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妄言,多好話

王陽明的一封書信中曾經寫到:“凡今天下之論議我者,苟能取以為善,皆是砥礪切磋我也,則在我非警惕修身進德之地矣。”


世事紛繁複雜,真真假假,當是非降臨時,我們也不必害怕,人間最大的力量不是槍炮或者拳頭,而是忍,忍最終能將流言在真理面前擊碎。


做人應該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一個真正的忍者,對待惡罵、打擊、毀謗都要有承擔、忍耐的力量。


少妄言,多好話


一個人心地再好,如果嘴巴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言語謹慎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得多了,話裡自然而然便會暴露出來很多問題。詩曰:不智之智,名曰真智。


蠢然其容,靈輝內熾。用察為明,古人為忌。學道之士,樸以自報。在生活的談判桌上,“訥者”有時才是最傑出的談判家。


南唐廣陵人徐鉉以學時淵博和通達古今文明於北宋朝廷。有一次,江南派徐鉉來納貢,照例要由宋廷派官員去做陪伴使。宰相趙普不知究竟選誰為好,就去向宋太祖請示。


太祖想了想,令殿前司寫出十個不識字的殿中侍者的名字,太祖御筆一揮,隨便圈了其中一個名字說:“這個人就可以。”


這使在場的所用官員都大吃一驚。趙普也不敢再去請示,就催促那侍者馬上動身。那位侍者得不到任何明確指示,只好莫名其妙地前去執行命令。


一見面,徐鉉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所有人都歎服他的能言善辯。那位侍者大字不識,當然無言以對,只好頻頻點頭稱是。


少妄言,多好話


徐鉉不知他深淺,更加搜索枯腸喋喋不休地想和他辯論。但是在一起住了好幾天,那個侍者無一言相對。徐鉉口乾舌燥,疲憊不堪,只好閉嘴不說了。


實際上,當時宋廷上有陶毅和竇儀等博覽群書的大儒,說起論辯之才,未必就輸給徐鉉。但宋太祖作為大國之君,接待小國使臣,沒有派他們去爭口舌之長短。因為兩強相爭,誰也不會服誰,反而有失大國體面。


人們常說沉默是金,不僅是保住自己不惹禍端的好方法,更是一劑絕妙的做事藥房。當我們面對自己不熟悉的或不擅長的事務之時,不如以沉默之精神以待,反而能更好的達成任務。


如王陽明所說,面對譏謗、無理要做到不發怒不怨恨,而這又需要多麼博大的胸懷。總是對被人吹毛求疵的人,一定不是個受歡迎的人,能容天下者,方能為天下人所容。


你想要彩虹,就得寬容雨點,如果雨點滴到身上的那一刻便勃然大怒,又怎麼能在彩虹出現的時候以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去觀賞那美麗的風景呢?


與譏謗相反的是讚美,讚美是一種良好的修養和明智的行為,詩人布萊克曾經說過:“讚美使人輕鬆。”讚美是一種精明、隱秘和巧妙的奉承,它從不同的方面滿足給予讚美和得到讚美的人們。


當我們讚美別人的時候,就是把自己和別人放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了。不要吝嗇對他人的時候,你的心情也同樣是愉快的,經常去讚美他人的人往往也容易得到他人的讚美,正所謂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尤其是有“我”有“你”再加個“他”,你、我、他之間的紛爭就更多了。想在這種複雜的環境中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一要少言,二要多說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