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給嘉慶,當了三年太上皇,歷史真相是怎樣呢?

mtolao


在中國帝王史中,普遍認為幸運的皇帝當屬乾隆,因為乾隆在登基之前沒有經歷過什麼挫折苦難,他是康熙皇帝看好的未來接班人,從小就受到了重視和栽培,沒有度過所謂血雨腥風的奪位歷程,就這樣輕輕鬆地從雍正皇帝的手中接管了大清。因為雍正一生勤勉治國,所以留給乾隆的是一個大好河山,當時國庫豐盈,百姓生活富足,乾隆在繼位後,沒有太多繁雜的國事,反倒有大把的時間遊山玩水,而且乾隆在位時間很長,按照史書記載,他在執政滿六十年時宣佈退位,並將皇位讓給了嘉慶皇帝。

但實際上,乾隆退位後,他依然沒有將朝政放下,而是一直攥在自己的手裡,所以乾隆只是名義上退位了,他之所以會心甘情願的當太上皇,是因為他有自己需要履行的承諾。首先乾隆的退位並非心甘情願,他之所以會宣佈退位,不是考慮到嘉慶皇帝,而是要履行自己曾經許過的諾言,他曾經對天發誓,自己當皇帝后在位時間不會超過六十年,因為爺爺康熙皇帝在位時間是六十一年,為了表示對康熙皇帝的尊敬,乾隆不能超過康熙皇帝的執政時間。這個誓言是在乾隆年輕時候立下的,那個時候的乾隆多半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康熙的懷念和感激之情,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真的活了那麼大歲數,他在登基時是二十五歲,退位時八十五歲,在古代這是非常罕見的,但是乾隆真的在位六十年了,天子說過的話總不能言而無信,所以他提前宣佈退位,將皇位讓給了嘉慶。

為什麼說乾隆並不是真的願意退位呢,可以通過乾隆在退位後的表現中感覺出來。雖然乾隆表示自己要退居二線享清福了,可是退位後的太上皇對於朝政依然十分在意,他並沒有真的放權給嘉慶皇帝,每天依然上朝,而且在稱呼上也十分重視,讓人們稱自己為萬萬壽,稱嘉慶為萬壽,以表示自己的至尊地位。

乾隆宣佈退位讓嘉慶當皇帝也是因為他認為這個兒子算是老實,嘉慶皇帝並不是那種會忤逆犯上的人,乾隆早就看出這一點,所以他知道即便自己退位之後插手政事嘉慶也會隱忍,這一點乾隆確實看準了,只不過在他離世後,嘉慶皇帝將所有怒氣都撒在了乾隆生前寵信的貪官和珅身上,從中也可以看出嘉慶對乾隆是有一些不滿情緒在的。


歷史課課代表


向敬之

乾隆禪位嘉慶,時長三年零兩天,即嘉慶元年正月初日至四年正月初三日。以乾隆壽終正寢而結束。

三年間,大清王朝吏治腐敗,國內民族矛盾計劃,一場大規模的五省白蓮教起義持續發展。而在朝廷內部,出現了三股勢力奪權紛爭。

1.太上皇乾隆名為歸政嘉慶,實際上仍掌控一切軍國要務和人事大權。他不時臨朝受賀,為最高統治者。但由於耄耋乾隆,年邁衰頹,連說話都不能為大臣聽懂,需要侍立一旁的和珅傳達聖意。

2.和珅被時人奉為“二皇帝”,把持內閣和軍機處,兼管政、軍、財、刑等多個要害部門。他規定朝廷部院大臣、各省督撫藩臬及將軍提鎮,奏事需向軍機處同時提交副本,如若攝政,擅權自專。其結黨營私,弄權舞弊,即便在鎮壓白蓮教起義軍費激增時也大肆斂財。

3.嘉慶帝有皇帝之名,卻無皇帝之實,出現了皇帝與皇權的偏離。即便他有心將自己的老師且抗擊外侮有功的兩廣總督朱珪提升為大學士,得到了乾隆的同意,卻因和珅不允而不升反降。嘉慶為了自保,不得不逢迎和珅,明旨免除和珅的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尊崇,實則掩蓋仇恨。

而在此爭權中,權臣和珅行事的方式隱秘,並不敢在乾隆和嘉慶面前自作威福,而是以奴才自居,卻尋租皇權,潛謀種種不法之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