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会行走的书柜


我们经常听到"百善孝为先”,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礼仪,几千年时光的流逝,这一传统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变,城里人都住上了高楼大厦,农村人也盖起了新房,而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我们的一些老人却跟不上节奏,思维和做法还停留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给年轻一代造成了许多误会,甚至有些反感。



邋遢

在过去的年代,因为穷,大都不注意卫生,在农村更显突出,房子摆设凌乱,衣服较脏,个人卫生不讲究,甚至好久不洗澡,饮食习惯也不讲究。

现在生活好了,这个习惯依旧难改,有时还会和年轻人发生冲突,过去的贫穷限制了他们,而这一习惯在身上还不停体現,从而引起家庭茅盾。

要强争胜

年令越来越大,但脾气也随之上涨,争强好胜,生冷憎掘,有话不是好好商量,往往带有命令式,什么事自己说了算。而子女成家后是二人世界,也就不愿听老人们的意见,而一些老人也不认为自已的意见是错误的。

人老了要服老,知识面欠缺应尽快更新改变,不应该老用过去的眼光来看侍新事物,世界是年轻人的,自己安享晚年即可。



唠叨

人老话多,树老根多,上了年纪,话也多了起来,可能是善意的提醒,一样的话能反复几次,无形中孩孑们心中感到心烦。工作的繁忙和压力,回到家里本想清静一会,而你却在不停地唠叨诉说。和孩子们筒单交流完后应让他们自己处置,不必在那教训式地唠叨,这个毛病好多老人都有,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个社会老人许多观点看法是跟不上发展,所以该沉默就不要说的太多。

爱管闲事

我们的老人心是善良地,总愿意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当今的社会可不是什么事都能管的,弄不好还会惹一身不是,出力不讨好,所以我们的老人就尽量不要去干预别人的事情,试想管不好还会叫子女去收拾烂滩子呢!没事了出去溜个弯,公园转转多好。



最美不过夕阳红,人老了尽享天伦之乐,不要操心太多,该吃吃点,该喝喝点,注意保养好身体,别给儿女添麻烦,我想这是我们可爰的老人一致想法吧。关爱老人,帮助老人,体凉老人,这也应该是年轻人应该做到的。


一川三五


妈妈今年85岁了,爸爸90岁差19天刚刚过世。我怕妈妈孤独,白天都会陪伴左右。我有看出她已成为老小孩儿,任性自傲执拗倔强,不肯听我的劝导,我与她聊天总和我拧巴着来。

一次和老妈吵了几句,我一生气就走了。胡同里碰到一个姐妹儿问我:老太太怎麽样了? 我哭着说:唉……!姐妹儿劝我说:过了80岁,说话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不计后果。我惊讶的看着她,半天没有说话。

这几句话一出口,道出了年龄偏大的老人,性格的特点和规律,我老妈可以自理,偶尔会出去遛弯儿,有时候身体不好,还坚持走一走,她说:“我要是不锻炼-身体就完了”。她有心脑血管的疾病,不可活动过度的。




(图片来源外站)

锻炼累了回家就闹脾气,(当然家里的确有几件不开心的事)这几天她病了在住院,看得出来她心神不安,总是不耐烦,我请了护工帮她做事,我妈说一切她自己都可以做,用不着护工。我怕她摔倒,就让护工在后面跟着她。因为耽心!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什么?叙道@总拿我当小孩子似的说我:不会这不会那。我感觉有些倚老卖老无以言表,对外人特别客气,对身边人总觉得不满意或看不顺眼,是否老年人均为如此?真是不得而知?

网友们身边的老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蘭竹ZLZ


我是老頭,我來說一下我的毛病:第一,自私自利,愛佔小便宜。

第二,倚老賣老。

第三,認為任何事情都看的很明白。

第四,要自己說了算。

第五,把錢存起來,裝窮。愛管年輕人的事,什麽“我吃的鹽比你的飯多”。

第六,臉皮厚,認為全社會都該尊重我。

第七,我愛跳廣場舞,你敢把我怎麽樣?

第八,誰都不怕,你不敢惹我,我傷或死,你都賠我錢。

第九,反正國家都保護老人,違法都寬容。



劉金子


老人的毛病的确不少,但我认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讲卫生。

说起老人,自己接触最多的无非就是父亲母亲、岳父岳母,以及年轻时候接触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有些老人特别节俭,吃剩的菜连着吃几天还舍不得倒掉。看着那些吃了几天的剩菜都变成菜糊糊了,还顿顿放在桌上,严重影响食欲。

有些老人特别不讲个人卫生,几天都不洗澡;冬天还好,夏天温度高,身上散发出来的那个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有些老人还不注意家里的“公共”卫生,比如上完卫生间后,常常不冲水,或只是象征性地冲一下。不知是健忘,还是怕浪费自来水?反正出了卫生间后,一股臊臭久久无法散去,逼得自己又重新冲一遍。

还有的老人吃饭的时候居然用公共勺子直接舀汤喝,我也是醉了,弄得大家都不敢再喝那碗汤了。有的老人吃饭的时候对着饭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然后猛地一咳,咳出一口痰来,吐在旁边的垃圾桶里……。

还有的老人更奇葩,记得小时候,来家里作客的农村老人吃饭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动作,就是饭前爱把筷子放在腋下用衣袖夹住抽一下,以示讲卫生。彻底晕倒。

唉,什么样的老人都有,不讲卫生的老人是我最害怕的。不知自己以后老了是不是也这样?


海哥观世事


老年人的毛病基本上都是子女逼的。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这个不能去那不能去,什么都不能干,给老年人设定很多规矩。这其实是子女自私的一种表现。

老年人长期脱离社会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差,所以不要对老年人要求过高。也不要怕老年人出去活动干一些事情给自己添麻烦。经常带着老年人出去转一转,让他们接受新事物,我想老年人不会任性的。


chonafg


老人,这是一个很难过去的坎!

身体毛病多的人,无疑很难缠!有句俗话说:病人恶郎中。有病的人,心情不好,容易发脾气,往往还容易对那些照料他的护士,医生,家属等发脾气。

年老的人,说话特别啰嗦,翻来复去,爱说重复话,使人听了生厌!

年老的人,爱操空心,爱搭空白,爱管闲事!年老了,体衰了,耳朵背,说话前言不达后语,记性差,视力差等一大堆毛病,然而他还反过来说年轻人,说年青人的不是,指责这指责那,特别令人厌恶,而他还啧啧不休,所以这样的老人最使人厌恶。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因我自己就有以上毛病,但我的亲人,或者我的学生,他们出于对我的尊重,所以不当面指责我,他们给我留下面子!

但我从别人的言谈中,听到年青人对有以上毛病的人的指责中,我深深地感觉这一点。

大多数老人,自己错了,碍于面子,很少人会自己当着年青人的面,承认自己的错,所以年青人和老年人的鸿沟越来越大,很多年青人因此不愿意和老人一同居住,特别是婆媳关系非常紧张。

虽然老年人的经验多,但过去的经验大多已经过迟。而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年人也不是很多,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文盲人比较多,所以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不过大多数老年人因为年青时过的苦日子多,所以大多老人都很朴素,最爱讲节约,他们对现在人的生活习惯很反感,看不惯年青一代的吃穿用,以及穿着等,有的当面指责年青人,由此也产生家庭的矛盾。

如果国家能办一些供老年人学习,游乐的专门场所,供老年人休闲,让老人接受一些新生事物,逐步适应新生活!效果可能会好些。


知识47


巜老人多辱》。

理论上说,老年人是宝贵的财富,因为人人都会老的,是一些老而不太老的人为了自己留下的后路。

老人有不少毛病的,他们自身的问题暂且不论,对于别人来说是有很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固执己见,不易通融是一个明显的毛病。几十年形成的偏见,认个死理,不会变通,让你无法改变他的看法。还会斥责别人被洗脑了。而且老人守旧的固疾根深底固,成千上万的书籍,新书老书都是宝贝,都舍不得丢弃。每一次整理书柜,他们会东一本西一册的反复观看,常常会废寝忘食的。还有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旧的衣服,破损的羊毛衫羊绒衫,是几千元人民币买进的,要他们忍痛丢了,历史沿革的伤痕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已经深入骨髓了。你悄悄处理了,他们会和你干仗的。

如果以上的问题可以容忍的话,不能容忍的是天天购买便宜货的,毛巾、袜子、体恤衫,…许多便宜货可以用上十年八年的,便宜的歺巾纸会买上一大整箱,几百包堆成山似的。

老人的优点缺点参差不一的,我们不要真的面对,得过且过的,老人都是玻璃心,让着点妥当些。老人是老小孩了!


刘声90883005


总而言之,人老了不容易,可是侍候老人更不容易,一个人的行为和他她的生活习惯是天生带来的,一个沒有一修养的人无论她他多大年纪都已自己为重,到老了更是倚老卖老,如果滩到这样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还有可能将就凑合在一起生活,遇到脾气暴躁生活还不如意的可想而知。所以说人老了如果生活能自立,还是要独立生活,尽量做到少给孩子添麻烦。现在中青年的子女担子都很重,上有老,下有小,不管在都市还是在农村,他她们现在的负担比父母要累多少倍!父母有老保的孩子还能减轻点负担。做为子女,父母老了生活不能自理无论她他们做出什么不靠谱的事情来,都要耐心的对待她他们每一天,不能等父母走的时候.让我们遗憾终生。


renfen403


老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老人无能,而且事多,能力差,嘴皮子强,从年轻时就是一个能说不能干的人。如果能力强,事业有成,什么都不是问题。从小就懒,不干正事。老了还挑三捡四。不会换位思考,情商太差。这样家庭和谐的很少。其实中国有句俗话;人心换人心,八辆换半斤。老人要会换位思考,也不会混的如此的地步。

其实换位思考,为对方着想,才是家和谐的根本。情商是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智商是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如果能做到,做好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会发生。


世通27


老人最大的“毛病”是〈放不下〉,虽然老人正在日趋衰落、力不从心,已是朽木不可雕也!但对待自己的后代仍然放心不下。总是担心后代的前程与幸福等一切大小事情,由于放不下就形成了爱唠叨的习惯,虽然已经长大的后代都能自立有自己的主见,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仍然是自己的孩子该管的还要教导尽自己的一点心意,同一件事一遍又一遍的反复叮嘱引起后人的反感。后人自有后人福、老人不要管太多,此话对于老人们来说,说得容易做到难,请年轻人要理解老人的通病,他们那多余的唠叨正体现了他们一生的追求与渴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老人们都是生命不止希望不灭,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要厌烦他们的唠叨要体贴他们的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