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孩子在家百无聊赖,不爱学习,班主任支这几招真管用!


特殊时期孩子在家百无聊赖,不爱学习,班主任支这几招真管用!

疫情发生后,长时间的居家让不少学生感觉“无聊”“不习惯”对此,北京市教委提出,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作用,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与家长共同做好孩子教育和健康生活指导,科学、适度安排孩子学习、生活和锻炼。2月17日线上学习开启后,不少学生们第一反应是新鲜、有趣,通过一天的学习,家长们也反应通过这样的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增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加了学生与家长的亲子互动,有效缓解学生的焦虑与恐惧。

北大附小的很多学生都是北大教职工子弟,其中79位学生的家长作为医护人员更是直接参与了一线的抗疫,为了不给家长增加负担、添麻烦,学校提出,延期开学,老师要做学生心灵的抚慰者,要注重与孩子贴心、耐心、细心的沟通。“不仅仅是对孩子学习成果的适时适度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在家生活、学习状况的了解,以及对孩子进行的情感交流,心灵安抚。这些沟通,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绝不仅仅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让孩子们感到温暖、踏实、放心,让孩子们知道老师就在身边。”北大附小校长尹超说。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陈国才介绍,学校毕业年级指导复习,严控线上时长,如初三年级每天上午、下午控制在1小时左右,非毕业年级以主题教育为主,结合疫情防控的社会环境,在事件中引导学习开展防疫教育、制度优势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学校还特别建议家长,如果在家里对孩子有情绪,可以先和校长、老师联系抱怨、吐吐槽,然后就能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了。

大峪中学校长曹彦彦介绍,学校引导家校互动,不给家长布置任务,不给家长提要求,但鼓励家长向老师展示自己做了什么,展示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展示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最新进步,让家长主动参与,形成家校联盟。“其实,孩子的一切经历都是成长,酸甜苦辣都是营养,无论是和家长同做一盘菜,还是和家长一起录制一段抖音舞,都是难得而美好的居家回忆。”曹彦彦说。

学校牵挂和惦念的不仅是学生,还有学生的家长,为了解决家长居家教育的困惑、解决学生居家学习的问题,史家小学于2月17日正式开通了“校长热线”,每天一位领导值守热线,及时解答家长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考虑到疫情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空间隔离,学生的内心也会泛起无聊,恐慌甚至焦虑,大兴区第二小学倡导老师适当地给孩子做些心理辅导,给孩子一些思想方法,引导孩子如何面对现实,看到居家自主学习的优势。学校给孩子提供了一些绘本、图画书、宣传片、记录片等。同时,班主任每周都会主动与每位家长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和健康状况。

针对没有父母陪伴、自律能力较弱等有特殊情况的孩子,海淀区五一小学班主任们都开启了“私人定”制模式,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孩子和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指导他们安排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内容,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使这部分孩子和家长不仅心中有“数”,更心中有“底”。

史家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郝若熙的家长对学校安排的家长课程非常满意。她说:“通过和谐课堂的内容学习,家长更好地完成自我成长、自我提升,更好地担当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责任。对与孩子沟通交流方面有很多帮助,孩子在学习规划、生活安排方面也有了很多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