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外籍人士同心戰“疫”故事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在株外籍人士踴躍參戰,上演了一個個感人的“外援”戰“疫”故事。

“90後”外籍志願者一線抗疫

“小夥子很帥,漢語說得也很好,感謝你的幫忙。”連日來,在株洲市蘆淞區慶雲街道建寧新村,一名特殊志願者引起人們的關注。他就是26歲的白俄羅斯小夥Tony。

Tony來株洲工作兩年,是蘆淞市場群一名服裝模特。疫情發生後,社區工作人員每天上門為他量體溫,噓寒問暖。他深受感動:“株洲人很友好,我也想為這座城市做點貢獻。”

在熱心人士閔昆鵬的幫助下,Tony如願成為一名志願者。每天一早,他準時來到指定小區,穿上紅色馬甲,手持傳單、擴音器,與其他志願者一起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Tony雖然來中國時間不長,但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很快就和小區的居民熟絡起來,大家對這位高鼻深眼睛的外國小夥印象很好。

“只要大家團結一心,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Tony說,志願者工作雖然辛苦,但他收穫了快樂。

2萬個口罩馳援中國

最近,因為緊急採購了2萬個口罩,希爾成為中車株洲所“明星員工”。

希爾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曾在北京、上海、武漢等中國多個城市工作生活。2016年,他來到中車株洲所,成為時代新材海外事業部懸掛產品線市場經理,主要負責中東和非洲市場新客戶的開拓。

獲悉疫情發生後口罩急缺,身在阿聯酋的希爾坐不住了。他和朋友跑遍阿聯酋尋找貨源,終於買到2萬個口罩。希爾說,他在中國有很多朋友,平時大家很照顧他,他為自己未能寄回更多的口罩感到遺憾。

“我在迪拜為中國加油,祝福親愛的中國!”希爾特意錄了一段視頻傳給他的中國朋友,希望疫情儘快過去,自己能早日回中國上班,遊覽中國的壯麗河山。

“巴鐵”男友患難見真情

“沒有他,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2月18日,提到男友邁克,在酒店隔離的周革蘭言語哽咽。

周革蘭是株洲市中心醫院感染內科護士,男友邁克是巴基斯坦人,在湖南工業大學任外教。1年多前,兩人相戀。

為了過個團圓年,周革蘭的母親年前從老家婁底來到株洲。疫情突發,周革蘭從1月21日後便堅守崗位,直到2月15日才輪休,按要求到酒店隔離。

母親患有心臟病,周革蘭十分擔心。邁克毫不猶豫地說:“你放心,我完全可以照顧好老人。”邁克曾就讀於中南大學醫學院,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悉心照顧老人。“語言不通,他就打手勢。他經常下廚,為老人改善口味。”

聽說口罩緊缺,邁克買來口罩到醫院送給周革蘭,這讓她十分感動。

2月2日是邁克的生日,周革蘭從網上訂了一個蛋糕給邁克。收到蛋糕那一刻,邁克開心得像一個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