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相声要说三分逗七分捧?是逗哏客气,还是真的是捧哏占了七分的分量?

一只有猫的人


捧哏演员真的很重要!



郭德纲在没有遇到于谦以前,和张文顺老爷子是一组搭档,他们配合的也十分默契,而且张文顺比于谦的资历要老多了,但是郭德纲一直没有红。

后来张文顺年迈、身体不好,郭德纲换了于谦做搭档,结果一不小心,开启了开挂的人生,2004年于谦正式进入德云社,2005年郭德纲红了,德云社被世人认识了!


直到现在,德云社在“相声江湖”的地位,还没有哪个民间相声团体能够匹敌,郭德纲也成了著名的“非著名相声演员”,这一切,不仅仅是郭德纲个人的努力,功劳簿上还有于谦重重的一笔!

因为在舞台上,郭德纲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于谦都能心领神会,然后按照老郭的思路走下去,出其不意地抖包袱。两个人默契到什么程度呢?据他们说,他们上台之前从没有过排练、对词,在演出之前,郭德纲只是把节目大意给于谦老师说一下,然后告诉他哪是“点”,哪是“节骨眼”!


所以,当郭德纲说:“你要照词说”时,于谦才会委屈地说:“哪有词呀”!

还有岳云鹏,岳云鹏初一登台时的搭档是史爱东,但他们两个水平相差太多,小岳岳太弱,所以很多时候,史爱东把小岳岳“挤兑”地搭不上茬,每当这个时候,岳云鹏总是装傻充愣蒙混过去,时间长了,岳云鹏逐渐形成了自己“贱萌”的风格。

但长此以往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郭德纲又急需推出新人,所以,大胖子孙越加入德云社后,郭德纲钦点胖子给小岳岳捧哏。果然在孙越的帮衬下,岳云鹏在相声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今天受人瞩目的明星!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和大家说一个问题,捧哏在相声的舞台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对搭档中,捧哏演员出色的话,他们就很容易走红,真的是三分逗七分捧呢!


于小小


#相声表演中"捧"比"逗"重要# 先说一说什么是"哏"?"哏"(gen)是指对口相声中滑稽有趣的语言动作。在对口相声艺术中表演者分为"逗哏"和"捧哏"两个角色,"逗哏"是相声中叙述故事情节的主体,"捧哏"则是对"逗哏"的敘述进行配合,从而产生一段段令人开怀的笑料(即包袱)。"逗"和"捧"两者配合恰当才能产生良好的演出效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捧"比"逗"更为重要。虽然整段相声开展的主动权是在"逗",逗哏必须准备足够多的笑料,但是,捧哏必须要善于拿捏时机,对逗哏的言语动作做出及时且恰当的反应,才能使整段相声顺利地进行下去。在对口相声的演出中,尽管捧哏表面上是逗哏的陪衬,而其实捧哏往往多由经验更丰富的师父或师兄来担任,因此就有了"三分逗,七分棒"的说法。逗哏和捧哏的默契,需要在长期的配合中逐步形成,在相声界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黄金搭裆,如马三立和赵佩茹、侯宝林和郭启儒等,他们都给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相声段落。


如一凡夫


三分逗,七分捧,这是相声界的老话,这也定义了捧哏演员的地位,并不是像在舞台上表演的那样只有“嗯啊这是,去你的吧”这几句话体现的样子。

捧哏,又称为量活,是他真正在把我整段相声的节奏和尺寸。虽然话不多,但是都必须要说在点上才能有好的效果。相声的包袱是靠逗哏演员一点一点包起来的,最后打开这一下就得由捧哏演员来了,就仿佛是点燃炮仗的火捻子,点火这一下是由捧哏演员来完成的,才能有爆炸的效果!

所以说三分逗七分捧,还是很有道理的,逗哏和捧哏配合好才能给观众带来精彩的相声,两者缺一不可!


M先生MrM


捧哏真的占了这么重的分量。

逗哏的是表演,但是捧哏的掌握节奏。节奏掌握不好整个演出没有办法跟观众协调,观众会很难受。

还是以德云社举例。

郭德纲老师出道很早,跟很多捧哏演员合作过都没红起来,直到遇上了于老师才一点点步入正轨,究其原因就是于老师压的节奏好。到现在为止,郭老师的节奏依然很闹腾,可以看他和别人在一起的演出,真的有种碎嘴的感觉。

德云社现在的捧逗组合,一般逗哏演员都是童子功,从小学相声的,捧哏演员很有一部分是大学毕业,其中不乏名牌大学。个中轻重,不难理解。

再举一个特例:

孟鹤堂周九良的组合,孟鹤堂上场犯迷糊,几次在台上失误,周九良都可以不动声色地把表演拽回正轨。如果逗哏的错了,捧哏演员不给力,演出事故无疑了。

由此可证明三分逗,七分捧



贴士人生


以前小时在家看电视,听相声,不懂什么逗哏和捧哏的分别,只知道他们两人在台上说的话很好笑。如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冯巩和牛群的点子公司都是满满的笑点。

现在也许是德云社的相声听多了,也终于知道了关于相声的一些常识,什么是逗哏和捧哏。才知道了相声演员在生活当中相当于人的左手和右手,只有在台上配合好了才能相得益彰。好的逗哏演员好找,可好的捧哏演员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如郭德纲和于谦这对搭档是天作之合,少了谁都不会这么完美。张云雷和杨九郎这对搭档虽然不太完美,可却是最适合彼此的。孟鹤堂和周九良这对个人认为卖点都在周九良身上,如果没有周九良在身边为他保驾护航,孟鹤堂没有现在的风光。虽然对口相声是两个人完成的,可在台上的重点还是捧哏的,在台上怎么给你翻这包袱,响与不响全在捧根身上。所以都跟的一般逗哏的只有在台上才能占捧哏的便宜,下了台他会小心翼翼地瞧着搭档的脸色过日子,伺候不好了捧哏的,在台上撅得你下不来台,抖不开包袱。(玩笑)


微风细雨4309


是忽悠捧哏的,怕这活以后没人干,逗哏的都出名,拿大钱,捧哏的没命挨骂分小钱。这句话跟“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一样,极具煽动性。


veryHR


逗哏的就像是大师画画,而捧哏的就是点睛之笔,使原本不完美的画立即活灵活现。


michfu


很明显的就是郭德纲和于谦老师。绝配


源隆慧友石雕—雕塑


这个事儿,郭于车祸版汾河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