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疫”幕幕溫情 82歲俞包象為抗擊疫情捐贈書畫

光明網訊(記者 張靜)“抗擊疫情,每一位公民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為這次疫情創作、捐贈書畫,是想貢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82歲的著名畫家、書法家俞包象先生在得知光明網書畫頻道發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後,宅在家中積極創作書畫作品,並表示願意捐贈畫作,用實際行動支援武漢渡過難關。

作為中國關工委健體中心學雷鋒聯盟雷鋒書畫院名譽院長,俞包象先生率先創作了兩幅國畫作品,並積極號召畫院的畫家共同參與,用實際行動向民眾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凝聚起人民群眾戰勝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一場戰“疫”幕幕溫情 82歲俞包象為抗擊疫情捐贈書畫


正如俞老所說,每個人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有不同的職責,大家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為抗擊疫情做出努力,只有早日擊退疫情,全國人民才能早日恢復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可以用好自己手中的畫筆去鼓勵普通民眾,提高大家抗擊疫情的認識,增強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雖不能去前線,但可以在文藝戰線貢獻自己的力量。”俞包象說道。

一場戰“疫”幕幕溫情 82歲俞包象為抗擊疫情捐贈書畫


俞包象這種強烈的責任心和為祖國分憂解難的擔當從小就根植在他的血脈中。他出生和成長於浙江諸暨,和蔡元培等著名文人學者是同鄉。受環境影響,家中長輩一直教導俞包象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練就一身真本領建設祖國和家鄉。俞包象自己也從小立志要向蔡元培等人學習,努力汲取他們的文學造詣並應用於自己的筆墨當中。

一場戰“疫”幕幕溫情 82歲俞包象為抗擊疫情捐贈書畫

俞包象為抗擊疫情所作的書法作品

這種良好的文化氛圍對俞包象的影響很大,他始終將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視為己任,把為祖國發展做實事放在心頭。“我們身上的擔子很重,畫畫的同時還要會寫詩、篆刻,自身的文學基礎一定要深厚。”俞包象詩書畫印皆精通,書法篆刻亦有所造詣。他指出,這不是學習一兩天就可達到的,而是要通過幾十年的積累,靜下心來打實基礎,“發展文化就要戒驕戒躁,一步步探索,才能有所成績。”俞老從事文藝工作幾十年,也一直秉承著這些原則,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風格。

俞包象如今已到耄耋之年,晚年生活幸福而又充實,平時多在家寫字作畫,或約三五好友一起喝茶作詩,比年輕時的滿懷壯志多了幾分平和與從容。“我能畫畫寫字,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很幸福。”俞老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對於他來說這種平淡亦是來之不易的幸福,“祖國的繁榮強大是我晚年幸福生活的保證,如今國家有難,我也應該在祖國需要我的時候做一些貢獻。”俞包象在關鍵時刻發揮文藝輕騎兵的作用,他作為文化戰線的一名戰士去貢獻自己的力量,傳播正能量,展現了一名優秀文藝工作者的寬廣胸懷。

“全國上下都在支援湖北武漢,我們萬眾一心,必定能夠戰勝疫情!”俞老堅定地說道。讓我們一同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一起等待勝利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