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大神 ---《經濟思想史》閱讀筆記之一

《經濟思想史》是本什麼樣的書

美國學者哈里 蘭德雷斯與大衛 C 柯南德爾合著的《經濟思想史》(第四版),系統梳理了約從公元前800年至今天的經濟思想發展歷程,圍繞經濟學的研究範圍、方法、內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歷史上有影響的經濟學家和經濟學家團隊的理論貢獻和政策含義,以及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

作為非經濟學專業的經濟學愛好者,假期中開始閱讀這本書,為增加記憶理解,記錄下主要內容和想法。其間必定有大量的謬誤、不足和幼稚指出,懇請批評指正。


遠古大神 ---《經濟思想史》閱讀筆記之一

經濟思想史 第四版封面

所有經濟問題來根源於物品的相對稀缺性。早期經濟學家為公平和生活質量解決稀缺性,而不像物品極大豐富的現代經濟學家關心資源配置的效率。在家庭自給自足的時代,市場發育不完善,資源配置能能力很弱,所以那個時代的思想家更多的思考權威機制配置資源。在利用政府權威解決稀缺性的過程中,思想家們確定了很多概念和工具。一是經濟活動和社會其他活動融合在一起,要擁有抽象分離能力;二是公平、公正與合理,這更多的是解決各個階層間的資源配置策略。

1954年熊彼特撰寫了著名的經濟分析史,提到非西方的經濟學著作都沒有缺乏分析內容。實際上中國戰國時期的齊國名相管子的著作《管子》一書涉及到供需問題,並提供了一定的解決方法。不過管子用“輕”和“重”表示供需失衡時物品價格。

遠古大神 ---《經濟思想史》閱讀筆記之一

中國古代經濟學家 管仲

古希臘思想家對經濟學的研究得到當代經濟學家的重視,目前還在不斷的深入。公元前8世紀農場主的赫西奧德很關注自家農場的生產情況,首先提出效率這一經濟學的重要概念。同時赫西奧德還對“稀缺性”提出自己的看法:稀缺性並不是因為有限資源和無限慾望的矛盾,而是潘多拉打開盒子釋放出來的邪惡。限於時代侷限,那個時代的思想家大都著眼於家庭作坊和家庭農場類的經濟活動,如雅典人蘇格拉底的弟子色諾芬就思考了有效管理的問題,並在家庭、軍事、公共事務和生產者等層面上使用這個概念。

下一個考慮經濟學問題是著名的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的希臘時代,面臨著來自馬其頓的威脅,社會中上層和下層奴隸主關係緊張。為了緩和、解決衝突,亞里士多德提出建立理想國。他認為人本質是貪婪、自私的,所以要建立一個理想的國家/政體。理想國由高尚的武士和哲人制定規則、實施管理。但是他們不能掌握社會財富,不能參與勞動,否則就是影響分配的公平性。亞里士多德認為我們的生產不能精確區分是滿足基本需求還是貪心所致,為此,應該採用物物交換方式確保為基本需求而生產,貨幣交易顯然是追求更多的貨幣,追求私慾。


遠古大神 ---《經濟思想史》閱讀筆記之一

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圈的經濟學家或者思想家從高於一切的宗教出發,如安薩里在一定框架內進行創作,使國家的哲學、倫理、社會和經濟與宗教融為一體。安薩里暗示了物物交換的困難,以及隨之而產生的對貨幣的需求,他還考察了公共支出、稅收與接待、硬幣制造、利息和高利貸、稅收等公共經濟話題。他的見解與描述總是在其強烈的宗教主張背景下做出。阿拉伯的另一個學者赫勒敦同樣對純粹的經濟問題不感興趣,他考察所在國家的發展週期,從低收入和少量剩餘的農村生活,演變為勞動生產率和收入、經濟剩餘、人口增長等。安薩里和赫勒敦代表了伊斯蘭經濟學的開始,但這並非意味著市場經濟分析活動的開始,而是在考察遠比經濟活動更重要的問題時,獲得經濟活動令人滿意的早期見解,為理解人類經濟活動增加了臺階。

經院哲學的代表阿奎那為了應對日益增加的經濟活動與宗教信仰(主要是基督教的聖經)之間的矛盾,重新解釋了聖經中的經濟活動,使之符合當時人們的經濟行為。當人們抱著慈善的心從事商品生產,並給商品標註公平的價格時,人們的經濟行為是符合聖經教義的;或者將賺取收益用於教會活動、慈善事業時,人們的經濟行為也是可以接受的。而將自己的資本借貸給別人、從中收取任何利息的行為都是“高利貸”,是違反教義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阿奎那的經院哲學來源於亞里士多德的思想。


遠古大神 ---《經濟思想史》閱讀筆記之一

在古代世界各國的經濟活動都不發達,技術分析工具都處於萌芽甚至種子時期,這是古代中國、阿拉伯、希臘和經院哲學的學者都沒有系統提出經濟理論的原因。他們對經濟學的闡釋也散落在不同條目的著作中,沒有成為獨立的研究篇章。但這並不是說他們不偉大,相反,古代學者在些微的經濟活動中,發現了某些規律,並且嘗試去理解思考這些問題,不管出於何種目的,都殊為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