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蓄勢手法的運用

導語:《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全書一共有一百二十回,其中自劉關張桃園結義到諸葛亮身死五丈原這五十一年間的事就佔了一百零四回,以後四十六年的事只用十六回就草草結束,從這個佈局看,作者是把蜀漢作為全書描寫的重點。而就蜀漢方面來說,作者全力貫注的中心人物又是諸葛亮。諸葛亮自劉備三顧茅廬而出山以後,火燒博望坡可以說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亮相。在此之前的不管是司馬徽,還是徐庶的推薦,不管是在三顧茅廬中用環境,用童子,用友人,還是用家人,親戚,還是用對聯對其高雅人品和學識的映襯,總歸是一種臆測。諸葛亮的才學我們是沒有真正見過的,他的才學到底咋樣,不僅我們有疑惑,就是劉備也有許多疑惑。火燒博望坡是他的第一仗,作者採用蓄勢的寫法讓我們讀者悅然,讓劉備欣然,讓關羽、張飛服然,讓曹操怒然。

蓄勢藝術的文學運用

何謂蓄勢藝術呢?包世臣在《藝舟雙楫·文譜》中說:"文有墊拽之法,所謂墊拽者,為其立說之不足聳動也,故墊之使高;為其抒議之未能折服也,故拽之使滿。高則其落也峻,滿者其發也疾。"包世臣在這裡說的墊拽藝術,是指在議論性的文章中為了使所說之理能夠服人,必須墊高拽滿,以加強論證的力量。這種墊高,猶如關閘蓄水,水位提高後,一打開閘門,水勢就會更加兇猛;這種拽滿,猶如射手把弓拉滿,等力量積蓄足夠之後,箭發出去就會更加強勁。使用這種藝術手法可以極大程度上豐滿主要人物形象,增強故事可讀性,因此寫議論性的文章,為了使人"折服"、"聳動"須用墊拽藝術。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三國演義》

在古典優秀長篇小說中,作家為了塑造出某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為了突出某一個形象的鮮明的特徵,總是濃墨重彩,極力渲染烘托,等到把文勢推向頂端的時候,才"千呼萬喚始出來"——從正面亮出所要描繪的形象,或者說是作家到這個時候才把他那隱藏極深的一筆告訴讀者。這種寫法,如同蔡東藩在評點自己編著的《元史演義》第二回後所說的:"如看山然,下有要穴,則上必有層巒疊嶂;如觀水然,後有洪波,則前必有曲澗重溪。"這"上"為"下","前"為"後"的寫作藝術,我們把它稱之為蓄勢藝術。蔡東藩在《元史演義》第三十五回中有一句評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蓄勢藝術,他認為:"層層翻跌,亦文中蓄勢的法。"另外,布瓦洛在《詩的藝術》中對蓄勢藝術有過這樣的解釋:"劇情的糾結必須逐場繼長增高,發展到最高度時輕巧地一下解掉,要糾結得難解難分,把主題重重封裹,然後再說明真相,把秘密揭破"。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蔡東藩著《元史演義》

文學作品中採用蓄勢藝術,目的是為了使"劇情""糾結得難結難分",把所埋下的秘密"重重封裹",等到故事情節"發展到最高度時輕輕地一下解掉",作家這才"說明真相",揭破"秘密"。綜合以上的論述,我們是否可以為蓄勢藝術下一個這樣的定義呢?所謂蓄勢藝術,就是作家在寫作的時候,為了突出某個人物和情節而採用的襯托、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和敘述、描寫、抒情等表現手法的寫作方法。《三國演義》中使用"火燒"的藝術情景很多,本文選取的是第一次火攻的場景,在"火燒博望坡"這一回中,作者就是運用了襯托跌宕的蓄勢藝術而顯出諸葛亮的奇才的。

"火燒博望坡"的蓄勢情節

劉備當時的主要對手是曹操,我們先看曹軍陣營。曹操為了儘早除掉劉備這個"世之梟雄

"、"心腹後患",命大將夏侯惇領十萬大軍,企圖"直抵博望坡",意圖一舉擒獲劉備。荀彧、徐庶極力勸阻,說劉備有諸葛亮為軍師,如虎添翼,不可輕敵。而大將夏侯惇根本沒有把諸葛亮放在眼裡,"看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懼哉!"揚言此去"吾若不一陣生擒劉備,活捉諸葛,願將首級獻與丞相。"並且當即立下了軍令狀,"奮然而辭曹操,自引軍登程"。這裡荀彧和徐庶的話是正襯,曹操、夏侯惇不把諸葛亮放在眼裡是反襯,俗話說,驕兵必敗。為後面曹兵大敗蓄了勢。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三國演義》影視作品

再看劉備陣營的內部,關羽,張飛對諸葛亮這個年輕人要劉備三顧而才出山本來就心存不滿,而劉備自從請來了諸葛亮以後,更是要求眾人"以師禮待之"。對於關羽、張飛二人來說,諸葛亮當時不過就是一個不知深淺的青年,沒有了解他真實才能的情況下,劉備的"三顧茅廬"就顯得有些過分殷勤,且二人跟隨劉備一起請諸葛亮出山時,也吃了幾次閉門羹。關羽,張飛心中甚是不悅,所以聽說夏侯惇引大軍殺奔而來時,他們兩個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迎敵,而是要看看諸葛亮如何迎敵的笑話:當劉備喚二人進入商量如何迎敵時,張飛就說:"哥哥何不使'水'去",就反映其內心對劉備太過於重用諸葛亮的懷疑;當諸葛亮調兵完畢,張飛是冷笑而去,關羽是"我們且看他的計應也不應,那時卻來問他未遲"。其他的將領呢,"雖聽令,卻都疑惑不定。"就連劉備對諸葛亮用兵也"

疑惑不定"。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劉關張桃園結義

毛宗崗在這一段的最後批道:"不惟眾人不信,連玄德亦未信,愈顯得下文奇妙。"這裡主要是採用了反襯手法寫劉備軍內,為下文諸葛亮用兵之奇,料事如神蓄勢。在這一回裡,作者不僅寫了曹軍陣營內的文武和劉備軍內的眾將,用的是以人物襯人物,為故事的結局蓄勢。而且還用了景物的襯托為後文蓄勢。作家寫雙方交戰的時間是"

時當秋月,商表徐起"。寫夏侯惇進軍到博望坡的環境是"天色已晚,濃雲密佈,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寫夏侯惇大軍途經的道路是:"窄狹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山川相逼。樹木叢雜"。這些景物的襯托,正如毛宗崗所點評的那樣:"先寫月色之暗,以反襯後文火光之明;先寫風力之大,以正襯後文火勢之猛。"寫蘆葦,林木,道路狹窄,以襯後文曹兵大敗無路可走,這些襯托都是為後文蓄勢的。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劉關張桃園結義

"火燒博望坡"作家除了運用襯托為後文蓄勢之外,還採用了層層跌宕法為後文蓄勢。跌宕之一:夏侯惇帶領大軍到了博望坡,見前來迎敵的老弱之兵,正在"大笑"諸葛亮不會用兵的時候,趙雲忽然出馬與之交鋒,"不數合",趙雲便詐敗而走。"夏侯惇從後追趕,雲約走十餘里,回馬又戰,不數合又走。"韓浩見趙雲如此幾番戰而又走,便"拍馬向前",向夏侯惇諫說道:"趙雲誘敵,恐有埋伏,"文情發展到眼看夏侯惇就要進入諸葛亮設置的埋伏圈時,有韓浩的一諫,文勢一曲。那麼夏侯惇此時到底是追趕還是不追趕呢?讀者這個時候的閱讀期待是相當強烈的。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趙雲影視形象

跌宕之二:夏侯惇不聽韓浩的勸諫,依然"只顧催兵趕殺"。李典、于禁這一路大軍走到山的狹窄處,見兩邊都是蘆葦,惟恐諸葛亮用火攻,趕忙"止住後軍"。這裡如果真的止住了軍隊前進,那麼諸葛亮的計策則像竹籃打水一樣了。文章寫到這裡又是一曲。那麼軍隊到底能不能夠停下來,這裡,在讀者的心裡又是一個問號。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三國演義》中的夏侯惇

跌宕之三:于禁、李典雖然大叫"後軍慢行"怎奈主將夏侯惇一味的催趕進軍,再者"人馬走發,哪裡攔擋得住。"夏侯惇正走之間,于禁從後面急忙趕來,說在此處"應防火攻"。"夏侯惇猛省,即回馬令軍馬勿進"。毛宗崗在此點評道:"忽有夏侯猛省欲回一段,竟似下文燒不成者。如此曲折,試掩卷猜之,決猜不著也。"文章就在這無數襯托,層層跌宕之後,夏侯惇猛省"言未已"之時,作家陡地一下把文情發展推向了高峰:"只聽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著,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面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投小路奔逃去了

""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不僅沒有"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自己反倒差一點丟了性命。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右一為于禁的影視形象

作者在這裡採用蓄勢藝術,從內容表達上說,用荀彧和徐庶的勸諫來正襯;用夏侯惇的驕橫來反襯;用張飛、關羽的疑惑來逆襯;用景物來正襯,反襯;又用了三個跌宕,讀者心中總是懷疑諸葛亮之計未必能夠成功,總是擔心諸葛亮在這初出茅廬第一仗中能否建立奇功,總是疑惑諸葛亮真的就像前面諸如司馬徽、徐庶等所說的那樣神乎其神。但是通過作者在表現的過程中的蓄勢藝術,結果卻事出讀者的意料之外。我們看到的是:對於曹軍,"

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于禁投小路奔逃去了""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對於劉備陣營,"關、張二人相謂曰:'孔明真英傑也'行不數里,見糜竺、糜芳引軍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關、張下馬拜伏於車前"。

蓄勢藝術的分析

作家通過前文的襯托和跌宕,欲揚而先抑,待文勢發展到墊高拽滿時,猛然推出火燒奇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奇才"形象在這裡得到了鮮明地塑造。從審美感受和藝術效果上來說,作家在這裡的蓄勢,是符合讀者心理的。主要來說,有以下三種考量。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智絕"諸葛亮

1、它富於召喚性,能誘發讀者的閱讀熱情。讀者在看文章時,總是有一種探詢的心理,總是有讓故事的進程既符合事情發展的邏輯規律,又稍稍超出自己的生活經驗之外,也就是期待視野與期待指向遇挫之間的矛盾。總是在擔心中緊張,在緊張中期待,"火燒博望坡"作者就是抓住了讀者的這個心理,採用蓄勢的手法,在行文的過程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蓄勢,讀者的閱讀熱情隨著文勢的走向而慢慢膨脹,所以看起來引人入勝,充滿刺激和期待,到最後釋然而笑,從而產生韻味無窮,餘音繞樑而流傳不衰的藝術效果。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羅貫中

2、它富於表現力,能增強表現對象的美感價值。小說是要表現人物的,《三國演義》的諸葛亮是小說中要表現的"三絕"之一的"智絕"的代表。在其出場之前,作者可以說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利用司馬徽的兩次薦揚,利用徐庶的襯托,利用三顧時候其友、其親戚兄弟、其所住的環境的描寫,可以說把諸葛亮已經描繪成經天緯地之才,安國定邦之大賢,但是這只是一個虛無的表面影像,諸葛亮到底是不是果如以上諸人所說,在讀者的心裡是有一個問號的,同樣,在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的心裡也是有疑慮的,所以作者通過曹軍陣營和劉備軍中對諸葛亮的不屑和疑慮來蓄勢。諸葛亮的料事如神,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之外的形象就躍然紙上。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水鏡先生司馬徽

3、它是曲的藝術,蘊藉雋永,耐人尋味。清人袁枚曾說:"凡做人貴直,而做詩文貴曲。"因為藝術影響人、感染人,不是靠直白的說教,而是靠把欣賞者帶到使人疑,又使人疑而得之的藝術奧妙中去。所以,一切成功藝術家的創作都力避表現對象的一覽無餘,而在曲折騰挪上下功夫。《火燒博望坡》所採用的蓄勢藝術就是這曲折騰挪的典型。它追求的不是一種直接展示、和盤托出,而是烘雲托月、虛實相間。它寫柳不從柳著筆,而從柳外著筆。《火燒博望坡》就是要表現諸葛亮的智謀超群,但是通篇沒有一句話是讚揚其智謀的,用的是襯托和跌宕的手法。迂迴隱曲,含蓄蘊藉,猶如給諸葛亮這個新人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直到曲終人散時,其超人的智慧才凸顯,而耐人尋味。

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中

袁枚

作者這裡對於蓄勢手法的運用和取捨的目的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說,"蓄勢"是蓄誰的勢?作者在這裡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蓄蜀漢的勢,蓄諸葛亮的勢。縱觀整個三國,我們知道蜀漢的重要精神支柱和能臣就是諸葛亮,作為劉備的重要幫手和蜀漢王朝日後幾十年的實際掌權者,諸葛亮必須能夠擔起決勝千里的重要任務。所以作為諸葛亮出場的重要一戰——"火燒博望坡"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反映出諸葛亮的料事如神、用兵有道,體現他"智絕"的特點,更重要的是要為諸葛亮後續的情節做好鋪墊。可以說,也正是處於這些考量和目的才使得"火燒博望坡"變得尤為重要,而作者精心設置也確實達到了他預想的效果,不僅抓住了讀者的心,更是為後世留下了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治世能臣形象。

結語:"火燒博望坡"作為長篇章回體小說《三國演義》最重要的前一百零四回的重要情節,同時也是三國中蜀國最重要的人物全部出場後最重要的一場亮相,可謂是重中之重。繼"

三顧茅廬"後也是諸葛亮作為蜀漢核心人物的重要亮相,所以也就分外勾起讀者的閱讀欲。作者羅貫中深諳讀者的閱讀心理,所以對於"火燒博望坡"的情節分外著墨,通過劉關張陣營對於諸葛亮的疑惑,曹操陣營對於諸葛亮實力的敬畏,再加上主帥對於諸葛亮的輕視,充分勾起了人們對於這場戰役的好奇心。此外作者還善於使用各種景物蓄勢,人物對話蓄勢,燃起了大戰在即的緊張感,也使人們為此次戰役的成敗捏了一把汗。作者還巧妙地運用了三次跌宕起伏,更是增加了文章的精彩感,且從分勾起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可以說,《三國演義》被奉為四大名著之一不是沒有單利的,單從"火燒博望坡"一節來看,就足以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素養,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認識到作為封建社會的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體現了明確的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的價值取向,這也是影響作者著筆和情節設置的重要價值導向。

參考文獻:

包世臣 《藝舟雙楫·文譜》

蔡東藩 《元史演義》

布瓦洛 《詩的藝術》

陳曦鍾等 《三國演義會評本》

袁枚 《隨園詩話》

羅貫中 《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