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盛"著稱的王朝,被當時以及後世所有的人們稱為"盛唐"。盛唐的開始是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為起點,李世民在執政期間兢兢業業,對於所有正面的進諫全都接受,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極為傑出的成就,奠定了盛唐的基礎。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隨後的李治、武則天、李隆基則將盛唐逐步推向了最高峰,但是正所謂盛極必衰,李隆基的"開元盛世"遭遇了"安史之亂",盛唐就此走向了衰落,後來皇權逐漸旁落,以至於後人對於此後的唐朝皇帝都不是很熟悉,更很少有人知道那一些皇帝中,也有過一些有作為的皇帝,如唐宣宗李忱。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李忱生下來的時候表現得非常聰慧,但是在逐漸懂事以後,逐漸就變得"痴呆"起來,具體表現就是說話做事總比別人慢半拍,在聽到太監宮女說話的時候,反應的時候也特別長。通常情況下,別人問他一個問題,他得需要思考很長時間才能夠回答,而且回答的還不盡人意。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在這種情況下,李忱的"痴傻"之名漸漸就傳開了,最初還只是在服侍他的宮女太監之間口耳相傳,後來竟是連整個宮廷都知道了,以至於其他的皇子經常拿李忱開玩笑,沒事兒就用各種方法調戲著李忱讓他講話,而李忱不管被怎樣調戲,始終都是一副木訥聽不懂的樣子。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李忱的父親唐憲宗去世以後,其兄長唐穆宗對其他的兄弟都進行了針對性的佈置,唯獨對於李忱卻從未有過打擊報復。等到唐穆宗去世以後,由於其年紀太輕,去世得太過意外,所以在生前並沒有指定過繼承人,而這個時候掌權的主要就是宦官。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宦官頭子馬元贄為了能夠更好地弄權(早在安史之亂以後,宦官就已經開始專權),決定聯合其他宦官以及大臣,冊立一個看上去比較軟弱可欺的皇帝,而早就有著"痴傻"之名的李忱,自然也就進入了他們的視野,還有什麼比冊立一個傻子皇帝更容易弄權的事呢?

於是馬元贄等人就將李忱立為皇帝,然而就在他們認為自己即將開始,類似於曹操那樣的快樂生活時,卻突然發現已經成功登基成為皇帝的李忱其實一點都不傻,他只是整整裝瘋賣傻了36年的時光,從來沒有對任何人,露出過任何的馬腳。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李忱登基以後首先以雷霆手段,將那一些專權的宦官全部剷除,哪怕是馬元贄對他有"擁立之功",那也迅速被架空,不準其與大臣們走得太近;隨後又對大臣進行整頓,那一些諂媚昏庸之徒盡數被革職,讓這些人後悔莫及,幹實事的人則得到提拔,於是朝堂為之一清。

一個瘋了36年的皇帝,成功登基後卻讓大臣後悔莫及

最後就是軍事方面的行動,李忱先後收復了多處失地,令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正是在李忱的統治下,原本已經遭遇多年戰亂之苦,被迫顛沛流離的大唐百姓們,再一次感受到了當初"貞觀之治"般的盛世景象,於是將李忱與李世民並列,稱其為"小太宗"。

無數例子告訴我們,想要獲得更多的地位,就得付出更多的隱忍以及努力。第2導師論文輔導,讓你的努力不會被浪費,只要你對論文有疑惑,都可以在這裡得到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