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工程,不管大小,為什麼總讓承包方墊資,國外是不是也是這樣?這樣好嗎?

無名勝有名1234567890


題主問出當今社會之現狀,但工程總承包墊資漸成行業規則的時候,就需要理清各中原因了。

1、房建墊資

大家都知道:10-20年前,涉足房地產開發都賺得盆滿缽滿,當時買地,很多地方還沒有掛拍,有人脈有資源的就可以開發地產了,拿到國土證規劃證就可以向銀行貸款了,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而工程開工了,房地產公司開始預售。。。說真的很多有點關係的根本就是空手套白狼,銀行貸款買地,拿國土證規劃證再貸款,開工後預售。。。真正的四兩撥千斤的玩法!房地產行業造就了n個創富神話?

再看國內的房建總承包公司,可能是國內最多的工程公司了,僧多粥少使得總包公司低價搶工程,墊資搶工程,當然墊資可能就是合同談判的前提條件。。。這一現實促成了整個中國建築行業墊資成風。

2、市政工程、路橋工程等

這類工程業主一般都是國有企業,且總承包公司多數也是國有,中國所有的工程公司可能最不怕的就是國有企業這類業主。

大家都知道:任何工程,沒有100%資金到位開工的,且業主是國家企業,墊資施工你怕嗎?答案是99%的人不會怕!還有原因如①提到的多個原因,這也是墊資成風的大背景。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總承包只有八大員來管理項目,沒有自己的設備、一線作業人員。對物資供應商、勞務分包商的資金支付都隨著大合同走(業主與總包所簽訂合同),換句話說:總承包單位自己是不會墊付一分錢的。且現在的物資供應合同、勞務分包合同全部是格式合同,條條框框對總包方有利,相對而言物資供應商勞務分包商處於弱勢群體。

另外:總包可能按節點支付了款項,但分包老闆挪做他用,讓底層的施工班組再次墊資。。。這也是常有的事情。


路橋逐夢


現在做工程,不管大小,為什麼總讓承包方墊資,國外是不是也是這樣?這樣好嗎?

墊支這個行當,真的不是一個好行當。許多的債連環套,也與工程墊支有著密切關係,許多糾紛,也與墊支有密切關係,許多案件,更是與墊支有密切關係。

墊支,嚴格地講,是從政府工程開始的。也就是說,政府在建設某項工程時,由於沒有資金,或資金嚴重不足,就讓施工單位墊支。而施工單位為了拿到工程,也就只能墊支。最初是10%、20%。慢慢地,隨著政府手中的錢越來越緊張,建設的工程則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而“有資質”施工的單位地越來越多,施工單位的墊支比例也就越來越高了。而且,政府為了防止一家施工單位建設墊支能力不強,出現了故意將工程分成若干個分項目來招標的方式,繼而,墊支的比重也就越來越大。眼下,墊支比重超過一半的到處都是,有的甚至比這還要高。

眼看著政府工程採用墊支方式了,其他市場主體也開始仿效,也紛紛採用墊支方式,最終,墊支的範圍就越來越廣,墊支的規模越來越大,墊支的資金風險也就全部轉嫁到了施工單位身上。

很顯然,墊支的問題和風險是相當大的。墊支帶來的,一隻是施工單位的負擔加重,會讓施工單位在無效益的情況下,偷工減料,導致豆腐渣工程頻現,還會帶來嚴重的腐敗問題。尤其值得關注的,就是墊支給施工隊及其施工人員帶來的傷害是非法嚴重的。特別是施工人員,說到底,就是廣大農民工兄弟,他們乾的最苦的活,吃的最多的累,到頭來,卻拿不到工資。而所以拿不到工資,是因為包工頭拿不到工程款。而建設單位所以不支付工程款,是因為他們原本做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事,根本沒有能力建設這些工程,或建設這麼大規模的工程。最終,也就只能是讓施工單位墊支,而自己承諾的工程款,又因為資金緊張無法到位。

顯然,這是一種很不地道,也不規範的現象,需要全面整治。國外也有這樣的現象,但很少出現到期不給的問題。因此,由此引發的矛盾和不穩定因素也比較少。


譚浩俊


這就是“抑實向虛”的具體表現。

不光是工程是這樣,整個經濟運營都在這樣運行。地方工程、房地產都要求包工隊墊資,大品牌或許大廠商同樣也玩這種遊戲,要求供貨商月結、60天月結、90天月結。於是整個經濟遊戲中,把所有的基層單位(工程隊、製造廠)等裹挾進去,而上層的基本上就是兩頭吃。地產商們第一頭吃定了購房者一次性跟銀行把錢借出來給他們用,另一頭卻吃定了包工隊讓他們出錢出力出人,他們在中間拿著大把的鈔票再次購買地皮放大規模。風險甩給了其他兩方。

核心能力。

歸根到底還是商業的核心能力吃通的問題。地方發包墊資項目有公信力背書,開發商發包墊資項目有銀行背書,而品牌商與大廠商有積累的名氣背書。當這些東西成為了談判的殺手鐧,那麼承接項目的一方就無以抗衡:要麼接受,要麼等死。

缺的是這個。

而第三方墊資愈演愈烈,風險越來越高的時候,單單靠“市場經濟看不見的手”去調整,社會成本太高,效率太低。應該有具有公信力而且有一定的兌付能力的部門在需求方申請的前提下去證明或擔保,減少和消滅因為未知分險(或許惡意套路)給各方造成的傷害。自由經濟不敢說不好,但是極端的自由經濟一定是不好的,因為過猶不及。


老龔說勢


中國現在所有的行業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只要你佔的主動權,你不幹,有的是人幹,人多活少,不牛逼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