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在農村承包土地有前途嗎?

生活還需努力


現在的新農民還是新潮流,而且農產品也很受歡迎,主要你要搞清楚承包的土質,跟地理環境適合種植什麼


甜野湘鄉


未來20年,30年,在農村承包流轉土地,進行農業創業,是有前途的。

未來,中國將逐步把資源傾斜投入到農村市場,必將引起社會的大轉變。

你提到的20年,基本就是這個基調。

目前來說,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但是這個增速方面,除了部分一線大城市外,很多三四五六七八線的小城鎮,都發展乏力,很多這些地方的人們,都想著返鄉創業,過上鄉居田園生活。

現在國家對於土地流轉的政策,已經非常明朗,新《農村土地承包法》和新《土地管理法》的頒發,都從承包期、三權分置等方面給農民和流轉土地投資者一個強有力的定心丸。

另外,農業創業項目繁多,而且,社會上對到農村消費的市場很旺盛,是剛需,自然無論是資金投入和市場需求,都得到保障。

不過,到農村創業還需客觀判別自身的優勢和資本,不要操之過急或超越能力之外勉強來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和大家有一定幫助。


玩地


前提:合法承包手續齊全的土地。承包土地大有可為。

糧食補貼包括水稻補貼、小麥補貼、玉米補貼、大豆補貼等四類,有的地區可能還有花生補貼,以及其它補貼等。

1.水稻補貼大部分地區已經提升到250元/畝。

2.小麥補貼需要諮詢當地,因為不是每個地區都有。

3.大豆補貼以黑龍江的補貼為基準,2018年補貼標準為320元/畝。

4.玉米補貼以黑龍江的補貼為基準,2018年補貼標準為25元/畝。

當然,具體補貼標準,不同地區都會有所差異,要以當地為準。

從國家糧食改革的方向看,補貼政策有一些變化:

■ 農業補貼資金將繼續提高。有專家預計,2019年的補貼資金總額度將比2018年提升8%~15%左右;

■ 糧補將更加側重於綜合性補貼;

■ 糧食補貼下發也將更加註重精準性。


五味書香


隨著國家對農業發展的重視,農村土地價值不斷提升。但對於返鄉創業選擇農業的朋友來說,選擇到農村進行土地承包其入門門檻高。一般如果做的規模小,農村村集體是不會願意承包給外人的,而政府部門不會針對小打小鬧而提供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如湖南益陽某地,主要的農村承包類項目就是溪塘養魚和山上種竹筍,這兩個都只承包給村裡人來做。如果你要得到政府部門和村集體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傾斜,首先需要有大的投入和足夠的規模,當然對於返鄉創業的外人來說,要打通這些渠道需要辦理很多的手續和關係網建立。因而這也是很多大學生、農民工、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選擇在自己家經營的一大重要原因。

其次。國家對農業發展(尤其是土地)的政策走向是不可控的。政府近年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很大,一些小規模的承包戶也靠著政府的一些定向補助鼓了腰包。但是隨著農村開發力度不斷加大,不排除未來農村市場更多的引入市場化的運營機制,到時政府是否繼續對農業進行如此大投入的補貼就不得而知了。

承包其實是資源的集中,集中意味著規模效應的形成。獨家種的一畝三分地怎麼可能引入先進的灌溉和收割等系統,非現代化的農業註定農民收益少,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湧現那麼多農民工,其中一部分農民工留在了城市,就是所謂的城市化了。那麼,原屬於這些農民工的土地要麼被承包給本地剩餘的農民,要麼被承包給其它投資人。可以說,農民土地承包是和城鎮化這兩個趨勢是一起前進的。單純依靠農業補貼是不可能保證農民受益的,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高,農民數量少,農業現代化程度高,而農民也常常是最富有的人群之一。

再說說目前集體土地流轉的一些數字。農民的土地被稱為集體土地。集體土地是不具有產權證的,在被劃撥為建設用地之前,其流轉形式只能是出租,也就是承包。目前,農村集體土地已經在部分網站上掛牌交易,不少地區更出臺了土地交易辦法,可見,在未來土地流轉和確權將成為一種趨勢,土地上市交易也將成為可能。

綜上,回鄉承包土地進行農業生產,一方面需要了解國家的政策;另方面需要了解當地的經營情況,同時掌握一定的技術和資金;最後,承包土地進行農業生產一定不要盲目,應全面進行分析,並正確預估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


小磊的日常


農村承包土地肯定有前途,現在農村土地都是老年人在種,年輊人很少,年輊都出去打工了。農村種地面臨老齡化。再過十年,那些老農根本就幹不動了,會有很多土地沒人種。如果年輊人不來接力,只能承包給有能力的人。未來二十年土地可能會被有眼光人承包,最好五十畝以上。令外農村老齡化,養老機構是缺口。


用戶1445908118033媛


未來20年農村承包土地前景分析 現在的種植業逐步向專業化 ,規模化方向發展,同時也衍生一大批農業項目創業者,但隨著城鎮化的擴大也佔用了部分耕地,土地的租用金也在逐年上漲,那麼未來農村土地承包前景怎麼樣呢? 首先,選擇合適長遠的種植項目以保證種植週期,從業者必須抱有長遠發展的心態從事該行業,因為種植業是一個長期穩定的發展項目。 其次,現在的農村土地承包一般為3-5年為一週期,這就要求從業者能合理規劃投入,以達到長遠發展的目標。 最後,考慮到土地承包期限的變化應合理規範化種植,避免後期種植成本會增加影響發展。 綜上,只要有合理規劃,制定長遠的發展目標,未來農村土地承包也將會有不錯的發展趁勢。











誠欣信怡


承包土地,絕對是未來的大局。而且國家一直鼓勵土地承包。畢竟這樣可以更加集約的進行農業大機器生產,節約生產成本,降低農業用工,提高糧食品質等等。

不過,眼下很多地方,關於土地承包的相關政策並不能很好的落實到位。也即是很多權益得不到保障,不管出轉土地的一般農戶還是土地的承包方,都得不到相應的法律保障。

如果真有這個想法,最好先調查一下當地農戶態度,尤其問一下鎮裡縣裡相關負責人,也就是領導人的態度。不做無準備的投資。希望對你有用



大號海苔


我來回答一下未來20年在農村承包土地有前途嗎?分享一下我個人看法和經歷。

在當下和未來20年承包農村土地有前途。現在我國的工業發展很發達了,然而國家發展的勢頭準向了農村。農村的發展資源最主的是農田和山林,最近農村相繼的出現了什麼農業種植合作社、農村家庭農場和一些合作農莊。這些都得到了國家有補貼性扶持,

在一個就是工業的科技化,大量使用了機器人代替工人,對於人員的過剩,必須要發展農村,中國將實現工業農業雙發展,成為世界大強國,實現中國夢!!!

所以在勢頭當前農業發展是必然的,在農村未來20年承包土地是非常的有前途。






一個農村大叔


其實這個問題很複雜,怎麼說呢,這裡我就直說了:如果種植麥子、玉米的話是沒什麼前途,因為種植或養殖的農產品都是要以市場為導向的,不管投資的規模大或者小規模都要考慮市場需求和買難的問題,當然還有很多農業生產、加工、銷售、鄉村遊、企業(農民經濟組織)運作等的方式經營發展還是有前途的。

那麼怎麼做好呢?

“磨刀不誤砍柴”,想把農業做好首先要解決發展方向和規劃、銷售渠道和銷售方法、技術應用和技術人才,然後就是資金投入計劃了,不管種植或養殖持續時間都會很長,要有一個合理的資金投入計劃,做好這些就可以開始在農村發展農業了。

最後,就是多瞭解國家政策,進行農業企業化管理運作,不怕髒不怕累,只要有情懷,前途是光明的!


xxh等待


這個根據自己的能力來說。如果你有30萬。或車自己有一些農用機械。比如脫拉機。還有農用旋耕莉。播種機。還有采棉機。這些農用機械。那以後在農村包地,肯定比外出打工好。因為。你大面積種土地。可以說好管理。種一些疏菜。大棚。現在農民種西瓜一畝可以說毛利潤1萬元。一個大棚弄好可以掙二三萬。如果在農業。發展好比在外地打工強的多。現在國家也提倡農民包地種。而且政府有地的一些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