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习写作?

15分钟复盘


写作是一项可以学习、可以打磨的技能。

01

我认为在着手写作之前,应当先弄清楚自己想写的方向是什么?是小说?还是评论性文章?还是散文?还是自媒体爆款文?


只有先搞清楚方向,才能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不盲目、不纠结。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方向了,就可以着手学习了。


02 可以报一些写作大咖的课程,引领着你去学。


03读一些写作类的书籍,在这里推荐几本。

第一本:《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这本书从文章的结构、风格、内容等非常基础的方面给我们明确的解析,让写作非常容易手。


第二本:《一年通往作家路》,这本书的十二堂课,分别从日记、散文、评论性文章、诗歌、小说等不同的体裁出发,给了不同的建议和实际的操作方法,非常实用。


第三本:《完全写作指南》,这本书提出了写作的6个步骤——目标、读者、头脑风暴、组织、写初稿、修改,你可以从这6个步骤的任何一步开始你的写作,只要确保6个步骤都全了就可以。


第四本:《文心》,文心这本书是我国教育大家叶圣陶、夏丐尊老先生写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4,原本是写给中学生看得,但是我们成年人看了也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里面蕴含的读书写作的道理、自学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反复斟酌。


第五本书:《写作的禅机》。这本书是美国科幻小说大师雷·布雷德伯里的一本写作创作随笔集,不是一本专门教我们技术的书籍,而是充满了哲思的色彩。告诉我们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中,寻找灵感。


04 立即开始着手写

永远不要等到你准备好的时候再写,因为我们永远没有准备好的时候,立即写,用写作倒逼输入,写作会让我们更快地成长起来。


05 定期复盘 总结经验 持续写作 不要停止。


牧心微笔记


训练写作有这“三条捷径”

(量叔码字)

第一条捷径:选择性学习。不学无术,如何作文?要想练好写作,学习是终身任务,也是终身乐趣。可是,书山无顶,学海无涯,如何学?量叔向来主张读好两本书:第一本是有字之书。选择你所喜爱的、所需要的书籍来读,这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而是实事求是、投己所好、按需求学!比如,你在自媒体平台上创作,缺什么就抓紧补什么,快餐式学习往往收获最明显。第二本是无字之书。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要向实践学、向生活学,向高手学、向身边人学,向年长者学、也向年轻人学,从经验中学、也从教训中学,等等,注意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分析、总结,掌握做人做事的特点规律与科学方法,这些很难从某本书上找到答案,你不仅要心记脑记,还要学会运用自如,别以为这些与写作无关,这是在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因此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

第二条捷径:前瞻性思考。从量叔从事文字工作30余年的经验看,写作功夫并非“写”,而重在“思”,且要作前瞻性思考。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善于思考问题。平时要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不能让脑袋空闲,并且思考问题要做到入神入迷。简单地讲,就是你准备要写什么,那得提前作些思考,要瞻前顾后,左思右想,把所想的问题思深想透,尔后形成自己的思想与思路。二是要精于写作构思。准备动笔之前,要围绕写作主题认真构思,这就象装修房子之前画图纸一样,你要边思考边写提纲,尤其在你文字功底还不是深厚的时候,一定要养成构思写提纲的好习惯,而不能起到哪写到哪,想一句写一句,要提前有个总体构想与写作大纲,哪怕悟空问答的答题也应如此,至少你要提前想好写几层意思。这方面训练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第三条捷径:针对性写作。先从自己最拿手、最喜爱的方面练习写作,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加强写作训练。尤其自媒体作者,这一点最重要。你要针对自己的大领域,每次选择一个小口子,也就是常讲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空就写一篇小短文,先不要过多地考虑体裁,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怎么写就怎么写,形成无拘无束地写作习惯,写好后先不要急于推送,先放一放冷却几天,尔后再回过头来,站在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小作品,这时你会发现不少问题,你得抓紧修改,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这并不丢人!能发现问题、修正问题,说明你在进步了!假若经过两三年这样的训练,保准你写作水平突飞猛进。

写作是门大学问,并非短期之功,需要长期训练,以上三条捷径,仅为方法提示,供条友们和学生家长们参考借鉴。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文中配图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量叔聊写作


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写作离不开生活,只有认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才可能写出好文章。

写作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要心里喜欢做,事情才会做得好。所以写作练习应该先去写那些自己亲身经历的自己喜欢的或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不要去胡编滥造,写一些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都不喜欢自己都觉得无聊的事。

要有一颗善感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勤用眼睛观察生活,这其实是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要有一个会思考的头脑。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其实是引导我们的思维由浅入深,由现象达到本质,思考得越深越广,文章就有深度。思考才会带给你写作的冲动和写作的灵感,才会写出美文。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天成”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思考,“偶得”是灵感的突然迸发。

总之,对于生活中的人和事情,你应该带着发现的眼睛,思考的头脑,善感的心灵,去观察,去感悟,这样你不仅有写不完的东西,而且从观察思考生活开始练习写作,路子对,文章也才会写得好。





金风359


首先,无论是何种写作,日常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文学史料的积累,还是生活阅历的积累,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以我个人举例,初高中时期,我的作文多次获得年级最高分,并且被复印在各班传阅,还德国两次满分作文(虽然高考作文估分后只估算在47到49之间)。大学后,参加了几次学校组织的征文比赛,一次是系里一等奖,一次是全校二等奖。现在就是坚持在各大平台写稿。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自夸,而是想谈一下我的写作学习心得!



首先,像开头说的那样,日常的积累非常重要,我有个小本子,看书的时候看到让我觉得有感觉的句子或段落,就会记下来!有的时候,在路上看电子书,就是记录在手机里,专门有个文档记录摘抄的句子和段落!

这真的需要坚持,养成习惯,成为读书时的一个条件反射的动作!相信我,这些句子和段落绝对对你写作有帮助!



当然了,选择什么样的书也很重要!如果只看些言情小说,那……建议还是让你的摘抄本离你远一些吧,让他干干净净些!虽然,有些言情、仙侠小说中对环境、人物着装的描写是很细致的,甚至在用词上也很有考究,但毕竟是少数,在此只指代无脑小说!(只放一张网上随意找的图)



另外,我平时还会看看豆瓣上的影评和简书上的感悟!有些影评不是单纯对电影的评价,而是从某一个人物、某一段对话展开的感悟!

学习别人写作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模仿拷贝!复制粘贴谁都会,但重要在活学活用!



很多人觉得,一篇文章用了成语,用了诗词就是好文,但单纯的诗词铺垫,远不如读懂一个诗人,读懂他诗词背后的故事后再运用写出的语句吸引人!可以多翻翻传记、历史小故事、野史什么的

我看过两篇和古人对话的文章,同样是写李清照,一篇全是诗词罗列和翻译解释,另一篇将诗词拆分,字里行间都营造出了画面感,似是带人回到那个年代,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但又有旁观者的判断!

我们不能说第一篇没有积累,只是这其中有的就是积累后活读透和活用的重要性!



另外还有一点,是我上学的时候喜欢做的,就是在写文章之前写思维导图(我之前都叫它思想泡泡),因为列提纲太慢了,思维导图既简单明了,涵盖文章中需要的信息,又能帮助文章逻辑清晰!

但是,我现在不太做这件事情了,没有坚持做🤣承认错误!


浓情蜜意西班牙


我喜欢写作,但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学术性的研究。只想谈谈个人写作经历。

我得承认,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喜欢上写作,是受朋友影响。兴许,朋友早已放弃,我却坚持至今。

刚接触写作时,也就20来岁。听作家说,想成为作家,写出好文章,必须多读书。于是,上班也看,下班回家书依然不离手,且都是世界名著。光借书证,有3、4个。然后是拼命写,从早到晚不停地写。写到什么程度?我也不细细描述,只说一点,直写到握笔的右手中指磨出茧子,食指尖洼了下去。所写的草稿比我人髙。

为提高写作水平,参加了多年的函授写作班,积极参加当地文学创作活动,能拜的老师,低三下四,也不放过,前去拜访。

投出去的所谓"作品",一年不见发表一个字,是很正常的事情。为了能见到文字变成铅字,甚至给报社写读者来信,以此获得慰藉。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总算有了起色,开始在报纸杂志发表东西了。从县级,到市级,最后成为省级作家。曾经,我最多时有四五十位文友,到现在全部放弃写作了。有的因为家庭,有的升了官,有的做生意去了,有的安不下心,坐不住。总而言之,都不干了。

有时,我挺佩服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庆幸自己没有退缩。在写作过程中苦中作乐,当把文字组成美妙的句子,用心读时,感觉就是一曲动听的乐章。不喜欢,不爱她,完全享受不到,感受不到。

现在,我已年愈60,家务缠身,带孙女,原本放下写作。不想,受当下自媒体吸引,又把放弃半年的写作捡了起来,一试身手。说到底,对写作难以割舍。

其实,现如今从小学开始,作文课少不了,提笔写篇东西,不费吹灰之力,人人都会,都有这个能力。但是要写出所谓的文学"作品",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可见,有文化,高学历,不一定就能成为作家,或写手。没文化,水平低,不被周围环境所影响,潜下心,数十年如一日,当作毕生追求的事业,持之以恒,顽强努力,功在自然成,何愁写不出好作品,成为当代大作家,也不是不可能。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数不胜数。



林中漫步LI


先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好的文字,然后再回答怎么提高写作能力。

去年9月份,开车走在高速上。突然变天了,一会儿阴云密布,云彩走的很快,而且压的很低怪吓人的。我本身喜欢文字,于是搜肠刮肚在那里想用什么词汇描述那种可怕的情形合适,“乌云压城”、“乌云密布”、“风云突变”,等等,但总觉的少点感觉。

下了高速停车休息时,我翻出手机看微信,一个干建筑的朋友发的一条微信立刻吸引了我,他也是描述刚才的可怕天气的,还配了照片:


他配的文字是:“呀,天掉下来了!”

这句话太传神了,简直醍醐灌顶!寥寥几个字,既把乌云压顶的可怕形象比喻了出来,也把观者的震撼心理传递了出来,比我所有能想到的文字都形象、传神、有感觉。

这件事给我几点启发,也就是我认为的如何写好作品的关键,掌握这几个关键,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首先,要有自己的语言。 好的作品与文字积累无甚大关,文字是表达的形式,有血有肉的是内容。我倒是能找到很多自己学过的成语形容当时的天气,但也正是我所受的教育、经验严重的束缚了我,没想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的文字堆积的越多,给人的看巨额也是成语堆砌,没有新意和震撼力。所以,有自己的个性语言最重要,个性最能让你突出重围。

其次,要言简意赅。 真正的“惜字如金”,切忌长篇大论却不着边际。很多人玩弄文字游戏,故意把简单的话说的曲里拐弯装高深,显得很专业、很神秘。请大家读一下鲁迅、汪曾祺、钱钟书还有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语言,极其简约,但回味无穷。

再者,必须言之有物。 “画龙画虎难画骨”,写文章更要主题突出,切忌空洞冗长,开篇几千字还没写到正题,现在很少人有耐心读这样的文字了,当然,这样的文字一直也不受待见。


最后,文章要有“留白”。 我这里的文章特指文学作品,不是公文。有些人爱事无巨细的把所有细节全部写到,怕读者看不懂,硬生生的剥夺了读者在断块之间发挥想象的权利;还有,文章最好是开放式结尾,引发读者的思考、猜测和推理,让读者最大限度的互动,这样,一篇文学作品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影响,超越作品本身。

就具体方法来说:我信奉并推荐两则:

一是要认真、反复的推敲。推敲不是咬文嚼字,更不能陷入“考据癖”,要比对选用最恰当的词汇,表达最传神的本意

二是要不断的读、写、练,循环不止,不断提升!

三是要经常让自己“头脑风暴”,通过转换环境、心情激发出自己都意外的文字、情节,这都是有可能的、


1号班车,陪伴所有回家的人,敬请关注!


上上88


回答:我从会写字时开始,无论多忙,都写日记。读书也记笔记,不能说持续至今,也差不多。有一次意外发生的事,因为,是我第一次生我自己的气。也有想断决一切笔记的充动。使我毁了决大部分的笔记。仅存万分之一的笔记留下来。内容什么都有,记事,抒情,文学,诗歌,绘画,医学,不过,随然笔记毁了,所记的笔记也没有白废。使我见物有感,见诗生意。


墨干古




首先我说说我自己写作的亲身体会。

我写作的时候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写完文章后在阅读两三遍。最大的失误就是写字的时候没看清错别字,还有就是没有写到重点。反复写同一件事,没有想到怎样突出文章的主要点。还有写作的时候啰啰嗦嗦说了一大篇却不知道讲什么!自己看了都想笑。哈哈我的写作水平就是这个标准,写出来,准让人笑话,还是不写吧!放弃吧!

自己然后又在想这么小的事情都轻易放弃,以后做大事不是注定要失败。自己就一步一步坚持下来。从开始没有人去阅读自己的文章,到最后得到别人的肯定。我白天花了十几个钟,晚上我还在继续写作,写到十一二点才睡觉。我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在原创在写文章。有试过被人取笑,但是我不在意。我继续往前走。


其次书看多了就记在脑子里。文章写多了自然就小菜一碟。《今天蛋炒饭,明天咸鱼茄瓜煲》《后天酿豆腐,大后天萝卜焖鱼)不知不觉自己的厨艺进步了。写作也有所提高了。写作不是水平低,只是放不开。老是想我这样写会不会被人置疑。这样写又有很多人否定自己。支持的人很少。写出来又没人看。我写出来的作品自己欣赏也不错,只为自己够好的理由吧!

人各有志,志不同,致不相合,志相同才有志同道合的人。每个人的评点,论点都不一样。

一百分的作文并未取得大家的重视。八十分的作文却粉丝很多。或许文章太过强调了每个人物。没有打和平为主的结局。最终只是独角戏。自己的论点并非正确。可以虚心的向每一位小编请教指点纠正。要不然自己永远都在那个点,爬不上去,又不肯下来。学会先低调,再一步步往上走。一定会让自己的作品一步一步升华,一步一步吸收精华。


安琪养好花


提高写作能力,多练习,多阅读,还有就是方法要得当。

我分享一下我关于写作方面的几个小方法。

一是多阅读。我从小喜欢读书,那时,家在农村,父亲在公社上班。那时的公社,就是现在的乡镇,父亲每月拿几十块钱的工资,每次父亲和母亲上街,要问我要什么,我就喜欢小人书。

上学了,从四年级开始读《杨家将》,那时琼瑶小说盛行。如果我说,我从没看过琼瑶的言情小说,大家会不会不信?

读书,写日记,就是这样,初中,高中开始读三毛。三毛对我是影响最大的。也让我喜欢上了文字。阅读,积累了大量的词汇量。对于提高写作能力,词汇量的积累是关键。

二是多练习。只读不练,提高很慢,要做到边阅读边练习。

其实,头条号自媒体平台,就是个好平台,可以通过每天的文章,还有悟空答题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我很早的时候,写文字,很难憋出一句话来,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在网易开通了博客。每天都会写,诗歌,散文,鸡汤文,每天到一两千字。

后来,在江山文学网开始学习写小说,如今,要不是怕动脑筋,一篇万字短篇小说,不用大纲,边写边想,也就两天完成。

三是悟性。写作是要有一点天赋的。主要是悟性。我大学毕业后去了乡镇工作,领导让我写通讯稿,那才叫难,没有经验,单位通讯稿不能写你侬我侬的感情。

当时有一位权威的人士。教给我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抄报纸。看见好的通讯稿,就在信纸上抄。

这个方法是管用的。俗语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结果,抄了半年,写作水平神奇般地上去了,不再言之无物了。

所以,提高写作能力,没有捷径,只有多读多练,还要有悟性。

要琢磨书中的句子,还要多想,多思考,看见有趣的文章要想,如果自己写,会是什么样子。

举一反三,只要自己努力了,写作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竹坞听语


逆水行舟读书会

文化领域创作者

我新搬来住的公寓,位于6楼老公房的顶楼,只有40平米,但好在南面楼房之间的间隔特别大,光照条件和视野特别好。在公寓对面还有一个很大的活动绿地,白天只要天晴,就会有许多宝妈宝爸们带着小朋友在那里玩。

这个小区虽然没有什么管理,但是很自由,离我家又近,作为租房的地方还是很不错的。

这里房子小,没有写字桌,我只能在窗边柜旁站着写,再加上女儿出生才几个月,需要做的事情、学的东西比较多,我写读书笔记的频率大大降低,因此,好几个平台把我降级了。 等到我家里装修好了,我有了独立书房,孩子长大一些了,我应该会写得勤快一点。

显示所有大图

这本娜妲莉的《狂野写作》是我去年哄宝宝时读给她听的,发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在2017年12月29日读完,然后在第三天一气呵成地把读后感草稿写完。

时间过去三个多月,今早凌晨一点,我因为昨天和设计师谈事喝了杯咖啡,晚上睡不着觉,想起来还有这篇文章躺在电脑里,就把它翻出来修改一下,用狂野写作来治疗我的失眠。

所谓狂野写作,总体来看就是要自由地流露心灵。要不假思索、不停笔地写,不让内心的理性、逻辑去筛选判断,想到什么写什么,把自己内心隐秘的想法都写出来。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把自己的荒野心灵展露出来。

荒野心灵大致的含义是说内心里所有自然本真存在的事物。打一个比喻,自然风景很杂乱,但却比规矩的人工园林更震撼人心、更丰富、更充满力量,这就是荒野心灵的价值。所以,为了展现荒野心灵,我们要做的是忘记规则,相信自己,然后勇敢地写。不事雕琢,不加评判,不设限制,把自己的荒野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

写作练习

要掌握从荒野心灵中提取写作能量的能力,就要多做这样的写作练习,作者详细介绍了写作练习的7个法则。

一、手不能停;

二、失控;

三、具体叙述;

四、不要想;

五、别担心发音、文法或拼字是否正确;

六、你有写出全国最烂文章的自由;

七、直击要害。

这样的写作练习是一种不间断的、持续的书写。写出我们的第一反应,写出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写出冰山下的东西,写出热情、活力和动力。

什么都可以写,即使是黑暗的、隐私的东西也写出来。作者就在这本书里曝光了自己是同性恋,还有吸过大麻的隐私。

写作和运动一样

每天都要写,就像热爱打网球一样需要经常去打。写作和网球、羽毛球、跑步一样是一项运动。

比如跑步是没有捷径的,就是迈开腿去跑,狂野写作和跑步一样就是要去写,拿起笔来写。不要犹豫,不要害怕,不要把写作想象得好像要准备多少东西似的。我们都有书写的欲望,写作就是一种抒发自己感情、表达内心、释放精力的运动。

写作源泉

写作不是闭门造车,写作来源于生活经验,所以要出去经历、出去经验、出去观察。甚至懒散也是写作的源泉,因为它可以帮助恢复写作的素材和动力。懒散到一定的时间后,你就又有动力和欲望去写作了。

作者说写作不是一定要呆在书房里写的,在外面也可以写。娜妲莉的《心灵写作》和《狂野写作》都推荐纸笔写作。纸笔携带方便,也不会打扰写作思路。我们只要拿出纸笔,可以在上班的时候、等公车的时候,可以在任何地点马上就写。如果可以,带上一支好用的钢笔,比如lamy钢笔来写,更会让书写的时光成为一种快乐的时光。在写之前不事先确定要写的主题,就是纯粹去享受书写本身的快乐,当然用普通的笔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我们抬头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群,就可以从眼前的事物开始写起,写着写着,就能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了。

对写的东西,要尽量写出细节来。不要只是写车子,不要这种笼统的、抽象的描述,而要写出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的车子。所以我从刚才在阳台上飞过的一只灰白色的鸽子写起,我就不能只是笼统地说飞过一只鸟,而要写那只灰白色羽毛的鸽子碰触了一下窗外的花盆筐,稍作停留后飞走了,像是来来看我这个新搬来的陌生人。

不要去计较写得好不好看,有不有趣,不去做评判家。写出来越详细、越具体、越真实越好,对自己越诚实,我们会收获越多的灵感和快乐。

《狂野写作》和《心灵写作》

《狂野写作》算是娜妲莉上一本书《心灵写作》的思想延续和扩展。

说是延续,是因为娜妲莉在书中开篇说,《心灵写作》这本书出版以后,她觉得自己的写作工作坊没必要开了,但是后来发现还是需要开,因为她意识到人们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改变。一种信念的改变,需要反复地讲,反复地教,反复地学。这也是这本《狂野写作》出版的一个理由。

我知道她还有一本书叫《疗愈写作》,我估计她的那本书也会一脉相承。在这里,请扩展阅读我关于《心灵写作》的读后感《读书|念一句心灵写作,瞬间打通你的任督二脉》。

说是扩展,是因为作者提出了“荒野心灵”的概念,和“从眼前的事物开始写”这条通向荒野心灵的方法路径。不必关心这个开始写的第一句话是不是偏离了你要写的主题,只要你动笔开始写,从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开始写,写着写着,你的笔就会自动把你带到你的荒野心灵。到时候你就能不停地写下去,越写越流畅,越来越进入佳境,这个过程中,你也不要去管错别字什么的差错了。

-END-

By逆水行舟读书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