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停",如厕训练娃自己说了算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出门拿快递遇到隔壁楼陈鹤妈妈,因为二宝和小陈鹤年纪相仿,陈鹤妈妈和我一样,都正在给娃做如厕训练。陈鹤妈妈问我:"你家二宝纸尿裤戒了吗?"我回她:"白天基本已经可以和小纸尿裤说拜拜了,只是晚上需要戴。"

陈鹤妈妈叹口气:"哎,我家娃还是不肯自己上厕所。原来光着屁股收拾也简单,现在每天七八条裤子,一洗就是两大盆啊,我都想放弃了。"原来,无论妈妈怎么引导,小陈鹤就是不想用小马桶。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通常,爸爸妈妈会选择在孩子2岁左右,帮娃进行如厕训练。由于夏天或秋初,孩子可以光着下身或只穿简单的训练裤,清洗起来很方便,如果碰到合适的季节,很多孩子可能更早就加入了"告别纸尿裤"的行列。

但其实,很多宝宝并没有做好告别纸尿裤的准备,所以像邻居小陈鹤一样,戒掉纸尿裤的过程很艰难。

如果宝宝真的不具备自主如厕的生理心理准备,一味的训练,即便用再温和的方式,对娃也是一种伤害。因此,家长一经开始训练,却发现孩子极度不配合,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我们也应该及时喊停。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如厕训练到底是训练什么?

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她2岁4个月儿子卢小飞告别纸尿裤的经验,说刚脱掉纸尿裤那段时间,儿子经常跑到她面前说:妈妈尿尿。然后不等她出手把他放在小马桶上,就尿了一地。后来渐渐地,儿子能憋住多半泡尿,大部分都能尿在小马桶里了。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许多家长只是觉得孩子到了某个年龄(一般建议是18-24个月),或者某个生活阶段,比如要去上幼儿园了、夏天到了。就给娃脱掉纸尿裤,想要让孩子学会用马桶,但其实并不了解如厕训练的具体训练内容。

● 感知便意

在如厕训练指南中,建议家长全天候盯着娃,密切观察他如厕前的表现。比如蹲下来,抓住尿布,或者把脸皱起来。对于所有孩子,感知便意都是学会如厕的第一步。这个时候需要照顾者帮娃给感觉命名。告诉娃,这样的感觉就叫要尿尿或便便。但是,感知便意作为如厕训练的第一步,是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作为家长我们只能观察和发现,利用这一线索加以引导。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 能够控制自己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指出:如厕训练就是,让围绕着膀胱和肠道开口的这些肌肉,在合适的时候开和关。

当孩子能意识到自己要尿尿了,我们就可以尝试着进行下一步,控制。其实在弗洛伊德的"肛欲期"理论中,孩子在1-3岁的这个心理发展时期,主要完成的心理课题就是"控制自己",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大小便的控制。能够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嘘嘘和便便,在什么地方排泄,对娃的心理发展有里程碑意义。

这也就是为啥,妈妈们有时候感觉,在如厕训练之初,孩子似乎在故意和自己作对。即便能够控制,还是会到处尿尿。

前阵子我回老家小住,发现那些本来就被允许随地大小便的娃,反而很快就能适应去厕所排泄。也许是当孩子控制自己的本能被满足,就更容易配合建立便意和马桶之间的联系。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 建立便意和马桶之间的关系

在如厕训练的三个分解步骤中,实际上我们能帮助宝宝控制的,只有最后这一项。在固定的地方上厕所,是在人类逐渐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当宝宝感觉得出,也憋得住,能够自己控制的时候。照顾者就可以通过反复训练,帮宝宝建立便意-控制-马桶之间的联系。

对此,《美国育儿百科》给出的建议是,

如果宝宝能够做到夜间不尿床,那么早晨在他膀胱充盈的时候,直接带他去马桶,鼓励孩子排泄,会让之后的训练更加简单。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出现如下情况,训练应及时喊停

《正面管教》中在提到如厕训练时,作者写道:在我们的社会中,如厕训练问题已经被过分夸大了。他有时候会成为内疚感、羞愧感、权利之争以及父母之间竞争的根源。

让我们烦恼的如厕训练,其实和纸尿裤的普遍使用关系很大,也是当代父母不断升级的"育儿军备竞赛"的一部分。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陈鹤妈妈因为有了二宝的对比,就觉得灰心丧气,其实是根本没必要的。如厕训练进行的时机,也不应该以年龄决定,如果孩子没有准备好,他自然会告诉你。

☆ 宝宝拒绝脱掉纸尿裤

在光着下半身进行了三天如厕训练后,萌萌妈发现,萌萌一直在平时放纸尿裤的地方转悠。并且指着那个篮子说:裤裤。尽管萌萌已经能控制大小便,还是想穿上小裤裤,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段时间,萌萌妈白天都会出门工作,照顾者更换让孩子非常焦虑,熟悉的小裤裤就成了安全感的来源。在生活出现变动的时候,可以先暂停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

☆ 宝宝拉臭臭时会躲在角落用力

有妈妈在网上询问,自家宝宝拉臭臭时总爱躲在角落里,但是如果问他要不要拉,他一定拼命摇头,不知道这是为啥。在排除便秘等生理原因后,妈妈可以从孩子是不是对于如厕压力过大这方面考虑。如果胆小敏感的孩子,遇到强势的妈妈,在进行如厕训练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而躲在角落里排泄,而不是去找妈妈。当孩子出现压力过大的状况时,可以先别强迫孩子蹲马桶、反复询问孩子是否要便便。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 宝宝拒绝使用马桶

有的娃看到马桶就跑,即便拿出玩具和好吃的,也只能坐一小会。一方面可能孩子还没有到对马桶感兴趣的年龄,一方面可能也和家人的强迫有关。这个时候可以停止刻意训练,让娃多看大人上厕所,先引起孩子的兴趣,在进行训练。

☆ 宝宝带着臭臭依然玩耍自如,甚至坐下都不能察觉有臭臭

如果孩子对自己的排泄物完全"无感",则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进行如厕训练。既没有排泄的自主意识,也不能控制排泄。孩子有自己的生长时间表,如果还没有准备好,爸妈不妨耐心等待。

给孩子戒纸尿裤,发现这些状况及时

☆ 即便脱掉纸尿裤,宝宝也会把臭臭拉地上

宝宝把便便拉在地上,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故意的。如果不是故意的,则说明孩子的肛门肌肉,还没有发育到足够控制便便的程度。应该停止如厕训练。而若孩子明显会找到某个地方排泄,则可能正在通过自主排泄来满足"肛欲期"的控制感。不妨告诉他我们大家都是在马桶里便便的,让娃逐步学会马桶如厕。

凌晨妈妈来叨叨:

当你全面的了解如厕训练内容,就会发现,控制大小便本来是孩子自主的行为。无论我们如何焦虑,都要等孩子自己做好准备。如果在训练中,孩子出现这些状况,就说明他还没有准备好,如厕训练可以改日再议。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我手写我心,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往期精彩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