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精神在江西建工传承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章慧卿 汤洪 蒋倩 记者华斌报道 1月23日立项,25日开工,2月2日完工,4000余工人,逆向冲锋、不眠不休,10天时间,武汉火神山医院屹立在疫区一线。一个个感天动地的身影,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最繁重的任务、最顽强的意志、最无私的奉献,凝聚成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精神力量。

湖北、江西一衣带水。疫情之下,“火神山”精神也在江西建工集团得以传承:

——为生命加速,300余位江西建工人逆行而上,组建党员突击队带头攻坚,比计划工期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440间病房建设,为疫情患者提供了897张“生命床位”。

——为生命赶工,28位建设者,明知医院已有疑似患者入住的情况下,10天夜以继日,对丰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南昌理工学院同田校区的4栋宿舍楼进行改造,为当地防控疫情抢建535间隔离病房。项目完成后,28位建设者自愿按照要求居家隔离14天。

“火神山”精神在江西建工传承

——为生命助力,顶住疫情的压力,江西建设者赶往温州,7天时间,把一家刚刚竣工的骨科专科医院,改造成具备收治100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能力的“战场”,该医院被网友亲切的称为温州版“火神山”医院。

——为生命开路,为了顺利完成兴国县人民医院传染病房的建设任务,江西建工积极协商,联防联控指挥部为建设者开辟绿色通道,医院为建设提供安全通道,多方合力下,3天时间,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的传染病房投入使用。

——为生命复工,克服封村、封路的诸多困难,20位建设者逆行疫情一线,鏖战8天,玉山县人民医院400间隔离病房投入使用。

……

一幕幕场景汇成江西建工人抗击疫情的生动实践,为什么,“火神山”精神会在江西建工传承?

“六十多年的发展,我们传承着国企的政治优势和本色,非常时期,面对非常任务,必须有非常担当,听指挥、拉得出,危急关头冲得上、打得赢,创造非常成绩。”江西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才柬说:“一直以来,我们把社会效益和政治责任放在首位,宁可牺牲一些经济效益,也要把任务完成。”

面对疫情,江西建工集团坚持“一盘棋”的防控思路。疫情发生后,集团迅速成立了以周才柬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调度。面对一个个抢建防疫病房、改造隔离病房的任务,集团集中调度,工人来不了,机关人员顶上;施工有困难,党员顶上;技术人员不足,各子公司调度顶上;以高于市场数倍的薪酬,提高现场工作人员的待遇,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全力以赴推进各项任务按期完成……从临危受命,到不负使命,已有上千建工人投身这场抗“疫”之战。

“近年来,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不忘回馈社会,在开拓市场时,优选民生工程,急难限重任务冲锋在前。”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林绍华说。

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2015-2019年),江西建工集团承建的医院及相关配套项目80个,项目合同额近100亿元,其中,南昌市第一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等一大批省级重点三甲医院的新院区均由集团公司承建,在注重质量的同时,创优工程,在注重经济效益同时,重视社会效益和政治责任。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不到来的春天。2月12日,进入复工复产期,周才柬又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疫情防控关键期、企业复产复工密集期,提前做好安排部署,在保证疫期安全的情况下,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尤其是涉及专门医院建设企业,要克服一切困难,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举全集团之力,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建设任务。集团企业在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赢防控疫情阻击战,推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路前行,一路担当;一路逆行,一路奉献。秉承“火神山”精神的江西建工,必将在未来的征途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