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硬核的中医疗效,那么你是什么时候接触中医、了解中医的?

yuepinwu


我是2018年7月份接触中医的,当时我的心脏特别难受,心绞痛,浑身一点劲都没有,还有肠胃不好总拉稀,听别人介绍,我找了一位老中医是主任医师,他给我摸脉看舌苔,经过半年多吃老中医的药,我心脏病好了,肠胃病拉稀的症状也好了,我感觉中医中药确实挺好的,副作用少,从那以后,我就特别信赖老中医,了解中医的。中医标准兼治,治病救人,疗效显著,药到病毒……


dfkbs-lt


2017年,父亲和岳父都相继得了癌症,父亲肝癌做了手术,省中医医院的大夫开了中药调理,吃了几个月,后来不吃了,平时注意修养,现在挺稳定,老爷子吃了饭遛弯,串门。岳父胃癌手术后不愈合,住院4个月没吃饭,身体越来越差,做了两期化疗也不做了,然后去世了,从住院到去世前后9个月。按说肝癌比胃癌严重的多,父亲和岳父都是在一个医院做的手术,结果是碰运气,期间我在喜马拉雅听了梁冬对话徐文兵的节目,也慢慢体会到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听了梁冬对话倪海厦的节目就慢慢喜欢上了中医,买了内经,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还有其他的介绍中医方面的书,现在还在看,感觉中医的博大精深,就像钱学森说的,中医是高级的生命科学。


天若有情22135


我1970年出生,1976年在陕北延安的一个地段医院呆了半年,当年,我的父亲工作分配到那个医院。很怀念:医院的对面是个收购站,那里面有野鸡,野猪,还有其他好玩的,那是我的乐园。曾一个人一冬天吃了一木箱子苹果。平时就进人家药房看人抓药。了解中药是上世纪80年代,我父亲回到蒲城,每周六和周天给人看病。真正了解中药是97,98,99年,每周有3天和中药打交道,炮制中药,抓中药。现在还偶然摸摸戥子,给人抓药。对西医了解有35年多了。那时每晚睡觉枕的是西医书,看的是西医书。上大学喜欢看书,看了很多中医书。对中医了解有30多年。


华仔哥ddd


应该是在40年前的样子,那个时候的我还没有上初中,父亲的腿一直不好走路,到处求医问药,市两家重点医院都要求截肢的情况下,治疗无果,后才听路人指点到常卅西门i看一位老中医,后来一包药粉,仅30g一50g的样子,父亲吃了两次,温酒调送,后第二天明显好转,第二天又吃了一次,腿后来就好动了。这么一来,全家人才异常兴奋。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了解到中医竟然有这么神奇,只不过当时药粉能认识我,而我却不认识它而已。几年之后又去了一次,我才看到老中医家的好几个装满药粉的瓶子。


雨后滴水


从小就接触中医药,当时村里有个老中医,大家有什么头疼脑热的都找他,那时候交通也不发达,经济也不好,生病肯定去不起医院,记得印像最深的是父亲干活时从树上摔下来,那老中医给治好的,而且才给了两瓶酒和一些礼品就好了,我小时候发烧呕吐,红眼病都是他治好的,那费用相对现在就是不用钱!前几年我老婆肾炎,也是回去找他儿子治好的,其实你如果按西医的标准,中医却实不好解释,因为它根本不是一个文明下的产物,它们的表达方式也完全不一样,中医是和中华文化相辅相成的,西方文化并不全是科学的,中华文明也不可能是落后的,中华文化也是科学,只是西方的思维不理解而已!中医药根植于中华文明,要用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去理解它,生搬硬套就成了南辕北辙了!


檀香木913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大西北的70后农民。由于自己的喜好,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接触了中医。那时候我喜欢看书,而且很杂,五年级到初中毕业我们村的武侠小说基本上都被我看完了,于是在闲暇时间就去看那时候出版的拳脚套路的书籍,因为年轻好动经常和同龄的同伴一起干所谓的“练拳”事情。[捂脸][捂脸][捂脸]

记得那是高中毕业的那年,没有考上大学,就开始在闲的时候看点杂书,什么算卦的,医药的,养生的,只是好多都忘了。只有一本书对我记忆很深,那就是《黄帝内经》是一本线装本,不宽,也不大,更不厚。那时候看不懂,只是在没书看的时候翻翻。后来上了大学,接触到了《周易八卦》。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总放着的书就剩下新版的《周易八卦》和《黄帝内经》了。在闲下来的时候,慢慢的翻看,思考书里面的世界。



李启忠


我一直深信中医辩证施治的神奇疗效。我十几岁时就体会到了中药好使。我在1991年至1994年之间还体会一中医师徒三人各自的处方,体现这三个医生性格上的差异。老师温和睿智,他的药喝完之后感觉身体比较轻松,疗效也显著。老师的儿子的药疗效显著,但是喝完身体会有轻度不适。这些天一直在关注中医药在这次疫情中的贡献。回味之前的就医过程,突然觉得好的中医就像艺术家,让病人在吃药的过程中体会生命自我修护的艺术。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守护神。



程氏茶人


对于中医,我只能用四个字概括:博大精深。

如果有人确实需要反驳,请有理有据;纯粹鬼扯以博人眼球者,或者五毛喷子,或者脑瘫者,请去北极与企鹅为伍。

下面就说一下中医在我人生中的轨迹。

很小的时候,经常肚子疼、脑袋痛,反正没钱看不起医生,父亲就叫我按压大拇指和食指连接处的那坨肉,一会儿就好了。那个时候也不知道那叫虎口,就是一个穴位。其实,按压涌泉穴也有这个功效。中暑了,父亲就给我扯鼻梁,或者扯手肘关节里面,一直扯红为止。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与中医的刮痧有关。至于脚趾头踢掉了皮之类的,就在门后墙角找个波斯蒙蒙(某种蜘蛛结成的致密的白色网)蒙上就是。土里也有和这种大概差不多的东西,效果一样好。

到中学读书,为了考上学校,离开农村,少受欺负,就拼命读书。学习到晚上十二点,那是最早的休息时间。因为曾经干过一些通宵。脑力劳动顶不住了,就体育锻炼,让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效果好得很。石锁、石担都是自己制造的。还跟着一个王姓的师兄学习吞月亮,模模糊糊地知道那是练气功。气功练得不咋样,但至少能随时让人静下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泰山崩于前而眼不眨,我达不到那个境界。

后来进入师范校,那些课程学起来比较简单,学校要求也不严格。当然,是相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习来说哈。每年弄个优秀学生干部,就万事大吉。无聊,又没钱跟着别人屁股后面去看录像,就租武侠小说看。特别是古龙的武侠,看得差不多了。那种行文风格,那种语境,深深地感染了我。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浪子无根,浪子无情。

无情似有情。

有情是友情。

友情是铁血男儿胸中的热血,看不见,却能感受到。

卑鄙无耻小人,除外!

看不见的东西,并不是不在。

看得见的东西,也并不是在。

那个时候,除了看武侠小说,还买了一本书《金钟罩铁布衫》,记得是杨连村著的硬气功书。每天早晚,都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穷鬼同学一起练。穴位,至少记得一百个。任督二脉,因为没有钱请师傅指点,打不通。只能外气从上丹田百汇经中丹田膻中再到下丹田,能凸起硬硬的一团。小的擀面杖,除了上头和下头,可以经受柔弱的女同学随意敲打。小周天没有打通。大周天,就更不用说了。后来,工作了,乱七八糟的事忙得一塌糊涂,荒废了。惭愧!

后来上课,突击某个班的语文,有两个崽儿上课竟然看课外书。结果是《黄帝内经》。我没有收缴他们的书,只是告诉他们,有空的时候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当然,我说话算数,真探讨了。那个班语文高考成绩在全校竟然名列前茅,第一名还是第二名,忘了。后来想想,我的这个方法,其实与中医理论有某种相同。

中医讲究给人体扎紧篱笆,让坏蛋不能进来;如果已经进来了,就棍棒斥候,赶出去,并大喝一声,别来惹老子,滚!中医不是杀死坏蛋,而是共存。我的语文课和《黄帝内经》就是共存,效果不错。

东方文化,合作共赢。

西方世界,烧杀抢掠。

其间,也看过一些乱七八糟的书,记得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子。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西医治标,中医固本。中医观整体,西医看枝节(细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人生如梦亦如幻。终究尘归尘,土归土。烟消云亦散。

蝴蝶的生命是脆弱的,就如鲜艳的花。

可是它永远是活在春天里。

它自由。

它飞翔。

它的生命虽短促却芬芳!


秋日风铃刀


硬核疗效?有多硬?就靠那几条含糊其辞的新闻吗?中医自己都不好意思,都是遮遮掩掩的混淆概念含糊其辞的说法,怎么到你这就成硬核疗效了?

真正的硬核是上大样本随机双盲,可我记得现在做双盲的可都是西药。现在实验样本,机会可正合适,是时候该为中医正名了,问题是你看哪种中药上临床了?

全世界的医学组织都在想办法,找有效的药品,中医这么厉害,直接亮出肺炎一号不就得了?有效率90%呢。


诸葛YY


因为父亲爱好中医,也就自然的慢慢了解,现在成年后一直自学,深深地感觉中医真好,古人诚不欺我,感谢我们的老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