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陕西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危急时刻,甘于奉献,为国分忧!他们奋斗在战疫情一线,留下了一个个闪光的背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暖心故事——《医护先锋》

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来自陕西新闻广播

00:00

13:59

​《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今天是2020年2月12日,今天的排班是8点到14点。穿好防护服进入方舱医院。与上一班的战友做了详细地交接。今日我们所在的A厅四个区域一共管理着600多名患者。今天的新入患者很少,也可能是因为东西湖区的确诊患者都集中收治。响应国家的统一部署,将这些确定的传染源集中收治,其他人也就得到了保护。我们的工作就是在每间隔1-2个小时巡视一次患者,发现重症患者及时联系转入上级医院,发现轻症患者,给予安排下一步的监测,适时办理出院手续。对于不能出院的患者,给予他们足够的鼓励和一定的药物治疗。

进舱的患者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守护这些已经确诊的患者平安地度过隔离期,这样绝大部分的感染患者也就能回归社会了,剩下的重症患者有很大一部分也会很快治愈,当然还有一部分极危重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治疗,但是我相信他们也都会战胜疾病,顺利出院。因为有着国家的护佑,有着来自四面八方全国人民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有着我们国家一流的重症专家的救治。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我们迎接胜利的到来。

今天入舱后发现患者的情绪明显比来的时候好了很多,他们互相鼓励,所有人不论认识与否都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点赞。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也少了刚入舱时的焦虑和紧张。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1.“放心吧,你的情况好多了,观察时间也够长了,我们会尽快为你安排核酸检测或者复查CT的,等两次结果阴性了,就可以回家了”;2.“抗生素都吃了这么久了,不需要再吃了,我理解你的担心,但是我们要相信科学,吃好饭,睡好觉,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你可能已经产生了抗体,要相信自己哦,加油!”每每得到的回复就是“好的,医生!谢谢!加油!”

​《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回想起刚来的一幕幕,我2月3日下午接到命令,国家救援队队员医院紧急集合待命,刚下夜班回到家里的我,看着老婆刚做好的饭,却一下子忘了饿了。我给她说:“我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随时可能出发”,她看了我一眼,说:“去呗,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为国家效力的时刻吗?”看着刚刚睡着的两个女儿,心里五味杂陈,想着她一个人带两个小孩,而且这次出去可能得一两个月,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张口,因为在这之前我说过我已经多次报名了,我的很多好兄弟都在前线,我时刻准备着…敏锐的老婆可能从我的举止里发现了什么。老婆说“没事,没事,国家需要我们就去,老公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家里有我放心吧。”有了家人的鼓励,有着去前线抗疫的理想。我轻声的说,“老婆,国家队紧急集合,可能今天晚上就走。”她愣了一会,说:“你骗我的吧?”,我拿出手机给她看了一下通知,她又愣了一会,放下手里的活,帮我收拾着行李,并嘱咐我赶紧吃饭,此时我不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我默默的告诉自己,我想去,我必须去,这个改变不了,老婆可以照顾好孩子,照护好家,等抗疫回来我会加倍的补偿你们。我和老婆临分开之前只互相说了一句“加油!”。收拾完东西我开着车便去了医院待命。到了医院得到的通知是第二天早上8点集结出征。我在走之前跟弟弟交代了一下,其他家里人也都没有通知,我怕看见他们我忍不住掉眼泪。不怕前方的艰难险阻,却害怕家里人的担心和伤心。

​《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2月4号8点我们在医院的北广场集合,科里的主任和护士长、还有很多同事都来送我们,党主任不断重复着注意安全、注意安全,在不经意间我看到他哭了,那一刻心里只有一句话,不辱使命,凯旋归来。我们做了11个小时的中巴车,晚上21点顺利到达了武汉东西湖区的一家征用的酒店。收拾完东西,大家就各自休息了,马富春副院长和刘宽队长第二天早上做了战前动员,我们便开始了感染培训和穿脱防护服训练,得知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东西湖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该医院是目前最大的方舱医院,收治近2000名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的患者,心里不紧张是假的,我们达成共识,一定要注意患者的情绪,耐心、细心、用心。

2月7号晚上武汉客厅方舱开始收治患者,2月8号我们组5个人是早班,第一次入舱,特别紧张,对于我这个让人感觉很淡定很有安全感的人也不淡定了,我应该穿XXXL防护服,可是物资紧缺,最大号的是XXL,我勉强可以穿上,但是很难脱,我心里明白,脱隔离衣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被污染的时刻。当地的战友很热心,他们努力帮我协调,可最终还是没有,这时里面传来消息,我们的四位医生要应对400多刚入舱的患者,压力太大。听到这个消息我再也不能安心的等大号隔离衣了。我没有选择的余地,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进入方舱,我是几个人里唯一的男生,我必须马上入舱,我把我综合到的信息电话告知了刘宽队长,队长同意了我入舱的请求,嘱咐一定注意安全。

进入方舱,不少刚入舱的患者拿着资料排队等医生看病。我找到了武冬组长,组长说昨天晚上一下子进来了太多的患者,很多都没有办入院,你现在的任务是在入院处把所有的没有办理入院的患者仔细甄别,开具住院证,对不符合入住的患者协调转院。顾不上寒暄,说了句保证完成任务,我便去了入院登记处,这时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也不知怎们的,可能是太忙了,也就忘了害怕。每一个来找的患者我看到了他们的恐惧、不安、甚至无助。他们有很多都是自己在家隔离的,也许是很久没有见医生了,很多人表现出了看医生的渴望。那一刻我很心疼我的同胞,他们受苦了。我仔细的询问着病史,看着他们的CT,回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鼓励着我的同胞,我们要相信国家,这次从全国各地调来了成千上万的医务人员,我们的任务就一个,看病,所有的人都不用害怕看不上医生。轻症就在这里观察,等检测阴性了你们就可以回家了。不能在这里观察的也不用害怕,肯定会把你们安排到其他医院的。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六个小时我看了将近200个病人。没有想象中可能出现的混乱,所有的人都很配合,感谢国家,也感谢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直到被接班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声音有些嘶哑,口有些渴。

​《医护先锋》——今天我说的最多的两句话


接下来有点崩溃,因为要脱隔离衣了,门口排队的人有点多,所以我们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进入脱衣间。万幸,当地的老师有一个人专门在里面帮助指导我们脱隔离衣,在当地老师的帮助下我用了半个小时终于脱掉了隔离衣,然而,内心还是害怕的,于是我把7部洗手法重复了十几次。出来后队长安慰我,我们的反复的演练,标准的操作流程,被感染是概率事件,比买彩票中大奖还难。回到驻地,用84泡了所有的衣服,洗了个澡,刚躺在床上就睡着了。后来再进入方舱也就不再恐惧了。

今天得到消息,我们的队伍要转移,这边的方舱医院已经平稳运行了,我们要去武钢区开辟新的方舱医院。突然想到了影视剧里的场景,我们就是部队,我们有一定的经验,所以我们要去开辟新的根据地。仔细想想,也算不上经验吧,更多的是这支部队在科学的指导下,带着一种敢打必胜的决心去完成使命。

我很荣幸参加这支队伍,我们的队伍和全国各地的支援队伍一定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的。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