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兄弟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后嫂子的?

Blood_puppet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继承了哥哥的皇位,同时也是宋朝开国的主要功臣之一。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亡原因在历史上扑朔迷离,因为他是突然死亡的,流传至今的说法一直有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

皇位来路颇有疑问的赵光义成为君主后,是怎么对待自己年轻的嫂子皇后呢?

一、加以威胁,弱化处理!

宋太祖赵匡胤一共有三任皇后,第1任皇后是死后追认的,根本没有等到赵匡胤打下天下,第2任皇后倒是活到了赵匡胤打下天下,但是没过多久也先赵匡胤而去。

而赵匡胤死的时候已经是第3任皇后了,名叫宋皇后,他是赵匡胤不久前新封的皇后,他的年龄要比赵匡胤小好多,只有24岁。

赵匡胤的死颇为蹊跷,当时只有弟弟赵光义和他待在一起,所以赵匡胤死后宋皇后也很是担心,赵匡胤究竟是如何而死?另外,赵匡胤死前没有确定继承人,这成了宋皇后颇为关心的事。

因为确定谁为继承人就牵扯到她以后的命运。同样,赵光义要确保自己能够登上皇位,就必须保证后宫皇室的安稳。所以他就派人把宋皇后紧紧地盯了起来,当宋皇后想第一时间召赵匡胤的儿子进宫商讨的时候,被赵光义发现。

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高匡胤就一方面威胁宋皇后,一方面迅速登基!

二、囚禁生活,寂寞终老!

可想而知,登基之后的赵光义并没有给宋皇后应有的待遇。

虽然赵光义没有突破人伦,使宋皇后遭受更大的屈辱,但是最大的屈辱莫过于置之不理。而赵光义正是如此所为,宋皇后被迫搬离原来的住所,跑到了荒凉的东宫居住。这里常年没有人陪伴,只有寂寞的宋皇后一个人。

而且没过多久,赵匡胤的儿子们一个接着一个都死了,死亡原因自然是不可多说,宋皇后的地位也越来越尴尬,越来越无人问津。

三、死后不发丧,简陋处理!

在孤独恐吓中的宋皇后,没有活很长时间,还不到40岁的年纪就抑郁而死。

更为可气的是在宋皇后死后,有着皇后名号的她却享受不到正常的丧葬待遇,一切的原因都是赵光义置之不理。

朝中有大臣提议,应该将宋皇后按照皇后的待遇举行国葬、皇帝赵光义也应该为自己的嫂子穿孝服,结果让赵光义找了个理由给贬出京城,从此朝中再也无人敢提此事。

宋皇后的丧礼也是简陋处理完事。

赵光义当了皇帝之后,虽然没有强行霸占自己的嫂子,但是他对嫂子的处理方式不得不让人怀疑他皇位是否来路正确?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xiaoZ弹史


赵匡胤去世的时候,他的宋皇后才24岁。但是,大家不要小瞧她的年纪轻,在政治上她可是一个政治老手了。

她的家世,还有跟随赵匡胤的7年时间里,都没有少培养她的政治敏锐性。

赵匡胤的突然去世,她明白对她来说意味的是什么。

所以,赵匡胤的去世,她是第一个察觉到的。因为赵匡胤是突然暴毙的,他生前就没有指定接班人。

这也就是说,无论是赵匡胤的儿子,还是他的弟弟,只要第一个来到他的陵寝前的人,就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对于宋皇后来说,这个皇位肯定是想让赵匡胤的儿子来继承,对她才是最有利的。

所以,她立刻派了太监王继恩,去叫赵匡胤的小儿子赵德芳,想让赵德芳来登基当皇帝。

平时的宋皇后,一般和赵德芳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她希望让赵德芳当皇帝。

但是,这个问题恰恰就是出在了太监王继恩的身上。

王继恩并没有去叫赵德芳,他是把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给叫来了。

这也就是说,皇位肯定就落到了赵光义的头上。

宋皇后见了赵光义来之后,她立刻给赵光义跪了下去,并且哭泣地说道,我们的家人的命运,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

赵光义赶紧把宋皇后扶起来,然后说道,不要说这么见外的话,有我在是可以保你们荣华富贵的。

之后,赵光义就顺利的登基当了皇帝。

赵光义刚当皇帝的时候,他确实把赵匡胤的儿子,全部给封为了王。并且宋皇后的待遇,也没有变。

但是,没过多久,赵光义的皇位坐稳了之后,他就开始排除异己了。

对他皇位有威胁的人,先后的都意外的死亡了。

先是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被赵光义给逼死了,然后就是赵德芳离奇的死亡,赵德芳的死,和他的父亲赵匡胤一样,都是睡了一觉就去世了。

所以说无论是赵匡胤,还是赵德芳的死,赵光义都脱不了干系。

赵光义的兄弟叫赵廷美,因为赵廷美的存在,还是能威胁到他的皇位,所以,赵廷美也不明不白的死去了。

那么赵光义后来是如何对待宋皇后的呢?

说实话他对宋皇后,还是不错的,因为宋皇后在赵匡胤去世后又活了二十多年。

只不过在宋皇后下葬的时候,赵光义不承认她皇后的地位,让她按照一般嫔妃的级别下葬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一般赵光义看不顺眼的人,基本上都是选择用毒酒给毒死,南唐后主李煜是他毒死的,吴越国的国王也是他毒死的,就连赵匡胤都有可能是他毒死的......。

所以说,他没有杀宋皇后,留了宋皇后一命,就算是对宋皇后不错了。


不才讲史


题主的问题颇具诱惑性啊,一个皇帝,一个24岁的正值青春年华,容颜娇美的寡居的嫂子,这是最容易演绎出一段艳丽故事的两个人物。那宋太宗与美丽的嫂子有故事发生吗?还真的有,不要走开,听静笃为你慢慢道来。

先来介绍下故事的女主人公皇后宋氏。

宋太祖的皇后宋氏,不但人生得娇艳动人,举止端庄,而且还颇有些来头。她的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的外孙,她的母亲是后唐的义宁公主,那是典型的皇亲国戚、显贵之家。

公元952年出生的宋氏,自幼就能出入宫廷,自然也见多识广,知书达礼。如此女子,自然讨人喜欢。公元968年,被时年四十二岁的宋太祖纳入宫中,于是,时年十七岁的宋氏成为了宋太祖的第三位皇后。

这宋氏与宋太祖是典型的老少配(我知道你要笑,古时的皇帝都是这样,哈哈),差距有多大呢?宋太祖的大儿子赵德昭比宋氏还要大一岁呢。

虽然,两人年龄相差很大,但这宋氏确是一个好妻子,她性情十分柔顺,和太祖是相敬如宾。只是宋氏没有生育,做为继母,赵德昭比她还大,所以,宋氏和德昭不亲,和比自己小七岁的宋太祖儿子赵德芳很亲近。

再来说说宋太宗。

说实话,在皇位父子传承的古代,宋太宗这皇位来得不是那么明正言顺,况且,宋太祖死时,他的大儿子赵德昭都已成年了,完全可以当皇帝了。

宋太祖赵匡胤取得皇位后,当然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但偏偏太祖的母亲杜太后喜欢二儿子,在将死之时,把兄弟两人叫去,非要让太祖百年后把皇位传给他弟,也就是太宗。

杜太后这老太太怕大儿子反悔,还弄了个盒子写了盟誓装在那里,让宰相赵普保存起来。这就是后世所谓的“金匮之盟”。

不过,后来很多的资料显示,这个“金匮之盟”是太宗与赵普捣鼓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显示太宗继位的合理性。(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微头条当中的相关内容)

当然,不管这事是不是真的,反正看得出来,宋太宗并不是光明正大之人,对于这个皇位的得来还是有些心虚的,总想找点东西来证明他得之其所。

再来看下太祖皇后宋氏与太宗的故事。

其他的那些事我们都不说,单说宋太祖死后的事。

话说开宝九年,经过前一晚的所谓“烛影斧声”后,才49岁的宋太祖突然就死了。并且还没有留下什么遗言(诏),最最重要的是没说谁来接他的班。

最早发现宋太祖死了的宋氏,当然有私心了。她既不想太宗当皇帝,也不想让太祖的长子赵德昭当皇帝(前面说了,她和德昭关系并不好),她想让赵德芳做皇帝。

这时的赵德芳才17岁,且又与宋氏母子关系良好,他做了皇帝,宋氏自然就可以皇太后的身份掌握朝政了。她这样想了,于是,就让宦官王继恩立即去召赵德芳进宫来,想让德芳抢占先机,造成既成事实。

可惜的是,宋皇后还是年轻,缺少政治经验。她身边的亲信宦官王继恩其实早就和宋太宗赵光义站在了一起。

这王继恩跑出宫去后,没有去找赵德芳,也没有去找赵德昭,而是跑去找了赵光义,把赵光义叫到了宫中。可怜的宋氏,本想给别人玩一个既成事实,谁知被别人玩了一个既成事实。

至此,宋皇后知大势已去,只得对赵光义说,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官家了(宋朝管皇帝叫“官家”)。

看来,宋氏和宋太宗之间并无两情相悦,而是争夺皇位的政治对手。

宋氏,是宋太宗夺皇位路上的一大对手,差点就让太宗和皇位擦肩而过。对于这样的政治对手,两人还想发生点什么,当然不可能了。

但两人之间终还是要发生点什么的。

宋太宗的皇位本就来得不够名正言顺,所以,虽然对宋氏极为不爽,却不好立即下手处置。不但不好处置,还认可了她皇后的身份。将她封为“开宝皇后”,置专门宫殿与之居住。

不过,现在不处置,不代表心中不恨。我们知道,太宗通过种种手段弄死了太祖的几个儿子:赵德昭被他吓得自杀了;赵德芳睡死了;赵廷美被吓得忧愁而死。

这些手段,连太宗的大儿子元佐都看不下去了。元佐想方设法营救赵廷美,在赵廷㺯死讯传来时,他终于被逼疯了。

这样看来,宋太宗肯定不会对宋氏就此放过了。

公元995年,宋氏去世了。地位已经非常稳固的宋太宗开始算起了旧账。他不许按照皇后的礼仪安葬宋氏,就连王禹偁(时为翰林学士)说了句“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就被太宗给贬了。

同时,宋太宗还不许宋氏下葬到宋太祖的陵墓当中,连牌位也不许升祔太庙,可见,当初宋太宗对宋氏的怨恨之深。

总的来说,宋氏还是比较幸运的,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失败后,还能够善终,这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


挚守静笃


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好看(wan)不如嫂子。

简简单单一句话,就将生活之烟火气与性情之狂野气,结合的淋漓尽致。同样,这句话也将“嫂子”的传说,赋予了最高奥义——好看。

公元976年,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赵匡胤,与弟弟赵光义一夜未眠之后,次日暴毙在大内宫中,享年50岁。

赵匡胤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这一年,赵光义37岁。

不过,赵匡胤不明不白的暴毙,就留下了一大滩烂摊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赵匡胤留下的一大票后宫,她们该怎么办呢?要知道,赵匡胤死时,他的第三人皇后宋氏,还不到30岁,正是一个女人最妩媚的年纪。

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事件并不罕见。

比如说在宋朝之前数百年的北齐,高架兄弟如同套娃一般,这个死那个继,新君继位之后,前任的皇后,也就是新君的嫂子,没有一个能够逃脱魔爪,沦为胯下玩物。北齐灭亡之后,自我沉沦的北齐皇后们,干脆开起了妓院。

宋氏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比之北齐的那些“逊”皇后,宋氏出身高贵,父亲宋偓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女婿,而宋偓本人也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宋家地位显赫、家族庞大,在北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实,赵匡胤从继位之初,就在处心积虑地削弱这些开国功臣的兵权。

等到赵匡胤死的那年,宋家虽然依旧枝繁叶茂,但是在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下,早已是一座空中楼阁。宋皇后本人,也在赵匡胤死后,成了一名无谋无权却年轻漂亮的小寡妇。

尽管宋氏没什么政治经验,她却非常清楚:一定要为儿子(非亲生)夺取皇位。

于是,她便加入了与弟弟赵光义争夺皇位的战争。不出所料,宋氏很快就被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掀翻,从她手中截取皇位。宋氏母子错失皇位之后,她说了一句非常耐人寻味的话:

“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翻译过来就是:我们孤儿寡母的小命,以后就全丈着官家了。

官家什么意思呢?是老百姓对官吏的称呼。换言之,宋氏在潜意识里,认定了赵光义称帝的事实,从而放弃了儿子称帝的机会。

就这样,赵光义成了宋朝第二任皇帝。

赵光义称帝后,除了在不得已的礼貌上,给与宋氏最大的尊重,生活里,对这位皇嫂并无太多照顾。

比如说,宋氏守寡第二年,赵光义将她移出东宫,安置到西宫。要知道,西宫可是专门安置于皇后作对的妃子的地方。几年后,又将宋氏送回东宫。赵光义在“看”皇嫂的手段上,真真令人称绝。

995年,宋氏去世。

按照当时的礼制,赵光义应当将宋氏与丈夫赵匡胤合葬,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她葬在赵匡胤墓的北面,还没有将她的灵位放在太庙。

可见,赵光义虽没向北齐皇帝那样,对宋氏进行非人待遇,却从未正面承认她的地位。

面对如此好看的嫂子,赵光义作为一个精力正旺的男人,为何能够忍住呢?

这还得从他哥的死说起——赵匡胤的死不明不白,赵光义的登基不名不正,那一夜的“烛光斧影”又带给后人无限遐想。如果赵光义再揪着嫂子不放,不论他再怎么个明君,终究会和北齐诸帝(昏君的代名词)归为一类。

再者,大哥都不在了,这嫂子能有饺子好吃?


祗树


赵光义的继位在历史上是一个千古之谜,“金匮之盟”的故事在强化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斧声烛影”的传说则诉说着赵光义弑兄夺位的阴谋。无论真相到底如何,赵匡胤50岁时的突然去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赵匡胤不是一个滥情好色的皇帝,他一生有三任妻子,两个皇后。

结发妻子贺氏,为赵匡胤生下赵德昭、赵德林(早夭)、赵德秀(早夭)3个儿子和昭庆公主、延庆公主2个女儿,可惜贺氏年仅三十便因病早逝,赵匡胤称帝后追册为孝惠皇后。

贺氏去世后,赵匡胤续弦娶了彰德军节度王饶的女儿王氏,赵匡胤称帝后,她成为皇后,但王氏也不长寿,年仅22岁便病逝,是为孝明皇后。

王皇后去世后,赵匡胤又册孝章皇后宋氏为皇后,是为孝章皇后,又名开宝皇后。

宋皇后出身名门,她的父亲宋偓是节度使(左卫上将军、忠武军节度使),生母是公主(后汉太祖刘知远的女儿),而宋偓同时又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外孙,他的生母也是公主。

赵匡胤驾崩时,宋皇后只有24岁,而在赵匡胤驾崩当夜,宋皇后的表现很耐人寻味。

宋皇后第一时间得知赵匡胤突然驾崩,她的反应是让大宦官王继恩去找赵匡胤的次子赵德芳入宫,看起来很想让赵德芳捷足先登,继承皇位,但按照常理应该是召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进宫才是——两人都不是宋皇后的孩子,但赵德芳更受宋皇后钟爱。

王继恩是个厉害人物,他没有听宋皇后的话,而是直奔晋王府,叫来了赵光义。

赵光义随王继恩进入宫中,宋皇后一开始还以为是赵德芳来了,当她看到是赵光义后,颇为意外,短暂的惊慌后,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对赵光义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所谓官家,是北宋对皇帝的称呼,言语之间,透露出对赵光义继位的认可。

赵光义继位后,当然要尊重自己的皇嫂,尊宋皇后为“开宝皇后”,次年让宋皇后移居西宫,后来又移居东宫,她的生活应该是相当冷清寂寞的。

不正常的事发生在宋皇后去世后。

宋皇后在43岁那年去世,赵光义非但自己不按当时礼制,不为皇嫂穿孝服,而且下令不允许群臣临丧祭奠,这种命令不合礼法,也不合乎人情,因此遭到群臣议论,翰林学士王禹偁私下跟别人指出这种做法的不当,居然被赵光义以讪谤罪名贬官外放。

作为赵匡胤的正牌皇后,宋皇后去世后应该和赵匡胤合葬,但赵光义似乎对宋皇后十分不满,他让宋皇后的棺椁停在一处佛寺,既不与赵匡胤合葬,牌位也不祔太庙,直到2年以后,才让宋皇后祔葬于赵匡胤的永昌陵,牌位不入太庙,放在别庙,可谓“丧尽人伦”。赵光义为何对皇嫂如此冷淡甚至记恨?

作者认为,这很可能因为赵匡胤驾崩当夜,宋皇后命人召赵德芳入宫继位的举动,险些阻挡了赵光义继位的脚步所致。赵光义本就不是一个大度宽厚的人,何况是面对激烈残酷的皇位争夺?他因此记恨宋皇后也在情理之中。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 ,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24岁的皇嫂贤淑聪颖,只可惜那时是男人的天下,夫君一死手中也并无实权,只能被继位后的小叔子薄情相待。

孝章皇后宋氏(赵匡胤的第三位皇后,题主所说的24岁皇嫂)聪明贤惠、性情温婉与赵匡胤感情甚好,十七岁就被封为皇后母仪天下,但在夫君赵匡胤死后小叔子非但没有厚待自己反而处处针对。连居住的地方也是一迁再迁,生活上少了几分欢愉,多了几分忧愁,年仅四十三岁就离世了。

本来前皇后病逝,天下大丧,应与先帝合葬以表后世对他们的尊重!可谁知,赵光义反而禁止皇宫内为其穿丧服,也禁令天下人哀悼,并将皇嫂与先帝赵匡胤分葬,死也不让他们在一起,心狠程度可想而知!

后人纷纷为其打抱不平,但天子之威又有谁敢违背呢?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前皇后宋氏在赵匡胤死后,坚决反对兄终弟及(哥哥死了由弟弟继承)的制度,想命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为帝,只可惜一个深居后宫无权无势的女人怎么能反抗已经大权在握的准皇帝呢?同时赵光义这样对自己的嫂子也是为了疏远哥哥赵匡胤的后裔,也或许为了掩盖“烛影斧声”背后的真相!

赵光义一生光明磊落,只是在皇位和对自己嫂子上为后人所不耻!

我是大话历史君,想看更多历史故事的读者朋友,可以关注我哟!


淡墨青史


北宋的建立与皇位继续,可谓波诡云谲,兵不血刃,以诡计成事。

先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也就是所谓的黄袍加身。赵匡胤假装喝得醉熏熏,众将士做戏做全套,给他穿上黄袍,他却假惺惺地说,是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君主。

戏做足了,随即赵匡胤浩浩荡荡率领部队回到开封,迫使年幼的恭帝禅位,奸巧地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在位16年,49岁时突然暴病,他的弟弟赵匡义依葫芦画瓢,奸巧地无中生有地说杜太后有个“金匮之盟”,它是指杜太后生前下有遗诏,兄终弟及,意思是哥哥先死了,弟弟来继承皇位。但是大宋的学者们掘地三尺也找不到这份遗诏。



一份“金匮之盟”,赵匡义顺利登上了皇位,那他又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儿女呢?

赵匡胤去世时,留有二子赵德昭、赵德芳,另有三女皆出嫁,其他的皆夭折,而当时宋皇后年仅24岁。 赵德昭时年25岁,由于赵匡胤突然暴死,没有得到册封,反而赵匡义登基后才封了武功郡王,但也只是表面功夫。

实际上,赵匡义对赵德昭这个侄子一直心有设防,毕竟是用了非常手段夺了人家老爸的皇位。

一次,赵匡义御驾亲征,与赵德昭一起去攻打幽州,但遭到敌军偷袭,军中一下子大乱,而赵匡义不见了踪影。将士四处打探,找不到赵匡胤的下落,以为他凶多吉少,可能已被杀死,将士本就对赵匡义的继位非常怀疑,心中不服,于是有将士干脆建议,趁赵匡义死了,拥立赵德昭为皇帝。



然而,赵匡义却鬼魅般出现了,这可能是个圈套,故意来考验赵德昭与众将士。

攻打幽州成功后,赵德昭建议给此次出征的有功将士封赏,可赵匡义大怒说:“到时你登上了皇位,再去封赏更好!”赵德昭听罢,已明白其中意思,与其等着将来不知赵匡义用什么刑罚处死自己,不如趁早自刎留得全尸,于是不久后,便自刎而亡。



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他让整个宋朝历史出现有意思的一幕。

赵匡胤去世,赵匡义登基,赵德芳不久便病逝,年仅23岁,但他留有三子。

整个北宋期间,自赵匡义起,皇位都是由他的子嗣来继承,但是到南宋建立后,情况很有趣地发生了转变,因为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他与自己的兄弟及侄子们又颇有矛盾,此时赵匡义无中生有的杜太后的“金匮之盟”兄终弟及谎言不攻自破了。

宋高宗赵构收养了赵德芳的六世孙赵眘为养子。1162年,宋高宗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了赵眘,是为宋孝宗。

于是,整个宋朝历史,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北宋的所有皇帝,除了赵匡胤以外,都是出自赵匡义的子嗣;而南宋的所有皇帝,除了赵构以外,都是出自赵匡胤的子嗣。



赵匡义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皇后的呢?

赵匡胤一生有三妻,分别是贺氏、王氏、宋氏。贺氏、王氏皆先于赵匡胤前逝世。

而对于时年24岁的如花似玉的宋皇后,赵匡义信誓旦旦地说,毕竟曾经是皇后,也是他的嫂子,会永保她的荣华富贵。

开始貌似还真不食言,先给宋皇后封了开宝皇后,实际是想凭此暂时抚慰赵匡胤的旧部下与宋皇后的家族势力。

随着赵匡胤旧部下与宋皇后的家族势力慢慢被削弱,赵匡义露出原形,命宋皇后移居西宫,待遇等级下降了许多。



再过几年,赵匡义干脆命宋皇后移居东宫,地位几乎与低贱的宫女一样。

但宋皇后是笃信佛教之人,自赵匡胤去世之后,许多事情看得淡,平时也就看破红尘,烧香拜佛念经,可能正是这一点,使得她能心平气和地度过20年,直到44岁方去世。

宋皇后去世之时,赵匡义没有按正常的皇妃丧礼举办,草草地简单了事,若有人对此抗议,即被降职或者打入牢狱,而赵匡义的说辞是宋皇后笃信佛教,丧礼从简,实则应当是怀恨在心。



但赵匡义为何要对一个无权无势的寡妇怀恨?这很值得玩味。

我认为赵匡义可能有两方面的不满意而对宋皇后怀恨在心。一、宋皇后年轻美貌,如花似玉,赵匡义想将之娶过来,可是宋皇后不从,而且伦理上也存在着谴责。二、宋皇后的家族势力对赵匡义有不满与反抗。

无论如何,赵匡义对宋皇后是刻薄的,毫无嫂与弟之间的亲情可言,但在明争暗斗的皇宫之内,也许这一切都是正常。


我就是竹韵


宫廷之内无兄弟,充满的是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一代人杰赵匡胤,皇帝是被“黄袍加身”得来,他死后,儿子们也把“皇帝之位”丢得不明不白,真是“因果循环”,谁也逃不离。

赵匡胤死时,只有49岁,可谓是“正在当年”,而他的宋皇后只有24岁,年轻极了。面对这么年轻的嫂子,新上位的宋太宗是怎么对待的呢?

宋太宗软禁皇嫂20年

(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和宋皇后年龄相差25岁,但年龄的差距对他们的感情毫无阻挡。但,很可惜,两人没有生孩子。

宋太祖去世时,宋皇后恰好在身边,宋皇后强忍悲痛,把宋太祖驾崩之事暂时压住。

宋皇后很犹豫,因为太祖死前,虽然没有广而告之,但大家都知道,太祖很久前一直是将赵光义当作接班人培养的,因为之前的经验告诉大家,年长的新君更容易稳住形势,因为人脉和支持者更广泛。赵匡胤自己也是从后周年幼皇帝的手里把江山接了过来,所以对年幼皇帝继承江山是不支持的。

但是,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因为赵匡胤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也有了继位的合理性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赵匡胤没来及宣布新君,就挂了。只要没对外宣布,就说明,赵光义和两个皇子都是有机会、也有资格上位的。

这时候三人当中谁先来到皇帝身边,谁先做好准备,谁就有可能是新任的皇帝了。当时,在世的两位皇子,一位是赵德昭,年龄26,一位是赵德芳,年龄18岁。

经过短暂思考,宋皇后让太监王继恩急招赵德芳前来,因为宋皇后和赵德芳关系最近。

没想到,这太监根本靠不住,或者就是赵光义的内应。出了门,不久就把赵光义找来了。

(赵光义剧照)

宋皇后看到来的是赵光义,大惊,知道赵光义已经做好了准备,这是要上位了,于是赶紧说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从语言当中反映出来,宋皇后认可了赵光义,显然,这是有思想铺垫的。赵光义哭着说道:“共保富贵,无忧也。”(司马光《涑水纪闻》)

就此,公元976年赵光义上了位,成了宋太宗。

宋太宗上了位后,将宋皇后安排到了西宫,过了十年,又安排到了东宫。看似还不错,实际上就是软禁,而且严格控制,和宫外面的联系基本没有,所以对于宋太祖临终前后发生的一些事情,无法和外面人进行交流。公元995年,也就是宋太宗上位20年后,宋皇后去世,年44岁。

太祖之子赵德昭在公元979年,因不堪赵光义的训斥,自杀身亡。而赵德芳在公元981年,病逝。真巧,都在那么年轻时,丢了性命。

宋皇后死后,赵光义做得有些过

(宋皇后剧照)

宋皇后死后,赵光义不成服(穿丧服),也不让大臣们前来临丧(前来吊唁),这还不算,作为皇后和皇帝合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赵光义不同意,宋皇后只能单葬,这到底是为什么?这完全不符合对待前朝皇后的礼仪啊!

这还没完,神庙也不让进,这过分了。

有个大臣看不下去了,他是翰林学士王禹偁,他对来他家的宾客说道:“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宋史·王禹偁传》)谁知隔墙有耳,话传到了赵光义耳朵里了,于是王翰林就此被发配到了滁州。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可以理解赵光义的举动,宋皇后的行为差点让自己的大权旁落,没被找理由杀掉,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赵光义剧照)

赵光义当了皇帝后,对于自己的小嫂子没有优待,主要的冲突就在宋太祖赵匡胤死时,宋皇后要扶持赵德芳的举动惹恼了赵光义。


蓝风破晓


赵匡胤一生有三个皇后,第一任皇后为孝惠皇后贺氏,赵匡胤没有称帝时就死了,后来追封的皇后。孝惠皇后为赵匡胤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第二任皇后为孝明皇后王氏,赵匡胤称帝以后,做了三年皇后就去世了,为赵匡胤生了两个女儿,都夭折了。第三任皇后为孝章皇后宋氏,公元968年(开宝元年<strong>)被赵匡胤立为皇后当时才17岁,24岁时赵匡胤就驾崩,号“开宝皇后”,身前没有子女。文中的问答,应该说的是孝章皇后宋氏,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24岁,这么年轻,赵光义是如何对待她的呢?

根据《宋史·后妃传》记载:“太平兴国二年,居西宫。雍熙四年,移居东宫。至道元年四月崩,年四十四。有司上谥,权殡普济佛舍。三年正月,祔葬永昌陵北。命吏部侍郎李至撰哀册文,神主享于别庙。神宗时,升祔太庙。”公元976年,赵光义称帝的第二年,开宝皇后居住在西宫。公元987年,开宝皇后移居东宫,当时35岁。公元995年,开宝皇后去世,享年44岁,年纪轻轻就这么死了。死后,翰林学士王禹偁建议为开宝皇后追封谥号,后遭贬谪。总之,赵光义对宋皇后的死并没有放在心上,死后也没有与宋太祖葬在一起。且没能进入宗庙当中,直到宋神宗时期,宋皇后才升祔祖庙,享有祭祀被供奉。

虽然《宋史·后妃传》并没有详细记录,赵光义做皇帝以后,宋皇后的遭遇如何,不过从她的葬礼来看,是很凄惨的。当然,还有宋太祖的四个儿子,两个早亡,身后的待遇也不太好。尤其是次子赵德昭,因为被猜忌,最后自杀身亡。所以,宋皇后年纪轻轻也是孤独终老,死后还不能进入宗庙,结局也是很凄惨。


谋士说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之死,至今都是一个未解之谜!

根据正史记载,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次日清晨,赵匡胤暴毙而亡。

寥寥数语,就将一个帝王的归去概括完毕,赵匡胤死的时候年仅五十岁。

因为赵匡胤功劳卓著但死的蹊跷,在野史传闻之中,涌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湘山野录》的“烛影斧声”成为流传最广的说法,其意在点明赵光义继位不正,谋害亲君。

真实的历史模样如何?也只能依靠个人的感想去裁夺。

赵匡胤一共有过三位皇后。

结发妻子为贺氏,为赵匡胤生下了长子赵德昭、次子赵德林(早夭)、幼子赵德秀(早夭);两位公主昭庆公主、延庆公主。贺氏早年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岁。赵匡胤称帝之后册封她为为孝惠皇后。

贺氏死后,赵匡胤娶王氏为妻。但是同样天不假年,赵匡胤刚刚称帝不久,王氏便去世,年仅二十二岁,册封为孝明皇后,王皇后亦是北宋第一皇后。

王皇后去世之后,赵匡胤又取宋氏为妻,也就是后来的孝章皇后。赵匡胤离奇驾崩之时,宋皇后年仅24岁。

这位出身高贵的宋皇后,心中也是迫有心机。当赵匡胤突然驾崩之后,宋皇后不慌不忙,让宫内大宦官王继恩连夜出城召赵匡胤四子赵德芳入宫夺权。

赵德芳与宋皇后关系很好,私交甚密。如果宋皇后不捷足先登,恐怕江山就会落入长子赵德昭手中。

结果所有人都打错的算盘!

王继恩早就成为赵光义之人,他并没有寻找赵德芳,而是直奔赵光义处。赵光义带着重兵来到宋皇后住处。

宋皇后知道大势已去,便说了这样一段话:“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

在宋朝之时,官家是对皇帝的称呼,如欧阳修《新五代史·寇彦卿传》:太祖大怒,顾彦卿曰:“汝往趣官家来,不可一日留也。”

宋皇后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放弃挣扎了,我孤儿寡母的命全在皇帝手上。”这里的皇帝,指的就是赵光义。

次日,赵光义拿着所谓的“金匮之盟”登基称帝,改名赵炅。

赵光义既然成为一国之君,长嫂如母的道理他自然明白,于是尊宋皇后为“开宝皇后”,移居西宫,后来又移居东宫。

咋眼一看,赵光义对宋皇后还是挺不错的嘛,那就错了。

宋皇后的住处,除了几个仆人,其他人概不能入,日子过得十分冷清,至于赵光义为何要如此,那就不得而知了。笔者估计这与其即位合法性有很大关系。

宋皇后死后,赵光义的态度是恶劣的。群臣不能祭拜、皇族不能穿孝、匆匆下葬、不得与先帝合葬、不得立牌位与太庙。总之,皇后之尊的待遇,宋皇后一样都没有得到。

赵光义如此决绝的态度引得群臣不满,但又为之奈何?

结束语:在政治斗争中,宋皇后的下场是比较好的一个了,用后半生的软禁换来了善终。毕竟她曾是要与赵光义争夺天下的人,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比较好的。

【文 / 楚南青史君】

【若有观点,欢迎评论。点赞关注,感激涕零!】

<strong>

<strong>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