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平:抗疫一线的“大管家”

李鲁平:抗疫一线的“大管家”

“外地要转来一名重症确诊病例,快找李院!”

“连夜与相关人员共同研究设计方案,通知李院!”

“李院,紧急调配一批防护物资,我们马上派人去取!”……

大家口中的“李院”是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李鲁平,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沈阳集中救治中心副总指挥、医疗救治组组长。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他全面统筹协调医院疫情救治各项相关工作,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大管家”。

“让每位患者都心里暖暖地回家”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承担着包括沈阳在内的7个城市的集中救治以及省内其他城市重症病例的救治任务。从1月22日医院接诊第一例疑似患者起,李鲁平就一直住在医院。

2月7日,有位患者隔日两次核酸检测为阴性,意味着他可能成为医院首个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那天,李鲁平从清晨起就开始为该患者协调各项检查。那天下午,当得知患者符合出院标准时,李鲁平和医护人员一起把患者送到大门口。从那以后,送每一位患者出院成了李鲁平一定要做的一件事儿:“让每次送行都有仪式感,让每位患者都心里暖暖地回家!”

疫情刚有苗头就迅速启动预案

“其实,当这次疫情刚有苗头的时候,我们的预案就启动了,反复演练负压病房启动流程,进入备战状态。”李鲁平表示,市六院作为传染病医院,医院对疫情的出现是随时准备着的。

随着疫情的发展,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和满足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之需,医院必须尽快腾空负压病房之外的其他两栋病房楼。李鲁平接到命令后,快速制定“腾空”预案——将5号楼病房中病情较轻的病人转出至其他病房楼,随后又将4号楼的部分轻患者劝离,积极帮助有必要或有需求继续住院治疗的患者联系外院接收。“其实,这是一个挺难的工作,住院的患者当时并不了解我们要做这项工作的意义,我们只能一个一个去说服。”

一天只睡几小时却“胖”了10多斤

面对突如其来的没有准备的“遭遇战”,李鲁平迅速带领相关科室积极组织制定并落实全院新冠病毒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及应急梯队,规范开展医疗救治和院内改造工作。

医疗救治、协调物资、后勤管理……每一项李鲁平都亲力亲为,每天忙得没时间吃饭,没工夫喝水,甚至一天只睡几个小时的觉。“你说奇怪不,这一个多月我胖了10多斤。应该不是‘压力肥’,我之前做过甲状腺全切手术,我分析是基础代谢下降导致的。等疫情过去,赶紧锻炼起来!”

【记者手记】

这些日子,我和李院长几乎每天都能见到,除了直接采访外,每次去六院都能看见他忙碌的身影,不是在送患者,就是忙着接医疗物资。在大家眼中,他是一个全能型的“大管家”。

为啥说是“全能”呢,我想采访4A区医护人员临时休息区的事儿,他们说李院能说说;我想采访物资保障的事儿,他们说李院能接受采访;我想采访医院救治水平的事儿,他们说李院熟悉情况……而最让人佩服的是,似乎没有李鲁平不知道的事情,医疗的、非医疗的,都讲述得精准详细。

一次我和他聊天,说想去隔离病房看看啥样,他说:“你要是想进去,我再陪你进去一次。我刚进去过。”见我很好奇,他却笑着接着说:“病房里有个马桶坏了,里面医务人员报修也不知道找谁,就找我了。这特殊任务,找维修工人也不合适啊,我一寻思就我去吧,我能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