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只聽故事音頻,不買繪本可以不?

在給孩子讀繪本這件事情上,很多讀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陪涵涵親子共讀4年多,聽過好幾位大咖的課程,閱讀過不少關於研究繪本的書籍,至此來分享下我的一些經驗。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享有“日本圖畫書之父”之稱的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種子》一書中,曾經說過這樣幾段,非常打動我的話:
有涵養的人,是曾經聆聽豐富語言而且永誌不忘的人。父母若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有涵養的人,就必須通過孩子的“耳朵”,向他們傳輸感情充沛的豐富語言。從而獲得豐富的體驗,能成為未來學習的基礎。

幼兒的語言是以父母的語言為標準而產生的。而從電視、收音機、錄音機等聽到的語言,無法促進孩子的心靈成長,因為這些都是機械的語言。

在心靈互通的情形下所交流的語言,才是真正的人類語言。而圖畫書就是在為孩子製造機會,使他們在成長之路上常常體驗這種語言。

所以,就算你不是播音員,甚至你的聲音不那麼動聽,但對孩子來說,父母的聲音要比任何專業播音員的聲音還要悅耳動聽。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主張,父母自己給孩子講繪本的原因。我們在給孩子講的時候,跟孩子身體的接觸,語言的輸入都能增進親子感情,給孩子最需要的安全依戀,更給孩子帶來讀書很美好的體驗。

美國波士頓大學的朱迪思.史奇德斯,提出兒童早期讀寫行為的四個階段,分別是:拿書行為、讀圖行為、理解行為、語用行為。

經常給孩子讀繪本的家長肯定會發現,孩子的讀圖能力是比我們強的,因為我們大人認識了字,看書時就特別依賴文字,讀圖能力反而退化。

而孩子不識字,但圖畫書卻能讓他們通過看圖就明白大概的意思。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比如前幾天,我跟涵涵玩這套《猜猜看系列》圖書的時候,她猜中的幾率比我要大的多。

孩子在讀圖的時候,還比我們更具有觀察力,他們經常能發現,我們不曾發現的細節。

同時,我們念出的文字,輸入到孩子的耳朵裡,不僅會形成語言能力,孩子還會在大腦中想象文字所營造的畫面,文字與圖畫的對應等聯想學習和想象力的發揮,從而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

因此,還是繪本拿到手裡,寶寶摟在懷裡,這樣讀最好。

那麼怎麼讀呢?之前咱寫過《千萬別把30元的繪本,只讀出5塊錢的價值!》和《沒注意到這點?那你買的繪本就浪費了!》等文章講過一些,但都是大方向,今天我說些細節吧。

01調動多種感官

跟寶寶讀書,可以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兒。在給孩子一起讀繪本的時候,你真的無需正襟危坐,反而可以調動他的多種感官,像全身反應學習法那樣,帶娃一起體驗閱讀的美好。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比如這種躲貓貓的遊戲繪本,我真的特別喜歡。因為幾乎所有的小寶寶都喜歡躲貓貓,涵涵現在5歲多了,還是喜歡躲貓貓的升級版——捉迷藏,每次都能玩的很開心。

關於寶寶為什麼喜歡躲貓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寶寶為什麼喜歡“藏貓貓”?常玩有什麼好處?》這篇文章,直接點標題查看就可以。

看完關於躲貓貓的那篇文章,你就會知道,此類圖書非常符合寶寶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

那我們在跟孩子一起讀的時候,可以變得有趣一點,用稍微拖長一點的聲音說:“猜猜看?翻一翻,會是什麼呢?咦……”、“哇哦,原來是一隻毛茸茸的小綿羊啊。”

在說出來答案的時候,可以拿身邊的毛絨玩具,在寶寶的小胳膊上蹭一蹭,他就會同時體會到“什麼叫做毛茸茸”,這就是聯想式學習法。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一個桔子竟然能變成大馬,一朵萬壽菊竟然變成了一隻大公雞,本來就夠新奇,好玩的了。

這時我們可以趁機問寶寶,“咦,那原來的桔子跑哪裡去了?”,寶寶會發動他敏銳的觀察力,指給你看哦。看吧,觀察力和思維能力又完美訓練了。

同時呢,可以問問寶寶,馬和公雞是怎麼叫的,當然你也可以邊揭開謎底的時候,邊發出它們的叫聲。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好吃的奶油蛋卷出現時,可以給寶寶一人拿一個,啊嗚啊嗚地吃起來,也是一種很歡樂的玩法。

02聲音變化和抑揚頓挫

在讀宮西達也的霸王龍這類的繪本時,不同角色說的話,我們用不同的聲調錶達出來,不僅有助於孩子理解,更能增添閱讀的樂趣。

孩子3歲前,是不太能分清你、我、他等人稱詞頻繁切換的。比如我在給涵涵講《查理和勞拉》的時候,裡面有很多“我說”,涵涵總會問,“誰說的呀?”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可要是我用男聲、女聲區分出來,她很快就明白了。

給咱自己的娃講繪本,真的不用擔心丟人,快樂就好,哪怕你不專業。

03帶著感情融入其中

跟孩子一起講繪本雖然是件很美妙的事情,但咱們總有累的不想講的時候。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當你實在累的時候,可以跟寶寶商量換個方式,今天你來講好不好?

寶寶說,我不會,那你說,能講多少講多少,媽媽到時提醒你。

也可以商量,今天就講一兩本,行不行?

千萬別應付,涵涵爸有時候給涵涵講繪本的時候,就經常講完了,估計自己都不知道講了啥。每當此時,我就會跟涵涵說,“來,下一本媽媽給你講”。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其實,你會發現,講過的繪本,當你讀錯的時候,一個細微的錯誤,孩子都會給你指出來,他們可用心了。你若是不用心,狀態不好,可以商量不講,但應付的話,孩子也會變得應付閱讀,不愛再看,因為他會覺得沒意思。

而當我們真正融入其中時,肯定不會把悲傷的話語,用開心的語調讀出來,也不會把角色要表達興奮的內容,平淡無奇地念出來。這樣,孩子是體會不到語言的魅力,閱讀的樂趣的。

04擬聲詞別跳過

小孩子特別喜歡那些擬聲詞。每次跟涵涵一起讀繪本的時候,我一念擬聲詞她都會樂的哈哈大笑。

給寶寶講繪本,只念書上的文字就可以了嗎?

比如《爺爺的肉丸子湯》裡,“水開了,咕嚕嚕,肉丸子揉成團,‘撲通,撲通’下鍋了。小土豆,削了皮,‘撲通,撲通’下鍋了。小洋蔥,咕嚕嚕,‘撲通,撲通’下鍋了。”

當你把擬聲詞稍微帶點感情讀出來的時候,孩子腦中就會自動浮現出老爺爺煮湯的情景,同時,繪本也被講的惟妙惟肖。

還有《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這本書裡也有很多擬聲詞。作者系(英)邁克爾•羅森。

他是一位詩人、劇作家,同時還是一位播音員和表演工作者。他畢業於牛津的瓦罕大學,曾在BBC電視臺工作了三年。

看他親身表演的視頻,能找到講故事時的靈感呢。

關於怎樣將繪本讀的更有趣,我們暫且分享這麼多。大家也可以留言,分享下自己讀繪本的經驗哦~~

我們一起學習,互相探討,讓娃們讀好書,好好讀書。願我的用心,能讓你省心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