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线特写:贵医附院护理部主任做好医院抗疫一线的"大管家"

自疫情爆发以来,贵医附院护理部主任李亚玲就将家搬进了医院,你可以在医院各个地方看到她的身影,隔离病房、发热门诊、ICU……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

隔离病房和急诊预检分诊的改建、发热门诊的规范、咽拭子的操作培训、支援护士的防护培训、标本运送的协调……

医护一线特写:贵医附院护理部主任做好医院抗疫一线的


抗击新冠肺炎防疫阻击战正式打响后,护理部主任李亚玲这个"大管家"反应迅速,积极应对防控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动员全院护理人员,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充分体现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分秒必争 调配全院护理


1月21日,全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贵医附院确诊,接到通知后,李亚玲立即通知全院护士长,由护理部成立应急支援队,成员30人,科室自行组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1月22日,调配14名护理人员到发热门诊、ICU、感染科支援。1月27日,选派3名护理人员支援鄂州。2月5日,派出1名护理管理人员到将军山医院支援。2月9日,选派15名护理人员驰援武汉方舱医院。2月10日,选派92名护理人员驰援鄂州……全面了配合院党委行政工作部署。

医护一线特写:贵医附院护理部主任做好医院抗疫一线的


2月7日凌晨,从下级医院转入贵医附院ICU的患者因病情危重,所有医护人员正在奋力抢救,得知消息的她,立即赶到医院,直到凌晨5点,她才返回家中,而一个小时后,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她又将继续工作。

2月11日,贵州省组建援鄂医疗队全面接管湖北省鄂州市雷山医院和重症救治医院,李亚玲主任从凌晨开始筛选全院的护理人员,亲自带领92名护士驰援鄂州,与鄂州人民共克时艰,与援鄂医疗队的所有人员并肩战斗,同心协力战胜疫情……

这些数据背后,通常都是护理部的紧急部署,"凌晨三点、半夜十二点,哪些科室人员符合这次派遣要求、工作年限是多久、家中是否有孩子、各方面的条件都需要充分考虑。"李主任说。

管家妈妈想尽办法为众人护航


“儿行千里母担忧”,大家到达战场后,李亚玲每日睡前都要了解大家的工作、防护、生活情况,在微信群中交代各种注意事项,对新冠肺炎的最新知识进行培训,询问是否有需要协调的地方,每天打电话慰问家属,为支援人员扎实后盾,稳固后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总是用大庆铁人的那句名言勉励前线人员,“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而她自己就是这句话的最好实践者。

医护一线特写:贵医附院护理部主任做好医院抗疫一线的


2月6日,她到SICU负压病房了解患者病情、护士防护情况后发现,已有的鞋套无法配合现有防护服的使用,保障护士安全。她马上打电话给护理部人员,让人从超市或网上购买可以包裹住小腿的鞋套,但是要不就不符合要求,要不就不发货。“无论如何,不能让护士承担被感染的风险”她说。

2月7日,李主任亲自跑到被服室,与工作人员沟通,给护士制作了符合要求的鞋套,就这样,一种急中生“制”的保护性鞋套应运而生。

在使用过程中,护士们又发现这种制作的鞋套容易滑脱,她又想到加上松紧带,工作人员一试,果然"药"到病除,但是被服室松紧带数量有限,在这全城店铺几乎关闭的时候,如何确保鞋套的供应。

最后,李主任调动全院护士长,从全院收集松紧带得以解决。"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挡疫情防控工作的步伐,前线战士们的安全,因为创造的“条件”而得以保障。"

在防治疫情的工作中,李亚玲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率先行动,并全力以赴,只有不分昼夜地想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她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穿梭在需要她的各个角落,为人员调配、物资供应、安全防护、关怀下属,不分昼夜地为全院护理人员服务,她是护理部当之无愧的管家妈妈。

(王银花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