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时候报各种兴趣班,长大以后有用吗?

大强3237


也许我们现在看到多才多艺的同龄人时可能都会觉得羡慕,他们有的能写会画,有的随便拿起一个乐器就能演奏。我本人和他们的技能有些不同,我可以用文字来描述我所看到的一切。

这并不是一项技能,因为非常非常多的人都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可以理解为这是在自我安慰。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想如果我小时候学得一项技能该多好呢?不用去羡慕身边的其他人。

01邻居家每晚传来的琴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邻居家,他家小孩正在练琴,孩子妈妈在一旁陪练,我看了一眼他们的背影,然后就和邻居大哥闲聊起来。

他家儿子今年十岁,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儿子一直处于散养状态,觉得儿子上学已经很辛苦了,只要儿子喜欢,他都会尽力的去满足。

由着孩子的性子报了一些辅导班、兴趣班,六岁的时候孩子说想画画,于是就报了名,学了没几个月孩子说不想学了,他也没有强迫孩子去学。后来报了轮滑、游泳等好多班但结果也都是不了了之。

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想着孩子喜欢就好,兴趣吗!本来就是用来娱乐的一种。

后来,他孩子说想要学钢琴,他也觉得学钢琴很好,因为他看过郎朗,看过李云迪,看过周杰伦,也看过别人家的孩子弹琴。

于是就给儿子报了钢琴培训班,当时他并没有想,我要逼他去学。

但是当钢琴买回家后,他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最终打破了他之前想法,不逼孩子练琴,于是孩子妈就成了陪练。

大哥说,这钢琴我是买错了。它的存在影响了我们一家原本的和谐,每天都是在练琴与不练琴的斗争中度过。

其实,那些向我们熟知的钢琴家也是一样,都对小时候练琴的经历记忆犹新,但是他们不后悔自己学了这一样技能。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而所有人们眼中的天才。他们用了很多时间练习与学习,取得了这样一项成就后的样子。

他们的努力往往都被人忽视了......

邻居大哥点燃一根烟,其实我也知道这么一个道理,就是任何东西你不学永远不可能会,永远不可能知道它会给你带来多少乐趣。我由于工作关系,是没有时间去学这些了。如果我小时候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没准还真的去弹琴了,也许现在还真就成了什么知名人士了。

这位爸爸,可能是把自己的遗憾让孩子去实现,但是他并没有要求孩子成为钢琴家,他只是想让孩子真正的掌握一项技能,因为音乐是最直观的也是最亲民的,也是最能表达自己各种情绪的。

02发小的选择

发小家的孩子现在5岁,是一个可爱的小公主,有一天我们去一起公园,他看着自己女儿的背影,回忆起了他学画的经历。

小时候他基本上没有周末,因为报了美术班,伴随他的都是静物、景物、人物,他的世界基本上就是一间教室,黑白与色彩缤纷。看到窗外玩耍的孩子,他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枯燥无味。

不过也由于当年对这些的不重视,之后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他也就不在被逼着画画了,反而开始做题、背书、做题、背书。

这样比他学画画更加枯燥,他又开始怀念了他的画笔。

后来他工作了,认识了一个姑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不务正业的拿起了笔画了一张那姑娘的素描,被那姑娘看到了,于是他用了一张画追到了现在老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那个姑娘竟然拉的一手好小提琴,他竟然不知道,当时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后来她告诉他,小时候学过,当时已经考过了十级。在家空闲时间还会练习一下,当时他们还没结婚。

婚后,两个人过起了那种非常文艺的生活,她练琴的时候他画画,整个画夹里都是她。

那天我问她,小时候练琴苦吗?

她白了我一眼,肯定苦,不会拉怎么不痛苦?当会了之后就很开心了。

死党这个时候插了一句,现在我们最浪漫的时光就是,我画画她拉小提琴。羡慕死你们这些没有任何技能的。我觉得也应该让孩子去学一项技能了。

他看了看前面跑的正开心的小人儿,女孩还是学音乐好,最近尤克里里比较火,前段时间看了一个叫《睿卡尤克里里》的课程,形式非常好,我觉得也是时候让孩子去学了。

一个非常好的幼儿音乐启蒙课程,先让孩子产生兴趣,然后再去系统学习。

03如果习得一个技能

小的时候我非常讨厌兴趣班,感觉上剥夺了我玩的自由,但是现在看来。不管任何形式,任何方式,都不是非常轻松就可以学会的。

虽然说,要让孩子们感兴趣,但是并不是一味各种填塞,看到一样报一样。完全淹没在那些所谓知识的海洋中,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去选择。

如果孩子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喜好,那么这个就应该由家长去替孩子们思考了。

最后,所有曾经上过兴趣班或者艺术班的孩子们,都不会后悔自己学了这么一门兴趣,让自己学会了一门别人没有技能。他们会对自己的技能感到自豪,而且这些技能会带给他们意外的收获。

当然,在各种兴趣中音乐是能反应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最亲民的一门艺术。因为它没有门槛的界限,只要努力练习那么它必定会让孩子们终身受益


玩具熊早教


有用!我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下。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美术和钢琴。学美术、画画,那是兴趣爱好。学钢琴,是因为大家都学,所以我也凑热闹学。

上了小学后,我依然坚持这两门兴趣爱好的学习。在少年宫学习美术,线描、国画、素描,我逐步学下来,一直有很浓厚的兴趣,成绩也不错。如果不是因为小学四年级时要面对以后的小升初考试,要把学美术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数学,我想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钢琴我坚持的时间不长,水平大概也就是三级的样子,可以弹奏一些歌曲,自娱自乐。

事实上,美术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消遣方式。这些兴趣爱好,对我来说有什么用?最大的用处就是在我学习之余,能够让我得到放松。

可能有不少人做完功课以后,喜欢打打游戏、追追剧,这些我也喜欢的,但我一般会在看剧的同时画两笔,看到自己的小作品,心情就会特别愉快,觉得没有浪费时间。

弹钢琴可以让自己的思维更活跃,也可以抒发自己的情绪。

现在想想,小时候多上一些兴趣班非常有必要,因为当你升入初中、高中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再有时间去玩这些。而有了小时候打下的基础,就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觉得精神世界更充实一些。


橘子橘子酱


我小时候曾经被扔去学了各种花样的兴趣爱好,但我小时候正儿八经上了且坚持了至少两年以上的培训,也只有国画、书法、网球、游泳、琵琶、长笛。

其中能够学出点稍微显摆下的成绩也只有四样,琵琶小学的时候考到十级,长笛在中学考到九级,书法得过全国性的奖,游泳解锁了所有姿势。在上学期间,说实话乐器还是很有用的,从小到大班里出不了节目,老师最先考虑让会乐器的小朋友顶上去。在当年高考时,凭借乐器可以考重本大学的特长生,省里面也有高考加分(体育特长生也有这个)。大学的时候入了乐团,根据大学的安排要去参加文艺汇演,评奖学金的时候还靠这个加分刚好提了一档。当然,还有亲朋好友来家里,都会被要求来一曲。

但如果考虑在工作中的实用性,对于业余的说实话貌似也许就书法稍微有那么点实用,大家看我的笔记时都会商业夸奖下写的不错(然鹅对绩效评定有用吗?没有!),网球和游泳可能增强了我的身体素质。学了再多的兴趣,我依旧是那个普通人。

但如果再让我回去做选择,我依旧会去选择坚持这些兴趣,它们也许没有改变我的生活轨迹,但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克服了怯场。兴趣班最开始坚持是源于父母的强迫,到后面的坚持,是来源于身边人的赞赏驱使的,慢慢的学会一种泳姿,学会一首难度系数较高的曲子,完成一次演出后,我都会获得成就感。

所以如果我家小朋友有兴趣的话,我也会尽力为他规划。


一颗雷电球


我现在一直都很遗憾的是,为什么父母没有给自己报一个兴趣班,其实我小时候还是很有绘画天赋的。

对于孩子来说,除了学习这件事情外,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投入精力,最后成为自己的诗和远方。

报兴趣班有没有用?有或没有在于你怎么看待兴趣这个事情。

觉得兴趣班没用的家长也许是看到周围有很多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以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都荒废了,比如谁家孩子钢琴都练到多少级了,上了大学以后再没碰过,谁家孩子从小学跳舞,也没跳出个什么名堂来,所以会觉得报兴趣班就是浪费人力物力。

如果我们觉得报个兴趣班就一定要达到什么结果,如此功利的话,可能结果会让我们失望,毕竟不是每个弹钢琴的都会成为朗朗。

个人觉得,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很有用的。

1、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绘画、音乐、舞蹈、书法这类艺术性质的兴趣班,能够让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对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性格、专注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围棋、象棋这类兴趣班,能够帮助孩子形成缜密的思维,学会三思而后行。

2、强身健体,磨炼意志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很大,学习任务也很重,长时间坐着看书学习,没有太多机会锻炼身体,可是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

跆拳道、拳击、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这些运动类的兴趣班都能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并且运动还能改造大脑,越动越聪明,每当感到有压力的时候,就可以运动一下,大汗淋漓一场,排解不良情绪,增加多巴胺。

3、一技之长,谋生手段

如果孩子能把兴趣发展成为一种谋生手段也未尝不可,教别的孩子跳舞、弹琴、绘画,日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也不是不可能的。

有的孩子学习成绩确实提高不上去,但画画非常有天赋,那就可以另辟蹊径,走绘画这条道路。

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把优势发挥到极致也是一种选择。

给孩子报兴趣班也需讲究方法

1、不要扎堆报班,让兴趣变成负担

有的父母给孩子同时报了很多兴趣班,假期安排的满满的,今天学画画,明天学舞蹈,上午围棋课,下午游泳课,孩子玩耍的时间全部被挤占了,比上学还紧迫,那这样就会适得其反,让孩子觉得心累。最后,兴趣变成负担。

扎堆报班很有可能造成孩子啥都会,但每一个都是会一点,不够深入。

兴趣班可以一个个报,同时不超过两个,如果是我给孩子报兴趣班,会报一个运动类的,再报一个艺术类的。

2、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兴趣班都是新鲜的,可能都想尝试一下,但是家长不可能全部都报啊,钱包也承受不住啊。

所以,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先试听一下,体验一下,或者自己在家先和孩子尝试一段时间,看看孩子是否能够持续保持兴趣。

另外,家长也需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优势,因材施教。

3、帮助孩子学会坚持

一旦报了兴趣班,孩子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也会出现打退堂鼓的念头,家长应该引导孩子贵在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上兴趣班的过程也是磨炼孩子意志力的过程,如果要学,就要付出努力认真去学,而不是走马观花。


墨仔妈妈育儿


不可否认,问这个问题的家长,其实内心是有着比较功利的想法的。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各种兴趣班,不是因为它有用而去学,而是因为它有趣而去学,学了以后慢慢会发现,它原来有用。


只要是学习,都是苦差事,需要坚持。


现在上兴趣班,很多家长,其实没有自己明确的想法,而是盲目跟风。


看到别的孩子学奥数,肯定对数学成绩有帮助,嗯,咱们也去学。


看到别的孩子学钢琴,学舞蹈。嗯,学了艺术有气质,咱也去学。


其实,家长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帮孩子选兴趣班。而是,不管学什么,都教会孩子要坚持。


很多家长说,兴趣班嘛,就是探索孩子的兴趣,孩子不喜欢的,就不学了,能喜欢的再坚持。


您要是持这个观点,估计孩子什么都学不好。


因为不论学什么,学到一定阶段都是痛苦的,都需要默默付出坚持和努力。


如果孩子怕苦怕累,打了退堂鼓,父母也不忍心孩子吃苦,不能坚持,那真的会一事无成。


我曾经的一个高中同学,学小提琴的。他的父母逼得真狠,高中学业都那么重了,她父母还逼她每天至少练琴一个小时。逼得最狠的时候,她甚至想逃避到要离家出走。


结果呢?她的苦练没有白费,大学进了专业的音乐学院,毕业后进了专业乐团,业余时间还教教小孩子,岁月静好。现在她说起父母,都是满满的感谢。


《向往的生活》中,Angelababy无比羡慕大华,有小提琴这个特长,还感慨说,为什么她小时候,父母没有逼她一把,害她现在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特长。


这样的人,没有兴趣,没有特长,一辈子想起来都是懊悔。


最会说话的蔡康永,也曾在书中说到坚持和学习的重要。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不坚持,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真正动心的人和事,错过很多机会。


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在每次孩子说“我不会”的时候,鼓励他说“你可以”!


那位36岁失业的加油站女员工,面对失业,哭丧着脸说,“我都36岁了,除了收费,我什么都不会。失业了让我怎么活啊?”


36岁,人生还有无限可能,别因为不愿意学习,不愿意吃苦就让自己这样沉沦下去。


兴趣爱好会成为人生新的契机,永远不要放弃学习


现在有个热词,叫做“斜杠青年”。


那些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其他特长和收入渠道的青年人,就被称为“斜杠青年”。


这些“斜杠”副业,其实很多就来自于小时候的兴趣所学。


有的人擅长摄影,有的人能够画画,还有的喜欢刺绣…这些特长,未来除了怡情,还可以帮助孩子赚钱,成为安身立命的手段。


就算不当做副业,在做工作遇到困难,苦闷难过时,能够有个兴趣爱好,下下棋,弹弹琴,派遣一下,也能够调节心理状态,不至于陷入崩溃。


有多个兴趣爱好的人,大多性格也很好,不会钻牛角尖和走极端。毕竟,他们真的,有更多的选择。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智慧的父母,能够帮助孩子插上未来腾飞的翅膀!


苍月薇


那就要看当初你给孩子报班的目的,是想让孩子学习一门技术,还是想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不少兴趣班,有作文班、英语班、古筝班,还报过游泳班。

我对古筝学习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也是要考级的,虽说是业余的考级。

一开始刚学的时候,对此是很感兴趣的,自己也会自觉的练习,在课上的时候因为会受到老师的夸奖,就越发努力的去练习。

但后来因为考级原因,被强制练习的我觉得很不爽,对此学习的兴趣就慢慢变淡,练琴也就是应付考级,之前的兴趣变成厌恶,自从考过级后,也就是初一之后再也没有碰过琴。

如果你现在问我,有用吗?我会说有用,毕竟我学过,我经历过这个过程,不管结果如何。


师兄说教育


这个问题太大了,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需求是不同的。

对于学龄儿童来说(7岁以前吧),所谓的课外学习班应该是指兴趣班,诸如英语、舞蹈、声乐、钢琴、围棋等等,我觉得这样的兴趣班还是有必要报一下的。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7-12岁),兴趣班可能要面临着取舍的过程,毕竟上小学了,课业压力重了,课余时间少了,能够真正留下来的兴趣班那绝对是真爱了。而且,随着兴趣班学习的深入,兴趣班要求投入的时间和经历也会增多,比如钢琴班,小时候只要一周一次,然后几天一次,到了小学可能除了上课之外,练习时间都要增加两到三倍了。其他兴趣班也是以此类推。

除此之外,所谓的课外班可能也要有一定的考虑,比如上课不讲但是升学需要的奥数班,可能就需要报一下。因为奥数是初高中竞赛、自招的基础,如果孩子对这个有兴趣或者家长觉得可以支持的话,学习一下对之后的发展还是有好处的。

至于上课已经讲过的内容,如果孩子暂时成绩差一点,就没有必要报班。对于小学生来说,家长的陪伴比课外班重要很多,而且小学生还在长身体,很有可能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短期成绩跟不上都不必过于着急,只要学习态度不错,慢慢就会提高。教育需要陪伴和耐心吧。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12-15岁)来说,课外班不是特别必要,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错、老师比较负责的话,能不报就不报。因为小学、初中正是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好时机,如果报课外班尤其是与课上内容相关的课外班,孩子很有可能因为在课外班学过课堂上学过的内容而不认真听课,或者是心里想着反正有课外班补,上课走神之类的。这样,慢慢的,上课效果越来越差,上课效果越差,越需要报名课外班,报名课外班之后,上课效果更差了,最终恶性循环,花了好多的钱,最后得不偿失,所以我们不建议这个阶段的学生报课外班,如果学习暂时跟不上的话,希望家校合作帮他/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阶段还是可以纠正过来的,培养好的习惯之后后面的学习就会轻松很多,是很值得付出的投入。

对于高中初级阶段(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样建议采取上面的建议。

至于高三年级,因为高考在即,如果学生确实觉得有些科目上课跟不上,下课问了老师以后还是听不明白,甚至老师发现是之前基础太差实在是很难利用课余时间补了,而孩子又有很强的想要考高分的愿望的话,那可以考虑报个课外班。如果孩子意愿不强烈的话,其实报班效果也一般,大多是家长自己因为高考焦虑,花钱买安慰罢了。

所以,如果孩子还小的话,与其想着报不报班、报多少班,不如多陪陪孩子,关注下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老师沟通一下,和孩子随时交流,帮助孩子成长比报班重要多了。


阿尔法儿童游乐园


这是着眼点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小时候报的兴趣班,长大了就是要在这个方面看到成就,否则报了这样的兴趣班干吗呢?长大了又不是从事这个项目的,那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我就说自己大儿子的兴趣班吧

小时候报乒乓球班,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并且也参加了几次比赛,还参加过省里的积公赛,成绩不喜人,但是经历丰富。但是更大的收获是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每天锻炼一至二小时。长大后,可以作为锻炼身体的一个项目,并且还可以借此机会与他人交朋友,这应该也不错吧!

第二项是小提琴,也是从幼儿园开始的,一学就是好几年,也考了几项等级证书,但最终因为课业忙碌,还是放弃了。可是他对音乐的那种感觉不会差,也能够积淀一种学习的品质,当时在学小提琴时,还是经受了一些苦的,这也让他知道学习就是要每天坚持,每天坚持一点点都会有收获。

还有画画、书法、篆刻、舞蹈等,这些都会让他懂得学习就是刻意地练习,学习需要扎实,学习需要勤奋。同时,在他身上留下的就是阳光、自信、积极,并且现在学校有组织篆刻比赛,他就会积极参加,并且还能获得奖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可以调节一下。

总之,我们不一定要从事自己的兴趣,但是兴趣活动给我们素养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六和麦田


我家孩子6岁,四岁学跆拳道,五岁开始学舞蹈和英语,中间还学过一年的小主持。

虽然是四岁开始学跆拳道,但这两年都是在幼儿园的兴趣班上,每周一次课,学费不贵,内容也轻松,学礼仪、出拳和踢腿,主要是想让孩子体验“坚持”。

但是我发现孩子在这样轻松的练习中不止体会到坚持,还更自信和乐观。

2018年末,孩子自己要求要到道馆练习,开学会帮她转到道馆。

舞蹈是想让孩子学些新的东西,开阔眼界,培养气质。我给小家伙看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首席唐诗逸的舞蹈片段,把她迷得不要不要,练舞劲头十足。

有时她也想偷懒,我就又放优秀舞者的作品,让孩子感受舞姿的优美和服饰的华丽。

我家孩子还小,没资格说有用没用。但孩子从这两年的学习中,自己得出了“学习不能中断、不然捡起来会很难”、“只要多练习,就有进步”、“妈妈,我保护你,我会跆拳道”这样还有些稚嫩的想法。我已经很满意了,也会陪她继续坚持下去。


心宝妈妈聊育儿


闺女在小升初的暑假告诉我,班里有个女生考了舞蹈学校,她说特别羡慕人家会跳舞,问我怎么不让她学。我告诉她,她小时候舞蹈学了一年不愿意学了,钢琴弹了两年不愿意学了,能怪我吗?孩子接着说:我那时候小不懂事,我不学你们也得让我坚持啊,你看我现在什么都不会……。然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孩子小时候都觉得应该还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能给她压力要释放天性,结果怎样呢?所以对于兴趣班,都在于家长的坚持。孩子对什么感兴趣?肯定是玩啊,钢琴古筝,第一年就是啃指法,相当枯燥,孩子肯定不愿意学,这时候家长退缩了,孩子肯定完全放弃了,所以有条件还是让孩子学一点,不说学的怎样吧,最起码以后不会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低人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