羅地灑線繡百子衣等等。

通過這些出土文物,展現了大明王朝工藝之精湛,對明史的研究也可以更近一步。

但是,雖然定陵發掘出瞭如此數量眾多的珍貴文物,卻沒有受到當時考古學家的重視,文物損害非常的嚴重。



皇帝的由金絲蘭木打造的棺材居然被暴力拆開,而且被隨意丟棄,沒有絲毫的保護意識。

而且,易被氧化的文物被隨意堆積在沒有絲毫保護的房間內,並且在發掘的衣物上面胡亂塗抹軟化劑。最後遇上了特殊年代,皇帝以及皇后的屍體被毫無阻攔的焚燒。


由此,完全是出於人為疏忽,致使定陵發掘變成了一件世紀考古慘案。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歷史意義的發掘,無論是出於個人的何種目的。

這都是對中國歷史遺留的糟蹋。並且發生了這樣重大的考古失誤,項目有關負責人都沒有受到嚴懲。

但是這次事件也給中國考古界敲響了一次警鐘,除非是遭到工程破壞或者因被盜損壞需要緊急搶救之外。

不得再主動打開陵墓進行考古研究。隨後郭若沫請求打開武則天墓便被直接拒絕。


小司馬遷論史


定陵,明十三陵中的一座皇家陵墓,也是唯一一座被髮掘的陵墓,其中埋葬的是明朝萬曆皇帝和他的兩位皇后。既然是皇家陵墓,其中的奇珍異寶和各式文物應當數不勝數,可是這次定陵的考古發掘卻是那麼的悲劇。

1955年,以郭沫若為首的一批我國曆史學家,考古學家聯名就給有關部門上書提議要發掘明十三陵中的長陵。郭沫若,一個文學家,天天喜歡搞一些“挖陵活動”。他早就想挖掘武則天和秦始皇陵,但是屢次提議均被駁回,這一次有關部門禁不起他的軟磨硬泡,同意開啟明成祖朱棣的長陵。但是因為長陵佔地面積較大,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還是不能確定墓室的入口,於是,郭沫若選擇了面積較小、工程量小、開挖較容易的定陵先來練練手,一旦成功挖掘,也給自己開挖其他帝王陵墓提供了有力藉口。這樣,導致了萬曆皇帝“躺著也中槍”成為郭沫若這個文化流氓的試金石。

1958年,也經過幾個月的勘測考古團隊找到了墓室的入口,在一堵牆的後面。據說當時敲開牆上石磚的時候,從縫隙中噴出黑色的氣體,夾雜著腐爛潮溼的味道。經過幾天后,當考古學家興致勃勃地把大門打開時,被裡面3000多件文物所震驚到了。其中有300多卷獨立的絲織品,這給對明朝紡織業研究提供了良好條件。打開棺木,在皇帝皇后身旁的是各樣珠寶和紡織品。


尤其是萬曆皇帝那件緙絲袞服,它是以捻金線和孔雀翠羽絨緙織,用28種色線織有12團龍、279個卍字、256個壽字、301只蝙蝠、271個如意編制而成,一天只能編制好兩三釐米,耗時13年才完成。這樣一件精美的龍袍卻因為發掘方法的落後和保存不當,漸漸發黑變脆,現在僅存其中的幾片碎片。

不只是這身龍袍,許多挖掘出來的文物就雜亂的堆積在墓室或者倉庫平房之中。長期受到空氣氧化和太陽照射,使得多數文物受損嚴重,往日風采不在。就連萬曆皇帝和他的兩個皇后都不曾倖免,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把他們的遺骸帶出去進行批鬥、焚燒,最後只省下一堆白土。他們的金絲楠木棺材,也被丟棄在深山,被農民分了做傢俱。


這不是發掘技術的問題,也不是文物保護的問題,而是為什麼要挖掘的問題?為了一小部分人的私心,而破壞這麼多件價值連城的文物,這值得嗎?經過這次定陵發掘的悲劇後,周恩來總理表示,以後絕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這是對其他帝王陵墓的一種保護,這種中華民族的損失不容得出現第二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