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發熱門診有發燒的必須住院觀察嗎?

尋覓機械研究所


我是來自感染科的龍醫生,對於“去發熱門診有發燒的必須住院觀察嗎”這個問題,有絕對的發言權。

發熱門診,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看發熱的門診。除了傳染病專科醫院的發熱門診有一些特殊的流程和規定之外,普通綜合性醫院的發熱門診,其工作的性質跟有沒有傳染病的疫情有很大的關係。

在平常沒有傳染病疫情的季節,綜合醫院的發熱門診形同虛設,多半是在醫院一個不引人注目的角落。

偶爾,上級衛生行政部門來檢查一下,這時候醫院就會派有關人員去清掃一下。抹一下桌子上的灰,除掉天花板上那些囂張的蜘蛛網,僅此而已。

今天所需要了解的,是在新冠肺炎流行的情況下的發熱門診的現狀。瞭解之後,我們就會知道有發熱去發門診看病的時候,會不會要求住院觀察,或者隔離治療。

當你去醫院的時候,在進入門診之前,會有一個分診的地方。那個地方的工作人員,通常是全副武裝的,他們跟超市裡把門的工作人員一樣,所做的工作就是篩查出有發熱的患者。

當你自覺有發熱,或者他們檢測出體溫升高時,無論你是否特意來看病的,在目前的情況下,都要求去發熱門診就診,做初步的檢查。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或者醫院標誌牌的指引下,需要去看病的人,會來到發熱門診。

在那裡,有各種各樣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醫生、護士、消毒人員和勤雜工,等等。

護士為你登記相關的旅行史、接觸史、基本信息,測體溫、血壓、脈搏。然後,引導患者到醫生的診室,在那裡有醫生負責全面的問診、體格檢查問診和診斷。

由於這個時期新冠肺炎流行,所以所有看過病的人,在不確定是否感染者的情況下,為防止患者與患者、患者與醫生之間的交叉感染,發熱門診的消消毒人員會在每一次看病之後,對環境消毒。

當然,這個環節在緊急情況下沒辦法做,因為耽誤時間,儘管這樣原則上還是要這樣做的。

那麼,有發熱的患者,是不是必須要住院觀察麼?肯定不全是這樣的。

醫生要根據接觸史、初步體格檢查、檢驗和影像學檢查、病原學檢查等結果,初步判斷這個患者是不是可疑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如果血常規和胸部影像學完全沒有問題,或者有問題,但不考慮是病毒性的肺炎,又需要住院的患者,會被轉到相應的科室住院治療。不需要住院的患者,發熱門診的醫生能處理就會根據情況開藥吃。

如果患者來自疫區,或者有和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接觸史,肺部CT影像學提示有病毒性肺炎的可能,血常規等檢查也有病毒感染的特點,則會被列為疑似病例。

疑似病例是需要隔離的,單人間隔離,也就相當於住院觀察,以進一步確診。

這裡面,也不排除一些地方對於發熱患者過於重視的情況。比如,有些地方的醫院,可能病房和人員充足,在新冠肺炎的防控上管控得非常嚴格,這種情況下也有可能對患者予以住院觀察。

對於疫情不嚴重的地區來說,比如龍醫生所在的地區,我們雖然每天也要看診大量的發熱病人,但是收入住院觀察的患者比例是非常低的,不超過10%。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有發熱去發熱門診看病,這個是在當前疫情形勢還沒有明朗的情況下,為防止新冠肺炎進一步擴散,所必須要採取的措施。至於是否要對來看病的發熱患者留院觀察,要根據具體的情況決定。

倘若你本身病情是比較嚴重的,需要進一步的診斷,我想對於你自己來說,住院觀察是有好處的。但如果你的病情還沒還沒有達到需要住院觀察的地步,以目前醫院床位緊張的情況,也不會無緣無故把你收入住院的。

因此,對於普通人來說,當自己有發熱、乏力、乾咳、腹瀉等症狀的時候,該去看病的時候,還是要去看病的,不要因為懼怕住院觀察而延誤診斷和治療的時機。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不是,去發熱門診會詢問你有沒有湖北等外地接觸史,然後會根據情況抽血化驗,我去的時候看是有的抽血檢查一項走的檢查3項,拍片也是根據你的描述,看是否需要拍胸片,有的醫生說不需要拍,但很多人都要求拍,說查一下心裡安心,這是我去的時候碰到的情況,很少會讓住院觀察的,門診部有兩個觀察室,但沒看到有人,我寶寶抽血不好抽就是到觀察室躺床上抽的,既然護士讓我們進去,肯定沒人進去過,是安全的,反正從去到結果出來2個小時左右,結果出來很少有人是需要隔離的,所以你不要害怕,我老公21號從武漢到家,我寶寶26號開始發高燒,我們就是怕把寶寶隔離或住院觀察才一直沒去醫院,到1號又燒,我們想就算被隔離也要去查,查過之後沒事,雖然有武漢接觸史,但結果出來醫生說排除肺炎,就讓我們去兒科看看,然後讓我們回家啦,所以,不要害怕,不會發熱就被要求住院或隔離的,那醫院真的不夠用,因為流感發燒的人很多的,現在這個季節感冒的人很多的,所以真不需要這麼擔心。


小麗在江蘇


如果要是去過你居住地以外的地方,或者接觸過從疫區回來的人,並且檢查指標疑似的話就要住院。


曼巴Kobe體育


現在非常時期,發熱如果去醫院的話,肯定會引起恐慌,但是新冠肺炎與普通發熱還是有區別的,最好做好個人防護,然後注意心態,新肺炎距離我們很遠,但是也很近,關乎到每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