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家长却又追着老师,矛盾该如何解决?

ann-安大官人


这里面可以说没有矛盾!所谓追老师的家长无非两种:长时间没人看管孩子的商款官急于求成的,另一种就是忽悠!我跟踪记载补课与从未补课的学生和时间对比,同等小学实力的孩子,甚至优势更佳的学生,家长为了鞭打快牛,从初中开始长期让孩子泡补,并出高价,甚至一对一,结果我对比的所有例子中都是失败的,泡补的都没拼过自然的。从补课成风反倒高考质量确下降了!大家可能有比我总结更细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永不失真!


李文彬531


我也是孩子家长,也是一名培训教师。凭借多年经验,我认为要解决矛盾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老师薪资、福利待遇。我是80后,我记得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有60多人。但是老师对我们特别负责,亲自批改作业,还给学习差的同学免费补课。我认为以前老师福利待遇好,单位还能分房子。改革开放后,老师也有了奖金,奖金和学生成绩,升学率挂钩。老师没有了后顾之忧就会安心工作,通过努力工作,多拿奖金。之前的福利待遇都没有了,但是老师工资和房价、教育、医疗比起来就少了很多,迫于生计,就偷偷在校外补课。

2、让孩子回归学校教育,延长孩子在校时间。可以在学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特长教育,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由于课时的增加,也可以增加老师收入。当然这部分开支最好是通过增加教育投入解决。我认为给孩子减负是个伪命题,社会竞争激烈,给孩子减负就是耽误了孩子的前途。

3、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我通过给孩子报辅导班,感受到校外培训机构参差不齐,但是收费很高。还不如找孩子任课老师补习,费用比校外辅导班低,效果好。

总之,只靠行政手段,简单粗暴的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针对问题进行疏解,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提高老师的工资待遇,工作积极性和社会地位。这些问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已经开始着手改革老师薪酬制度问题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树人园丁


其实很好解决,选择权在家长手上么,我儿子是笨蛋不爱上学,我只有靠补课拖着他前行,大一还找数学系的研究生补了高数,朋友们都笑我大一还补课有什么呢?他听不懂该补就补,他同学每到上高数课就早早的去坐第一排认真听课但期末考试还是掛科了,跑来问我儿子他都不怎么听课为什么高数会考第一他说碰巧了,其实他下课后付出了很多同学不知道,上学期的高数他考到全班第二名和第一名在一起吃饭时他有点小失落,他觉得那同学真是太牛了,他觉得他自己考的很好还有比他更好的,还需继续努力才行,昨天评到了二等奖学金他和我说就因高数的单科成绩排全班一名和二名才有机会参选的,他不想要钱但他看重的是这个荣誉证书,我听了挺高兴的,因为带我儿子老师的姑娘成绩特别优异每年都拿奖学金对他的影响挺大的,如果我不帮儿子补课他是考不上大学的,所以我说选择权在家长!


心态50248


进堂5

中小学教师职称工资伤透了基层教师的心,职称工资让好教师没好报,我县有一位十分优秀的老校长,他为全县的教育做出特别大的贡献,在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他从乡镇联校长做起,把乡镇中学搞得特别好,每年中考全县第一,的确比县里的示范初中办得要好,城里的学生都往他的乡镇中学跑,县领导把他当作救火队员,县里哪座中学办不下去就把他请去立马就变了样,最后把县最乱的第五高级中学交给他,他虽然不是大学毕业,学历只是一高中毕业,但他特别会办学校,因为他不贪,一切都先为教师着想,好多大学生、研究生都对他是服服贴贴地接受他的领导,在八十年代后期出现了职称评定,他为职称指标全都给了勤劳能干的一线教师,就是不考虑自己,现在他已退休了十五、六年了,退休工资比起那些从来不上课的一心钻营职称的乡镇中心校人员差一、两千,痛心啊!多么坑人的职称工资制度啊!

创建于2019.6.11


今天空气流通畅


我是80后,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班主任及主科老师利用周六日都给补过课!但是都是免费的!免费的!免费的!而且只要有没听懂的学生老师还会一对一讲!那时候经常埋怨老师“毁了”自己的周末放假!现在想想真是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了!PS;那时是在教室里全班补!


微笑东66


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家长却又追着教师。这个问题表面看起来很矛盾。意思是家长确实有迫切需要补课的愿望,而教师有偿补课还真是不应该禁止。好像教师有偿补课是合情合理的,应该被允许似的。

教师有偿补课确实不能被允许,它是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教师把自己所教的学生当作资源)为个人谋取私利的不正当行为。是应该彻底禁绝的不良现象。

有偿补课害了教师。败坏了师德(对不补课孩子另眼相看,补习班讲的东西,不参加补习班的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再加上高额收费,彻底毁掉了教师形象。人民群众把本该尊重的教师,看作是利用学生谋取私利的生意人。一部分人说起来就想吐口水,真是斯文扫地。

有偿补课害了家长。有偿补课使家长不得不付出大量的资料费和高额的补课费,极大地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使不少家长苦不堪言。

有偿补课害了学生。把学生当作机器,整天就是读啊写啊,写啊读啊,没完没了,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们那里还有快乐的童年!

只有彻底禁绝一切(包括社会上的及教师的)有偿补课,才能使教育回归自然,才能让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才能减轻家长经济负担。才能重塑教师形象,使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重。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天凉好个秋A


这个矛盾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病”,我想从教师和家长两方面来剖析“病理”,以期共同探讨。

一、老师:为什么要进行有偿补课?

国家政策三令五申严禁有偿补课,为什么教师还要铤而走险?大抵原因有二:1.客观原因是教师经济待遇差。教师牺牲自己休息时间,靠有偿补课补贴生活家庭开支;2.主观原因是教师职业道德底线丧失。选择做教师其实就选择了物质上的清贫与精神上的富足。当教师开始片面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时,其职业道德底线也在被打破。


二、家长:为什么要追着老师补课?

大抵原因也有二:一是家长的的焦虑心理。别的孩子都在补课,我不补会不会落后?盲目跟风,用补课解决焦虑。二是家长的跑关系心理。我找老师补课,老师会不会更加照顾我的孩子,让我的孩子成长更好。



三、守住底线:共同营造风气气正的教育生态环境

第一,老师要不忘初心。教师要时刻牢记初衷,守住底线,在经济利益和家长面前要敢于说“不”,不给教育抹黑,不给自己丢脸。

第二,家长要摆正心态。首先要客观评估孩子是否有补习的需要,不跟风,不盲从。其次要明白找自己老师有偿补课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同时也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如确需补课可去校外培训机构。

第三,社会要监督导向。首先全社会要积极抵制教师有偿补课,监督违规补课行为,引导家长摆正心态,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追求教育的绿色生态。


教育几言


今天在我校召开的行政办公会上专门对禁止有偿家教这个问题进行了强调。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我的观点是:

对有偿补课这个问题千万不要抱任何侥幸心理,能不参加有偿补课就不参加,除非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也不要有偿补课,去建筑工地搬砖也比有偿补课好。

话不多说,先上图!

这是省教育部门的文件,

这是地级市教育局的通报,

这是县教育局的通报。

仔细看看,这是怎么样的阵仗?

在这种形势下,还敢想有偿家教,那可真是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了!

关于严禁有偿补课的文件国家教育部也是三令五申的,从各省的教育厅到各县的教育局都出台了禁令。

现在,社会上对老师有偿家教这个问题非常关注

在政治生态日益严格化的今天,社会上的关注点开始转移到教育层面,因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注教育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有些人认为,老师课上不讲课下讲,利用举办的辅导班讲课上未讲的知识。其实,这种情况在学校非常少见的,是小学、初中学校个别教师存在的现象,但是被社会舆论放大到整个学校的老师。

目前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班,绝大多数具有办学的资质,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教育局有责任和权力予以取缔。

很多社会力量举办的辅导班,师资力量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学校的在职教师,这是不容置疑的。这些参与有偿家教的老师为了规避检查,甚至到异地培训机构教课。

不要以为教师有偿家教是为了满足家长的需求,其实家长在支付辅导费的时候,心里已经把教师看扁了,他们绝对不会认为你牺牲了假期在无私奉献,而是觉得你是为了多赚那几块钱而出卖了教师的尊严。

因此,面对禁止有偿补课和追着老师补课的家长的时候,你要选择禁止有偿补课!

禁止有偿家教是有道理的

  • 保证了教育公平

  • 纠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

  • 保证了教师的精力和时间

  • 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以前我对禁止有偿家教和举办培训班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对学校来说,我认为是好事,学生们通过辅导班也能提高成绩,对学校的教学成绩也是有利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治理有偿家教和有偿办班逐渐认识到位了。

因此我认为,上级教育部门在印发通知、禁令的时候,如果连同有偿家教、办班的危害性一并讲清楚的话,可能效果更好,老师也能理解,家长也能理解,社会也能理解。

所以说,为了教师的尊严,为了自己的饭碗,拒绝有偿家教!


我是朗月寒雪,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一刀切”的做法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并不是一个好办法。看看有关部门的用词吧,“全面禁止”“一律取缔”,多么粗鲁和武断。对于题目中所提到的现实矛盾问题,我觉得只有弄清楚矛盾的根源,才能更好地进行矛盾的解决。

一、题目中所说矛盾产生的根源。

不可否认,教师补课的确是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的,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补课或多或少也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这一点,相信有关职能部门也肯定是清楚的。如果有关职能部门能够积极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应该是能够慢慢克服或减少教师补课过程中的乱象和弊端,更好更多地发掘出教师补课的积极作用的。如果真是这样,题目中所提到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但想像往往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出力受累还可能担负责任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做。反倒是“一刀切”式的做法,简单快捷不承担责任,谁还会管你部分家长和孩子的刚性补课需求呢?

二、题目中所说矛盾的解决办法。

大家都知道,很多问题的解决“堵”是不如“疏”的。补课问题以及课外辅导班的问题同样如此,一味的“取缔”“禁止”不但没有取得效果,反而把市场由地上逼到了地下,暗藏的矛盾问题可能会更大。我觉得解决思路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适当提高准入门槛。补课诸多问题中的一条就是低质量培训班和一些不具备补课能力的人员误导孩子、浪费家长金钱和孩子们的时间。我们不妨允许有偿补课,但对办理培训班的条件要求现高一些:比如培训班的硬件条件、师资力量等提高标准;对补课老师的能力要求再高一些,比如,中高级以上职称、20年以上教学经验等。

二是加强全程规范引导。加强培训与补课过程中的监管和引导很重要,补课或办班尽管也是教书育人,但核心目的却是经济利益,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没有全程的监管引导,肯定是会出问题的。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多出点力。

二是建立行业禁止机制。就像食品药品行业禁入制度、终身禁驾制度等一样,行业禁止制度是拖底的制度,可以保证补课或培训过程中的问题或弊端,尽量不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有了这一条,不管是对于培训机构,还是对于补课老师本人,都可能会有所忌惮。

三、把解决办法落到实处的思考建议

本来还有一些想法,但写到这儿不想再往下写了。因为,其实很多制度规定是有的,只是没有人抓落实罢了。只希望相关部门、相关专家们,在制定政策或做出规定的时候,能稍微考虑一下确有刚性补课需求的老师和学生的现实情况。比如,一些在校内学习的确跟不上队伍的孩子,家长又没有辅导能力的,要想赶上队伍进行一些辅导培训是必须的。再比如,体制内各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优质教育资源是不均衡的,但是享受不均衡教育资源和不同教学质量下的不同孩子们,却要在相同的高考平台上进行同场竞技。一些家长愿意付出金钱、一些孩子愿意付出时间,想请自己信任的老师补下课,打算以一已之力稍稍增加一些翻盘的机会,也是情有可原的和应该给予支持的。全面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全面取缔校外辅导机构,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这些孩子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机会。

一点书生意气,尽管知道无用,但还是想为情况的好转尽点微薄之力,不对或不适当的地方,欢迎朋友们留主探讨交流。


晨爸在线CBZX


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家长却又追着老师,这种情况确实是有。

先来说教育部门为什么会有禁止在校教师补课的规定?这是因为那几年任课教师补课成风,无数学生是被迫补课,无数家长无奈交钱。有些无良老师为了创收无所不用其极:课上不讲补课讲;无论优差全得补,不补课的穿小鞋。动辄整班补课,补课费又奇高。补课老师来钱轻松,使那些本来安心教学的老师也因为不平衡而去跟风或者人心浮动。形成了一派补课乱象。老师赚的盆满钵满,学生家长则怨声载道。严重破坏了教师形象,影响极坏。这才有了禁止在校教师补课的规定,因为自愿还是勉强不好界定,一刀切是最利索最省事的。

但确实有一部分学生是需要补课的。成绩比较差,家长又没法辅导的学生,对成绩要求比较高的学生。他们对补课是有刚性需要的。这也就催生了校外无数辅导班的迅速发展。

但还是有一部分家长更相信孩子的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更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更知道孩子的短板所在,查漏补缺使孩子的补课效果更好。如果费用和外面补课班差不多的话,这部分家长更希望任课老师能补课。而一些教有余力的老师也确实能担此责。但是老师凭啥免费补课?学生家长又怎能心安理得?

解决补课问题的关键就是“是否自愿”。学生需要、家长乐意、老师也愿意,这种情况下补课就是皆大欢喜,没有什么社会不良影响之说。所以我认为如果三方都同意的话,教育局也应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在补课人数和补课费用上,再做出一个限制,定时调查三方意愿是否改变。这样教育局人员会辛苦一些,但会解决现在的供需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