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的高牛村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党旗,一个基层党支部就是一座坚强的战斗堡垒。疫情发生以来,高牛村多次在村广场召开两委“露天”会议,安排部署当前重点防疫工作。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响应,按部就班落实各项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主动请战,到最危险的一线去

通过摸排比对,了解了一批曾在武汉路过的务工返乡人员。返乡人员信息发布后,周围老百姓十分惶恐,在这个紧要关头。左自仁和詹佶同志,毅然选择主动联系帮扶他们,第一时间张贴了醒目的“隔离观察”字样,并通知他们不得外出。同时为隔离人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保证他们日常生活需要。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3点,他都会主动给隔离人员打电话,询问身体情况,以及记录体温。他们不畏艰险,陪同医护人员,每天前往隔离户进行观测,站在院墙外,与隔离人员聊家常,安抚他们的情绪。在他们的主动帮助下,所有隔离观察人员都积极配合工作。隔离人员熊建林激动的说:“疫情当前,我们虽然被隔离了,但是党和政府的爱没有被隔离。”

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坚守岗位

根据春节值班工作安排,除夕和初一值班,由高牛村党支部书记严锐同志负责。初一一早严锐同志就发布了疫情消息,让每位党员干部、村民队长通知村民不得拜年串门,不得聚众打牌,禁止人员流动。让村民第一时间知道了疫情的相关消息,及时有效的遏制了串门拜年行为,为下一步防控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初二早早来上班,就听到书记办公室,“爸爸,你不是说今天在家陪我吗?你跑哪里去了?”,“我上班了,我下次陪你,你在家要听奶奶话,要乖。”听到这一幕,我不禁泪目。从除夕到今天。严锐同志已经在岗位坚守了27天。真正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坚守岗位。率先垂范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党旗!

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

战“疫”打响以后,高牛村村主任黄磊同志每天早上动员村两委干部召开会议,安排人员分工,调动村两委、党员干部、组长积极抗“疫”。工作安排妥善以后,她录入防疫宣传口号,拎起黄铜大罗,穿上志愿者衣服。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张贴宣传明白纸,劝阻村民外出走动。在黄磊主任的不懈努力下,高牛村村民自觉关门在家,足不出户。形成了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的良好景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由于高牛村地理位置特殊,辖区内058县道更是西河、祝畈、高牛三村外出的必经之路,考虑到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不便于疫情管理控制。在征得党委政府同意后。胡明灿和花超同志主动请缨,扼守关口。对于没有充分理由需要外出或进村人员,一律进行劝返。三九的天刺骨的寒风不明觉厉,但是他们不论刮风下雪,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为高牛、西河、祝畈三村建立了第一道坚强可靠的屏障。真正做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在战役一线的“管家婆”

在高牛村所有领导干部都在积极战“疫”之时,有一幅稚嫩肩膀,撑起了一个“家”,疫情管理谁来报?登记摸排谁来记?外出证明谁来开?工作简餐谁来做?——余世群!她虽然不是奋斗在一线,但是他的后勤保障强力支援了一线工作者。为村名排忧解难,为前线取暖输血,她就是不在战役一线的“管家婆”!

高牛村的形象代言人

“丁杰,你今天走了多少步?今天劝返了多少人?你今天喊话多少次?”丁杰哑着嗓子说,“我呀?今天少说3万步,劝返了十多人,你听听我嗓子你就知道喊了多少次”。这是高牛村志愿者联防巡逻队员之间的对话。联防队员丁杰今年只有18岁,是高牛村最最最年轻的后备干部,疫情发生之后,他主动要求参加巡逻联防任务。“我年轻,我跑的快”是他每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轻有为,充满朝气的他,每次都是带着微笑着宣传。是高牛村的形象代言人。碰到对疫情防控不以为然,不理解、不配合的群众,他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宣传引导、安抚情绪,并向全村百姓保证要守住高牛村这块净土。

心中有责任,脚下有力量

大年初二,雨雪交加。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全面摸排外出返乡人员的详细信息,高牛村人口是全乡人口较为分散的村庄之一,时间紧、任务重。农村党员熊克祥得知这一情况后说到“我是党员,我带头!我不能让别人戳着脊梁骨说我们党员遇到事情就往后头跑。”他主动请缨,牺牲春节假期陪家人团聚的时间,协助村干部开展返乡人员摸排登记。同时,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广泛宣传春节期间不拜年、不聚餐,做好个人卫生。(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