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的孝文化真的合理嗎?

841574844


嗨,這是原子。原子認為:儒家思想中“孝”是五常的原點(孝非孝順),認為孝道是無法避免的感情,從子女到為人父母,隨著身份的轉換也能體會到孝的情感變化。在這個基礎上,你對內對外就會有同情心、責任心、同理心和廉恥心,從而致仁。認為通過人之初生無法避免的感情孝道來深化道德修養,從而為人處世的時候就有悌、忠、信,所以孝道在儒家思想中是致仁之本。

在最開始孔子所提倡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裡的要求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個時候是沒任何問題的,這是相互的,這也是孟子會提出“民為貴”的原因。

孝在這個時候是相互的,且是不能違背是非觀、善惡觀的。子女對父母要有孝,父母對子女也要有孝,同時父母或子女錯了,你是不能去服從的,而是要反對、反抗。孔子家語中曾子因為一件小事做錯了被父親責打,曾子還很孝順地順從,被孔子明確反對,認為父親因為這種小事責打兒子是大不孝的行為!在這裡孝道是手段,仁是目的,促進的是社會和諧。這個時候孝道並沒有什麼錯誤。

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於曾晳曰:「向也參得罪於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於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於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於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

儒家講究的諫行言聽,身與國同休,哪怕是宋儒尤其是理學家在當時普遍是主戰甚至不惜被罷官和攻擊。所以這上面的謠言就不再多扯了,包括孔家帶頭投降之類的。明末孔家殉國之臣和抗清志士,有孔貞運、孔聞籍、孔聞謤、孔聞詩、孔思等,載於明史和清代檔案之中,而降清者不過孔胤植一人而已。結果現在都在扯孔家帶頭投降。所以三綱之君為臣綱並不是有什麼嚴重的問題。

但是父為子綱就不同了,父為子綱是強調子女對父母的絕對順從,並大於傳統的是非觀。也就是說即便父母做錯了,你也要絕對服從,這是完全違背孔儒思想的。

朱熹的理學思想是基於當時混亂的社會情況,本身迂腐錯誤的一面雖然不少但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可當理學成為封建王朝的指導思想後,基於王朝統治需要,就有意識地刪改了理學中積極的一面,而更多的推廣負面的,整個儒學也是如此。明代就對孟子進行了刪改到了清朝更是這樣,這就導致現在說起理學都是一片罵聲了。

但就如同張雙南老師回覆孫小淳老師時說過的一句話一樣:我們並不是說它一定是錯的,但一定不是最適合現代的。因此我個人是不支持無腦“復興傳統文化”

儒學原本是用於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通過禮來致仁,它的目的是致仁。但是隨著儒學被朝廷的利用以及一些儒生本身的腐敗墮落,它往往變成了通過仁來致禮,它們的目的成了劃分社會等級。

一味地鼓吹儒家思想和一味的否定儒家思想都是帶著偏見在看待,關鍵在於你把其當做手段還是目的。

孝文化有利有弊,但是一味的順從必然是不合理的。儒家思想的優劣說到底一句話就可以解釋,通過禮的手段致仁就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通過仁的手段致禮,就是劃分社會等級的作用。同樣矛盾的也是儒家思想的特點:守舊又維新、復古又開明。


原子文化


孝父母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跟什麼時代無關。

想想父母剛生我們之時,父母看到懷抱中的孩子,那個不是喜歡的不知如何是好。孩子哭一聲,父母趕緊察言觀色,看看我的孩子是餓了,還是冷了,還是拉了尿了,恐怕孩子受一點點委屈。養到三歲之前抱在懷裡給孩子擦屎擦尿,孩子尿父母身上父母都不嫌髒。等孩子能上學了,父母想盡一切辦法,費盡錢財,希望孩子有個好前程。及至孩子成年,又要給孩子完婚成家。

等父母一生心力用盡,眼花耳聾,腿疼腰彎,不能自理時,你覺得孝順不合理了!你嫌父母有缺點了!你嫌父母煩人了!你嫌父母髒了!找找自己的良心吧!這個世界上不會有比他們對你更好的人了!

趁父母還在的時候 好好善待他們吧,不然早晚會後悔的。


李指道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優良傳統和道德觀念。

百善孝為先,充分說明了“孝”是一切“善”的根本,是第一善。不孝敬父母的人,必然是不仁不義、不忠不良之人,是不可重用,不可心交之人。試問這些連自己父母都不在乎的人,如何能在乎別人。

民間流傳已久的《二十四孝》故事,有孝感動天;湧泉躍鯉;扇枕溫衾;臥冰求鯉;滌親溺器等,述說了二十四位來自不同身份階層的人,但都一樣孝敬老人的典型案例,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讚揚和推崇。當然了,有些孝的作法已經不適用現在生活上的孝敬了,但其孝道的精神意義是感人的,默默地教育著後代子女要孝敬父母,待奉雙親的孝道觀念。

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中華民族的美德,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善待尊重別人的父母。天下子女皆為吾之子女,天下父母皆為吾之父母,這是多少崇高的孝文化。

若自己不孝敬父母,自己老時,子女也不孝順自己,如此一直下去,合理嗎?還有家的概念嗎?還有天倫之樂嗎?還幸福嗎?人與社會之間還有美德嗎?

孝是中國必須有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是非常美好的,可以使親情融洽,家庭幸福美滿。

孝文化是合理的,雖然也有些孝的方式因為現實原因或個人因素變得“不合理”,但是可以協調改良。這些情況都無法否定“孝”的合理存在,否定“孝”的道德文化價值和意思。

孝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就象花與葉,枝與根一樣必不可分。




南山明月


存在就是合理的。

孝道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中國人講的就是“忠、孝”大孝就是為國盡忠,忠於職守,小孝是家庭中要孝敬父母長輩。孝道也是一種傳新俗定的規矩和禮法。

5000年的文明傳承。中華孝文化已經植根於我們的骨髓之中。因為有小文化的傳承和約束,才是我們的家庭上賢下孝,尊卑有序。

孝順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一個好家風,是家庭幸福社會和諧的基因。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在我們身邊,好女婿,好媳婦的感人故事很多很多,正是他們的付出與擔當,讓我們感受到溫暖和人間大愛、正能量。他們就是榜樣,值得小門新千上 先先工門興

這是在岳母彌留之際,山東青島北泥社區的趙清禮在送老人家最後一程。都說是養老送終,這個女婿卻做到了。相信老人在天堂也會感恩這位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女婿。這就是中華孝文化的傳承與詮釋。

這些普通的善良的人們不都在傳承著中華孝文化。儘自己的孝道義務和責任。才是我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顧。社會才能有序健康的發展。家庭才能和諧幸福美滿。

看了這篇短文,你覺得中華孝文化的存在合理不合理呢?


南山說易


孔子為什麼那麼強調孝道,所謂百善孝為先。我的小孫子現在已經快2周了,他的降生讓我對生命多了很多感悟,小傢伙一天天長大,每次給我的感受都不一樣,他讓我想起孟子的一句話,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什麼是赤子,赤子就是嬰兒,只有赤子才有那種純粹、純潔、純真毫無瑕疵的對母親的熱愛,人性正是依照這最初的愛一點點構建起來的 ,這就是我們人性的原點也是最後的歸宿.......無獨有偶,德國有個浪漫主義詩人寫了一句詩,引起全世界的共鳴。他對哲學家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哲學家是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到處去尋找精神家園。這話充滿哲理也富有詩意,所以打動了很多看到這話的人,這句話不但哲學家感同身受,我們又何嘗不是,鄉愁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沉甸甸的分量,因為這是我們最初的情感。老子也說過抱元守一返璞歸真,也是這個道理........

人為什麼會愛,因為愛是人的天性,男女之間會互相愛慕,這就是天性,而讓一個成年的孩子愛他的父母並且孝順他們,這卻是人性,天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秉性,而人性是後天通過學習、教化和社會環境影響而養成的道德感和行為準則,天性和人性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會對那些做了傷天害理的事的人說:這個人簡直喪盡天良沒人性!這也是為什麼中庸開篇就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意義所在。

可見人性是需要人們和社會共同維護和養育的社會準則,我們東方文化就以孝道作為維繫這種人間真情的紐帶,從而建立了延綿幾千年的仁愛孝善傳統,所以孝文化對於維護社會和諧,維護人間溫情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拂塵拂自


百善孝為先,我國也把供養父母立了法。結合當今社會情況來看,獨生子女照顧父母,一個家庭雙方父母,還有孩子,壓力的確太大。細看,父母年齡越大,自理能力越弱,頭腦退化,再加上各種慢性病,時而臥床住院。必須得消耗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做為子女也要生存工作,還不忍耽誤孩子的學業,耽誤孩子的前途。想做到全方位,無微不至的孝道是不可能了。如果在異地工作,一年更回不來幾次了。談何孝呀,更別說文化了。做為父母,深刻理解子女苦衷,遷到異地子女城市居住,既能幫一把,也能近享天倫。何樂而不為!







悟空的暴擊


為人子女一定要孝敬父母,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也是絕對的合理。

不過說到中國自古以來的“孝文化”,就要一分為二的來看了,中國的文化幾千年來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和變化,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理解和觀點,“孝文化”也是一樣。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現在很多人把它理解成,“沒有生產後代是最大的不孝順”,其實這種解釋是不正確;這句話是孟子說的,他的本意是:“一個人不能盡到為人子女後代的責任,當父母不存在一樣,是最大的不孝順”。

孝敬父母長輩,是我們一定要提倡的,但這個“孝”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古代的“孝文化”,中國古文化中的“孝”在早期是一種“重孝”,是一種建立在不平等人格上的,不分對錯的,盲目的“孝”,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一種愚忠愚孝的“孝”。

所以,古代的“孝文化”並不是全部都合理。我們現代人所提倡的“孝”是在古代“孝文化”之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孝”。


非羊日記


孝道文化作為中華傳統美德,一直是我們推崇和遵循的,首先對於其中的真理我們都是認同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於孝道有了懷疑,那麼傳統孝道是不是真的合理呢?我淺談幾個我自己的觀點:

<strong>

一、孝道是傳統

孝道是古代大家如孟子、孔子都特別看重的,所以也流傳至今,孝道包括什麼呢:贍養父母、關愛長輩、為父母養老送終等等。作為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這種思想已經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了,同樣的,也成為了我們的基本道德規範。我認為這一點是絕對不能丟棄的,也是絕對合理的。

二、有人認為“孝”既是全聽父母

有一些人曲解了“孝”的含義,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我認為這都是一種曲解,那就是:孝順,就是什麼都聽父母的,不能有一點違背,如果有違背,那就是不孝順。這一點也作為社會中的“道德綁架”案例普遍存在。其實這種“孝”,我們稱之為“愚孝”。既沒有自己的思想,只是單純的執行命令!我認為“媽寶男”這個詞也是由於“愚孝”,指沒有主見,沒主義的男人,這樣的男人怎麼能成為依靠呢?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有人要說了:孝道,順也。所以就應該任何事都“順著”父母。

我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對的,而且是極其危險的。我認為真正的孝,是讓父母過的更好,老有所依,但是父母的要求如果是相反的呢?是錯的呢?我們還要聽嗎?我的答案是不!我只聽有道理的,如果沒有道理但又無傷大雅,我也可以順從。但如果本身就是錯的,那麼恕我直言,不行!

不生孩子就是“不孝”嗎?

現在社會有很多人打算不生孩子,俗話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種觀點的由來就是我們中國人“傳宗接代”思想非常根深蒂固。但是我個人認為,社會在進步,不生孩子這個現象也是“存在即合理”的,我們不應該拿著道德的武器,隨意攻擊別人的任何決定。畢竟這個決定的形成,我們並不瞭解,不瞭解就不該評價。

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所以我認為:不生孩子與孝不孝無關,這只是一種自我決定。


最後我想說,“孝順”這個詞並不是讓我們以“父母的話”而活,而是扛起贍養老人,尊重老人的責任,不要把“孝”理解偏了。


聞香書坊


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國文化說到底是一種家族文化。古代社會是一個單一的社會,人們依附在土地上,依託一定的聚落單位,構成了家族,構成了城邑,也構成了郡縣州府。古人認為“家國一體”,一個家族裡有一個核心——族長,他們構成了古時候國家的基礎,所以才有了“父母官”的說法,也有了“皇權之下”的“臣民”。

古人“以孝治國”緣起於“察舉制”——“察孝廉,舉秀才”,古人認為“忠臣”出於“孝門”,而一個能對君王的盡忠的“忠臣”必定是一個能對父母盡孝的孝子。這種理念也契合了我們國家封建社會的基礎——農民和地主,皇帝是大地主,其他的大臣是中地主,還有千千萬萬的小地主,他們構成的這個統治鏈條必須要穩固,從思想上理念上接受,最好的就是這種“孝”文化,衍生出了“三綱五常”等規範,而他們也是我們國家古代文化傳承社會發展的一個基礎。

這種文化有積極的一面,它是我們這個民族能夠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我們總是會讓不熟悉的人也變得熟悉,最簡單的辦法,變成一家人,所以有了“義父母”,有了“乾親”,有了“姻親”……這種孝文化,讓我們這個民族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顯得不會那麼冷冰冰的,有了一定的溫情,有了一定的人性。

當單一的經濟社會逐漸解體後,最早的以血緣為基礎的家庭單元慢慢轉化為地緣為基礎的行政單元,人們開始脫離原來的土地、家族而流動到其他地方,那麼這種流動第一個衝擊到的就是“孝文化”的理念,古人認為“父母在不遠游”,而現在為了生活隨處漂泊,必然地出現無法對父母盡孝的問題,然而這是一個改革開放的過程,很多人(尤其是年齡大的人)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就會簡單地說他們的“不孝”。其實說到底,這是一種文化衝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這種理念也會有所改善。


生涯教育文史讀書士子


我認為是正確的!我不想過多的贅敘,因為孝是百善之根本,做人之底線,是儒家文化之靈魂。試想一個連父母都不尊重和愛護的人,怎麼可能對別人好呢?一個不孝順的人我想他做事肯定沒有底線,是不可交的人,反正我是絕不結交不孝的朋友!

各人的家庭境況不同,也無從細詳說明,總之當子女的一定要讓父母生活生無憂無慮之中,就像父母對小時候的自己一樣。至千孝要什麼形式,孝不是光給別人看的,孝是父母之感受,兒女報恩之良心。總之一句話,只要心中有孝,孝將無處不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