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线城市,是什么机构评选出来的?有无权威性?

汉上梁州


没有权威性,是媒体级别的榜单。

近年很火的城市分级榜单,捧红了一批新一线城市。也把90年代简单的一二三线分级变成了六个级别。

也就是因为级别多了,很多网友对于城市的分级存有异议,甚至因此展开激烈的言语争执。

那么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城市分级榜单究竟出自何处呢?该榜其实是来自于第一财经栏目旗下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说直观点就是一家电视台的孙公司。

而这家公司的成立,是由成都企业推进合作完成的,据传是成都某投资集团控股的报业与第一财经合作开发。因此榜单也仅仅是“媒体级”或者“栏目级”的定位,是不具有权威性的,跟百富榜这类榜单一样属于民间排名。

眼尖的网友不难发现,自从有了这份榜单,成都每年在15个新一线城市当中都是满分排名第一,分值比南京、杭州都要高得多,更是比青岛、宁波等城市高出一倍的分值,而且西部城市整体比东部分值泡沫都要高得多。于是真有网友去深挖这个研究所的来历,并拿出证据说明这份榜单的实际运营机构是来自成都的企业。所以像2019年把万亿GDP的东部名城无锡踢出新一线,把4000亿级别的西部昆明放在了新一线;把2000亿的西部绵阳和7000亿的东部唐山都放在三线这些案例也就不足为奇……

另外我们早年间讨论的一二三线城市,是通过综合实力评选的。而这份榜单全称是“城市商业魅力指数排行榜”,也就是基于经济领域活跃度和吸引力来作为主要参考值的。跟教育,医疗,收入等等都没关系,甚至跟人均经济也没关系,不然成都这样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排名40开外的城市无论如何也排不到第一。

总之这仅仅当做一个参考看待就是了,毕竟是栏目组级别的榜单,而且带有地域倾向性,厚此薄彼在所难免,看个热闹就好,不比较真。


城市发展报告


当前常说的几线城市是第一财经杂志下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栏目商业魅力划分

  • 首先,评选者只是一个杂志栏目!
  • 其次,只是城市功能中的商业魅力!
  • 没有权威性!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次因每年标准不一样而变动!

从国家角度,国外机构引用,全国重点城市共36个,特区2个!

  • 第一档,省级直辖市4个,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 第二档,省会、首府、副省级计划单列市32个
  • 副省级计划单列市5个,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 省会22个,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宁、兰州、西安、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南京、杭州、福州、南昌、合肥、长沙、武汉、成都、贵阳、昆明、广州、海口。
  • 首府5个,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拉萨、南宁。
  • 特区,香港、澳门!
  • 台湾是中国领土但无具体行政!
  • 例如国外机构2018年中国城市表现力引用,省级直辖市为一线,省会首府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为二线
  • 商业魅力新一线城市,苏州则属三线城市

重点城市在商业魅力外,其社会政治、军事交通、文化教育等对国家持续发展、国土安全功能极为重要!

  • 社会政治方面是地区核心
  • 文化教育中心
  • 以在校本专科大学生数量为例
  • 交通枢纽
  • 以铁路为例看重点城市节点功能!
  • 军事战略国土安全
  • 以兰西为例代表
  • 国务院批复文件中强调,兰西处藏疆咽喉宁蒙要冲在稳藏固疆维护国土安全中具有特殊功能
  • 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兰,联勤保障中心驻西宁!
  • 这不是商业魅力可体现的功能!

天佑中华紫气东来


从我对中国城市20年的研究经历来看,关于城市“分线”排名,以及城市各项指标得分,对城市的运营机构来说,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但权威性肯定是缺乏的。

就在昨天(2019年5月24日),由第一财经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名》已经出来了,大家请看:

和往年一样,一线城市排名依旧是:北上广深,新一线城市有了一个变化,昆明成为今年的黑马城市,入围了新一线,而无锡连续两年掉队了。其他城市排名差别不大,西安进步了几位,长沙和郑州位置互调了,成都依旧保持在新一线城市第一位。

要明白这个排名的逻辑,你必须深入的去理解,去每一个城市调研,去体验每个城市的生活!

1个城市有10000种定义,但是第一财经采取了5个维度,80多项指数来给这些城市打分,意义不是在于给这些城市排名,而是给大家一个选择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参考。

因为这个榜单的重要性和媒体的关注度,所以,也成为每个城市营销的重要机会与平台。

蒋老师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第一财经的城市分线,对于区域经济研究来说,不具备太多参考价值,因为他们是从五个维度:城市商业资源聚集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以及未来可塑性。

为什么缺乏权威性,只具备参考价值

如果长时间出差,游走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你一定能感觉到,上海的商业资源聚集度其实是全国最好的,其次是北京,再是深圳和广州,但是上海的总体分数之所以落后北京,这是因为上海在城市枢纽性、未来可塑性方面,输给了北京,因为北京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交通中心,以及包括北京中关村,成为中国的科技中心,所以,在未来可塑性,北京得分确实要高很多。

但是北方的城市都有一个共性,夜间活跃度普遍低于南方,也就是说,京津冀的夜间活跃度,没有长三角和珠三角发达。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京津冀城市群,在城市排名上,会输给长三角和珠三角,这大概是南北生活习惯上的差距。

大家再看二线和三线城市排名

其实这里面有几个城市,需要单独拎出来讲,分别是无锡、厦门、大连、福州、济南

这五座城市,曾经都或多或少,或者与新一线城市的排名非常接近,厦门大家都知道,城市不大,人口不多,但是商业环境和氛围是不错的,而无锡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城市,以及江苏省第三大城市,GDP过万亿,商业环境是非常好的,可是连续两年没有入围新一线城市,难道就要说无锡的经济不行吗?城市排名落后了吗?

其实不然,新一线城市的排名,也是通过各个大数据指标得出,不能以偏概全,无锡的商业氛围,在国内至少前15名是可以进的,但是在城市枢纽性和未来可塑性、生活多样性方面,与一些中西部强省会城市相比(武汉、成都、长沙、郑州),占了下风。

从三线城市的整个排名情况来分析:

这项排名也不是以经济为中心,而是以商业为中心,比方说三亚本身的GDP体量不到2000亿,但是三亚的商业资源在三线城市里面,还是排名靠前的,这是因为三亚整体的商业环境、旅游环境在国内是非常不错的,包括交通枢纽性,三亚机场也是全国排名前20位的。三亚对国外游客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强的,所以,除了经济总量,三亚在商业指数上,表现也是不错的。

再比如临沂和唐山,这两座三线城市的GDP远远高于乌鲁木齐,但是乌鲁木齐的商业指数在这两座城市之上,这恰恰说明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商业资源的聚集度是非常不错的,我曾经去过三次乌鲁木齐,发现乌鲁木齐的消费不必北上广深低,或许是偏执一隅,乌鲁木齐的商业环境确实比大多东部和中部三线城市好,接近二线城市水平。

四、五线城市点评

先看常德,GDP总量位居湖南省第三位,本应该是三线城市,但是在新一线城市排名里面,常德属于四线城市,最核心的原因,莫过于常德的商业资源受到交通的影响,常德至今还没有高铁,作为湖南省第三大城市,高铁已经在中国有了10年以上的运营历史,可是常德还没有通,这大大影响了这座城市的商业发展。

而对比省内的衡阳、岳阳、株洲,特别一提衡阳,一座城市拥有5个高铁站,分别是:衡阳东、耒阳西、衡山西、祁东、以及新开的西渡站。

交通的便捷,使得衡阳在招商引资和商业资源的吸引上,超过了常德,从城市人的生活多样性来看,衡阳人的选择确确实实多于常德,因为距离珠三角更近,所以,衡阳的生活文化会受到广州和深圳的影响。

所以,可以明显感知到,四五线城市的消费环境、商业资源是比较落后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慢慢也会有一些新的商业资源注入,与一二线城市形成漏斗形商业模型。

综上所述:

从一线城市,到新一线城市,再到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在经济数据方面,不具备权威性,但是对城市运营机构以及人们对城市生活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蒋昊说经济


中国几线城市评定在2013年开始,评定的不是机构,而是媒体,那就是《第一财经周刊》。

第一财经周刊已经改名为《第一财经》,是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每年发布《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对中国城市进行划分。

城市等级划分方式

划分标准是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

其中商业资源集聚度占据比重是0.25

城市枢纽性占据比重是0.2

城市人活跃度占据比重是0.17

生活方式多样性占据比重是0.18

未来可塑性占据比重是0.2

一级指数的权重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计入,二级指数以下的数据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商业资源集聚度主要考量的指标为大品牌青睐指数、商业核心指数和基础商业指数,160个品牌在各个城市的门店数、餐厅和影院数、超高层逑筑数量以及最基础的城市GDP和常住人口数椐。

生活方式多样性主要出门新鲜度、休闲丰富度和消费多样性三方面聚焦衡量。

城市人活跃度与滴滴出行的渗透率、移动设备的活跃度、地铁的通达度、京东的订单指数领英活跃度有关。

城市可塑性反应的是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类似于人的未来可塑性,与高校数、创业指数、活跃度、标签数、领英活跃度有关。

北上广深已经改写上北深广

进入一线城市的北上广深都是商业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城市人口较为集中,生活方式领导潮流,像上海历来就有夜巴黎的美誉,是长三角的交通枢纽和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商业地位十分重要,也是长三角科技中心,依然是年轻人向往的主要城市,城市发展潜力无限;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和北方交通枢纽,也是金融中心;深圳毗邻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开放前沿,是领导世界潮流,是重要的南方出海港,其科技创新能力惊人,是高学历年轻人的向往;广州也是毗邻香港,靠近深圳,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已经成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年轻人淘金的地方。

北上广深,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节奏不同,目前已经出现了变化,18年成为了上北深广,上海之所以成为超过北京一等一的城市,就在于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科技实力日益增加,年轻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深圳超过广州可能与深圳的创新活力有关,集中了诸多的伟大企业,导致人口流动更有活力,未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更有活力,也就是城市的可塑性更加强力,深圳的城市枢纽功能要比广州弱一些,但生活方式与香港可能更加的接近,多元化更加的具有活力。

新一线城市横空出世

现在某些原来的二线城市,金融实力和城市枢纽也已经凸显出来,尤其是城市可塑度非常强,

比较突出的有杭州、武汉、南京、成都和宁波等,但想不到的是排列前五的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和苏州,成都逆袭成为新一线城市的头把交椅,成都是四川省会城市,以悠闲慢节奏的生活著称,竟然超过杭州,颇令人意外,可能与成都的西南枢纽地位有关,杭州虽然是人间天堂,也有阿里巴巴,创新活力很好,但是交通枢纽功能可能不如成都重要。

浙江宁波也是新一线城市,宁波的工业创新实力很强,城市可塑度也就增加,江苏是最多的新一线城市省份,有苏州、南京和无锡。新一线城市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和老牌工业地区,像宁夏和新疆、西藏、甘肃、江西、云南和广西都没有,广西南宁作为东盟博览会的主办城市,未来有可能晋升新一线城市,南宁城市可塑度比较好,城市枢纽也不错,关键是商业集聚度可能不算高,生活多元化可能稍逊于杭州,城市人活跃度倒是不错,夜生活很丰富,


杜坤维


首先确定我国官方并未对任何城市划分“一二三四”线的等级。

我国对城市的行政级别划分依次为:首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地级市和县级市。

除此之外,国内外有部分专门针对不同领域研究的机构,会根据其研究指数对城市进行指数级排名。

例如被世界多个国家认可的Gawc等,根据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将全球城市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城市(Alpha、Bate、Gamma、Sufficiency )

近年来,我国也有多个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城市进行分级。例如争议较大的新一线城市研究院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名中,也将我国城市划分为:一线、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五线城市。

至于是否有权威性,需要评选机构和普通民众达成一定共识后才能体现。对于新晋的评选机构发布的排名,自然争议性大于权威性,但即使目前较有权威的排名,最初也遭遇过这个质疑的阶段。

因此,是否具有权威还需继续关注!


西一安鲜


大家好,我是勇谈。对于几线城市的分法其实都是媒体的做法,官方对于城市的分法主要是两种:根据市区常住人口和行政级别。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几线城市的分法最开始是为房地产企业服务的,大家可以理解为几线城市的划分是从行业标准开始向大众标准转变的。大众逐渐熟悉这样的标准后,开始习惯于这样的分法来区分城市,而作为地方来说也开始默认这种分法。

目前网上主流的分几线城市的媒体是第一财经,是中国第二大传媒集团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下媒体品牌

媒体的权威性怎么来说?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媒体不同对于几线城市的分法也不一样,不过第一财经通过对城市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这5大指标来划分几线城市的做法,确实得到了不少业内外人士的认同。几点观察:

第一、对于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底是几线城市不少朋友都很在意,你知道自己的城市是几线吗?根据第一财经的划分方式,目前我国一线城市有4座(北上广深),新一线15座,二线30座,三线70座,这几年媒体和资本关注比较多的城市其实还是新一线和二线,也就是45座左右的城市。

第二、多数朋友对于几线城市的区分主要感觉还是经济发展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GDP。虽然说很久以前国家就提出了“不以GDP为纲”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GDP指标还是能够准确反映一个地方的发展程度。一般来说GDP产值越高的城市,经济就越发达,产业越发达。

对于媒体评选的几线城市,信则有不信则无

官方对于城市的划分有两种:行政级别和市区常住人口(切记不是区域人口数量),行政级别来说就是我们所说的: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普通地市和县市等;对于市区常住人口的划分国家是这样的,按照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我国城市按照城区人口规模分为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特大城市(500到1000万)、大城市(100到500万也分为3个等级)、中等城市(50到100万)、小城市(50万以下);自己所在的城市到底处于什么位置?大家自己对号入座。

不过有几点大家是需要注意的,国家发改委和其他国家部门对于城市的一些项目批复和政策扶持都是按照市区常住人口和GDP来进行的,比如前几年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地铁交通申请,后来国家发改委就把标准提高到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GDP3000亿以上,当然还有对于财政收入有一定要求。

综上,几线城市的划分是媒体按照一定的测算方式来进行的,但是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回复。官方对于城市的支持和项目规划还是按照人口和GDP、财政收入和区域发展要求等来进行统一安排的。原创不易,喜欢记得点赞、转评、关注,欢迎大家积极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勇谈房产壹贰叁


其实这个每年一次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最尴尬的可能就是成都了。一方面成都网民和宣传舆论部门为又一次排在新一线首位而欢呼雀跃,另一方面又要应对网上来自各地的网友对它的攻击和嘲笑。

网上被骂得最凶的就是成都。什么“花钱买榜”呀,什么“第一财经是他们家”的呀等等,要好难听有多难听。因为从GDP也好、城市重要层级来看也好,成都都应往后排,人们怀疑是第一神经从中搞鬼,于是“枪打出头鸟”了。而成都网友最怀疑的就是隔壁那个“山卡卡”、“农直市”人在带头使坏。但同时他们也逐渐的着急和不耐烦了:连续4年都是新一线首位,排在外面给人家守门呀。难免抱怨:究竞我们成都好久才能进入旧一线啊?是不是被人吊打当猴耍啰?

其实像重庆、天津这样的直辖市,它们是不屑于也不关心你那个所谓的“一线”的,它们享受着国家给予的各种政策优惠。相反的,如果哪天传出国家要设第五个直辖市了,肯定要打破脑壳,相信排名争当“新直辖市候选城市”的肯定就远不止15个了。

对于地级市的普通网民来讲,他们的城市得了多少分、排名是怎么来的也不晓得,也不太关心,只要生活安逸就行。像我的家乡,由去年的所谓“三线”降为了“四线”,我反而感到高兴和感谢第一神经,说明房地产大鳄还没有注意到我们,今年的房价不会太高。我就在网上看到成都人在呼吁:我们不想争啥子一线哈,除了工资没涨,啥子都在涨,我们就想平静的生活。其实我的家乡就挺好:身处平原,有山有水;GDP总量和人均处于全省前茅;通高速高铁,物价房价都不太高;气候宜人,鸟儿天堂。所以何必去争啥子一线二线呢?

第一财经:看在普通民众的份上,放过成都吧!


晓康929


评选出所谓的一线、二线乃至三四五线城市的机构,都是民间的机构,因为在我国政府层面并没有有关一线、二线、三四五线城市的划分,也没有定义相关的评选标准,因此评选几线城市的机构,并非国家的官方机构,而只是民间的机构。比如不久前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就发布了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其中里面所划分的一线、新一线、二三四五线城市如下表。



其实在我国政府层面划分城市的方法只有两种,一种是行政等级划分,比如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等。另外一种是按照城区常住人口来划分,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等。因此对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划分的几线城市,权威性自然是欠缺的。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个《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它并非是随便乱排名的,是有它的评选标准的,即依托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指数来评估出来的,每个维度指数也有它相应的计算方法,对于城市运营机构来时,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


锦绣中源


毫无权威,自己哄自己,助长地方狭隘主义。媒体,房地产公司从中获得私利。国家应该管一管,包括各地排名榜,可以由国家权威部门定期发表,其它一律禁止,防治胡编乱造,造谣生事。


东轩99


所谓的一二三线城市,有很多机构进行评比。这些机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这种排名作为主业进行商业活动的机构。比如说比较出名的第一财经。那这些机构如何利用这种排名挣钱呢?其实和大学排行榜走的是一个套路。那就是像各市政府索要赞助费用。拿了钱就可以排的高一点,档次可以升一升。另外这一种排名很具有话题性,本身也可以为自己带来一些商业赞助。

另外一类是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对城市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全国扩张和市场管理。对于不同的发展层次的城市采用不同的市场战略。这些企业的城市分类排名一般是不公布的,只在企业内部作为商业资料留存,可以说是一种企业机密。最常见的两类企业就是房地产企业和零售企业。因为这些行业的特点,市场具有区域分割性,因此有必要对于各个细分市场进行分类研究制定相应的商业战略。

政府机构对城市也有排名,但不进行分类。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社科院,每年都公布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国社科院是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机构,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方的态度。但城市竞争力本身和城市分类没有太大的联系。

政府对于城市的分类是通过行政级别来体现的。中国的城市,实际上有两个级别。一个是直辖市,一个是地级市。在地级市当中又有更进一步的分类。一共有15个城市,其中包含10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享有副省级级别。也就是说地位高于一般的地级市,但是比直辖市略低一点。此外其他的省会城市虽然是地级市,但是毕竟作为省会在各方面想有一定的特殊待遇,所以地位高于一般的地级市。从行政角度来看,直辖市高于副省级城市,后者又高于普通省会城市,没有任何身份的一般地级市地位是最低的。如果要细分的话,中国城市的行政级别就是这4个档次。

至于现在一二三线城市分类的权威性,这要看从什么层面来理解。从行政角度上来讲,没有任何权威性。从市场角度上来看,也需要根据不同行业,仔细分析,才能看是否合理。不同的机构的分类和排名是有很大差异的,很难说哪一家一定是对的,哪一家就一定是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