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想見你,在“愛”的前提下,時間、距離都不是問題。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在疫情的籠罩下,每天心情跌宕起伏,一邊是雷神山院長稱疫情拐點已經來到,一邊是全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逾7萬人,很多人只想“疫情宅”的生活早點結束。


而有些人卻覺得每天宅在家的生活格外美好,可以肆無忌憚的刷電影、追劇!


實不相瞞,昨晚正式收官的《想見你》實在太上頭了!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所有的離別

都是我在練習失去你


《想見你》在豆瓣上有25萬人評價,並得到了9.2的罕見高分。


作為一部臺灣偶像劇,主角還並非頂級流量的情況下,這不合理。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尤其當你打開第一集,看了半個小時還沒有發現它有何特別的時候,你甚至會開始懷疑如今的觀眾到底怎麼了。


可是,等一等。


你所有的質疑都會從第一集末尾那個神奇的反轉開始消失。


接下來,《想見你》逐漸為你展開了它的超強實力。


準確地說,你已不能用偶像劇來定義它,因為它結合了青春、愛情、懸疑、穿越等多種元素。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儘管全劇只有26集(臺版是13集),但想要說清楚這部都市奇幻懸疑愛情劇,委實不太容易。


考慮到有些人看完劇都沒理清邏輯,我們就先來看一下主要人物和人物關係。


2019年,27歲的產品經理黃雨萱和已故的設計師王詮勝,是雙箭頭的戀人關係。即使王詮勝已經去世兩年,黃雨萱依舊深愛著王詮勝,這是故事得以進行下去的前提。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1998年,17歲的高中生陳韻如(與黃雨萱長相一樣)、李子維(與王詮勝長相一樣)與他們共同的朋友莫俊傑,三人之間全部是單箭頭,莫喜歡陳,陳喜歡李。你可以理解為是“他愛她,她卻愛著他”的狗血三角戀。


再來釐清一下時間線——


2017年,25歲的黃雨萱失去她25歲的戀人“王詮勝”;


2019年,27歲的黃雨萱因為思念“王詮勝”,穿越到1998年17歲的陳韻如身上,並被陳韻如喜歡的17歲的李子維喜歡上了;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1999年,18歲的陳韻如遭遇攻擊,不幸去世;


2003年,22歲的李子維從加拿大回來,意外遭遇車禍,穿越到2010年溺水自殺的18歲少年王詮勝身上,並以“王詮勝”的身份繼續生活,考上黃雨萱的大學,籌劃著與黃雨萱的相遇;


2011年,19歲的“王詮勝”與黃雨萱相戀,直到2017年一場飛機失事,將二人分離。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到這裡,看似完成了一個循環。但別忘了,“王詮勝”遭遇空難去世後,附身在他軀殼內的李子維去哪了?


答案是,李子維重新回到2003年車禍後的本體身上,直到2019年才與黃雨萱相認。這時,李子維已經38歲。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也就是說,在2011年到2017年這七年時間裡,同一時空下既有一個原裝李子維在艱難復健,也有一個寄身在王詮勝身體裡的李子維在與黃雨萱相愛。


而真正的王詮勝,在經歷了校園暴力選擇跳海輕生後,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段故事中,從始至終就只有李子維。


黃雨萱想見“王詮勝”,李子維想見黃雨萱,存在於不同時空的兩人,因為互相思念形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即使《想見你》加入了諸多元素,但並沒有試圖超脫對愛情本質的定義。


因此編劇欣慧說,


我們將“穿越時空”變為一道迷,變成故事裡最浪漫的一件事。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其實,《想見你》最浪漫的不是愛情,而是穿越。


兩個人通過雙向穿越,完成了愛情的循環。


就如劇的主打歌唱得那樣,


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穿越了千個萬個時間線裡,人海里相依。


這也是劇中男女主心中一直秉承的心願和信仰:


想念離我如此之近,才發現你多遙不可及。


但是我仍然想不顧一切的去見你,想堅定的告訴你:


“有些喜歡能夠穿越時間,依然來到你面前。”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記得以前聊臺灣偶像劇的時候,還可以拿出一些內地偶像劇與之類比。


但是,從《想見你》開始,內地偶像劇彷彿已退出群聊。


如今內地的偶像劇還沉迷於各種發糖,女大男小狼狗,霸道總裁這樣的劇本,與《想見你》的差距簡直就像兩個不平行又不相交的宇宙。


如果我不再如初

你是否會愛我如故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宇宙中最黯淡的那顆星,拼命地發光,想要有人發現我渺小的存在,可是最後等待我的,卻只有墜落。隕落的那刻,我知道,世界上沒有人記得我。


這是17歲高中生陳韻如的日記。


你很容易瞭解她的性格:悲觀消極、陰鬱自卑。她走路常常低著頭,幾年高中生活,很多同學都沒有和她講到一句話。


與個性活潑的黃雨萱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很多網友因為與黃雨萱的對比,就開始討厭陳韻如。


甚至因為後來陳韻如的一些舉動,罵了很多難聽的話。


可是,如果因為性格活潑同學(黃雨萱)的對比,我們就應該討厭靦腆的同學(陳韻如)嗎?


其實不然。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在成長變化中,有很多人是大學畢業後走入社會就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因為突然揹負了生活的壓力。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當莫俊傑對陳韻如說,


從現在起,你和李子維就是我的好朋友。


他希望可以改變她,影響她。實在不行,哪怕保護她也好。


因為他們是同類。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陳韻如當然明白莫俊傑是同類,所以她更喜歡李子維。


因為內心黯淡,更希望接近發光的人啊。


她的小心翼翼,她的卑微懦弱,都是那麼明顯的不堪一擊。


所以即使在幾次穿越以後,靈魂回到了自己的身體,她依然無法自信。


甚至需要依靠假裝黃雨萱的靈魂還在,來挽回李子維的心意。


所以她會不斷追問李子維,如果我不是原來的我,你是否會依然愛我?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陳韻如的擔心,和她的年紀一樣有些可愛,又有些讓人心疼。


17歲的陳韻如怎麼可能和27歲的黃雨萱相提並論,正是迷茫的青春期,如何對比世故的成年人。


她們相差的十年,是一個人快速成長,經歷閱歷的積累期。


我想,那些攻擊陳韻如的網友,也許並非討厭陳韻如。也有可能是,通過陳韻如,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我們都曾懦弱過,委屈過,失望過。也曾為了某件事情付出很大的勇氣。


與其說討厭陳韻如,不如說是在逃避曾經的自己。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的生命中沒有出現過李子維與莫俊傑。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

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


《想見你》有一個重要的求婚戒指,上面刻著英文:only if you asked to see me(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


劇情經歷了很多次的穿越,以至於很多觀眾已經搞不清楚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有人分不清楚此刻是陳韻如還是黃雨萱。


可是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李子維和黃雨萱是相愛的一對。


為什麼是他們?


因為他們這些年經歷的這一切。


愛之深刻已經讓他們無法放棄,轉身忘記。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


尤其他們共同經歷過生死考驗之後,感情幾度昇華。


在王詮勝去世兩年後,黃雨萱過著一個普通白領的正常生活。


她每天坐公交車上班,吃飯喜歡自拍,週末喜歡拍天空,喜歡去奶茶店打卡。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可是生活並非波瀾不驚的湖水。


她坐的公交車是最繞路的一個線路,那是她曾經和王詮勝每天都要坐的。


她常常在吃飯的時候對著手機一通自拍,因為以前和王詮勝邊吃邊視頻。


她從不喝奶茶,經常打卡的那家奶茶店,是之前和王詮勝見面的地點。


悲傷像水,從黃雨萱生活的四面八方蔓延開來。


她的生活,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他。


黃雨萱一邊喝酒一邊哭著說: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想起一則新聞,汶川地震後,四川的離婚率與結婚率都呈直線上升。


經歷災難後,四川人更願意反思生命的意義,更重視生活的幸福度,更關注個人的感受。


所以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結束或是開始。


就像這段時間發生的疫情,面對生死,才會發現生命之於自己的意義。


有人擔心害怕以至於心理出現問題;有人因為放長假了玩到無趣為止;有人利用這段時間學習來充實自己.....


以上都沒有錯,這是每個人的選擇。


在生死麵前,很多事情變得渺小。


過往遭遇的不幸和委屈,似乎已不值一提。


《想見你》大結局,這部劇給9.2分我都嫌低


疫情結束後,去見你想見的人。


- END -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音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