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大單,讓汙染土壤“變身”

國內率先應用熱解析技術開展含油汙泥處理的單位,成功簽訂含油汙泥處理

3000萬元大單……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二院283廠積極拓展環保領域,走出一條“航天技術打底、航天管理助力、航天文化護航”的特色發展之路。

3000万大单,让污染土壤“变身”

“創一流”必須協同發展

經過36年發展,283廠經歷了“求生存、打基礎、謀發展”的歷史階段,正朝著“創一流”邁出堅實步伐。“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公司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比較突出,企業經營風險較大。”該廠董事長耿樹慶說道。

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防務裝備供應商的發展願景,283廠提出要研製開發使人們生活更安全、更健康的產品。“探索前沿技術,進軍環保領域,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也是一種情懷。”耿樹慶說。

3000万大单,让污染土壤“变身”

為此,283廠成立特種環保技術與裝備發展事業部。經過各級領導多次研討,結合自身優勢和現有技術積累,該廠決定進行含油汙泥處理技術領域的研究和拓展。

航天技術築夢碧水藍天

含油汙泥的處理一直是國內外的重大難題。“經設備處理後,含油率可達到萬分之四,能完全實現無害化甚至是資源可循環利用。”項目負責人陳忠偉說,油料含油率的國家標準是4.5‰。“這是國內率先應用熱解析技術實現含油汙泥無害化處理的單位,未來可期。”客戶看到產品後這樣說。

3000万大单,让污染土壤“变身”

對於283廠來說,創業維艱,一切都是從零開始。項目團隊對國內外含油汙泥處理技術和市場進行全面調研,開展分析論證。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團隊變成“空中飛人”,隨時準備奔赴全國各地,“只要是有處理和需要處理含油汙泥的地方,都要去跑一跑。”安全技術總監陳濤說道。

在團隊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捷報頻傳。2018年年底,含油汙泥處理團隊成功研製含油汙泥熱解析處理裝置,成功落地新疆克拉瑪依701油庫,簽訂了第一個3000萬元大單,實現“設備+運營服務”模式;前不久,第一斗物料投入生產,新疆克拉瑪依含油汙泥處理站正式投產運行。

戈壁灘上飄起“航天旗”

在新疆克拉瑪依湛藍天空下,巨型藍色處理設備轟隆隆運轉著。這裡就是283廠特種環保事業部含油汙泥處理站的工作現場。

處理站建設時雖然正逢夏季,但天氣變幻無常,“早穿棉襖午穿紗,風雨無阻攻難關”正是大家的真實寫照。

“航天人走到哪裡,航天精神就要帶到哪裡。”陳忠偉說。處理站堅持制度先行,築牢項目發展根基。制度規範涵蓋了科研生產、安全管理、技能提升、員工培訓、後勤保障的方方面面。

3000万大单,让污染土壤“变身”

為了保障產品質量,處理站引入航天質量管理的歸零思路,從源頭查找問題,提升系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家處理站與眾不同,航天情懷濃厚,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文化優勢、客戶優勢和市場前景。”供方合作伙伴評價。

經歷了兩個多月的生產運行,目前含油汙泥處理站已經初具規模,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中。

經過第一單的探索,含油汙泥處理團隊視野更加寬廣。對於他們來說,新疆處理站只是起點,輻射全國才是目的,“就像連鎖店一樣,開遍全國。”陳忠偉的眼神熠熠生輝。

圖/張一

監製/許斌

3000万大单,让污染土壤“变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