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安順的屯堡文化是一種什麼文化?

陳遠


剛寫一篇關於安順地戲的文章,對屯堡文化有點了解,剛好回答本題。

屯堡文化由來

600年前,朱元璋皇帝派30萬大軍平定邊境叛亂,戰爭勝利後,為了求得長治久安,就命這30萬人屯守在這裡,有點像解放初期的新疆建設兵團。

30萬士兵在這裡一邊開展農耕生活,一邊起到震懾作用,維護邊境安定。

歷經朝代更迭,漫長的歲月,屯堡人在亦兵亦民的過程中繁衍生息,除了踐行世代相承的文化習俗,也因地制宜,學習當地的生產方式。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屯堡文化"這樣一種獨特的漢族文化現象。

屯堡文化衣食住行方面特點

  • 語言:數百年變遷未被周圍的語言同化。

  • 服飾:婦女的裝束沿襲了明清江南漢族服飾的特徵。


  • 飲食:具有易於長久儲存和收藏,便於長期征戰給養的特徵。

  • 戲曲:花燈曲調帶有江南小曲的韻味;地戲原始粗獷,題材單一,僅演繹戰爭故事。

  • 民居:以石木為主,高雅美觀具備防禦功能性的民居建築。

600年,時光飛逝,往事如煙。

我們只能在史書中窺探歷史,憑出土文物尋找史實的蛛絲馬跡。

何嘗想,在貴州安順的村寨裡,歷史竟然就被複制粘貼了,幾經戰亂饑荒,時至今日他們依然在踐行祖先的生活方式,真可謂大明遺風活化石。


慢吞吞的小魚


而安順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西秀區七眼橋鎮以雲山、本寨、雷屯為主的雲峰屯堡文化風景名勝區。生活在這一社會區域的人,由於特定的歷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環境,特別的習俗民風,特有的藝術文化,他們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哨、衛、所、關、卡、旗等命名。


獨好


屯堡文化的精髓是保留了大明王朝的很多文化,比如服飾、建築、口音和各種禮節。保留最完整的應該是喪葬文化,披麻戴孝、祭文祭品、點燈、繞棺等等都還在保留。去屯堡旅遊,哪些已經開發的景點,天龍雲峰值得看看,很多沒開發的很值得看看,安順大西橋鎮,的自然村落群應該是貴州最大的。自然村中九溪村、中所村、吉昌村、狗場屯場和鮑屯村都是戶籍上千戶的村落,很值得去探索和發現。




無痕5336


應該多多鼓勵年輕人 傳承發揚好屯堡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